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崇祯是在平台阁上,那里有一张八仙桌,是崇祯会见内阁大臣时常坐的,崇祯在这里召见宋友亮,已经可以看出他对宋友亮的重视。宋友亮抬头看着崇祯,这个一心想做中兴之主,结果却成亡国之君的男人。他看上去十分威严,但是宋友亮可以分明地看到这份威严下被深深隐藏的不安。
崇祯用和蔼的口气说道:“王承恩已经都告诉朕了,你的计划是从登州海上出,联合朝鲜,袭扰东虏的后方。弄得民不得耕种,军不得将歇,是吗?而后待其人困民疲之时在一举破敌?”崇祯始终没有意识到和满清的战争不是一场战役能解决的
“回陛下,是这样!”宋友亮毕恭毕敬地答道
“不要国库拨一两银子,三年小成,五年大成?”崇祯又问道
“回陛下,是这样!”宋友亮机械地回答,“末将不敢托大!”
“还要郑芝龙来帮忙?”崇祯的语调越来越缓慢,宋友亮隐隐觉得似乎话外有话,他抬眼偷看王承恩,王承恩目视前方,似看非看,不给自己丝毫提示
终于,崇祯提高了嗓门,说道:“太慢了!”崇祯依旧幻想着用一次两次的战役来解决问题,正是他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才造成后来一些列的失败
这时,王承恩才开口道:“陛下,慢是慢了点,老奴以为俗话说的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有些事,急不得,再说宋游击不要朝廷的钱粮,只要拨些打造兵器、战船的材料和工匠即可,老奴以为还是可行的。”王承恩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反正花的是宋友亮自己的钱
“可是他资历还浅,做任一镇总兵,恐怕!”崇祯微微皱眉,不过他现在的原则就是只要你不跟我伸手要钱,那就什么都好说
王承恩笑道:“陛下难道忘了吴三桂吗?他不也是二十一岁就当了辽东总兵,在宁远如泰山一般阻挡着鞑子?正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些年老的将领们都是瞻前顾后,为自己的身价田产着想。我朝正需要吴三桂、宋友亮这样的年轻新锐!”说罢,王承恩朝宋友亮使了个眼色
宋友亮立刻抱拳跪倒,朗声道:“微臣虽然年轻,但是愿意效法汉朝的霍去病,为陛下破虏~”
“好,有胆色!”崇祯听了这么豪气干云的话,也是精神一振,“朕就擢卿为登州镇总兵官,节制登州所有的卫所军以及辽东诸岛水陆兵马,并辅以朝鲜事务。”
“臣宋友亮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登州镇设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此之前,朝廷于永乐七年(14o9年)在水城设立了登州备倭都指挥使司(简称备倭都司),总督山东沿海诸路兵马,莱州卫、登州卫、宁海卫、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嶅山卫、灵山卫等各卫指挥使司均归其管理。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专设登州巡察海防道,管理登莱两州海防军务。
万历二十一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动“壬辰战争”,率军入侵朝鲜,明廷调集南北陆水官兵加强海防,在登州增设副总兵,与巡察海防道分掌水陆各营,归山东巡抚节制。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撤销都指挥使,改设总兵,号总镇。登州备倭都指挥司署改为登州总镇府。
天启二年(1622年),设登莱总兵,归登莱巡抚节制,统辖山东沿海水陆12营,总兵署设在登州府城内。
崇祯二年(1629年),裁登州总镇
崇祯七年(1634年)复设登州总镇。
崇祯十一年(1638年),撤销登莱总兵,登州总镇并于临清,登州改设城守营。
要设一镇,也不是一道旨意就成的,比如先要额定兵员。虽说登州镇不用朝廷拨军饷,但是皇帝也不可能让你宋友亮无节制地招兵买马
永乐至宣德年间,为了增强海防军队的机动能力,必要时全力增援警急地段,便先后在登州、文登、即墨设立了相对独立的海防机动部队,这就是号称海防三营的登州营、文州营和即墨营。三营官员的级别高于卫级长官,军营驻地又设在所控各卫的中心地带,指挥协调及出击增援,均为便利。登州营设把总、游击各一员,负责训练军队。除防守任务外,每年春秋两季还要与别处驻军轮流调往京师参加校阅。军队配以金符,如果朝廷有诏令调动,必须经省和府共同复奏,并合验金符后方可调遣。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州营归登州都司与莱州巡察兵备道共同节制。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改莱州兵备道为登州兵备道。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登州营归登州都司与登州巡察海防道共同节制,并成为海防道中军,改称团操营。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团操营分为左右二营,后又编为水陆十二营。
天启年间,团操营归登莱总兵统辖。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总兵镇移到临清后,登州改设城守营,并十二营为六营,每营设将官、中军、千总各一名,把总2名,共有官兵9197名。最后加上自己的五营兵马,新登州镇有兵马约12ooo人。这点兵员哪里够?于是宋友亮赶紧趁崇祯还在兴头上,把兵员争取到了25ooo人。
崇祯原本答应了,不过,话刚出口,崇祯却又反悔了。一开始宋友亮说自筹军饷,崇祯乐得做无本生意。可转念一想,这么多兵全你一个人养,到最后还不都养成你宋友亮一个人的私兵了?那怎么可以呢?结果崇祯决定登州25ooo兵马之中,由朝廷拨2oooo万人的军饷,宋友亮自筹5ooo人军饷。宋友亮心里暗骂谁不知道朝廷根本没钱饷,到头来还不是自己掏钱?
崇祯没有给宋友亮派巡抚督察,但是很快崇祯就给宋友亮派来了监军。不过此人不是宦官,而是袁可立的儿子袁枢。袁枢字伯应,号环中,又号石寓,河南睢阳睢州人。以父兵部尚书袁可立荫官户部郎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大梁兵巡道。崇祯八年,袁枢为其父在睢州家里守孝,遇流民攻城,睢阳卫不堪一击而败。袁枢破家散财两千金募勇杀敌,擐甲登陴,倡先固守,力战七昼夜,至目生疮,睢州城得以保全。袁枢貌俊伟,多大略。善骑射,有边才。明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侵明,明将多畏缩,袁枢不避死,以户部郎中文职督饷于辽左军前,解朝廷庚癸之忧。在其父袁可立做登莱总兵的时候,袁枢就一直在父亲身边参与军机大事,这次皇帝复设登州镇,在王承恩的建议下,决定启用袁可立之子袁枢,任命他为登州巡抚,兼监军。宋友亮本还很怕崇祯给自己派个太监来当监军,到时候整天想着搜刮不说,遇到大事还要指手画脚,打了胜仗要抢功劳,打了败仗要推卸责任。如今来的是忠良贤臣之后,又懂军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袁枢今年39岁,生的高大威武,不象一般的文官那么看上去弱不禁风。袁枢看宋友亮也是有些意外,这个军户出身年轻总兵虽然生得健壮,但是直显威武不显粗野,而且谈吐也很得体。袁枢本来感觉皇帝启用一个年仅二十来岁、乳臭味干的年轻卫所军官很是不解。但是崇祯皇帝的一句话让他哑口无言,“谁让朕看中的宋友亮就这么年轻呢?”
在北京城里的,这对未来的搭档进行了一次私人会晤。二人都穿便服,在二楼的雅间里对斟。
“袁大人!”宋友亮拱手道:“宋某人性急,所以等不到正式公文下,就来和袁大人聊公事了!”
袁枢毫不介意,说道:“袁某亲自去过辽西,知道东虏之祸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火烧眉毛的地步。十一年东虏入关,袁某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能如何呢?正所谓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恨。”袁枢摇了摇头
袁枢说的话,出自编修杨廷麟的上疏,杨嗣昌看了之后大怒,将他贬到江西去当一个小官。当时,整个朝廷的人都知道崇祯对杨嗣昌的信任和偏护,当面不敢说,但背后议论的不少,袁枢就是其中之一
宋友亮善意地提醒道:“袁大人,小心隔墙有耳!”
袁枢却是满不在乎,只是立刻转换了话题,说道:“不知道宋大人对登州镇的经营,有什么打算?”
宋友亮笑道:“令尊节寰公(袁可立)曾说:守御筑墉,养马增士卒,习骑射。至于京营老弱虚冒,不宜缓综,复多藏粮米以备之。尤宜破格用人,图复建骠骑之功,以佐县官之空乏。笼天下盐铁之利,则军帅无侵渔,逴行无绝饷,而中国可高枕矣。如今,我以为再加上个联合朝鲜,可以事半功倍!”
袁枢点了点头,但是有些担忧地说道:“如今朝鲜不是已经降了东虏,还会助我大明吗?”
宋友亮笑道:“朝鲜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过是觉得我大明鞭长莫及,所以暂时委曲求全。只要我们让朝鲜人知道,我大明依然有雷霆之兵,朝鲜就还会回到大明身边的。”
“嗯~”袁枢点了点头,人家那么推崇自己父亲的主张,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袁枢说道:“宋大人,我们满饮此杯,明天就起程出。袁某人要继承先父的遗,与宋大人一同保家卫国。”说着,袁枢双手举起酒杯
“对,一同保家卫国!”宋友亮也举起酒杯和袁枢碰杯,宋友亮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随即喊道:“服务员,埋单~~~~呃~~不,小二,会账~!”
崇祯用和蔼的口气说道:“王承恩已经都告诉朕了,你的计划是从登州海上出,联合朝鲜,袭扰东虏的后方。弄得民不得耕种,军不得将歇,是吗?而后待其人困民疲之时在一举破敌?”崇祯始终没有意识到和满清的战争不是一场战役能解决的
“回陛下,是这样!”宋友亮毕恭毕敬地答道
“不要国库拨一两银子,三年小成,五年大成?”崇祯又问道
“回陛下,是这样!”宋友亮机械地回答,“末将不敢托大!”
“还要郑芝龙来帮忙?”崇祯的语调越来越缓慢,宋友亮隐隐觉得似乎话外有话,他抬眼偷看王承恩,王承恩目视前方,似看非看,不给自己丝毫提示
终于,崇祯提高了嗓门,说道:“太慢了!”崇祯依旧幻想着用一次两次的战役来解决问题,正是他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才造成后来一些列的失败
这时,王承恩才开口道:“陛下,慢是慢了点,老奴以为俗话说的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有些事,急不得,再说宋游击不要朝廷的钱粮,只要拨些打造兵器、战船的材料和工匠即可,老奴以为还是可行的。”王承恩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反正花的是宋友亮自己的钱
“可是他资历还浅,做任一镇总兵,恐怕!”崇祯微微皱眉,不过他现在的原则就是只要你不跟我伸手要钱,那就什么都好说
王承恩笑道:“陛下难道忘了吴三桂吗?他不也是二十一岁就当了辽东总兵,在宁远如泰山一般阻挡着鞑子?正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些年老的将领们都是瞻前顾后,为自己的身价田产着想。我朝正需要吴三桂、宋友亮这样的年轻新锐!”说罢,王承恩朝宋友亮使了个眼色
宋友亮立刻抱拳跪倒,朗声道:“微臣虽然年轻,但是愿意效法汉朝的霍去病,为陛下破虏~”
“好,有胆色!”崇祯听了这么豪气干云的话,也是精神一振,“朕就擢卿为登州镇总兵官,节制登州所有的卫所军以及辽东诸岛水陆兵马,并辅以朝鲜事务。”
“臣宋友亮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登州镇设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此之前,朝廷于永乐七年(14o9年)在水城设立了登州备倭都指挥使司(简称备倭都司),总督山东沿海诸路兵马,莱州卫、登州卫、宁海卫、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嶅山卫、灵山卫等各卫指挥使司均归其管理。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专设登州巡察海防道,管理登莱两州海防军务。
万历二十一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动“壬辰战争”,率军入侵朝鲜,明廷调集南北陆水官兵加强海防,在登州增设副总兵,与巡察海防道分掌水陆各营,归山东巡抚节制。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撤销都指挥使,改设总兵,号总镇。登州备倭都指挥司署改为登州总镇府。
天启二年(1622年),设登莱总兵,归登莱巡抚节制,统辖山东沿海水陆12营,总兵署设在登州府城内。
崇祯二年(1629年),裁登州总镇
崇祯七年(1634年)复设登州总镇。
崇祯十一年(1638年),撤销登莱总兵,登州总镇并于临清,登州改设城守营。
要设一镇,也不是一道旨意就成的,比如先要额定兵员。虽说登州镇不用朝廷拨军饷,但是皇帝也不可能让你宋友亮无节制地招兵买马
永乐至宣德年间,为了增强海防军队的机动能力,必要时全力增援警急地段,便先后在登州、文登、即墨设立了相对独立的海防机动部队,这就是号称海防三营的登州营、文州营和即墨营。三营官员的级别高于卫级长官,军营驻地又设在所控各卫的中心地带,指挥协调及出击增援,均为便利。登州营设把总、游击各一员,负责训练军队。除防守任务外,每年春秋两季还要与别处驻军轮流调往京师参加校阅。军队配以金符,如果朝廷有诏令调动,必须经省和府共同复奏,并合验金符后方可调遣。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州营归登州都司与莱州巡察兵备道共同节制。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改莱州兵备道为登州兵备道。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登州营归登州都司与登州巡察海防道共同节制,并成为海防道中军,改称团操营。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团操营分为左右二营,后又编为水陆十二营。
天启年间,团操营归登莱总兵统辖。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总兵镇移到临清后,登州改设城守营,并十二营为六营,每营设将官、中军、千总各一名,把总2名,共有官兵9197名。最后加上自己的五营兵马,新登州镇有兵马约12ooo人。这点兵员哪里够?于是宋友亮赶紧趁崇祯还在兴头上,把兵员争取到了25ooo人。
崇祯原本答应了,不过,话刚出口,崇祯却又反悔了。一开始宋友亮说自筹军饷,崇祯乐得做无本生意。可转念一想,这么多兵全你一个人养,到最后还不都养成你宋友亮一个人的私兵了?那怎么可以呢?结果崇祯决定登州25ooo兵马之中,由朝廷拨2oooo万人的军饷,宋友亮自筹5ooo人军饷。宋友亮心里暗骂谁不知道朝廷根本没钱饷,到头来还不是自己掏钱?
崇祯没有给宋友亮派巡抚督察,但是很快崇祯就给宋友亮派来了监军。不过此人不是宦官,而是袁可立的儿子袁枢。袁枢字伯应,号环中,又号石寓,河南睢阳睢州人。以父兵部尚书袁可立荫官户部郎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大梁兵巡道。崇祯八年,袁枢为其父在睢州家里守孝,遇流民攻城,睢阳卫不堪一击而败。袁枢破家散财两千金募勇杀敌,擐甲登陴,倡先固守,力战七昼夜,至目生疮,睢州城得以保全。袁枢貌俊伟,多大略。善骑射,有边才。明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侵明,明将多畏缩,袁枢不避死,以户部郎中文职督饷于辽左军前,解朝廷庚癸之忧。在其父袁可立做登莱总兵的时候,袁枢就一直在父亲身边参与军机大事,这次皇帝复设登州镇,在王承恩的建议下,决定启用袁可立之子袁枢,任命他为登州巡抚,兼监军。宋友亮本还很怕崇祯给自己派个太监来当监军,到时候整天想着搜刮不说,遇到大事还要指手画脚,打了胜仗要抢功劳,打了败仗要推卸责任。如今来的是忠良贤臣之后,又懂军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袁枢今年39岁,生的高大威武,不象一般的文官那么看上去弱不禁风。袁枢看宋友亮也是有些意外,这个军户出身年轻总兵虽然生得健壮,但是直显威武不显粗野,而且谈吐也很得体。袁枢本来感觉皇帝启用一个年仅二十来岁、乳臭味干的年轻卫所军官很是不解。但是崇祯皇帝的一句话让他哑口无言,“谁让朕看中的宋友亮就这么年轻呢?”
在北京城里的,这对未来的搭档进行了一次私人会晤。二人都穿便服,在二楼的雅间里对斟。
“袁大人!”宋友亮拱手道:“宋某人性急,所以等不到正式公文下,就来和袁大人聊公事了!”
袁枢毫不介意,说道:“袁某亲自去过辽西,知道东虏之祸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火烧眉毛的地步。十一年东虏入关,袁某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能如何呢?正所谓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恨。”袁枢摇了摇头
袁枢说的话,出自编修杨廷麟的上疏,杨嗣昌看了之后大怒,将他贬到江西去当一个小官。当时,整个朝廷的人都知道崇祯对杨嗣昌的信任和偏护,当面不敢说,但背后议论的不少,袁枢就是其中之一
宋友亮善意地提醒道:“袁大人,小心隔墙有耳!”
袁枢却是满不在乎,只是立刻转换了话题,说道:“不知道宋大人对登州镇的经营,有什么打算?”
宋友亮笑道:“令尊节寰公(袁可立)曾说:守御筑墉,养马增士卒,习骑射。至于京营老弱虚冒,不宜缓综,复多藏粮米以备之。尤宜破格用人,图复建骠骑之功,以佐县官之空乏。笼天下盐铁之利,则军帅无侵渔,逴行无绝饷,而中国可高枕矣。如今,我以为再加上个联合朝鲜,可以事半功倍!”
袁枢点了点头,但是有些担忧地说道:“如今朝鲜不是已经降了东虏,还会助我大明吗?”
宋友亮笑道:“朝鲜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过是觉得我大明鞭长莫及,所以暂时委曲求全。只要我们让朝鲜人知道,我大明依然有雷霆之兵,朝鲜就还会回到大明身边的。”
“嗯~”袁枢点了点头,人家那么推崇自己父亲的主张,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袁枢说道:“宋大人,我们满饮此杯,明天就起程出。袁某人要继承先父的遗,与宋大人一同保家卫国。”说着,袁枢双手举起酒杯
“对,一同保家卫国!”宋友亮也举起酒杯和袁枢碰杯,宋友亮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随即喊道:“服务员,埋单~~~~呃~~不,小二,会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