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日卯时,天还未亮透,京师各大衙门官员都早早地赶到了午门候朝,如今皇上一天不拉地参加早朝,还让礼部清点上朝人数,有缺勤的就“一律扣俸一月”。明朝官员的俸禄本来就低的可怜,养家糊口都得勒紧裤腰带,要是再被扣一个月的俸禄,那他们差不多就可以直接去喝免费的西北风了。
朱元璋还没死之时,整治贪官之严厉,千古难得一见,以致在洪武三十一年,全国官吏竟有三分之二都是清廉的,可谓是历史一大奇迹。至于到了朱允炆当政时期,这些清廉官员会不会因为朱元璋已死,从而开始一点一点的想方设法的贪墨,无人得知,但按照人性的本能和**来说,这种可能性极大。
往日候朝的官员都睡眼朦胧,甚至有人还在打哈欠,今日却不同了,个个都板着脸,有遇见关系比较好的,也只是用眼神稍微交流一下,然后在各种朝会礼仪有条不紊的进行下,诸位官员鱼贯而入,在奉天门广场排班站好队,整个朝班的气氛着实有些怪异。
随着内侍三声响鞭,奉天门的大门缓缓开启,身着龙袍精神抖擞的皇帝自龙辇上走下,到御座上坐好。
“各衙门有何事要奏?”李修远坐在御座上,眼睛还有些迷糊,勉强睁大眼睛瞄了一眼丹陛下的文武百官随口问道。
“启奏陛下,兵部尚书茹瑺有本要奏。”负责安排奏事的通政使陈周出班禀道。
“启奏陛下,微臣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其林有急事上奏。”皇帝还未开口应允茹瑺上奏,却见右班(武班)中走出一人跪在地上说道。
满朝文武见状不由大为错愕,依早朝例行的奏事次序,应当按照吏户礼兵刑工都察院大理寺等大小九卿衙门依次排之,今儿个左都督郑其林却坏了这规矩,众人无不讶异的看着他。
(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其中六部尚书、侍郎都是堂官。都御史称为台长)
兵部尚书茹瑺见中军左都督郑其林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越班抢奏,顿觉失了面子,不由异常恼怒的狠狠瞪了他一眼,却见那郑其林目不斜视的低头望着地面,心中不满逾盛,若非有都察院监察御史及朝会纠劾官员在场,恐怕早已恨不得冲上去和他大干一场。
“嗯。”李修远微微颔,对于茹瑺的不满仿佛视而不见。
“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皇太祖高皇帝素以武安邦,以文治国,创盖世之伟业也。陛下圣明,特旨武举恩科,不拘一格,开道于天下智勇之士,而使其思君以报国恩。及我大明将士,皆称颂陛下此举大善,莫不摩拳擦掌,以待武科开举之岁。故微臣斗胆进言,恳请陛下早日武科开举,成全我等武人精忠报国之心。”
郑其林这一番慷慨激昂之词,莫不让在场众人目瞪口呆。无论是连日来与武官们争锋相对的士林清流,还是近几日紧随其后反对武举的武官,亦或是本就赞同武举者,均不由神情诧异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齐刷刷集中到了郑其林身上。
谁也想不到这个郑其林竟会一反常态,由先前的强烈抗议皇帝开武举恩科突然转变为了强烈恳求,连带着还好好拍了皇帝一记马屁,态度转变之快,让满朝文武惊诧之余,无不满头雾水莫名其妙。
兵部尚书茹瑺心中也是纳闷的很,兵部作为中央军事最高行政机关,都督府作为中央最高军事指挥机关,五军都督府对军队无调遣权,其调遣之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兵。两者间可谓藕断丝连,既有联系又各自为政,矛盾冲突自然少不了。
对郑其林这个人,茹瑺和他打交道比较多,对他自然相当了解。因此茹瑺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打死他都不相信这郑其林居然还有这么能说会道的一天。
莫不是这其中另有其他猫腻?茹瑺心里下意识的冒出一个想法,偷偷用眼角余光往御座上瞟了瞟,想从皇帝脸上看出点什么,奈何皇帝却始终严肃着一张脸,根本无法猜透其心中想法。
“诸爱卿以为如何?”李修远目光众人脸上巡视一周,才慢悠悠的开口问道。
“臣等谨遵圣意。”这旨意本就是皇帝自己提出来的,现在连郑其林都同意了,其他人哪还有不同意的道理,因此皇帝一问话,文武百官立刻出声附和道。
“准奏。着翰林院重新拟旨后明邸报,具体事宜由兵部拟上条陈,待朕审阅后再施行。”李修远不动声色的对通政使陈周说道,见垂躬身立于一旁的昌盛脸上闪过一抹喜色,不由狠盯了他一眼。
昌盛见状,知道自己惹了皇帝心中不悦,慌忙低头看着地面。
“谢陛下圣恩。”郑其林听到所有人都同意了皇帝的圣旨,嘴角扯了扯,眼中浮起几分不易察觉的无奈之色,但还是面无表情的谢了恩,起身回到了朝班中,对于李安等人投来的疑惑目光则视而不见。
士林清流们见武举恩科一事已经成了定论,那么他们文官品秩的提高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了,因而此时的他们脸上俱都难掩一副万分欣喜之色。
“茹爱卿有何事要奏啊?”李修远继续问道。
“启奏陛下。武举恩科一事已定,则需择日设置武学,并择选有才之人以教诸生。只不知陛下欲将武学辖从于国子监,亦或是独立设学?”其实茹瑺之前说的有事上奏奏的就是郑其林要说的,但如今被郑其林抢先了一步,武举恩科也已经确定,他就变成无事可奏了。可现在皇帝开口问话了,他总不能照实说吧。还好他在脑袋里转了一圈后,立刻有了新的提案出来。
茹瑺虽然随机应变的解决了自己的处境,却瞒不过满朝文武的心思,谁都知道他本该先于郑其林上奏的,但他此刻上奏的事却是在郑其林的武举恩科定论之后,很显然他是为了避免自己被皇帝责罚而临时给自己找的借口。因此众人便都一边考虑茹瑺所言之事,一边在心中暗自窃笑。
茹瑺也是涵养功夫了得之人,虽明知自己有掩耳盗铃之嫌,却仍然一本正经面不改色的跪于丹陛之下,对众人的悄声议论置若罔闻。
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至于武学,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学校,始于北宋庆历三年(1o43)五月。由此,武举制度正式完善。奈何事与愿违,武学并不那么具有吸引力,没有人愿意入学充当武学生。于是,中国(或许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武学只存在了9o余天,就被迫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其后虽在王安石变法时曾被要求复立,但久而久之之后,武学再度废止。到了朱元璋的洪武时期,连武举都尚未正式成文成制,更别说是武学了。
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朱元璋一向重武,连朝廷里也是武官品秩高于文官,因此此时的大明民间尚武之风比中晚明时期要盛行的多,一旦当今天子重新设立武举和武学,那么就极有可能改变未来重文轻武的现象生。
武举一旦确定了制度,就代表着武将的势力必将有所增强。士林清流的文官们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把武举和武学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此一来便等于多了一个压制武官的筹码。
而武官们如今是稀里糊涂的同意了武举,文官们因为品秩提高,与武官们势均力敌,若武举和武学再落入他人之手,他们哪还有出头之日,恐怕以后在朝堂之上就更没有言权了。因此他们绝不会允许这种不利局面生。
于是,关于武举和武学的归属问题,文武百官们又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论。
朱元璋还没死之时,整治贪官之严厉,千古难得一见,以致在洪武三十一年,全国官吏竟有三分之二都是清廉的,可谓是历史一大奇迹。至于到了朱允炆当政时期,这些清廉官员会不会因为朱元璋已死,从而开始一点一点的想方设法的贪墨,无人得知,但按照人性的本能和**来说,这种可能性极大。
往日候朝的官员都睡眼朦胧,甚至有人还在打哈欠,今日却不同了,个个都板着脸,有遇见关系比较好的,也只是用眼神稍微交流一下,然后在各种朝会礼仪有条不紊的进行下,诸位官员鱼贯而入,在奉天门广场排班站好队,整个朝班的气氛着实有些怪异。
随着内侍三声响鞭,奉天门的大门缓缓开启,身着龙袍精神抖擞的皇帝自龙辇上走下,到御座上坐好。
“各衙门有何事要奏?”李修远坐在御座上,眼睛还有些迷糊,勉强睁大眼睛瞄了一眼丹陛下的文武百官随口问道。
“启奏陛下,兵部尚书茹瑺有本要奏。”负责安排奏事的通政使陈周出班禀道。
“启奏陛下,微臣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其林有急事上奏。”皇帝还未开口应允茹瑺上奏,却见右班(武班)中走出一人跪在地上说道。
满朝文武见状不由大为错愕,依早朝例行的奏事次序,应当按照吏户礼兵刑工都察院大理寺等大小九卿衙门依次排之,今儿个左都督郑其林却坏了这规矩,众人无不讶异的看着他。
(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其中六部尚书、侍郎都是堂官。都御史称为台长)
兵部尚书茹瑺见中军左都督郑其林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越班抢奏,顿觉失了面子,不由异常恼怒的狠狠瞪了他一眼,却见那郑其林目不斜视的低头望着地面,心中不满逾盛,若非有都察院监察御史及朝会纠劾官员在场,恐怕早已恨不得冲上去和他大干一场。
“嗯。”李修远微微颔,对于茹瑺的不满仿佛视而不见。
“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皇太祖高皇帝素以武安邦,以文治国,创盖世之伟业也。陛下圣明,特旨武举恩科,不拘一格,开道于天下智勇之士,而使其思君以报国恩。及我大明将士,皆称颂陛下此举大善,莫不摩拳擦掌,以待武科开举之岁。故微臣斗胆进言,恳请陛下早日武科开举,成全我等武人精忠报国之心。”
郑其林这一番慷慨激昂之词,莫不让在场众人目瞪口呆。无论是连日来与武官们争锋相对的士林清流,还是近几日紧随其后反对武举的武官,亦或是本就赞同武举者,均不由神情诧异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齐刷刷集中到了郑其林身上。
谁也想不到这个郑其林竟会一反常态,由先前的强烈抗议皇帝开武举恩科突然转变为了强烈恳求,连带着还好好拍了皇帝一记马屁,态度转变之快,让满朝文武惊诧之余,无不满头雾水莫名其妙。
兵部尚书茹瑺心中也是纳闷的很,兵部作为中央军事最高行政机关,都督府作为中央最高军事指挥机关,五军都督府对军队无调遣权,其调遣之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兵。两者间可谓藕断丝连,既有联系又各自为政,矛盾冲突自然少不了。
对郑其林这个人,茹瑺和他打交道比较多,对他自然相当了解。因此茹瑺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打死他都不相信这郑其林居然还有这么能说会道的一天。
莫不是这其中另有其他猫腻?茹瑺心里下意识的冒出一个想法,偷偷用眼角余光往御座上瞟了瞟,想从皇帝脸上看出点什么,奈何皇帝却始终严肃着一张脸,根本无法猜透其心中想法。
“诸爱卿以为如何?”李修远目光众人脸上巡视一周,才慢悠悠的开口问道。
“臣等谨遵圣意。”这旨意本就是皇帝自己提出来的,现在连郑其林都同意了,其他人哪还有不同意的道理,因此皇帝一问话,文武百官立刻出声附和道。
“准奏。着翰林院重新拟旨后明邸报,具体事宜由兵部拟上条陈,待朕审阅后再施行。”李修远不动声色的对通政使陈周说道,见垂躬身立于一旁的昌盛脸上闪过一抹喜色,不由狠盯了他一眼。
昌盛见状,知道自己惹了皇帝心中不悦,慌忙低头看着地面。
“谢陛下圣恩。”郑其林听到所有人都同意了皇帝的圣旨,嘴角扯了扯,眼中浮起几分不易察觉的无奈之色,但还是面无表情的谢了恩,起身回到了朝班中,对于李安等人投来的疑惑目光则视而不见。
士林清流们见武举恩科一事已经成了定论,那么他们文官品秩的提高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了,因而此时的他们脸上俱都难掩一副万分欣喜之色。
“茹爱卿有何事要奏啊?”李修远继续问道。
“启奏陛下。武举恩科一事已定,则需择日设置武学,并择选有才之人以教诸生。只不知陛下欲将武学辖从于国子监,亦或是独立设学?”其实茹瑺之前说的有事上奏奏的就是郑其林要说的,但如今被郑其林抢先了一步,武举恩科也已经确定,他就变成无事可奏了。可现在皇帝开口问话了,他总不能照实说吧。还好他在脑袋里转了一圈后,立刻有了新的提案出来。
茹瑺虽然随机应变的解决了自己的处境,却瞒不过满朝文武的心思,谁都知道他本该先于郑其林上奏的,但他此刻上奏的事却是在郑其林的武举恩科定论之后,很显然他是为了避免自己被皇帝责罚而临时给自己找的借口。因此众人便都一边考虑茹瑺所言之事,一边在心中暗自窃笑。
茹瑺也是涵养功夫了得之人,虽明知自己有掩耳盗铃之嫌,却仍然一本正经面不改色的跪于丹陛之下,对众人的悄声议论置若罔闻。
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至于武学,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学校,始于北宋庆历三年(1o43)五月。由此,武举制度正式完善。奈何事与愿违,武学并不那么具有吸引力,没有人愿意入学充当武学生。于是,中国(或许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武学只存在了9o余天,就被迫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其后虽在王安石变法时曾被要求复立,但久而久之之后,武学再度废止。到了朱元璋的洪武时期,连武举都尚未正式成文成制,更别说是武学了。
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朱元璋一向重武,连朝廷里也是武官品秩高于文官,因此此时的大明民间尚武之风比中晚明时期要盛行的多,一旦当今天子重新设立武举和武学,那么就极有可能改变未来重文轻武的现象生。
武举一旦确定了制度,就代表着武将的势力必将有所增强。士林清流的文官们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把武举和武学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此一来便等于多了一个压制武官的筹码。
而武官们如今是稀里糊涂的同意了武举,文官们因为品秩提高,与武官们势均力敌,若武举和武学再落入他人之手,他们哪还有出头之日,恐怕以后在朝堂之上就更没有言权了。因此他们绝不会允许这种不利局面生。
于是,关于武举和武学的归属问题,文武百官们又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