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败者寇!这句话对此时奉命北上的诸葛亮来说深有体会。作为一名居住荆州多年的人来说,此番北上,路上的所见所闻让诸葛亮是惊忧参半。
惊得是路上所遇到的百姓与记忆中的截然不同,打仗了,百姓自然担惊受怕,唯恐遭遇兵祸连累,但百姓的脸上却看不到有许多对未来的担忧,虽偶尔还能发现有那么一丝忧虑,但相比起生活在荆南的百姓,那情况已经好上不知多少倍。
至于忧自然是担忧刘备的前途,他与刘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刘备兴,他诸葛亮自然也能跟着沾光,一展抱负,可若是刘备玩完了,诸葛亮也就跟着玩完。当然诸葛亮也有第二个选择,就是舍弃刘备投靠朝廷,但诸葛亮本人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忠臣不仕二主,既然当初决定出山辅佐刘备,而刘备又没有亏待自己的地方,那自己自也没有舍弃刘备而转投朝廷的道理。
在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见到了自己的一个熟人,倒不是说诸葛亮在荆州没有熟人,而是这个熟人与众不同,曾与诸葛亮共事过一段时间。
“伯常,一向可好?”诸葛亮并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主动与马良打招呼道。
“有劳孔明挂念。”
诸葛亮在荆州可称得上是朋友的,没几个,主要还是诸葛亮自身眼光高,对待俗人一向不愿搭理。这一点就比不上司马懿,三教九流他都能处的不错。能入诸葛亮眼的,马良算是一位,算上马谡、孟建、崔钧,四人合称卧龙四友。
不过眼下五人各为其主,还留在刘备身边的就只剩下一个诸葛亮。马良、马谡是因为反感刘备的屠城之举,失望而去,而孟建则是在去南蛮联络南蛮王孟获时被汉军生擒,这三人诸葛亮都不回去计较他们的离去,毕竟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唯独崔钧,诸葛亮直到现在也不愿意原谅。
别的人要么走时打声招呼,要么失手被敌所擒,唯有崔钧走得不是那么光明磊落,打着回乡祭祖的名义一去不复返。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觉得留在刘备这里没前途,打算另寻明主,这可以理解。但为了方便离开就陷人于不义,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虽然后来崔钧使人来说迫于家族的压力不得不离开,可诸葛亮却并不因此就原谅了崔钧。
老友重逢,虽然如今各为其主,但却并未影响彼此间的友情,马良略尽地主之谊,接过了接待诸葛亮的任务,而诸葛亮在高兴与老友重归于好的同时,也想要借机探听一下朝廷是否真的有意罢兵,毕竟眼下的形势对朝廷有利,曹操失败,朝廷已有余力对付其余三家诸侯。这时候同意谈和,诸葛亮怀疑这其中的诚意。
马良比较老实,是真拿诸葛亮当朋友,对诸葛亮的试探也没察觉到,可马谡就比较不好糊弄了。当初马良兄弟投奔了刘备,马良独当一面,马谡则被诸葛亮留在身边帮手,二人相处的时间要比马良久,对诸葛亮的为人,马谡也比马良更清楚。
马谡没有当着马良的面拆穿诸葛亮的把戏,好歹也是当初自己最佩服的人,不好不留几分颜面,但等马良回去休息,就只剩下诸葛亮和马谡的时候,马谡便把话说开了。
“孔明兄,此番朝廷同意罢兵没你想得那么复杂,究竟原因只有一个,当今天子乃是仁厚之君,不愿百姓受苦。我可以告诉你,不久之前凉州发生蝗灾,为了保证凉州的百姓不受蝗灾的影响,朝廷对外的兵事自然需要停一停。”
“……幼常,对不住。”诸葛亮沉默片刻,面露惭愧的说道。
“孔明兄不必道歉,你我相交甚厚,这种本来就藏不住的事情,说与你知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兄长待人宽厚,你这么做的确有点不合适。而且孔明兄,我实在不知你为何到了此时还要力保那刘备?那刘备虽有荆南、交州二地,但观现今天下形势,他迟早会被朝廷所灭……”
“幼常,尽人事,听天命。岂不闻忠臣不仕二主。”诸葛亮打断马谡的话道。
“……好吧,既然你执意如此,那就权当我没说。孔明兄若是还有什么想问的,不妨直接问我,我会捡可以告知的说。”马谡也知道诸葛亮不是自己三言两语就能劝说的回心转意的,遂转移话题道。
诸葛亮对此倒没客气,套话也是很累人的,既不能让对方察觉又要弄到自己想知道的事情。既然马谡肯说,诸葛亮自然乐得轻松。当然马谡说的是不是真的,那就要靠诸葛亮自己来判断了。
诸葛亮与马谡你问我答到半夜,才停下了谈话,各自回屋休息。次日一早,诸葛亮告辞离去,有了马谡的解惑,虽还不能对此次长安之行胸有成竹,但至少心里有点底了,不像同样身为江东使者的顾雍那样两眼一抹黑。
作为孙权背后的支持者,孙权在得势以后也没亏待了顾雍,顾家也因此得到了重用。此番长安之行,孙权对顾雍寄予厚望。顾雍也知道孙权为何如此急迫的想要停止战事,倒不是孙权爱好和平,而是孙策好赖也做了十余年的江东之主,孙权刚刚上位,要做的首要事务当是铲除那些心向孙策的异己,以免留下后患。
对于孙权上位时说等孙绍成年后就会让位的许诺,顾雍只当是放屁,孙权要真不拿江东之主这个位置不当回事,又何必暗中笼络多方势力支持自己。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东西,岂能轻易拱手让人。
眼下孙策的家小包括孙绍在内的下落除了有限的几人知道外,整个江东几乎就无人知晓,孙绍能不能活到成年,顾雍反正是不怎么看好。
这世上有些事可做不可说,就比如孙策家小的下落,顾雍当然不会去触孙权的霉头,但江东有人却不识时务,高宠、贺齐这二人就不止一次询问孙权,希望可以去探望一下孙绍。
高宠原是刘繇部将,代替了演义中与孙策在神亭岭激战的太史慈,与孙策不打不相识,归顺孙策后对孙策忠心不二。而贺齐虽声名不显,但却是个有大本事的。江东南部山越为患,只要有贺齐坐镇,山越便不敢造次。
这二人对孙策的死活很是关心,虽然对孙权继任江东之主一事保持了沉默,但孙权却不敢认为这二人就没有扶保孙绍上位的心思。只不过这二人手握重兵,轻易动不得,孙权也只能耐下性子徐徐图之。
不过对于高宠、贺齐的死活,顾雍并不是很关心。家国天下,顾雍首先关心的是顾家在江东的利益。先前由于随陆家一同支持刘备,结果在孙策取了江东以后,顾家并不受孙策待见,在官场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能撑得起场面的人。这也是为何顾雍会选择支持孙权而并非孙策的理由。
离开了江东,进入大汉控制下的豫州,当地百姓给顾雍的感觉立马就与在江东时感觉的不一样。都是刚刚结束战事的地方,豫州的百姓已经在当地官府的帮助下开始恢复日常的生活,而江东的百姓,却还在为此战战死的亲眷发丧哀悼。
豫州百姓的家中不是没死人,可当地官府的安抚很及时到位,不似江东只是将战死者的骨灰送到,放下一点少得可怜的抚恤金便算是完事,百姓难过与否,官府不管。而豫州的官府却是除了可以让一家人半辈子不愁的抚恤金外,更是派人亲**问帮助。两厢一对比,自是得到安慰的百姓恢复得快。
在感叹大汉官府工作到位的同时,顾雍也在犯愁此行前往长安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孙权所交代的任务。
两家谈和罢兵是主要任务,其次便是看看大汉内部是否有机可乘,最好是可以搅乱人心,令朝廷无暇他顾。但顾雍对这个任务却不怎么有信心,看官府中那些官员对待百姓嘘寒问暖的表现,想要挑动百姓对官府的不满何其难也。
大汉的百姓是最懂得知足的百姓,只要官府没有苛捐杂税,没有随意摊派,但凡生活还能过得下去,百姓就不会有造反的心思。民以食为天,这些年来大汉风调雨顺,积攒下不少粮食。此番对外的战事只是进行到一半便中止,预期准备的军粮都没用完。哪怕是凉州今年闹了蝗灾,只要朝廷救灾及时,百姓压根就煽动不起来。
“老爷,到汝南了,是否进城歇息一晚,明早再走?”马车外有随从轻声请示道。
顾雍掀起车帘看了看天,见天色不早,便点头道:“就依你所说,今晚在汝南歇息。”
顾雍是江东使者,进了城自然要接受官府的安排,不可能随便找个客栈住一晚。汝南官府的安排还让顾雍满意,清静小院一座,虽然不大,但胜在雅致。用罢了晚饭,顾雍独自在房中看书,打算等过一会再安寝,却不想这时屋里来了不速之客。
“你是何人?来此作甚?”顾雍持剑戒备的看着来人喝问道。
“顾先生不必紧张,我来此见你并无恶意,只是想要提醒你此去长安千万小心,莫要步了孙伯符的后尘。”来人身穿一身夜行衣,脸上蒙着黑巾,缓声对顾雍说道。只是顾雍哪里会听一个来历不明之人的好心提醒,见对方答非所问,当即提高音量再次喝道:“你究竟是何人?”
“……既然先生不肯听良言相劝,那在下告辞。”耳边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传来,黑衣人冷冷的说了一句,退出了房间。
顾雍紧张的盯着黑衣人退出房间,直到听到外面传来随从的询问,这才松了口气。别看顾雍随身佩剑,但实际上让他杀只鸡都费劲。顾雍是真怕那个黑衣人来者不善,那样自己恐怕等不到随从赶来。
吩咐随从安排人在屋外守夜,顾雍上床准备歇息。睡觉这件事基本上都要求人心无杂念,那才容易睡着。心里想着事情,那怎么睡都睡不着。顾雍就是如此,有惊无险之后,忍不住就想起了那个黑衣人的提醒。
对于孙策在长安所遇到的事情,顾雍并不相信孙权所言,是周瑜投敌之后设计捉拿孙策。孙策、周瑜虽无血缘关系,但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这哥俩怎么可能会反目成仇。但孙权这么说,而江东的大部分人也选择相信,周瑜也就成了江东人眼中的叛徒。
那个黑衣人的提醒,看似是关心顾雍的人身安全,可反过来一想,这人又何尝不是知情人之一,否则他怎么会提醒顾雍不要步了孙伯符的后尘。
这人是谁?
因为这个问题,顾雍半宿没合眼,次日上路的时候精神就有点不济,好在他身边有随从,赶车不需要他亲自动手,等辞别了汝南送行的官员以后,顾雍便猫在马车里补觉,这一睡就睡到了下午,若不是马车外的吵闹声,顾雍可能还会继续睡。
“出了何事?”被吵醒的顾雍心情有些不悦,询问赶车的随从道。
“老爷,不关咱们的事,是前面有两支队伍撞上了,正争论谁让谁先行。”随从随口答道,听他的语气,马车外所发生的事情似乎挺有趣。
顾雍掀开车帘探头往前面一瞧,顿时也觉得有趣。拦住顾雍这支队伍的两伙人一看穿着就知道要干什么。左边的娶亲,右边的出殡,左边的新郎骑着高头大马,一身吉服本应该衬托的他那张脸精神饱满,不过眼下看起来却是有些发黑。而右边出殡的队伍气色倒是挺红润,不过顾雍估计那是被气得,而不是受对面的喜事感染。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先让,结果越说越呛火,眼瞅着双方就要动手,用行动让对方退让。未免殃及池鱼,顾雍吩咐随从赶着马车退后,但就在顾雍的马车缓缓后退的时候,一个身着官服的人骑着马赶到了。
顾雍随即让马车停下,想要看看地方官如何处理眼前这件棘手的事情。真是奇了怪了,也不知那个地方官施了什么“妖法”,本来已经剑拔弩张准备上演全武行的两拨人一下子变得谦让起来,之前是互不相让,现在却是都同意让对方先行。
顾雍很好奇,本想要去找那个官员询问究竟,不想那个官员在处理完了这件事后立马便走了,顾雍就是想要询问都来不及,只得命随从去分别追赶迎亲的以及出殡的队伍,想要从他们的口中得到答案。
两拨人已经越走越远,被顾雍派出去的随从也回来了。顾雍一见连忙问道:“如何?可知那官员是用了什么法子才劝和了两拨人?”
“老爷,小的去问了迎亲的那拨人,只是那拨人不肯告诉小的,小的多说了两句,差点挨揍。”随从苦着脸答道。
顾雍闻言眉头一皱,又去看另一人,结果那人也是苦着脸点头道:“老爷,小的的遭遇跟他一样,差点挨揍。”
“……那你们可问出那个官员的名姓?”
“问了,说是本地一县令,姓荀名湛。”
“荀湛?”顾雍先是惊讶,随即便是不信。他知道荀家有个荀湛,乃是当朝司徒荀彧的兄弟,可既然有个做司徒的兄弟,荀湛又怎么可能会只是个小小的县令。
“同名同姓吧?”顾雍自言自语的说道。
“老爷,咱们还走不走了?”随从小声问道。
“前面是什么地方?”顾雍闻言问道。
“老爷,要是加紧赶路,天黑之前可以到达上蔡县。”
“……那个叫荀湛的官员是否就是上蔡县令?”
“应该是的,此地已是上蔡境内,方才发生的事情是出在上蔡,自是上蔡县令赶来处理。”
“那好,就去上蔡县。”
路上被耽搁了一点时间,等顾雍一行人紧赶慢赶到了上蔡县城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在古代,只要是县城到了夜晚都会关闭城门,而且城中住户也是不许晚上随意上街溜达的。要是不听话叫夜晚负责巡夜的人抓着,一顿打那是跑不了的,谁叫你晚上不老实在家待着出来瞎溜达的。
不过顾雍是江东使者,他想要进城还是有办法的,让随从亮明了身份以后,只是等待了片刻,上蔡的县令便亲自赶来命人开城门放顾雍一行人进城了。
顾雍本就想要认识一下上蔡县令,这下好了,自投罗网,也就不需要费神去考虑如何找理由跟上蔡县令认识了。
等双方交谈了几句后,顾雍才确定眼前这个荀湛还不是同名同姓,真是荀家那个当朝司徒荀彧的四兄。
“荀兄为何只是县令?”顾雍纳闷的问道。
“呵呵……顾兄,我为何就不能当这上蔡县令?”荀湛笑呵呵的反问道。
“可,可你兄弟乃是当朝司徒,让他安排你一个职务,不是易如反掌?”
“顾兄此言差矣,文若虽为司徒,但从不任人唯亲。而我荀湛也不觉得做这一县之令便是屈才,若是连一县都治理不好,又有何资格入朝堂议论国家大事。”荀湛正色对顾雍道。
惊得是路上所遇到的百姓与记忆中的截然不同,打仗了,百姓自然担惊受怕,唯恐遭遇兵祸连累,但百姓的脸上却看不到有许多对未来的担忧,虽偶尔还能发现有那么一丝忧虑,但相比起生活在荆南的百姓,那情况已经好上不知多少倍。
至于忧自然是担忧刘备的前途,他与刘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刘备兴,他诸葛亮自然也能跟着沾光,一展抱负,可若是刘备玩完了,诸葛亮也就跟着玩完。当然诸葛亮也有第二个选择,就是舍弃刘备投靠朝廷,但诸葛亮本人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忠臣不仕二主,既然当初决定出山辅佐刘备,而刘备又没有亏待自己的地方,那自己自也没有舍弃刘备而转投朝廷的道理。
在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见到了自己的一个熟人,倒不是说诸葛亮在荆州没有熟人,而是这个熟人与众不同,曾与诸葛亮共事过一段时间。
“伯常,一向可好?”诸葛亮并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主动与马良打招呼道。
“有劳孔明挂念。”
诸葛亮在荆州可称得上是朋友的,没几个,主要还是诸葛亮自身眼光高,对待俗人一向不愿搭理。这一点就比不上司马懿,三教九流他都能处的不错。能入诸葛亮眼的,马良算是一位,算上马谡、孟建、崔钧,四人合称卧龙四友。
不过眼下五人各为其主,还留在刘备身边的就只剩下一个诸葛亮。马良、马谡是因为反感刘备的屠城之举,失望而去,而孟建则是在去南蛮联络南蛮王孟获时被汉军生擒,这三人诸葛亮都不回去计较他们的离去,毕竟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唯独崔钧,诸葛亮直到现在也不愿意原谅。
别的人要么走时打声招呼,要么失手被敌所擒,唯有崔钧走得不是那么光明磊落,打着回乡祭祖的名义一去不复返。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觉得留在刘备这里没前途,打算另寻明主,这可以理解。但为了方便离开就陷人于不义,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虽然后来崔钧使人来说迫于家族的压力不得不离开,可诸葛亮却并不因此就原谅了崔钧。
老友重逢,虽然如今各为其主,但却并未影响彼此间的友情,马良略尽地主之谊,接过了接待诸葛亮的任务,而诸葛亮在高兴与老友重归于好的同时,也想要借机探听一下朝廷是否真的有意罢兵,毕竟眼下的形势对朝廷有利,曹操失败,朝廷已有余力对付其余三家诸侯。这时候同意谈和,诸葛亮怀疑这其中的诚意。
马良比较老实,是真拿诸葛亮当朋友,对诸葛亮的试探也没察觉到,可马谡就比较不好糊弄了。当初马良兄弟投奔了刘备,马良独当一面,马谡则被诸葛亮留在身边帮手,二人相处的时间要比马良久,对诸葛亮的为人,马谡也比马良更清楚。
马谡没有当着马良的面拆穿诸葛亮的把戏,好歹也是当初自己最佩服的人,不好不留几分颜面,但等马良回去休息,就只剩下诸葛亮和马谡的时候,马谡便把话说开了。
“孔明兄,此番朝廷同意罢兵没你想得那么复杂,究竟原因只有一个,当今天子乃是仁厚之君,不愿百姓受苦。我可以告诉你,不久之前凉州发生蝗灾,为了保证凉州的百姓不受蝗灾的影响,朝廷对外的兵事自然需要停一停。”
“……幼常,对不住。”诸葛亮沉默片刻,面露惭愧的说道。
“孔明兄不必道歉,你我相交甚厚,这种本来就藏不住的事情,说与你知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兄长待人宽厚,你这么做的确有点不合适。而且孔明兄,我实在不知你为何到了此时还要力保那刘备?那刘备虽有荆南、交州二地,但观现今天下形势,他迟早会被朝廷所灭……”
“幼常,尽人事,听天命。岂不闻忠臣不仕二主。”诸葛亮打断马谡的话道。
“……好吧,既然你执意如此,那就权当我没说。孔明兄若是还有什么想问的,不妨直接问我,我会捡可以告知的说。”马谡也知道诸葛亮不是自己三言两语就能劝说的回心转意的,遂转移话题道。
诸葛亮对此倒没客气,套话也是很累人的,既不能让对方察觉又要弄到自己想知道的事情。既然马谡肯说,诸葛亮自然乐得轻松。当然马谡说的是不是真的,那就要靠诸葛亮自己来判断了。
诸葛亮与马谡你问我答到半夜,才停下了谈话,各自回屋休息。次日一早,诸葛亮告辞离去,有了马谡的解惑,虽还不能对此次长安之行胸有成竹,但至少心里有点底了,不像同样身为江东使者的顾雍那样两眼一抹黑。
作为孙权背后的支持者,孙权在得势以后也没亏待了顾雍,顾家也因此得到了重用。此番长安之行,孙权对顾雍寄予厚望。顾雍也知道孙权为何如此急迫的想要停止战事,倒不是孙权爱好和平,而是孙策好赖也做了十余年的江东之主,孙权刚刚上位,要做的首要事务当是铲除那些心向孙策的异己,以免留下后患。
对于孙权上位时说等孙绍成年后就会让位的许诺,顾雍只当是放屁,孙权要真不拿江东之主这个位置不当回事,又何必暗中笼络多方势力支持自己。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东西,岂能轻易拱手让人。
眼下孙策的家小包括孙绍在内的下落除了有限的几人知道外,整个江东几乎就无人知晓,孙绍能不能活到成年,顾雍反正是不怎么看好。
这世上有些事可做不可说,就比如孙策家小的下落,顾雍当然不会去触孙权的霉头,但江东有人却不识时务,高宠、贺齐这二人就不止一次询问孙权,希望可以去探望一下孙绍。
高宠原是刘繇部将,代替了演义中与孙策在神亭岭激战的太史慈,与孙策不打不相识,归顺孙策后对孙策忠心不二。而贺齐虽声名不显,但却是个有大本事的。江东南部山越为患,只要有贺齐坐镇,山越便不敢造次。
这二人对孙策的死活很是关心,虽然对孙权继任江东之主一事保持了沉默,但孙权却不敢认为这二人就没有扶保孙绍上位的心思。只不过这二人手握重兵,轻易动不得,孙权也只能耐下性子徐徐图之。
不过对于高宠、贺齐的死活,顾雍并不是很关心。家国天下,顾雍首先关心的是顾家在江东的利益。先前由于随陆家一同支持刘备,结果在孙策取了江东以后,顾家并不受孙策待见,在官场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能撑得起场面的人。这也是为何顾雍会选择支持孙权而并非孙策的理由。
离开了江东,进入大汉控制下的豫州,当地百姓给顾雍的感觉立马就与在江东时感觉的不一样。都是刚刚结束战事的地方,豫州的百姓已经在当地官府的帮助下开始恢复日常的生活,而江东的百姓,却还在为此战战死的亲眷发丧哀悼。
豫州百姓的家中不是没死人,可当地官府的安抚很及时到位,不似江东只是将战死者的骨灰送到,放下一点少得可怜的抚恤金便算是完事,百姓难过与否,官府不管。而豫州的官府却是除了可以让一家人半辈子不愁的抚恤金外,更是派人亲**问帮助。两厢一对比,自是得到安慰的百姓恢复得快。
在感叹大汉官府工作到位的同时,顾雍也在犯愁此行前往长安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孙权所交代的任务。
两家谈和罢兵是主要任务,其次便是看看大汉内部是否有机可乘,最好是可以搅乱人心,令朝廷无暇他顾。但顾雍对这个任务却不怎么有信心,看官府中那些官员对待百姓嘘寒问暖的表现,想要挑动百姓对官府的不满何其难也。
大汉的百姓是最懂得知足的百姓,只要官府没有苛捐杂税,没有随意摊派,但凡生活还能过得下去,百姓就不会有造反的心思。民以食为天,这些年来大汉风调雨顺,积攒下不少粮食。此番对外的战事只是进行到一半便中止,预期准备的军粮都没用完。哪怕是凉州今年闹了蝗灾,只要朝廷救灾及时,百姓压根就煽动不起来。
“老爷,到汝南了,是否进城歇息一晚,明早再走?”马车外有随从轻声请示道。
顾雍掀起车帘看了看天,见天色不早,便点头道:“就依你所说,今晚在汝南歇息。”
顾雍是江东使者,进了城自然要接受官府的安排,不可能随便找个客栈住一晚。汝南官府的安排还让顾雍满意,清静小院一座,虽然不大,但胜在雅致。用罢了晚饭,顾雍独自在房中看书,打算等过一会再安寝,却不想这时屋里来了不速之客。
“你是何人?来此作甚?”顾雍持剑戒备的看着来人喝问道。
“顾先生不必紧张,我来此见你并无恶意,只是想要提醒你此去长安千万小心,莫要步了孙伯符的后尘。”来人身穿一身夜行衣,脸上蒙着黑巾,缓声对顾雍说道。只是顾雍哪里会听一个来历不明之人的好心提醒,见对方答非所问,当即提高音量再次喝道:“你究竟是何人?”
“……既然先生不肯听良言相劝,那在下告辞。”耳边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传来,黑衣人冷冷的说了一句,退出了房间。
顾雍紧张的盯着黑衣人退出房间,直到听到外面传来随从的询问,这才松了口气。别看顾雍随身佩剑,但实际上让他杀只鸡都费劲。顾雍是真怕那个黑衣人来者不善,那样自己恐怕等不到随从赶来。
吩咐随从安排人在屋外守夜,顾雍上床准备歇息。睡觉这件事基本上都要求人心无杂念,那才容易睡着。心里想着事情,那怎么睡都睡不着。顾雍就是如此,有惊无险之后,忍不住就想起了那个黑衣人的提醒。
对于孙策在长安所遇到的事情,顾雍并不相信孙权所言,是周瑜投敌之后设计捉拿孙策。孙策、周瑜虽无血缘关系,但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这哥俩怎么可能会反目成仇。但孙权这么说,而江东的大部分人也选择相信,周瑜也就成了江东人眼中的叛徒。
那个黑衣人的提醒,看似是关心顾雍的人身安全,可反过来一想,这人又何尝不是知情人之一,否则他怎么会提醒顾雍不要步了孙伯符的后尘。
这人是谁?
因为这个问题,顾雍半宿没合眼,次日上路的时候精神就有点不济,好在他身边有随从,赶车不需要他亲自动手,等辞别了汝南送行的官员以后,顾雍便猫在马车里补觉,这一睡就睡到了下午,若不是马车外的吵闹声,顾雍可能还会继续睡。
“出了何事?”被吵醒的顾雍心情有些不悦,询问赶车的随从道。
“老爷,不关咱们的事,是前面有两支队伍撞上了,正争论谁让谁先行。”随从随口答道,听他的语气,马车外所发生的事情似乎挺有趣。
顾雍掀开车帘探头往前面一瞧,顿时也觉得有趣。拦住顾雍这支队伍的两伙人一看穿着就知道要干什么。左边的娶亲,右边的出殡,左边的新郎骑着高头大马,一身吉服本应该衬托的他那张脸精神饱满,不过眼下看起来却是有些发黑。而右边出殡的队伍气色倒是挺红润,不过顾雍估计那是被气得,而不是受对面的喜事感染。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先让,结果越说越呛火,眼瞅着双方就要动手,用行动让对方退让。未免殃及池鱼,顾雍吩咐随从赶着马车退后,但就在顾雍的马车缓缓后退的时候,一个身着官服的人骑着马赶到了。
顾雍随即让马车停下,想要看看地方官如何处理眼前这件棘手的事情。真是奇了怪了,也不知那个地方官施了什么“妖法”,本来已经剑拔弩张准备上演全武行的两拨人一下子变得谦让起来,之前是互不相让,现在却是都同意让对方先行。
顾雍很好奇,本想要去找那个官员询问究竟,不想那个官员在处理完了这件事后立马便走了,顾雍就是想要询问都来不及,只得命随从去分别追赶迎亲的以及出殡的队伍,想要从他们的口中得到答案。
两拨人已经越走越远,被顾雍派出去的随从也回来了。顾雍一见连忙问道:“如何?可知那官员是用了什么法子才劝和了两拨人?”
“老爷,小的去问了迎亲的那拨人,只是那拨人不肯告诉小的,小的多说了两句,差点挨揍。”随从苦着脸答道。
顾雍闻言眉头一皱,又去看另一人,结果那人也是苦着脸点头道:“老爷,小的的遭遇跟他一样,差点挨揍。”
“……那你们可问出那个官员的名姓?”
“问了,说是本地一县令,姓荀名湛。”
“荀湛?”顾雍先是惊讶,随即便是不信。他知道荀家有个荀湛,乃是当朝司徒荀彧的兄弟,可既然有个做司徒的兄弟,荀湛又怎么可能会只是个小小的县令。
“同名同姓吧?”顾雍自言自语的说道。
“老爷,咱们还走不走了?”随从小声问道。
“前面是什么地方?”顾雍闻言问道。
“老爷,要是加紧赶路,天黑之前可以到达上蔡县。”
“……那个叫荀湛的官员是否就是上蔡县令?”
“应该是的,此地已是上蔡境内,方才发生的事情是出在上蔡,自是上蔡县令赶来处理。”
“那好,就去上蔡县。”
路上被耽搁了一点时间,等顾雍一行人紧赶慢赶到了上蔡县城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在古代,只要是县城到了夜晚都会关闭城门,而且城中住户也是不许晚上随意上街溜达的。要是不听话叫夜晚负责巡夜的人抓着,一顿打那是跑不了的,谁叫你晚上不老实在家待着出来瞎溜达的。
不过顾雍是江东使者,他想要进城还是有办法的,让随从亮明了身份以后,只是等待了片刻,上蔡的县令便亲自赶来命人开城门放顾雍一行人进城了。
顾雍本就想要认识一下上蔡县令,这下好了,自投罗网,也就不需要费神去考虑如何找理由跟上蔡县令认识了。
等双方交谈了几句后,顾雍才确定眼前这个荀湛还不是同名同姓,真是荀家那个当朝司徒荀彧的四兄。
“荀兄为何只是县令?”顾雍纳闷的问道。
“呵呵……顾兄,我为何就不能当这上蔡县令?”荀湛笑呵呵的反问道。
“可,可你兄弟乃是当朝司徒,让他安排你一个职务,不是易如反掌?”
“顾兄此言差矣,文若虽为司徒,但从不任人唯亲。而我荀湛也不觉得做这一县之令便是屈才,若是连一县都治理不好,又有何资格入朝堂议论国家大事。”荀湛正色对顾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