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州府里一番冤孽情深,花石县上清水江慢悠悠流淌,柳枝支撑着门户过着日子。丰柳记货物清点完后柳枝请人把前后院隔离开来,后院自家住的地方大大缩小,甜水井街位置方便,铺面很快就租了出去,一家人靠着租金算计着也能过日子。
冯金宝回来过一次,见了丰柳记如今摇头叹气,只问柳枝要不要银子用,千万不要跟他客气。而柳枝把娇娇的在满香楼的那一份也借用了后就不肯再从满香楼拿钱,要冯五哥把自己那份分红都用来还债。
冯金宝死说活说、最后把一锭二十两的银子丢下就走,柳枝叫小甲追出去硬是又还了回去。冯金宝叹息:“大妹妹你何必这样见外,而且现在冯饼的收入很好,这本来就是你该得的。”
柳枝不知道州府的冯饼卖得如何,单是花石县满香楼后院专门修了个厨房做饼用,楼面里也开辟了专门一个柜台销售冯饼,这一门做两家生意,不需要另外费门面,实在划得来。除了酒楼里每天固定两百只外,早上还有五十只往外卖的名额,这五十只仍然有一人一文的抽头,每个月从满香楼里最伶俐的伙计里选两个出来赚这一个月的外水。有这激励满香楼的伙计莫不见了客人就一个个如同见了亲爹般热情。
但她并不眼热,更不认为理所当然这就是自己的产业,她很清楚没有娇娇和冯伯父、冯五哥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办起来的。获利归冯家是应该的,他们对自己已经十分厚道。
这天甜水井街来了久违的伯父柳大,他听说弟弟不成了,带着两个孙子从青柳村赶来,硬要柳旺过继其中一个。柳枝知道宗族礼法、人情世故都不再允许她像小时候那样拳打脚踢胡闹一场。她是晚辈,又是女儿身,只能硬生生的跪在伯父面前边哭边说:“伯伯是要逼死我爹吗?大夫并没说我爹就要入土,你站在这里药也不许爹爹吃、硬要他答应是什么道理?”
“我爹爹对伯伯一家情意老天爷和祖宗都看在眼里,前两年收丝赚了点钱哪回没有捧回去的?二堂哥三堂哥娶妻爹爹送了多少村里人眼睛都看着的。伯伯就不念一点儿兄弟情意吗?”
柳大不是能说会道之人,他知道自己明明是满满的道理、却被一个丫头挤兑了,恼得提脚就踹。柳枝只忍受着抱着他的腿哭诉,柳旺在病床上口不能言、面如金纸、只眼泪滚瓜一样下来。
那边派出去的李妈带着柳大夫提着药箱匆匆进来,柳大夫指责她:“唉,大姑娘你这是怎么的?不是说了病人要静养、少思虑。你们这当着病人的面吵还不如直接拿绳子结果他。”
柳大见了大夫也不好意思继续责打侄女,柳大夫是甜水井街德高望重的人物,家里三代行医,县太爷请他去看病都客客气气。柳大问弟弟身体到底如何了,只差没明着问还有多久咽气,柳大夫没好气的说:“你们想要病人好就哪里来的哪里去,别拥在一起,我保证病人能治好;当然——”他特意停了停,加重了语气“你们想病人早死早分家产,就这样围着哭吧闹吧,下次丰柳记家的医我是不会出的。”
柳枝只跪在地上冲大伯磕头,磕得又脆又响:“今天我柳枝当着大家发誓、请柳大夫做个见证,我的夫婿必须给爹娘养老,要不宁可一辈子不嫁!再退回来不要脸面的讲、我爹今年才四十,典个生养过的妾来未必不能再有个儿子。”
柳枝这头磕得下足了本钱,额头已经破皮流血,叫人看着心惊。她又抱着柳大的腿凄然哀求:“伯伯看中这家里什么直接搬走就是了,就饶了我爹娘性命吧。可怜我妹妹还只十岁,别叫她做孤儿···”她说不下去了,尽是哽咽。
而从一开始柳家大门一直是大开着的,看热闹的人挤得密密麻麻,自忖相熟的邻居都不客气的走到边上了。被围观的柳大无地自容,带着俩个孙儿掩面而走,发誓老死不相往来,柳旺死后纸都不会给他烧一张。
杨鲁氏躲在人群从头看到尾,暗自心惊不已,她知道柳家这个是个烈货,可料不到性烈如此。她骨碌吞口口水,开始另外盘算起来。
众人叹息一番、劝慰一番,渐渐散去,只剩下杨鲁氏还站在一角,柳枝也没精力理她,精疲力尽坐在石凳子上,低声要李妈去熬药,额头上的伤她等下自己处理。
这时杨鲁氏走过来,也不再拐弯抹角,单刀直问:“你发誓说要给你爹娘养老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是长女,自然要孝顺爹娘。”
“你打算怎么孝顺?把婆家全搬回娘家吗?”杨鲁氏可不愿听模糊不清的。
“能住在一起是最好的,不住在一起十来天也要回家看看,爹娘生病我要回家伺候。”柳枝挺直瘦弱的身子,有那么一丝迎敌做战的坚硬不屈。
“你这是入赘呢。我家哥儿可是以后要考举人的!”
“没说要他入赘呀,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住在岳家吗?叫什么来的,嗯,吃软饭的——”“啪”的一声,柳枝头偏到一边,杨鲁氏这一掌打得她鼻血出来了。
杨鲁氏双手握拳,冲着她嘶叫:“你这小y妇的心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就是石头也没有这般硬,我儿好好一个人、到底哪里看不上要被你轻贱如此?”这一番骂却和往日有点不一样,眼里竟然浮出点点泪光。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已经是秀才了,这般出色,这臭丫头竟然还看不上!凭什么?
柳枝用袖子擦了鼻血,只说着:“我给爹娘养老是没得变了,何况我现在的嫁妆也没了,我们俩家退了亲吧。”
杨鲁氏也从激动中渐渐歇下来,她喘着气,拍拍额头定了定,张口道:“如今是你家要退亲,那可是你们理亏,需得给我儿补偿。”
柳枝点头,杨鲁氏冷笑:“你要能做得主就好。你爹可是紧紧巴着我家的。”
“你要多少钱?”
杨鲁氏听她一问、也不再打口舌仗了:“你原来嫁妆的一半就好了。”
冯金宝回来过一次,见了丰柳记如今摇头叹气,只问柳枝要不要银子用,千万不要跟他客气。而柳枝把娇娇的在满香楼的那一份也借用了后就不肯再从满香楼拿钱,要冯五哥把自己那份分红都用来还债。
冯金宝死说活说、最后把一锭二十两的银子丢下就走,柳枝叫小甲追出去硬是又还了回去。冯金宝叹息:“大妹妹你何必这样见外,而且现在冯饼的收入很好,这本来就是你该得的。”
柳枝不知道州府的冯饼卖得如何,单是花石县满香楼后院专门修了个厨房做饼用,楼面里也开辟了专门一个柜台销售冯饼,这一门做两家生意,不需要另外费门面,实在划得来。除了酒楼里每天固定两百只外,早上还有五十只往外卖的名额,这五十只仍然有一人一文的抽头,每个月从满香楼里最伶俐的伙计里选两个出来赚这一个月的外水。有这激励满香楼的伙计莫不见了客人就一个个如同见了亲爹般热情。
但她并不眼热,更不认为理所当然这就是自己的产业,她很清楚没有娇娇和冯伯父、冯五哥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办起来的。获利归冯家是应该的,他们对自己已经十分厚道。
这天甜水井街来了久违的伯父柳大,他听说弟弟不成了,带着两个孙子从青柳村赶来,硬要柳旺过继其中一个。柳枝知道宗族礼法、人情世故都不再允许她像小时候那样拳打脚踢胡闹一场。她是晚辈,又是女儿身,只能硬生生的跪在伯父面前边哭边说:“伯伯是要逼死我爹吗?大夫并没说我爹就要入土,你站在这里药也不许爹爹吃、硬要他答应是什么道理?”
“我爹爹对伯伯一家情意老天爷和祖宗都看在眼里,前两年收丝赚了点钱哪回没有捧回去的?二堂哥三堂哥娶妻爹爹送了多少村里人眼睛都看着的。伯伯就不念一点儿兄弟情意吗?”
柳大不是能说会道之人,他知道自己明明是满满的道理、却被一个丫头挤兑了,恼得提脚就踹。柳枝只忍受着抱着他的腿哭诉,柳旺在病床上口不能言、面如金纸、只眼泪滚瓜一样下来。
那边派出去的李妈带着柳大夫提着药箱匆匆进来,柳大夫指责她:“唉,大姑娘你这是怎么的?不是说了病人要静养、少思虑。你们这当着病人的面吵还不如直接拿绳子结果他。”
柳大见了大夫也不好意思继续责打侄女,柳大夫是甜水井街德高望重的人物,家里三代行医,县太爷请他去看病都客客气气。柳大问弟弟身体到底如何了,只差没明着问还有多久咽气,柳大夫没好气的说:“你们想要病人好就哪里来的哪里去,别拥在一起,我保证病人能治好;当然——”他特意停了停,加重了语气“你们想病人早死早分家产,就这样围着哭吧闹吧,下次丰柳记家的医我是不会出的。”
柳枝只跪在地上冲大伯磕头,磕得又脆又响:“今天我柳枝当着大家发誓、请柳大夫做个见证,我的夫婿必须给爹娘养老,要不宁可一辈子不嫁!再退回来不要脸面的讲、我爹今年才四十,典个生养过的妾来未必不能再有个儿子。”
柳枝这头磕得下足了本钱,额头已经破皮流血,叫人看着心惊。她又抱着柳大的腿凄然哀求:“伯伯看中这家里什么直接搬走就是了,就饶了我爹娘性命吧。可怜我妹妹还只十岁,别叫她做孤儿···”她说不下去了,尽是哽咽。
而从一开始柳家大门一直是大开着的,看热闹的人挤得密密麻麻,自忖相熟的邻居都不客气的走到边上了。被围观的柳大无地自容,带着俩个孙儿掩面而走,发誓老死不相往来,柳旺死后纸都不会给他烧一张。
杨鲁氏躲在人群从头看到尾,暗自心惊不已,她知道柳家这个是个烈货,可料不到性烈如此。她骨碌吞口口水,开始另外盘算起来。
众人叹息一番、劝慰一番,渐渐散去,只剩下杨鲁氏还站在一角,柳枝也没精力理她,精疲力尽坐在石凳子上,低声要李妈去熬药,额头上的伤她等下自己处理。
这时杨鲁氏走过来,也不再拐弯抹角,单刀直问:“你发誓说要给你爹娘养老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是长女,自然要孝顺爹娘。”
“你打算怎么孝顺?把婆家全搬回娘家吗?”杨鲁氏可不愿听模糊不清的。
“能住在一起是最好的,不住在一起十来天也要回家看看,爹娘生病我要回家伺候。”柳枝挺直瘦弱的身子,有那么一丝迎敌做战的坚硬不屈。
“你这是入赘呢。我家哥儿可是以后要考举人的!”
“没说要他入赘呀,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住在岳家吗?叫什么来的,嗯,吃软饭的——”“啪”的一声,柳枝头偏到一边,杨鲁氏这一掌打得她鼻血出来了。
杨鲁氏双手握拳,冲着她嘶叫:“你这小y妇的心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就是石头也没有这般硬,我儿好好一个人、到底哪里看不上要被你轻贱如此?”这一番骂却和往日有点不一样,眼里竟然浮出点点泪光。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已经是秀才了,这般出色,这臭丫头竟然还看不上!凭什么?
柳枝用袖子擦了鼻血,只说着:“我给爹娘养老是没得变了,何况我现在的嫁妆也没了,我们俩家退了亲吧。”
杨鲁氏也从激动中渐渐歇下来,她喘着气,拍拍额头定了定,张口道:“如今是你家要退亲,那可是你们理亏,需得给我儿补偿。”
柳枝点头,杨鲁氏冷笑:“你要能做得主就好。你爹可是紧紧巴着我家的。”
“你要多少钱?”
杨鲁氏听她一问、也不再打口舌仗了:“你原来嫁妆的一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