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三教纷争由来久西教大兴中原地

    一任青丝白发,已近半个生涯,得意唯有梦中现,昨夜走马观花。

    妄想丹书换米,无奈文辞不佳,世人只道商贾好,秀才难提身价。

    上回说到穷奇锤杀了青牛大仙,将张仙、百蕊郡主赶下界来转世投胎,玉皇见了,只道是李成道所为,命安天将军秘密派遣六十天兵,化作精怪前往恒元宫。却不想那些天兵大意,不知这红巾的奥秘,被恒元宫兵将一举拿下。成道思量许久,不愿杀害众人,令山兵昼夜守卫,欲要令众天兵成为喉舌,令天庭就范。

    天庭见恒元宫并无异动,乃秘放出风声,声称有地仙密奏,此次役难乃是李成道收伏北海众妖之后,因时时不能缉拿百蕊郡主,故而责令穷奇趁郡主下界之际半路截杀。那李成道早对太上不满,因而赐了法宝与那穷奇,方能够锤杀青牛大仙。此论不胫而走,须臾传到道家众仙官耳中,众人纷纷前往兜率宫,问计于老君。

    赵公明言道:“道祖,李成道素来对道祖恭敬,绝不会妄杀青牛大仙,那人欲盖弥彰,必定是借刀杀人,其方好坐收渔翁之利。既然其已发难,弟子等愿听从太上调遣,为三界除暴。”身后亦有附和者。老君眉头不展,言道:“张友仁虽然疑诈,却也是大德之人,历经亿万年修为,方成如今正果。倘若兵谏逼其退位,三界难免一场纷争。青牛受戮,也是劫数,权且令他去吧。此事今后勿再相议,众弟子当以三界安危为虑。”众人默然而退。

    成道亦听闻上界传闻,心生怒意,见老君并未相信,乃责令五方侯仔细搜捕各方,复派出满丧门、平六合、定官符、执小耗、危朱雀、成白虎、收贵人、开吊客八人,各率精兵,按八方搜寻,要寻遍天下,必要生擒穷奇,八人点起军马,火速而去。只是众人寻遍天下,亦不见穷奇踪影。

    再说那西方佛祖自被困龙门山后,西教渐渐势微,又广有佛教高辈前往中土营救、布教,竟然导致天竺圣地空虚,被真主、梵天等趁机反攻。佛祖报身被救出龙门山后,那天竺已不再是佛家天下。佛祖深知无力回天,只得率领众徒避难锡兰弹丸之地。那锡兰与天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佛祖自知此处亦非是久安之地,趁着中原纷乱、精怪遁出之际,乃广遣教众前来中土,继传高丽等国,再建圣地。天庭知悉,喜怒参半,下令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勿要阻住佛家东进。却不想那佛家众人,乃做好破釜沉舟之势,明争暗斗之际,竟然攻破两界山,众多佛家高辈来至中土,大传佛法。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告急,玉帝复命李成道率众山兵前往相助。成道本不欲与西教为敌,询问百官,那明神奏道:“帝君,可忘当初李氏府君之事乎?”成道听罢大怒,又有建太岁奏道:“如今这中土天下皆是帝君所辖,那西教传法,理当禀过帝君,其失礼在先,帝君奉旨在后,师出有名,宜当遵旨而行。”成道遂点起两万红巾兵,率着建太岁、满丧门、平六合、收贵人、摄提格、作噩、奉义、尚云龙等人赶赴两界山。那西教见了成道助阵,愤恨不已,知是不敌,乃转道洪沙瓦底,再作打算。成道见众佛、菩萨等远去,亦不追杀。西方太极天皇大帝责问道:“李成道,那西教乃是至邪之人,此时不斩草除根,久后必将死灰复燃,我中原三界将无宁日。”成道言道:“其已自去,追杀不义。”西方太极天皇大帝言道:“你不要行那妇人之仁,其等冲破两界山,斩杀我道家子弟之时,可曾想得什么义字?”成道言道:“卑职听闻佛家乃是受婆罗门教驱赶追杀,方逃至中土,那婆罗门教神祇众多,若是我等将佛家赶尽杀绝,到时与婆罗门教相争,便少了一层屏障,卑职却是为天庭、中土着想。”西方太极天皇大帝不悦:“休得花言巧语,孤将上奏玉帝,弹劾于你!”成道也怒道:“这天庭上下莫非只你有上奏之权不成!”言罢拂袖而回,自此二人交恶。

    玉帝听闻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奏报,又喜又忧,喜的是那西教终于棋逢对手,不敢逾越,忧的是西教乃是手足之疾,太上与李成道方是心腹大患,倘若二人联手,必然难以克制。因此便甚是拉拢李成道,赦封同元持正妙法广圣大帝,赏双俸,可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平日里广有赏赐。复命葛天师、许天师分别镇守西、南二地,防止西教卷土重来。又命张天师督办稳定三界,令赵公明即刻下界缉拿穷奇。

    话说那青牛大仙之魂,飘飘荡荡,在人间游离,但见物华天宝,虽然是处在十国战乱之中,但山野之秀、河湖之美,却也不比天宫逊色。数万年来只得任人驱使,哪得半分自由,如今虽是魂出体外,却的落得自由之身,一时竟忘了深仇大恨。兜率宫天兵见多时不见青牛归魂,只得抬上牛身返回天宫。这一下倒苦了青牛大仙,如果魂出体外六日不得回还,尸身一腐便只能做得孤魂野鬼。老君下得旨意,道家仙众都在各路寻找穷其下落,竟忘了引渡青牛大仙,老君亦是疏忽,忙于为青牛复仇,竟也忘了青牛之魂,此乃是关心则乱。幸亏得王禅老祖遇见,收了青牛魂魄,交由太上老君。但为时已晚,青牛真身已不能附魂。

    书中代言,那王禅老祖姓王名诩,号玄微子,与通玄真人辛鈃、冲虚真人列御寇、南华真人庄周、洞玄真人庚桑楚,同为太上老君嫡传弟子。那王禅老祖被道家尊为纵横之始祖,诸多徒弟均是名噪一时的高名之辈。按功绩修为,王禅老祖应被封为武德星君,但待诰命下来,王禅老祖仅被封为南方鬼帝,与众鬼帝统御阴间万鬼。那五方鬼帝分别是: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同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杜子仁、王诩同治罗浮山;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同治嶓冢山;北方鬼帝张衡、杨云同治罗酆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同治抱犊山。那五方鬼帝同属酆都大帝辖制,职责冥司天下所有的鬼魂。后王禅老祖一心向往闲云野鹤的日子,请辞于天庭,天庭奏准,因此南方罗浮山由杜子仁独掌,此乃后话。

    话说青牛大仙魂魄到了兜率宫,老君意欲将其化身转生,一如当初哪吒事。但那青牛一心只想思凡下界,老君见青牛可怜,也是无奈,因此命其下界投胎,当时大唐李家已经覆灭,中原之地正在五代十国战乱之中,佛家得以大举进入,百姓生时受戮,便想死后得入极乐,因此佛教已在中土大行其道,实为最鼎盛之时,天下寺庙众多、僧侣云集,处处可闻佛号、时时得见高僧。后人仿词证曰:

    度己修业,藐群圣,气吞山河。

    深思略,号令英杰,宏谋长策。

    运筹帷幄战沙场,

    功德威名著史册。

    披坚锐,畅酒引豪歌,朝天贺。

    战旌指,举高戈,披靡处,疆土拓。

    挥师入中土,声名显赫。

    莫探波涛腾天起,

    胸有乾坤稳中坐。

    看三界,唯谁最广大,弥陀佛!

    其实佛家传法中土,早在数百年前司马晋朝、南北十六国时期,便趁着天下大乱,儒道不兴之时东传,而道家、儒家与佛家争端已久,只是道家与儒家同生中土,相辅相成,虽然有异,但若那佛教乃是番邦异教,因此佛家大盛之时,儒道必然合力抗佛,若是佛家衰微之时,道家、儒家必生嫌隙。因此三教争端,虽是不容水火,却也不会赶尽杀绝。早在鲜卑族建立北魏之时,道家弟子劝谏国主拓跋焘灭佛,凡五十岁以下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无论王公庶人一律禁止私养沙门,若有藏匿,诛灭全门,后因寺院相助起义军,下令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此为太武法难。后鲜卑族北周时,国主宇文邕曾辩释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引得当时众多佛家弟子不平。六年后,宇文邕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那道家虽被震慑,佛家却是首当其冲,四万寺庙被毁,三百万僧尼还俗,只是不杀僧侣。至大唐人主李炎时,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遂杀天下摩尼师,令僧尼中违戒者还俗、没收财产。命五台山、普光寺、五台寺、法门寺等供奉佛骨之处,严禁供养,倘有弟子送一钱者,背杖二十,僧尼受一钱施舍者,亦杖二十。后令五十岁以下僧侣一律还俗,天下拆毁寺庙四千六百所,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寺院铜像、钟磬、金银铜铁一律归公。然佛家亦是三界之气,儒道二家都不忍赶尽杀绝,何况人主?但凡杀戮太重,必然无有福寿之报。那拓跋焘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尤善用兵,只不过因杀戮太多、刑罚残酷,四十五岁时便被常侍杀害。曾力谏拓跋焘灭佛的宰相崔浩亦因藐视胡族被腰斩。那宇文邕摆脱旧俗、整顿吏治,致使国势强盛,只不过三十六岁便病死京中。大唐李炎改革弊政,引领会昌中兴,却三十二岁崩于含风殿。

    三武帝灭佛之时,并非仅佛家受戮,无数无辜百姓受到牵连,贪官污吏趁机敲诈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历次均引得佛祖大怒,遣下重兵,意欲东山再起,但此时李成道眼看百姓民不聊生,严令手下兵将,严禁西教徒众进入中土。那凤鸣山山兵,不似天庭人马唯利是图,因此佛法一时难以东进。有西方大势至菩萨再劝佛祖传法,佛祖言道:“那通明、兜率、恒元虽然相互掣肘,但毕竟同根一气,我等始为外教,若逼得紧了,三处自然同心抗我,不如就此偃旗息鼓,不入东土、静待时变,那三处必然生变。想那中土之人,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待三处生乱之际,我等便可伺机而动。”因此数百载之间,佛道二教并无征伐。

    而如今北海之妖遁出之际,天下大乱,佛家趁机而动,一举进入中原。佛家鼎盛,道家微弱,青牛大仙此时下界,倒也有几番深意。老君上报玉皇,玉皇恩准,特地将青牛大仙投在李存勖府上,意图重振大唐。但转世的天官疏忽,未将青牛大仙之魂投往大名,而是投往洛阳夹马营禁军头领赵弘殷府上。太上老君得知,心中愤懑,但木已成舟,只得又命清虚处士陈抟相与看护,并遣下诸多弟子转世成为石守信、杨业、呼延赞、潘美、高怀德、赵普、王审琦、曹彬、寇准等一众佐佑青牛大仙,并让人曹官传旨人间“擅杀牛者,按律斩刑”,因此宋朝牛不得杀。那青牛大仙便是后来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青牛大仙常年听讲老君真经,自是崇尚仁德、不近女色,但成为一朝天子之后,毒害了张仙转世的孟昶,霸占了李贞英转世的花蕊夫人,想来也是因果循环罢了。

    书中暗表,青牛大仙转生之后,玉皇大帝见道家众仙纷纷下界佐佑,恐事与愿违,特旨北极战神转世投胎,亦投到夹马营赵鸿殷家中,成为赵匡胤胞弟,是为赵匡义者。后避皇帝讳,改名赵光义。赵氏兄弟年幼时家贫,其母曾将二人挑于筐中,清虚处士陈抟见了,便直言相告,称天下定矣,那前后筐中分明是两盘龙。后暗中相助二人,成就了天子伟业,并略施小计从赵匡胤手中赢得了华山作为道场。那陈抟左右逢源,因此被大宋甚为倚重,后世尊称为陈抟老祖。后人仿诗赞曰:

    四辞朝命懒为官,逍遥孤马定华山。

    心慕白云闲野鹤,春秋一梦八百年。

    正值老君忧伤之际,佛家大举进入中土,太上老君不禁愤恨,乃传诏众弟子灭佛。当时周国皇帝乃是郭威,因其内侄柴荣幼小便在其府中长大,收为义子,后郭威两个亲子及在京家属皆被被沙陀族皇帝刘承祐害死,郭威叛乱,建立周国。三年后驾崩,义子柴荣得以继位,柴荣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致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后受命灭佛,下诏禁止私自出家,不许建寺院兰若,否则严刑。后拆毁未受敕额的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民间私藏五斤以上佛像、铜器的,一律处死。

    那佛家自知有此一难,亦在寻求解救之法,见北海遁妖、穷奇乱世,知老君、玉帝与李成道之间必然有所纠纷,如今青牛大仙转世,行了一招险棋,当年赵匡胤出生之时,红光满室,异香扑鼻,经久不散,长大后容貌威武,刀枪骑射,无所不精。因而四处游历,寻师拜友。一日天晚,赵匡胤在游历襄阳途中无处眠宿,便在一寺庙里住下,却不知那方丈便是西方大势至菩萨所化,盛情款待于他,并为其看相。言道:“壮士前世为神,今世本应做得人王地主,却不想只投在武功世家,虽是日后可拜将封侯,却不过区区人下。想那天庭纷争已久,壮士虽不知前世之事,却也深谙官场之道。壮士虽然是道祖心腹,却怎奈老君亦不能护佑壮士周全,否则必然不至降生在人臣之府。壮士百年之后,必定不能在天庭腰金衣紫。壮士若是能匡扶弊教,弊教定当襄佐壮士一统天下,到时青史留名,万古传颂。待壮士千秋万岁之后,弊教在灵山为壮士舍下护法菩萨尊位,永享极乐。”赵匡胤心动,决意护教。那方丈便将所有家资付与赵匡胤,令其往北而去。赵匡胤听命,投在汉国枢密使郭威帐下听用。后来郭威称帝,赵匡胤一路攀升,至柴荣一宗法难之时,赵匡胤已然是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道家见是赵匡胤在柴荣左右,自然放心,却不想西方大势至菩萨再寻到赵匡胤,命其趁柴荣身死,皇帝幼弱之际夺了柴家的江山,成为大宋王朝的开国之君,先后占荆湖、灭后蜀、平定南唐、吴越、南汉等国,最终中原大部一统。西教佛家因此得以喘息,见大宋繁荣开明,便多遣大德高僧前往中土,赵宋并不排斥,尊三教并立、崇百家争鸣,因此大宋文化兴盛、盛世空前。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见了佛家在中土鼎盛,自思天庭必将责难,又想起当初奏了一本,李成道不仅无罪,反而加官进爵,更是不平。玉帝见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愤懑,乃升西方太极天皇大帝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位在其他四御之上,复命武德星君速择选贤德上将再入恒元宫,担任三公之职,以制约、监察李成道,勾陈大帝方才心平。不想那李成道并未将勾陈大帝弹劾之事放在心上,朝议相见,更加恭谨,令勾陈大帝倒有些不忍。而武德星君选拔人才倒是不顺,那些天官此时却再三推诿,不愿赴任。正是:胸无点墨登高位,无可利用便祭刀。

    不知后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节目录

烈神演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怀兴原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十一回 三教纷争由来久 西教大兴中原地-火烈神鸟悠悠球测评,烈神演义,笔趣阁并收藏烈神演义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