冯倩和老人们打过招呼,便到一旁和几个小孩子玩在一起。这两年来她手底下的小兵换了不少——至少那些上学的很多都被要求放学就回家写作业了。但这样也好,她会的那些游戏总有小孩没玩过,让她能够在教学的同时体会一下领导的感觉。
这也是汪新乐意看到的——培养一下她的管理才能吗,以后万一自己做了什么大生意,这便有了现成的经理人选了,而且用着还放心,多好!
汪新则笑着和老人们随便说了些话儿,才找了块地开始打拳。他练的是太极老架,却是前一世里旅游的时候和一个出外历练的杨家子弟一见投缘,结伴而行了近半年,从那自称“杨七”的年轻人手下学来的。虽说那时已是二十一世纪,思想观念都开放了,但杨七却明显还藏着私,只教了个套路和最简单的行气法门儿,实战的技巧却是没教他多少。
所谓“没教多少”,还是教了一点的意思,杨七虽说是世家出身,但毕竟年少,所以轻狂之心便是少不了的,只因羡慕他家老前辈杨无敌传说中一招“揽雀尾”打遍大江南北的传说,在这四式上却是下了狠工夫,炫耀之余,自然而然让汪新学到了些真家伙——但也只限于“揽雀尾”那四式而已。
但无论如何,前一世里靠着练习,身体素质和反应也算比起正常人强上很多,不然的话当时在华山也不会有那么快的反应——那样应该也就不会重生了,这却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先是从头到尾打了一遍,然后汪新便开始挑些招式练分解动作。这一套功夫他在前一世便是花了数年时间在上面,重生回来后更是打有了意识起便在心里琢磨,待到走和跑都熟练了,能离了大人眼的时候,便偷偷地开始练起,如此一算,竟也算是*浸了十几年的工夫了。上一世里练这太极便只是觉得有点儿强身健体的好处,这回从小开始练起,因本来便从先天转为后天不久,且又不同前世一样是漏过身的,汪新在四岁多时便隐隐有了气感,待到快五岁的时候,任督二脉已经打通了。
武侠小说中往往都写到打通任督二脉之后便是功力大涨离着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白日飞升不远的样子,而事实自然不是这样。通了任督,不过是练气刚刚入门而已,在道家学说里,通了任督二脉,不过是练成了小周天,等七经八脉全部打通,那就是习成大周天,人身这个炉鼎才算是成形——根据汪新这两年的进展来看,那实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汪新当然不愿意放弃的,毕竟练功有着莫大的好处,至少通了任督二脉之后,这身体却是再也没有生过什么毛病,药钱可省下了不少呢。
这太极的分解动作汪新练起来,却不是和打套路那样舒缓自然行云流水一般。初尔也是缓慢的动作,待到恰当的时候便协调力道突然劲,那浑身上下就是突然一个振颤——照看过汪新练习的冯倩的话来讲:仿佛被人吓了一跳似的。
不过这法儿却是汪新自己琢磨出来的,他可没有学过太极拳的分解动作是怎么个练法,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分解动作的练法,只是上一世见着杨七偶尔会这么哆嗦,再想一想大学时也有个老师每天早上在*场一角如此癫,便依葫芦画瓢的试着,慢慢地便觉得那样效果不错,每当颤上那么一下的时候就觉得仿佛数道热气从小腹处直往四肢散去,身上是说不出来的舒服,于是就一直这么练了下来,至于这时候要如何行气,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却是没人给他讲过,全靠自己瞎琢磨了,这么些年下来,竟没弄出个气功偏差,倒也是万幸。
这么抖了会儿之后,汪新再次将那七十五式打了两遍,收功后又做了几个深呼吸,便从放书包的那石台底下捞出个小沙袋来,在手上掂着,不时向空中抛上一下,不过那几斤重的东西,汪新现在才七周岁的身子,是着实抛不了多高的。
做这个练习自然不是为了锻炼力量,纵然是对什么什么学没有研究,汪新至少知道自己现在身子骨还没有长成,可不想练成个骨骼畸形。但具体抛沙袋是练什么的,汪新同样也不清楚,只是见杨七抛过,便也照搬了来。只是杨七抛的是十几二十斤的,他玩的这个才三五斤。
前一世还见到过杨七用手顶个实心球在墙上揉,本来也打算学的,便买了个便宜的篮球,回到家正想解剖了灌沙,被妈妈现了,一阵“败家”骂下来,汪新便无地自容地放弃了那个想法——等把那个球玩坏了再说吧……
附近的老人们或是下棋看棋,或是聊着家长里短,也有看着汪新锻炼的,还会偶尔评上两句。徐州这地方本来民风彪悍,民间习武成风,这些经多了风雨的老人对这打小学拳的事儿都是见得多了,何况小区内的老人本也有几位是习过武的,大小洪拳打得很娴熟。而且现在正是八十年代末,气功潮已经掀了起来,市区里开班教习的便有十数家,所以汪新除了在这小区内懂事乖巧能干出了名,在练功这方面却是实在是不能独树一帜招人眼了。
在稍觉得有些疲乏的时候,汪新停止了动作,把沙包放好,便又“爷爷奶奶”地打着招呼,和老人们说着话儿,不多会儿,一圈转了下来,拿着笔记下了两位老人要捎的东西——一个痒痒挠和一对键身球,便很有礼貌地告辞,便回家去了。
ps:主角习武只是为了让他身体好点,绝对不会成为武林高手的,而且俺对武术这东西了解得很少,也实在是写不出来什么东西,不敢胡编乱造让行家看了笑话。这一节里如果有谬误之处,大家也别较真,俺就是一外行……
这也是汪新乐意看到的——培养一下她的管理才能吗,以后万一自己做了什么大生意,这便有了现成的经理人选了,而且用着还放心,多好!
汪新则笑着和老人们随便说了些话儿,才找了块地开始打拳。他练的是太极老架,却是前一世里旅游的时候和一个出外历练的杨家子弟一见投缘,结伴而行了近半年,从那自称“杨七”的年轻人手下学来的。虽说那时已是二十一世纪,思想观念都开放了,但杨七却明显还藏着私,只教了个套路和最简单的行气法门儿,实战的技巧却是没教他多少。
所谓“没教多少”,还是教了一点的意思,杨七虽说是世家出身,但毕竟年少,所以轻狂之心便是少不了的,只因羡慕他家老前辈杨无敌传说中一招“揽雀尾”打遍大江南北的传说,在这四式上却是下了狠工夫,炫耀之余,自然而然让汪新学到了些真家伙——但也只限于“揽雀尾”那四式而已。
但无论如何,前一世里靠着练习,身体素质和反应也算比起正常人强上很多,不然的话当时在华山也不会有那么快的反应——那样应该也就不会重生了,这却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先是从头到尾打了一遍,然后汪新便开始挑些招式练分解动作。这一套功夫他在前一世便是花了数年时间在上面,重生回来后更是打有了意识起便在心里琢磨,待到走和跑都熟练了,能离了大人眼的时候,便偷偷地开始练起,如此一算,竟也算是*浸了十几年的工夫了。上一世里练这太极便只是觉得有点儿强身健体的好处,这回从小开始练起,因本来便从先天转为后天不久,且又不同前世一样是漏过身的,汪新在四岁多时便隐隐有了气感,待到快五岁的时候,任督二脉已经打通了。
武侠小说中往往都写到打通任督二脉之后便是功力大涨离着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白日飞升不远的样子,而事实自然不是这样。通了任督,不过是练气刚刚入门而已,在道家学说里,通了任督二脉,不过是练成了小周天,等七经八脉全部打通,那就是习成大周天,人身这个炉鼎才算是成形——根据汪新这两年的进展来看,那实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汪新当然不愿意放弃的,毕竟练功有着莫大的好处,至少通了任督二脉之后,这身体却是再也没有生过什么毛病,药钱可省下了不少呢。
这太极的分解动作汪新练起来,却不是和打套路那样舒缓自然行云流水一般。初尔也是缓慢的动作,待到恰当的时候便协调力道突然劲,那浑身上下就是突然一个振颤——照看过汪新练习的冯倩的话来讲:仿佛被人吓了一跳似的。
不过这法儿却是汪新自己琢磨出来的,他可没有学过太极拳的分解动作是怎么个练法,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分解动作的练法,只是上一世见着杨七偶尔会这么哆嗦,再想一想大学时也有个老师每天早上在*场一角如此癫,便依葫芦画瓢的试着,慢慢地便觉得那样效果不错,每当颤上那么一下的时候就觉得仿佛数道热气从小腹处直往四肢散去,身上是说不出来的舒服,于是就一直这么练了下来,至于这时候要如何行气,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却是没人给他讲过,全靠自己瞎琢磨了,这么些年下来,竟没弄出个气功偏差,倒也是万幸。
这么抖了会儿之后,汪新再次将那七十五式打了两遍,收功后又做了几个深呼吸,便从放书包的那石台底下捞出个小沙袋来,在手上掂着,不时向空中抛上一下,不过那几斤重的东西,汪新现在才七周岁的身子,是着实抛不了多高的。
做这个练习自然不是为了锻炼力量,纵然是对什么什么学没有研究,汪新至少知道自己现在身子骨还没有长成,可不想练成个骨骼畸形。但具体抛沙袋是练什么的,汪新同样也不清楚,只是见杨七抛过,便也照搬了来。只是杨七抛的是十几二十斤的,他玩的这个才三五斤。
前一世还见到过杨七用手顶个实心球在墙上揉,本来也打算学的,便买了个便宜的篮球,回到家正想解剖了灌沙,被妈妈现了,一阵“败家”骂下来,汪新便无地自容地放弃了那个想法——等把那个球玩坏了再说吧……
附近的老人们或是下棋看棋,或是聊着家长里短,也有看着汪新锻炼的,还会偶尔评上两句。徐州这地方本来民风彪悍,民间习武成风,这些经多了风雨的老人对这打小学拳的事儿都是见得多了,何况小区内的老人本也有几位是习过武的,大小洪拳打得很娴熟。而且现在正是八十年代末,气功潮已经掀了起来,市区里开班教习的便有十数家,所以汪新除了在这小区内懂事乖巧能干出了名,在练功这方面却是实在是不能独树一帜招人眼了。
在稍觉得有些疲乏的时候,汪新停止了动作,把沙包放好,便又“爷爷奶奶”地打着招呼,和老人们说着话儿,不多会儿,一圈转了下来,拿着笔记下了两位老人要捎的东西——一个痒痒挠和一对键身球,便很有礼貌地告辞,便回家去了。
ps:主角习武只是为了让他身体好点,绝对不会成为武林高手的,而且俺对武术这东西了解得很少,也实在是写不出来什么东西,不敢胡编乱造让行家看了笑话。这一节里如果有谬误之处,大家也别较真,俺就是一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