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杨怀仁也不再言语,麻溜起身,甩甩手便往外走。
常侍郎愣在原地,望着杨怀仁潇洒离去的背影,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杨怀仁说的“发飙”意味着什么,常侍郎作为兵部侍郎,当然心情清楚明白。
上一次杨怀仁发飙,据说把从淮南到江南的山贼路匪全部干掉了,传闻里死的绿林好汉们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而上上一次杨怀仁发飙,交趾都整个给灭了,死的人不计其数,有的传闻说是几万,有的传闻里甚至说几十万,好像交趾人都是小鱼一般,一搂就几万。
当然,这些消息也都是从曾经的那位兵部员外郎吴大人那里听来的,常侍郎虽然觉得老五立了功之后回来兵部当然要吹牛皮,但杨怀仁一发飙,立刻会死很多人的事情应该不虚。
常侍郎掐了自己一把,疼得自己龇牙咧嘴,正是因为疼痛,让他觉得他还想好好活着,不想这么早就去和阎王唠家常。
不管这件事多么难以做到,他还是要尽量去做,得罪了杨怀仁是个什么下场,恐怕不用别人再来提醒他了。
于是他晋级召集了不少属下的官吏,严肃认真地把杨怀仁的要求一说,然后整个兵部的人都快疯了。
当然疯了是没有用的,该干的事他们也不敢拖延,于是大家忙活了起来。
可等到这些人出门去联络了一直以来给兵部提供猪肉羊肉的屠户们,才恍然发现,今天的肉价,可不是以往时候的肉价了。
杨怀仁大摇大摆走出兵部大门,才不管他们是不是疯了,话放在那里了,你做到了,说不定我还有赏给,要是做不到,就别怪我不给面子了。
没有立即回家,杨怀仁打算上街上看看,肉店大都在西市,所以去西市转一圈是少不了的。
界面上人很多,大概皇榜一贴出来,百姓们就准备开始狂欢了,毕竟新年没过好,这会儿离现年过去也才一个多月,现在补过一个新年,似乎成了每个人心中的念想。
当然,庆祝的理由自然是为了恭贺新皇继位,这一点是绝不能有差错的。
开封府衙门里的官差也没闲着,倒不是还要监视百姓们,防止他们做出什么违反规矩的事,而是民间开荤了,他们也要改善改善生活。
汴河边上的不少酒楼和食肆都已经重新开张,虽然空气了还是有不少寒意,可杨怀仁却看见曹婆婆肉饼门前几个大汉光着膀子在拾掇着几扇刚宰杀的肥猪。
说实话,杨怀仁即便是个厨子,而且是个手艺不错的厨子,但他也是个吃货,也有馋嘴的时候,一想起好长时间没开开心心吃东京城的特色小吃了,忍不住心里痒痒。
而且杨怀仁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个厨子和那些特色小吃的厨子们相比,还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他的厨艺更体现在一些正式的菜式上,至于那些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他做出来也绝没有人家做的好吃。
手艺这东西,除了需要天赋之外,也是遵循着熟能生巧的道理的。
不过眼下让杨怀仁失望的是,草婆婆肉饼今天恐怕吃不上了,这会儿都过午了,他们家才刚买了猪杀了取肉,离做成了成品的肉饼还得有一段距离。
再往前走,是王妈妈肉包子,杨怀仁知道家里人都喜欢吃,便打算带几包回去。
可走近了才发现,王妈妈的肉包子确实开始卖了,但铺子门前围了好多的吃货,一个胖乎乎的厨娘陪着笑脸带着歉意吆喝着,“诸位再等一等,下一笼马上就下来了!”
门外的吃货们似乎不太买账,一笼包子十个,要是按正常的饭量,也只够两个人吃,算上吃货们现在对肉食的渴望程度,恐怕一笼包子都不够一个人吃的。
杨怀仁看着眼前近百个吃货围在那里,心就凉了半截,一个亲兵打算上去亮明身份好得到一点优先的权力,被杨怀仁给拉了回来,还骂了几句。
亲兵有点委屈,杨怀仁说道,“你小子,真到咱是恶霸了?咱就算是恶霸,那也是对外的,对自己的百姓,可做不得恶霸。”
亲兵知道杨怀仁的脾性,也打心眼里佩服杨怀仁的原则性,只是他还是委屈地说道,“咱府上小公爷最喜欢王妈妈家的肉包子了……”
杨怀仁也明白自己的亲兵也是为了他的孩子好,但有些事,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如果他真想吃王妈妈做的特色肉包子,他可以买,可以去排队等候,哪怕等上一个时辰,那也不算啥大事。
但如果因为自己的私利就破坏了最基本的规矩,那就不是他想要的了。
身份地位并不是用来享受优惠和优先权的,虽然实际情况上在这个时代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杨怀仁依然觉得,他应该保持自己的原则和风度。
“你也不用愧疚,吃不上王妈妈肉包子,咱们再去别家店看看,总有能买到的。”
杨怀仁倒是坦然,不过接下来他们走过的那些特色小吃的店铺,几乎都跟前边的情况一样,但凡是带点肉的特色小吃,几乎门前都挤满了人。
连街边卖馄饨的小摊子都被挤翻了,滚热的馄饨汤子洒了出来,好在没烫伤人。
杨怀仁见状,不得不佩服百姓们的疯狂,可这也是难免的,从另一个角度,不也正说明百姓们是淳朴的嘛。
走了好久,杨怀仁还是两手空空,大概是百姓们在京城里见得当官的太多了,杨怀仁的官袍走在大街上也没有多少人在意,现在在他们眼里,也只有食物。
肉食解禁了,果然让百姓们开心了起来,虽然界面上稍稍有些混乱,但这也是好现象,起码说明百姓们的需求其实很简单。
不需要文人们的长篇大论百姓们要什么,只需要一口美食,就足以让他们幸福好久了。
杨怀仁这个当爹的人,当然也会因为没能给孩子们买到一些特色的小吃而感到愧疚,不过想想家里平时吃的就很好,几个孩子也都很懂事,不差这一口,更不差多等一天两天的。
</div>
常侍郎愣在原地,望着杨怀仁潇洒离去的背影,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杨怀仁说的“发飙”意味着什么,常侍郎作为兵部侍郎,当然心情清楚明白。
上一次杨怀仁发飙,据说把从淮南到江南的山贼路匪全部干掉了,传闻里死的绿林好汉们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而上上一次杨怀仁发飙,交趾都整个给灭了,死的人不计其数,有的传闻说是几万,有的传闻里甚至说几十万,好像交趾人都是小鱼一般,一搂就几万。
当然,这些消息也都是从曾经的那位兵部员外郎吴大人那里听来的,常侍郎虽然觉得老五立了功之后回来兵部当然要吹牛皮,但杨怀仁一发飙,立刻会死很多人的事情应该不虚。
常侍郎掐了自己一把,疼得自己龇牙咧嘴,正是因为疼痛,让他觉得他还想好好活着,不想这么早就去和阎王唠家常。
不管这件事多么难以做到,他还是要尽量去做,得罪了杨怀仁是个什么下场,恐怕不用别人再来提醒他了。
于是他晋级召集了不少属下的官吏,严肃认真地把杨怀仁的要求一说,然后整个兵部的人都快疯了。
当然疯了是没有用的,该干的事他们也不敢拖延,于是大家忙活了起来。
可等到这些人出门去联络了一直以来给兵部提供猪肉羊肉的屠户们,才恍然发现,今天的肉价,可不是以往时候的肉价了。
杨怀仁大摇大摆走出兵部大门,才不管他们是不是疯了,话放在那里了,你做到了,说不定我还有赏给,要是做不到,就别怪我不给面子了。
没有立即回家,杨怀仁打算上街上看看,肉店大都在西市,所以去西市转一圈是少不了的。
界面上人很多,大概皇榜一贴出来,百姓们就准备开始狂欢了,毕竟新年没过好,这会儿离现年过去也才一个多月,现在补过一个新年,似乎成了每个人心中的念想。
当然,庆祝的理由自然是为了恭贺新皇继位,这一点是绝不能有差错的。
开封府衙门里的官差也没闲着,倒不是还要监视百姓们,防止他们做出什么违反规矩的事,而是民间开荤了,他们也要改善改善生活。
汴河边上的不少酒楼和食肆都已经重新开张,虽然空气了还是有不少寒意,可杨怀仁却看见曹婆婆肉饼门前几个大汉光着膀子在拾掇着几扇刚宰杀的肥猪。
说实话,杨怀仁即便是个厨子,而且是个手艺不错的厨子,但他也是个吃货,也有馋嘴的时候,一想起好长时间没开开心心吃东京城的特色小吃了,忍不住心里痒痒。
而且杨怀仁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个厨子和那些特色小吃的厨子们相比,还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他的厨艺更体现在一些正式的菜式上,至于那些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他做出来也绝没有人家做的好吃。
手艺这东西,除了需要天赋之外,也是遵循着熟能生巧的道理的。
不过眼下让杨怀仁失望的是,草婆婆肉饼今天恐怕吃不上了,这会儿都过午了,他们家才刚买了猪杀了取肉,离做成了成品的肉饼还得有一段距离。
再往前走,是王妈妈肉包子,杨怀仁知道家里人都喜欢吃,便打算带几包回去。
可走近了才发现,王妈妈的肉包子确实开始卖了,但铺子门前围了好多的吃货,一个胖乎乎的厨娘陪着笑脸带着歉意吆喝着,“诸位再等一等,下一笼马上就下来了!”
门外的吃货们似乎不太买账,一笼包子十个,要是按正常的饭量,也只够两个人吃,算上吃货们现在对肉食的渴望程度,恐怕一笼包子都不够一个人吃的。
杨怀仁看着眼前近百个吃货围在那里,心就凉了半截,一个亲兵打算上去亮明身份好得到一点优先的权力,被杨怀仁给拉了回来,还骂了几句。
亲兵有点委屈,杨怀仁说道,“你小子,真到咱是恶霸了?咱就算是恶霸,那也是对外的,对自己的百姓,可做不得恶霸。”
亲兵知道杨怀仁的脾性,也打心眼里佩服杨怀仁的原则性,只是他还是委屈地说道,“咱府上小公爷最喜欢王妈妈家的肉包子了……”
杨怀仁也明白自己的亲兵也是为了他的孩子好,但有些事,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如果他真想吃王妈妈做的特色肉包子,他可以买,可以去排队等候,哪怕等上一个时辰,那也不算啥大事。
但如果因为自己的私利就破坏了最基本的规矩,那就不是他想要的了。
身份地位并不是用来享受优惠和优先权的,虽然实际情况上在这个时代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杨怀仁依然觉得,他应该保持自己的原则和风度。
“你也不用愧疚,吃不上王妈妈肉包子,咱们再去别家店看看,总有能买到的。”
杨怀仁倒是坦然,不过接下来他们走过的那些特色小吃的店铺,几乎都跟前边的情况一样,但凡是带点肉的特色小吃,几乎门前都挤满了人。
连街边卖馄饨的小摊子都被挤翻了,滚热的馄饨汤子洒了出来,好在没烫伤人。
杨怀仁见状,不得不佩服百姓们的疯狂,可这也是难免的,从另一个角度,不也正说明百姓们是淳朴的嘛。
走了好久,杨怀仁还是两手空空,大概是百姓们在京城里见得当官的太多了,杨怀仁的官袍走在大街上也没有多少人在意,现在在他们眼里,也只有食物。
肉食解禁了,果然让百姓们开心了起来,虽然界面上稍稍有些混乱,但这也是好现象,起码说明百姓们的需求其实很简单。
不需要文人们的长篇大论百姓们要什么,只需要一口美食,就足以让他们幸福好久了。
杨怀仁这个当爹的人,当然也会因为没能给孩子们买到一些特色的小吃而感到愧疚,不过想想家里平时吃的就很好,几个孩子也都很懂事,不差这一口,更不差多等一天两天的。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