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
“一个完全的坎尼会战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要完成这样的会战一方面需要一位汉尼拔另一方面需要一个法罗(刚愎无能的罗马军团统帅)。”
——德军参谋总长施利芬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是突然的既不是美国与中国宣战尽管当时中国已经占据了美国西部大片的国土;也不是英国和俄国宣战俄国人像饿狼一样紧紧咬住了印度的北部五个邦;也不是巴尔干半岛矛盾引的尽管在真正的历史上巴尔干才是引战争的导火索。
引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德国的一枚炮弹这枚28o米的炮弹穿越了1o5里的路程由德国直接打到了法国然后高傲敏感的法国人就想愤怒的公牛一样疯狂的开始向宿敌德国进攻。
一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1899年6月2英国、德国、奥匈帝国(协约国)正式向法国美国俄国(同盟国)宣战西班牙、意大利经过考虑之后宣布参加到同盟国一方。
在德国参谋部参谋总长施利芬正在详细地讲解自己的作战计划(1833-1913德意志帝国时代的第三任6军参谋总长1883年至任职参谋本部并于1891年起出任参谋
作为参谋总长施利芬还从未实际指挥过战争但是这并不能抹煞他的军事天赋。在最近几年他一直致力于战争地研究与战略的推演。经过他地苦心演练那份鼎鼎有名的以迅消灭法国为目的的“施利芬计划”终于出台了。
在参谋总部。马克斯.霍夫曼莱茵哈特.舍尔雷托夫-福尔贝克冯.鲁登道夫这些经过战火的军人已经成为德**部的宠儿鲁登道夫已经成为中将而其他人则成为少将在德国6军总部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看着这些精英。施利芬开始讲解自己地雄伟计划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战争一旦爆我国必定面临两线作战。相对于总体上拥有巨大人力物力资源的同盟国德国更难以忍受可怕的长期消耗两线作战就是坟墓。
因此德国要想取胜必须在战争初期即集中全力先行结束一侧的战事消灭法国或俄国。然后才能从容地调兵遣将应付剩下来的强敌。如此德国方有最终胜利的可能。
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遵守或者被迫遵守以下原则
1、大战中德国必定两面作战;
2战争应以东守西攻的方式进行;
3西线主力集结于右翼;
4德军必须假道比利时即破坏其中立国地位。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想要获胜就必须做到以下要求
1、在行动时对于目的和兵力都必须尽量保持集中;
2在行动时必须采取最大度。
我的计划地最大特色在于兵力分配方面。通过最准确的计算我准备把东线方面的兵力彻底减弱渐弱到只能保持最低程度的防御而不被敌人击溃。
东西两线德军兵力比为1:8而在西线左右两翼地兵力这样在西线德军将采取“左守右攻”的战略:在地理状况利守不利攻的左侧以1/8军力吸引并抵挡法军一半地攻势而在相对平坦的右侧。集结绝大多数的军力进行以巴黎为目标的迂回攻击。“.
鲁登道夫暗暗点头作为一个战略军事家施利芬的计划的要点在于
:通过比利时中部做一大迂回运动兵锋指向巴黎西侧。德军兵力的右端从里尔附近突入法国迫使法军主力向东南撤退而德军则从其侧背进攻以歼灭法军并且攻占巴黎。同时完成了两个战略重心:占领法国都巴黎消灭法军有生力量。
久经沙场地.鲁登道夫对这个计划有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类似旋转门一样的动作法军在德军左翼越深入越用力向前推旋转中的一扇门则另一扇门——德军右翼的回旋军力打击在法军背部的力量也越大。
从计划中可以看出鲜明的德国人特色——大帝所惯用的“打铁战术”又称“锤砧战术”即以一部分兵力当做铁砧再以另一部分兵力(通常是最精锐的部队)当做铁锤狠狠敲打敌人的侧背于是敌军在夹击之下粉碎。
施利芬计划就是当时盛行的“攻势崇拜”和历史上的“坎尼模式”的结合物异常的宏大、雄伟如果能一丝不差地落实的话法国将如二战一样在六个星期内被毁灭历史将被改写。
但是.鲁登道夫在钦佩之余也有些担心按照这个作战方法不光德国人需要严谨的如同一部机器就连法国人也要按照施利芬的脚步去跳舞把战斗的结果寄托给不确定的敌人这个当真是可以的吗?
“总参谋长我认为这样的计划有风险我们不能确保法国人也按照我们的计划去做。虽然上次我们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不可能两次站在同一条河流上法国人比起三十年前专业的多。”
施利芬满意的点点头对于这样的问题他早就想过很多次自然是张嘴就来:
“我的假想是法军的第一步战略一定是先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因为这两个地方在普法战争中被割让给了我国法国人一直耿耿于怀必会倾其全力将其夺回这样我军就可以以一定的军队左翼牵制法军而强大的右翼则可以借道低地国家即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包抄巴黎的西部从而一举拿下巴黎。”
参谋总长的手有力的砸了下来!就在这一天法国人果然越过边境全力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
“一个完全的坎尼会战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要完成这样的会战一方面需要一位汉尼拔另一方面需要一个法罗(刚愎无能的罗马军团统帅)。”
——德军参谋总长施利芬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是突然的既不是美国与中国宣战尽管当时中国已经占据了美国西部大片的国土;也不是英国和俄国宣战俄国人像饿狼一样紧紧咬住了印度的北部五个邦;也不是巴尔干半岛矛盾引的尽管在真正的历史上巴尔干才是引战争的导火索。
引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德国的一枚炮弹这枚28o米的炮弹穿越了1o5里的路程由德国直接打到了法国然后高傲敏感的法国人就想愤怒的公牛一样疯狂的开始向宿敌德国进攻。
一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1899年6月2英国、德国、奥匈帝国(协约国)正式向法国美国俄国(同盟国)宣战西班牙、意大利经过考虑之后宣布参加到同盟国一方。
在德国参谋部参谋总长施利芬正在详细地讲解自己的作战计划(1833-1913德意志帝国时代的第三任6军参谋总长1883年至任职参谋本部并于1891年起出任参谋
作为参谋总长施利芬还从未实际指挥过战争但是这并不能抹煞他的军事天赋。在最近几年他一直致力于战争地研究与战略的推演。经过他地苦心演练那份鼎鼎有名的以迅消灭法国为目的的“施利芬计划”终于出台了。
在参谋总部。马克斯.霍夫曼莱茵哈特.舍尔雷托夫-福尔贝克冯.鲁登道夫这些经过战火的军人已经成为德**部的宠儿鲁登道夫已经成为中将而其他人则成为少将在德国6军总部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看着这些精英。施利芬开始讲解自己地雄伟计划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战争一旦爆我国必定面临两线作战。相对于总体上拥有巨大人力物力资源的同盟国德国更难以忍受可怕的长期消耗两线作战就是坟墓。
因此德国要想取胜必须在战争初期即集中全力先行结束一侧的战事消灭法国或俄国。然后才能从容地调兵遣将应付剩下来的强敌。如此德国方有最终胜利的可能。
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遵守或者被迫遵守以下原则
1、大战中德国必定两面作战;
2战争应以东守西攻的方式进行;
3西线主力集结于右翼;
4德军必须假道比利时即破坏其中立国地位。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想要获胜就必须做到以下要求
1、在行动时对于目的和兵力都必须尽量保持集中;
2在行动时必须采取最大度。
我的计划地最大特色在于兵力分配方面。通过最准确的计算我准备把东线方面的兵力彻底减弱渐弱到只能保持最低程度的防御而不被敌人击溃。
东西两线德军兵力比为1:8而在西线左右两翼地兵力这样在西线德军将采取“左守右攻”的战略:在地理状况利守不利攻的左侧以1/8军力吸引并抵挡法军一半地攻势而在相对平坦的右侧。集结绝大多数的军力进行以巴黎为目标的迂回攻击。“.
鲁登道夫暗暗点头作为一个战略军事家施利芬的计划的要点在于
:通过比利时中部做一大迂回运动兵锋指向巴黎西侧。德军兵力的右端从里尔附近突入法国迫使法军主力向东南撤退而德军则从其侧背进攻以歼灭法军并且攻占巴黎。同时完成了两个战略重心:占领法国都巴黎消灭法军有生力量。
久经沙场地.鲁登道夫对这个计划有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类似旋转门一样的动作法军在德军左翼越深入越用力向前推旋转中的一扇门则另一扇门——德军右翼的回旋军力打击在法军背部的力量也越大。
从计划中可以看出鲜明的德国人特色——大帝所惯用的“打铁战术”又称“锤砧战术”即以一部分兵力当做铁砧再以另一部分兵力(通常是最精锐的部队)当做铁锤狠狠敲打敌人的侧背于是敌军在夹击之下粉碎。
施利芬计划就是当时盛行的“攻势崇拜”和历史上的“坎尼模式”的结合物异常的宏大、雄伟如果能一丝不差地落实的话法国将如二战一样在六个星期内被毁灭历史将被改写。
但是.鲁登道夫在钦佩之余也有些担心按照这个作战方法不光德国人需要严谨的如同一部机器就连法国人也要按照施利芬的脚步去跳舞把战斗的结果寄托给不确定的敌人这个当真是可以的吗?
“总参谋长我认为这样的计划有风险我们不能确保法国人也按照我们的计划去做。虽然上次我们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不可能两次站在同一条河流上法国人比起三十年前专业的多。”
施利芬满意的点点头对于这样的问题他早就想过很多次自然是张嘴就来:
“我的假想是法军的第一步战略一定是先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因为这两个地方在普法战争中被割让给了我国法国人一直耿耿于怀必会倾其全力将其夺回这样我军就可以以一定的军队左翼牵制法军而强大的右翼则可以借道低地国家即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包抄巴黎的西部从而一举拿下巴黎。”
参谋总长的手有力的砸了下来!就在这一天法国人果然越过边境全力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