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很震惊,包括陈景。
对于李唐这个名字,陈景并不陌生,如果按照他所知的那个历史,李唐应该是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但这个时代他却还是个二十多岁并未出名的学院子弟。
可无论是谁都清楚,今天之后,李唐这个名字将会传遍大江南北。
只凭他今天的这幅《山烟图》,只凭今天赵佶对他的厚爱和喜欢。
不得不说,赵佶在画作上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只是陈景又有些奇怪,赵佶既然看得出李唐的《山烟图》是不错的画作,可他怎么看没有看出自己手里的这幅画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画呢?
陈景对画了解的并不多,他之所以能够肯定他刚才拾起的那幅画是幅不错的画的原因是他知道这幅画的作者很有名。
只怕整个大宋王朝少了他的画作,将会失色不少。
称赞声,议论上此起彼伏,而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响起一声惊雷来,接着便下去雨来。
雨一开始并不是很大,当奖赏都颁布后,那些学院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阁楼里的大臣也纷纷提出告辞,陈景准备退去的时候,却被赵佶突然给喊住了。
“陈爱卿,陪朕回宫吧。”
陈景不明白赵佶何意,但还是连忙应了下来。
赵佶的马车很大,需要四匹马来拉,立马的空间很大,放一张桌子仍旧能够坐下几个人,两人在马车内坐下后,赵佶便望着陈景笑了笑:“陈爱卿拾了一幅画?”
陈景有点吃惊,但还是连忙点头:“正是。”说着他将那幅画从衣袖里拿了出来递给赵佶,但赵佶并没有接,只是浅浅一笑:“陈爱卿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这幅画名为《青山图》,微臣觉得很不错。”
“哦,到底哪里不错了?”
“这……圣上,臣对绘画不是很懂,只是觉得很不错。”
赵佶似乎没有料到陈景这么诚实,不懂就是不懂,因此他露出了一丝浅笑:“这幅画无论技巧还是风格和意境,都是不错的,但笔法略显稚嫩,若得名师指导,当有大作为。”
听到赵佶对《青山图》的评价,陈景心头一惊,他以为赵佶对那幅画是很不屑看的,可如今他能够说出这幅画的优劣来,说明这幅画明明是入了赵佶心的,可既然赵佶觉得这幅画的作者得名师指导可有作为,那他为何毫不犹豫的就给扔了呢?
陈景疑惑的望着赵佶,他发现自己对他并不算了解。
马车外的雨声更大了些,马车走的很慢,屋内略有些昏暗,赵佶浅浅饮了一杯茶,道:“你一定很奇怪朕为何没有认可这幅画对不对?”
陈景颔首:“正是,微臣很不解,既然圣上觉得此人可栽培,那为何要让一个有潜力的人就此淹没呢,微臣不信圣上是这样的人。”
赵佶哈哈大笑:“陈爱卿果真是聪明人,朕故意将这幅画扔到你脚下是对的。”
陈景又是一惊,什么,这是赵佶故意扔的?
“其实朕第一眼看到这幅《青山图》的时候就喜欢的紧,虽然觉得作者笔法略显稚嫩,但却其性可教,只不过他所在的书院太不起眼了,朕若对他大加提拔,只怕不是在帮他,而是害他。”
陈景望着赵佶,他觉得自己对赵佶越来越陌生了,在这件事情上,他竟然考虑到了朝中局势。
“朕的那两个儿子啊,是什么都要争一争的,今天上午蔡京露了一手,今天下午若不让康碧书院的人出出风头,他们两人难以平衡啊,朕若舍李唐而点王希孟,你说是不是害了王希孟?朕的儿子会放过他?”
说到这里,赵佶又浅浅一笑:“也许以后王希孟的画会比李唐的好,但今天李唐的画却比王希孟的好,因此朕才选了李唐,而王希孟,朕要他欠你一个人情。”
赵佶的话已经说完,陈景也已明白,赵佶虽然爱好艺术,不理朝政,但对于自己两个儿子明争暗斗的事情却是再清楚不过的,而为了平衡他们两人,他甚至在众人面前演戏。
王希孟是《青山图》的作者,陈景对他之所以熟悉,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存世的唯一一幅画作《千里江山图》是名垂千古的佳作。
“圣上的意思是?”
“你找个时间去见一见王希孟,就说你对他的画作很欣赏,要举荐他到皇家书院,到时朕找个机会亲授他画技,想来以他的天赋,应该能够有所成就。”
赵佶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就是要王希孟欠陈景人情,只是陈景很不明白,赵佶为什么要让王希孟一个画师欠自己人情呢?
虽然不明白赵佶为什么这样做,但陈景还是连忙应了下来,而就在陈景答应之后,赵佶便把他赶下了马车。
雨下的有些狂,陈景撑伞向旁边屋檐躲去,可就在这个时候,一辆马车突然拦住了他,马车车帘掀开,从里面露出一张文士脸庞来。
白衣文士望着雨中的陈景露出了一丝浅笑:“柳大人,可要在下送你回府?”
陈景并不认识这个人。
“阁下是?”
“在下吴三,因为仰慕陈公子才情,特有几个问题想要咨询,不知可否?”
陈景仰头望着吴三,他确定自己没有见过这个人,而他觉得这个人表面谦恭,可神色间却有一种说不出的世故感。
此人定非普通人,不然见到自己怎么可能这么镇定?
“陈大人,可否一叙?”吴三望着陈景又问道。
陈景耸耸肩:“能免费搭车,干嘛不坐呢?”说着陈景便进了马车,而他进入马车之后,浅浅一笑:“吴兄既然对本官这般熟悉,想来也应该知道本官的住处吧?”
吴三颔首:“知道。”
“如此就劳烦了。”
马车在街上掉了个头,然后向城东赶去,一路上陈景都表现的很冷静,也很沉默,他好像对于吴三的真实身份以及其目的一点都不感兴趣。
这让吴三觉得很惊讶,因此不得已先开口。
对于李唐这个名字,陈景并不陌生,如果按照他所知的那个历史,李唐应该是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但这个时代他却还是个二十多岁并未出名的学院子弟。
可无论是谁都清楚,今天之后,李唐这个名字将会传遍大江南北。
只凭他今天的这幅《山烟图》,只凭今天赵佶对他的厚爱和喜欢。
不得不说,赵佶在画作上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只是陈景又有些奇怪,赵佶既然看得出李唐的《山烟图》是不错的画作,可他怎么看没有看出自己手里的这幅画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画呢?
陈景对画了解的并不多,他之所以能够肯定他刚才拾起的那幅画是幅不错的画的原因是他知道这幅画的作者很有名。
只怕整个大宋王朝少了他的画作,将会失色不少。
称赞声,议论上此起彼伏,而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响起一声惊雷来,接着便下去雨来。
雨一开始并不是很大,当奖赏都颁布后,那些学院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阁楼里的大臣也纷纷提出告辞,陈景准备退去的时候,却被赵佶突然给喊住了。
“陈爱卿,陪朕回宫吧。”
陈景不明白赵佶何意,但还是连忙应了下来。
赵佶的马车很大,需要四匹马来拉,立马的空间很大,放一张桌子仍旧能够坐下几个人,两人在马车内坐下后,赵佶便望着陈景笑了笑:“陈爱卿拾了一幅画?”
陈景有点吃惊,但还是连忙点头:“正是。”说着他将那幅画从衣袖里拿了出来递给赵佶,但赵佶并没有接,只是浅浅一笑:“陈爱卿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这幅画名为《青山图》,微臣觉得很不错。”
“哦,到底哪里不错了?”
“这……圣上,臣对绘画不是很懂,只是觉得很不错。”
赵佶似乎没有料到陈景这么诚实,不懂就是不懂,因此他露出了一丝浅笑:“这幅画无论技巧还是风格和意境,都是不错的,但笔法略显稚嫩,若得名师指导,当有大作为。”
听到赵佶对《青山图》的评价,陈景心头一惊,他以为赵佶对那幅画是很不屑看的,可如今他能够说出这幅画的优劣来,说明这幅画明明是入了赵佶心的,可既然赵佶觉得这幅画的作者得名师指导可有作为,那他为何毫不犹豫的就给扔了呢?
陈景疑惑的望着赵佶,他发现自己对他并不算了解。
马车外的雨声更大了些,马车走的很慢,屋内略有些昏暗,赵佶浅浅饮了一杯茶,道:“你一定很奇怪朕为何没有认可这幅画对不对?”
陈景颔首:“正是,微臣很不解,既然圣上觉得此人可栽培,那为何要让一个有潜力的人就此淹没呢,微臣不信圣上是这样的人。”
赵佶哈哈大笑:“陈爱卿果真是聪明人,朕故意将这幅画扔到你脚下是对的。”
陈景又是一惊,什么,这是赵佶故意扔的?
“其实朕第一眼看到这幅《青山图》的时候就喜欢的紧,虽然觉得作者笔法略显稚嫩,但却其性可教,只不过他所在的书院太不起眼了,朕若对他大加提拔,只怕不是在帮他,而是害他。”
陈景望着赵佶,他觉得自己对赵佶越来越陌生了,在这件事情上,他竟然考虑到了朝中局势。
“朕的那两个儿子啊,是什么都要争一争的,今天上午蔡京露了一手,今天下午若不让康碧书院的人出出风头,他们两人难以平衡啊,朕若舍李唐而点王希孟,你说是不是害了王希孟?朕的儿子会放过他?”
说到这里,赵佶又浅浅一笑:“也许以后王希孟的画会比李唐的好,但今天李唐的画却比王希孟的好,因此朕才选了李唐,而王希孟,朕要他欠你一个人情。”
赵佶的话已经说完,陈景也已明白,赵佶虽然爱好艺术,不理朝政,但对于自己两个儿子明争暗斗的事情却是再清楚不过的,而为了平衡他们两人,他甚至在众人面前演戏。
王希孟是《青山图》的作者,陈景对他之所以熟悉,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存世的唯一一幅画作《千里江山图》是名垂千古的佳作。
“圣上的意思是?”
“你找个时间去见一见王希孟,就说你对他的画作很欣赏,要举荐他到皇家书院,到时朕找个机会亲授他画技,想来以他的天赋,应该能够有所成就。”
赵佶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就是要王希孟欠陈景人情,只是陈景很不明白,赵佶为什么要让王希孟一个画师欠自己人情呢?
虽然不明白赵佶为什么这样做,但陈景还是连忙应了下来,而就在陈景答应之后,赵佶便把他赶下了马车。
雨下的有些狂,陈景撑伞向旁边屋檐躲去,可就在这个时候,一辆马车突然拦住了他,马车车帘掀开,从里面露出一张文士脸庞来。
白衣文士望着雨中的陈景露出了一丝浅笑:“柳大人,可要在下送你回府?”
陈景并不认识这个人。
“阁下是?”
“在下吴三,因为仰慕陈公子才情,特有几个问题想要咨询,不知可否?”
陈景仰头望着吴三,他确定自己没有见过这个人,而他觉得这个人表面谦恭,可神色间却有一种说不出的世故感。
此人定非普通人,不然见到自己怎么可能这么镇定?
“陈大人,可否一叙?”吴三望着陈景又问道。
陈景耸耸肩:“能免费搭车,干嘛不坐呢?”说着陈景便进了马车,而他进入马车之后,浅浅一笑:“吴兄既然对本官这般熟悉,想来也应该知道本官的住处吧?”
吴三颔首:“知道。”
“如此就劳烦了。”
马车在街上掉了个头,然后向城东赶去,一路上陈景都表现的很冷静,也很沉默,他好像对于吴三的真实身份以及其目的一点都不感兴趣。
这让吴三觉得很惊讶,因此不得已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