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四,五,六,作者有幸跟随学院参加了团省委下发的“情暖童心”活动。

    团省委下达给我们学校,学校又下达给我们学院。

    名额有限,作者因为有点心理学和催眠方面的小基础,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优势,被院里领导看中。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下到省内的个别小乡镇,去看望看望那些个,父母离家打工赚钱,只留下孩子跟着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甚至只有一个姥爷,或者只剩一个奶奶的留守儿童。

    期望能给他们送去一些微不足道的关怀,我是负责其中一个环节: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笔者所在人文学院自发的从上到下,完全自愿的参与捐款,给我们将要去探望的留守孩子们买了书包,尺子,水彩笔等等。总共装了七个大袋子,每个有三十来斤快四十斤重,我们几个男生全程拎着一直到达目的位置。说实话回来后码子的手都是一直在不断发颤的。

    我们到达目标学校后,从他们的校领导口中了解到一个无奈的现实。

    那个校领导的原话:“说实话我真的没想到你们能来,我们都以为和往常一样,上面要求报一下,然后就有什么关怀的电话打了过来,可真的,这么久以来。你们是头一批,我们是真的发自内心的高兴!”

    这位校领导口中,我得知了几个信息:

    1,已经不止一次上报过情况。

    2,上面确确实实是有过想要帮助的念头。

    3,有过不止一个的组织向他们咨询过情况。

    4,我们是第一批真的到来的。

    当时我就很有感触,国家不是不想照顾到方方面面,而是无奈于情况太多,只得下派。

    然后去没去的话,上面应该是不再往后面关注了……

    出发那天,大雪封路,原定上午的客车出不去,我们只好改到晚上的火车。(从这天开始我的更新就非常难受,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我们是晚上五点多的车,凌晨一点才到那个镇,六点立马起床,说实话其实是一晚上冻得没睡好觉,被窝并不温暖的时候,没人会选择赖床的。

    我们到了目标小学,先是看了他们的升旗仪式,井然有序的,非常规范。

    到了他们提供的“会议室”,我们开始一个个的派发书包文具,当孩子们一个个接过书包文具,露出了久久没有放下的笑容。

    随后就可以看到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翻着新书包里早就装配好的各种新文具,迫不及待的玩了起来。

    然后环节一项项的进行。终于到了我负责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我们把人分成了两波,另一波让学院的一位年轻导员带领。

    我带了平均年龄偏小的这波。

    我就发现,真的很多孩子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笑容从来没断过。

    欢声笑语传遍的整个楼层,而也有的孩子发自内心的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游戏刚做完第一个,就有的孩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不想玩,我想回去。”

    此时我心里是非常心酸的,但看着周围孩子们的笑容,心里知道不能顾此失彼。就让这个孩子回座位休息吧。

    我把一到六年级,完全拆散来分组游戏,每个小组尽量都能分到一个年级的孩子,由大的孩子带着小的孩子参与一项项竞争。

    果然我预期的效果达到了,他们很和谐,很团结,哪怕面对和自己素未谋面的或低或高年级的同学时。因为游戏的带动也非常自然的相互沟通了起来,他们临时组成的小组,也爆发出了很高层次的集体荣誉感。可我在游戏过程中总在观察那些放弃了快乐的孩子,心里始终憋着股难受劲儿。

    终于所有拓展训练都结束了,我悄悄把几位放弃了的孩子组织了起来,给他们做一个短暂的幸福资源的催眠,因为时间实在有限,取得的成效也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而这时候,另一波的活动也已做完,传开了一个消息。

    有个孩子,拿到新书包后,就一直背在了身上,哪怕做游戏的时候仍然舍不得摘下来。

    我听说后心中的酸楚更加强烈了。新书包竟然喜欢到舍不得摘下来,这孩子以前又是什么样……

    晚上,我们一行人被这所小学的校领导请了顿饭,那一顿我陪着他们喝了很多,五杯三两的白酒,又追加了两瓶啤酒。

    我那晚想了很多,忍不住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已经长大成人的我用着孩子般的哭腔,对父母进行着诉说。

    然后连夜坐着半夜的火车,就要返程,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我强忍着大脑中一波波的眩晕感和困意,拼了命的集中注意力,颤抖的双手在手机屏幕上码着字。还有一次因为行驶到荒郊野岭没有信号,写出的内容没有保存成功,整整一章全没了,只得打开wps来写完等列车靠站后再粘贴上来发表。终于在凌晨十二点之前完成了当天的任务,然后倒头就睡……

    凌晨六点下了车,人都快散架一样,飘飘然的回到了学校。

    回来后第二天,正好我的一位姐姐,给我打电话要找我聊聊天。

    她带着她的孩子一起来了,这个孩子非常有闯劲儿,跟陌生人沟通语言组织能力强,说话很得体,当时我就不由自主的和留守孩子们做了一个对比。

    孩子有父母在身边真的太重要了!父母是孩子自信的源头和榜样,有父母陪伴而成长起来的孩子,可以少受不少罪。

    然而这个孩子也拥有着父母陪伴的烦恼。

    他见我和他母亲唠到了他,骨起勇气说了很多父母的不是。

    我第一时间回应他:“你做得对!”

    坐在我对面的姐姐不好意思的跟孩子辩解:“妈妈哪有那么坏呀。”

    我毫不留情的指出,孩子从小被管着,看似你们的教育成功了,可大人们并不知道。

    这只是他们还小,没有能力和智慧跟见多识广的父母做什么有效的反驳,只能任由憋屈感积累在心底。

    一次次得憋着,一天天担惊受怕的过着日子,慢慢会对父母产生排斥心里。

    心里有小秘密当然不愿意跟父母分享,做成功一件事不敢跟父母分享喜悦,因为他知道父母不同意自己有这样的兴趣爱好。

    那么,请问,你们已经成为了孩子的一级防备对象,可并没有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依然用自己对孩子绝对的掌控力来压制着孩子期望跟父母多沟通心中所想的愿望,就不觉得惭愧吗?

    叛逆期的导火索,已经从孩子出生起,就已经埋下了!

    这个孩子看见自己母亲被我说动了,紧接着把父母经常说话不算数抖搂出来。

    我知道,我能帮这个孩子回家不被打骂的最好方式,就是就地将面前的姐姐长期以来的思想给纠正过来!否则今天孩子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到了家里又要被无情的压死在心底!

    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想学街舞,可他爸爸一直都不让,有一次他爸爸喝醉了就无意中同意了这件事,孩子很高兴,跟妈妈第二天联系好了舞蹈班,人都已经踏进舞蹈班大门了,孩子父亲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没错,你们都猜到了,他无情的反悔了。

    在街舞事件之前,这孩子还被答应过,自己只要有个好成绩,家里就给买个平衡车,孩子达成了。可父母因为价格问题,安全问题,也反悔了,孩子看似是被父母苦口婆心的说服了,可父母自己的形象也毁了。

    父母总是反悔,哪怕有一万个理由来安慰自己,我是为孩子好,我怕他伤到,怕他耽误学习,怕他如何如何。孩子为了大人们约定俗成的虚荣心——攀比学习,而自己作践着自己的身体。

    现在中国社会的畸形,家长们互相会面,表面心疼的不行的说:“我的孩子昨晚学习到十点,劝都劝不住。”“哎呀呀!你家孩子这么好学呀?我儿子昨晚一直复习到十二点呢?真是的,今晚我一定让他早睡!”心里都在暗暗较着劲,孩子早就被畸形的社会,当成了互相攀比的一种道具!

    可这些孩子们的尊严,也在一次次反悔中被践踏!他们不会再选择相信父母的承诺!

    都多久的事儿了,这孩子一直记着呢,这就是孩子对父母的无声控诉:我可一直记着呢!

    大人们再怕孩子因各种兴趣爱好耽误学习,也不能强行扼杀孩子的理想。

    如果孩子连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权利都没有,他未来还会有理想吗?还会有创新精神吗?不可能有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人生,一步一步的被人设计好,自己没必要再去思考接下来的路了,这种状况你想让未来的年轻人创新个求!亲手扼杀了孩子们未来的大人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去让孩子们未来创新出东西?

    有的孩子的兴趣就是学习!所以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有的孩子的兴趣就是唱歌!所以他的歌声非常嘹亮。有的孩子的兴趣就是跳舞,所以他的舞姿非常优美。

    家长们一味的用自己的价值观:我的孩子必须学习好,我的孩子必须如何如何。

    殊不知,家长们总用别人擅长的领域跟自己孩子不擅长的领域去对比。

    孩子的自信心早就被摧残的支离破碎!

    你怎么不比自己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呢?

    这段话,是写到本作主角张跃凡,孤单的离家闯荡而有感而发。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总能让我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上大学后,去学习心理学,跟随老师们学学催眠,再比如这部作品,他们总是无条件的支持着我,身为我最忠实的读者,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看我的更新。

    电话中传来他们欣慰的声音,我的心中也无限满足着……

    看到这章的家长们,不论你们心中是否有感触,我都想对身为儿子女儿的正年轻的读者们说一句:“多跟父母唠嗑,勇敢的表达出心中所想!相信他们最爱的人一直是你,只要你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他们一定会理解并支持的!”

章节目录

逆光纪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点芒呆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单开一章:谈谈目前中国孩子们的处境-逆光纪的经历,逆光纪元,笔趣阁并收藏逆光纪元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