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西洲曲
聊了一小会,饮了几杯送行酒之后,杨钊再一次踏上了路途。
却不知,在他走后不久,一个青色的小轿便停在了十里亭边,李婉芝慢慢的走了出来,但可惜物是人非,杨钊已经走了。
站在十里亭边,李婉芝楞了很长时间,朝廷的突然任命,等到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根本赶不上替杨钊送别了。但那个固执的念头,还是让她义无反顾的来了。
丫头兰儿静静的站在李婉芝的身边,她知道小姐心里很难受,但却不知该如何去劝解。
望着十里亭外,延伸开去的黄土官道,李婉芝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句来去形容自己的心情。杨钊走了,竟然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难道他一点都没有为自己动过心吗?李婉芝害怕这个问题的答案。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是杨钊从前听她弹琴,偶尔念叨过一次的句子。听过一次之后,李婉芝便悄悄的记了下来。而如今却成了她唯一的安慰。
走进凉亭,李婉芝让兰儿拿出了一把古琴,然后弹奏起了那一曲《幽兰操》,可惜人心已乱,又如何能弹出好的曲子。
断断续续的琴声同样将兰儿的心也扰乱了。直到李婉芝曲不成调无以为续之后,兰儿才轻轻的道:“小姐,我们回去吧,好吗?”
李婉芝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她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对杨钊产生好感的了,只记得每天闭上眼睛之后,就会在脑海中浮现杨钊的面容。因为这样她才会要怂恿着韶华公主在会试之后去昌平楼拜访。
也是因此,她才央求自家老爹帮助杨钊。甚至傻到一直都没有怀疑过杨钊能让她飞翔的诺言。可是随着杨钊离开长安的步伐,这些像梦一样的美好,都在一瞬间破碎了,少女那敏感而又纯真的心,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事实。
难道当真是落花有意随流水,儿流水无心恋落花吗?
失落而凄凉的心境,让李婉芝觉得亭外的阳光很刺眼,让她的眼睛开始有些模糊……
张翰一直没有走,他就在凉亭不远的地方静静的呆着。直到李婉芝的琴声渐渐凌乱不堪的时候,才迈步走了过来。他认识李婉芝,但谈不上多熟悉。
缓步走进了凉亭,张翰抱拳为礼道:“参见婉芝郡主。”
李婉芝偷偷抹了一下眼睛,才道:“张公子免礼,不知公子意欲何往?竟能在此碰见。”
张翰摇了摇头道:“张翰在此,却是在等候郡主大驾。”
说完,张翰别从怀中拿出了一个信封,解释道:“今日张翰连同众位朋友在此为杨子午送行。临去之时,杨兄曾留下一封信,说是如果遇见郡主来此,便将之交予郡主。如此某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将信放在了古琴边,张翰便站起来向亭外走去。心里不禁对杨钊算无遗策有些佩服。当时牛端章多喝几杯,嘴上便松动了许多。曾偷偷的跟杨钊嘀咕了一会。却见杨钊面色古怪的走回马车,不多时便拿了一封信出来,并且郑重交代自己一番。
开始张翰还不相信,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在其他几人离开后,便在亭外不远处等候了起来。
果然不多时,婉芝郡主便来到了凉亭,虽然杨钊跟李婉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张翰并不知道。但至少他从李婉芝的琴声中听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那些别的东西,他当年也经历过……
张翰漫步离去,李婉芝才将信给打开来看。信上只有简简单单的四句:海水梦悠悠,卿愁我亦愁,凉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
看完,李婉芝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兰儿,咱们回去吧……”
………………………
坐在马车之上的杨钊,一直在想牛端章的话。酒量不咋滴的牛端章被灌了一阵之后,就有些大舌头了。他低着头对杨钊连珠带炮的问了几个问题之后,杨钊就愣住了。
“知道婉芝郡主为什么对你另眼相看吗?知道你会试中解元,有谁从中间帮过手吗?平常婉芝郡主对人不假辞色,为何你一句话就能让她教我学琴吗?等等……”
杨钊不傻,仔细一想便知道了其中的问题,但是他一直刻意的回避了。这个时候杨钊才想起,临走连个招呼都不打,会不会有些过了?
在不知道李婉芝心思的时候,杨钊不敢撒开脚丫子奋起直追,心里年龄已经进四十的杨钊,要是来一出老孔雀开屏,自做多情,他那张老脸往哪儿搁?但是牛端章的一席话,却让杨钊不由得细细的回忆了起来。而事实还真像牛牛说的那样。
要说杨钊对李婉芝一点感觉都没有,他自己都不信。人家有气质容貌,有家世才学,这样的天子娇女都没有感觉,还要什么样的?
但一方面,杨钊的那颗大叔心又有点别扭,四十来岁了,去追人家花季年华的小美眉,是不是有点那啥?
不敢肯定的杨钊,只好留下一封写着西洲曲的信。拜托张翰在十里亭外等到中午。该干的干完,杨钊便将缘分交给老天去注定。而老天似乎并没有让他失望。
离开长安一路鞍马劳顿,唯一还好的是,这一次他可以安心住在驿站之中,不需要花上一分钱,只需要将吏部的行文拿出来就可以。
日复一日的前行,很快便接近了襄城。高兴了就骑骑马,不高兴了就坐坐车,杨钊的日子过的比游学的学子都顺心。
这日距襄城不远的地方,杨钊一行碰见了一个很奇怪的人。此人三十来岁,面容清秀却有披头散,一身锦衣却破烂不堪。要么一声不吭,要么就是嘻嘻哈哈。谁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就这样一个人,在管道上走来走去,见有人经过,他就会跪下扣一次头。别人给钱他也不要。别人走,他就会起来,然后再走来走去。等有人来了,又会跪下磕头,如此反复。
杨钊仔细观察了一会,得到一个结论:这人是神经病。而且是一个有故事的神经病。
经过杨钊一行人的时候,他明显的停了下来,跪下磕了一次头。杨钊问了两句,结果这人依依呀呀一番,杨钊竖起耳朵也没有听懂……
聊了一小会,饮了几杯送行酒之后,杨钊再一次踏上了路途。
却不知,在他走后不久,一个青色的小轿便停在了十里亭边,李婉芝慢慢的走了出来,但可惜物是人非,杨钊已经走了。
站在十里亭边,李婉芝楞了很长时间,朝廷的突然任命,等到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根本赶不上替杨钊送别了。但那个固执的念头,还是让她义无反顾的来了。
丫头兰儿静静的站在李婉芝的身边,她知道小姐心里很难受,但却不知该如何去劝解。
望着十里亭外,延伸开去的黄土官道,李婉芝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句来去形容自己的心情。杨钊走了,竟然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难道他一点都没有为自己动过心吗?李婉芝害怕这个问题的答案。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是杨钊从前听她弹琴,偶尔念叨过一次的句子。听过一次之后,李婉芝便悄悄的记了下来。而如今却成了她唯一的安慰。
走进凉亭,李婉芝让兰儿拿出了一把古琴,然后弹奏起了那一曲《幽兰操》,可惜人心已乱,又如何能弹出好的曲子。
断断续续的琴声同样将兰儿的心也扰乱了。直到李婉芝曲不成调无以为续之后,兰儿才轻轻的道:“小姐,我们回去吧,好吗?”
李婉芝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她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对杨钊产生好感的了,只记得每天闭上眼睛之后,就会在脑海中浮现杨钊的面容。因为这样她才会要怂恿着韶华公主在会试之后去昌平楼拜访。
也是因此,她才央求自家老爹帮助杨钊。甚至傻到一直都没有怀疑过杨钊能让她飞翔的诺言。可是随着杨钊离开长安的步伐,这些像梦一样的美好,都在一瞬间破碎了,少女那敏感而又纯真的心,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事实。
难道当真是落花有意随流水,儿流水无心恋落花吗?
失落而凄凉的心境,让李婉芝觉得亭外的阳光很刺眼,让她的眼睛开始有些模糊……
张翰一直没有走,他就在凉亭不远的地方静静的呆着。直到李婉芝的琴声渐渐凌乱不堪的时候,才迈步走了过来。他认识李婉芝,但谈不上多熟悉。
缓步走进了凉亭,张翰抱拳为礼道:“参见婉芝郡主。”
李婉芝偷偷抹了一下眼睛,才道:“张公子免礼,不知公子意欲何往?竟能在此碰见。”
张翰摇了摇头道:“张翰在此,却是在等候郡主大驾。”
说完,张翰别从怀中拿出了一个信封,解释道:“今日张翰连同众位朋友在此为杨子午送行。临去之时,杨兄曾留下一封信,说是如果遇见郡主来此,便将之交予郡主。如此某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将信放在了古琴边,张翰便站起来向亭外走去。心里不禁对杨钊算无遗策有些佩服。当时牛端章多喝几杯,嘴上便松动了许多。曾偷偷的跟杨钊嘀咕了一会。却见杨钊面色古怪的走回马车,不多时便拿了一封信出来,并且郑重交代自己一番。
开始张翰还不相信,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在其他几人离开后,便在亭外不远处等候了起来。
果然不多时,婉芝郡主便来到了凉亭,虽然杨钊跟李婉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张翰并不知道。但至少他从李婉芝的琴声中听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那些别的东西,他当年也经历过……
张翰漫步离去,李婉芝才将信给打开来看。信上只有简简单单的四句:海水梦悠悠,卿愁我亦愁,凉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
看完,李婉芝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兰儿,咱们回去吧……”
………………………
坐在马车之上的杨钊,一直在想牛端章的话。酒量不咋滴的牛端章被灌了一阵之后,就有些大舌头了。他低着头对杨钊连珠带炮的问了几个问题之后,杨钊就愣住了。
“知道婉芝郡主为什么对你另眼相看吗?知道你会试中解元,有谁从中间帮过手吗?平常婉芝郡主对人不假辞色,为何你一句话就能让她教我学琴吗?等等……”
杨钊不傻,仔细一想便知道了其中的问题,但是他一直刻意的回避了。这个时候杨钊才想起,临走连个招呼都不打,会不会有些过了?
在不知道李婉芝心思的时候,杨钊不敢撒开脚丫子奋起直追,心里年龄已经进四十的杨钊,要是来一出老孔雀开屏,自做多情,他那张老脸往哪儿搁?但是牛端章的一席话,却让杨钊不由得细细的回忆了起来。而事实还真像牛牛说的那样。
要说杨钊对李婉芝一点感觉都没有,他自己都不信。人家有气质容貌,有家世才学,这样的天子娇女都没有感觉,还要什么样的?
但一方面,杨钊的那颗大叔心又有点别扭,四十来岁了,去追人家花季年华的小美眉,是不是有点那啥?
不敢肯定的杨钊,只好留下一封写着西洲曲的信。拜托张翰在十里亭外等到中午。该干的干完,杨钊便将缘分交给老天去注定。而老天似乎并没有让他失望。
离开长安一路鞍马劳顿,唯一还好的是,这一次他可以安心住在驿站之中,不需要花上一分钱,只需要将吏部的行文拿出来就可以。
日复一日的前行,很快便接近了襄城。高兴了就骑骑马,不高兴了就坐坐车,杨钊的日子过的比游学的学子都顺心。
这日距襄城不远的地方,杨钊一行碰见了一个很奇怪的人。此人三十来岁,面容清秀却有披头散,一身锦衣却破烂不堪。要么一声不吭,要么就是嘻嘻哈哈。谁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就这样一个人,在管道上走来走去,见有人经过,他就会跪下扣一次头。别人给钱他也不要。别人走,他就会起来,然后再走来走去。等有人来了,又会跪下磕头,如此反复。
杨钊仔细观察了一会,得到一个结论:这人是神经病。而且是一个有故事的神经病。
经过杨钊一行人的时候,他明显的停了下来,跪下磕了一次头。杨钊问了两句,结果这人依依呀呀一番,杨钊竖起耳朵也没有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