趔趔趄趄,踉踉跄跄,经历237天,好也罢,坏也行,终于将人生的第一本书写完毕,当每一次敲击键盘的声响,游荡在寂静的夜空之时,心也是静的,思绪也是清晰的。在无数个安静的夜晚,想了改,改了再想;如此三番,三番如此,当激昂的人物性格跃然于文档之上,当数不尽的人生故事呈现在干涩的眼睛面前,当道不尽的人生感觉感悟安然记录下来的时候,心也彻底的静了下来。

    王玄策这个人物,从认知到今天彻底的敲击下来,已经有了五六年的时间。当第一眼发现这个人物的时候,看到的以为这是不是,历史上真有这么牛的人物!?当好奇心驱使这我,细心的翻阅这段正史的时候,还真的就发现了这个历史人物的的确确是真实存在的。在鸦片战争之前,泱泱中华,天朝上邦,这种思想我想古亦有之,完全可以上诉到夏商周时期,甚至可以上诉到更远古的时候。正史因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让中华文化骨子里就有了一种小视异域番邦的传统。古之中华正统之外的“外国人”均被视之位蛮夷,在正统文化的基因之中,这些人,这些事,完全就是尚未开化,不仅不值得一提,更不值得大书特书。所以,在以前,面对这样一个人横刀立马,横扫一个国家的壮举,就此被一笔带过。但是这种一笔带过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很多人说,记录这样一个人物,书写这样一件事情,是一种夸大概念,与史料脱节的行为,毕竟已经过去了一千五百多年,史书上也只有寥寥数语,你怎么能够知道这些经历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呢?其实我想说的就是,历史追求应该就如二月河先生,一直追求的宗旨那样“大事不糊涂,小事弄明白,不求全有,但求合理”。只有宗旨明确,才可以让历史真正的有血有肉,有一种真实存在的意义。正是因为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历史记录的仅仅只是一个结果,我们设想的则是这种结果,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达成,可以实现。如若放在一百年后,二百年后,三百年后,甚至更久以后,能够实现这样的壮举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在变,环境在变,政策也在变,当然更影响了政局的变化,尽管所有的都在变,但是这种结果毕竟已经发生,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分析这种结果发生的原因,以及经过。这样的结果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则是我们需要书写的过程,而这也是一个人对事物好奇心最深刻的展现……

    古之印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历史上很少有像中华大地这样的大一统,他们的统一时期拢共也就四次,分别是孔雀王朝、笈多帝国,戒日王帝国以及莫卧儿帝国。

    第一次基本统一时期的孔雀王朝(前324年-前188年),创建者为旃陀罗笈多。可惜的则是,好景不长,仅仅只经历了不到一个半世纪,就于公元前187年,被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篡夺,孔雀王朝自此正式结束。他的疆域除印度半岛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都是他的地盘,自此以后印度就进入了又一个分崩离析的时期。古印度第二次基本统一时期为笈多帝国(320—500年)时期,这是印度人创建的一个大帝国,可惜的则是仅仅之存在了180多年,就再次土崩瓦解。中国东晋高僧法显曾在这个时期,赴古印度求法,在《佛国记》中曾有多次讲述,其版图与孔雀王朝相当,是中世纪印度的黄金时代。而第三次一统,就是本书所讲述的戒日王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玄奘法师云游五印度,学习的时期。同时也算得上,古印度最后一次被印度人统一,戒日王统一的,疆域面积要远小于前两次的一统,但是在古印度的历史上,也算上一次大的一统。可惜的则是好景不上,也就仅仅之经历了三十多年,就因为戒日王的溺亡而荡然无存,自此以后,古印度就再也没有被印度人统一国。古印度的第四次统一时期则是莫卧儿帝国(1526年-1857年)时期,前后大概经历了二百多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英属印度,莫卧儿王朝灭亡。在这一次的大一统时期,彻底奠定了现代印度的版图,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可惜的则是因为现代的一些历史原因,古印度就分裂成了三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古印度满打满算,也仅仅只有500年左右的时间处在一统的时期,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之中,实在是太过于单薄。虽然统一的意识单薄,但是古印度的历史文化却很是灿烂,特别是古印度的宗教根基《吠陀经》,更是可以与华夏之《论语》《道德经》相提并论的经典著作。而这种长期分裂的状态,也为婆罗门教提供了很浓厚的滋生土壤,在本书的第三卷《至宝归唐》中,通过五印度婆罗门教一代名僧,鸠摩利罗的口中做有详细的讲述。而这也是五印度宗教与种姓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根基。

    说起了宗教,就不得不说说佛教。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教。虽然佛教在五印度大地自鸠摩利罗,商竭罗等婆罗门教宗师出现之后,就被从五印度大地之上彻底赶出。但是正是因为这次的被彻底赶出,才让佛教在以后的传播过程中,包容各地的特色,渐渐的形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南传之泰国,斯里兰卡,缅甸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而北传之中国,朝鲜,日本,韩国则又形成了符合当地国情的特点。而婆罗门教则是扎根五印度,就形成了一个国家特有的宗教印度教……

    任何一种宗教,都会教人向善,只有一心向善,才可以符合人性的发展特色,才可以长久的流传下去。而这也是第三卷《至宝归唐》中,通过一次次的参拜,让王玄策等人遇到的不同僧人,经历不同的故事之原因。不同的高僧大德,所讲述到的不同的佛教观点,佛教故事,一个个都秉承这善的本心,虽说在漫长的过程中,他们对佛教的很多问题有这不同的理解,但是秉承的宗旨,一方面是让佛教永久的流传下去,另一方面则是人性的善良。而这也是他们能够作为寺主,称之为高僧的根本原因。

    纵观现如今的国内佛教发展状况,可以说很多情况下,已经远离了佛教的本真发展思路。万事万物都是起起伏伏,没有长久的永恒。在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原因,在第三卷中也有提起,一方面是因为佛教已经威胁到政权的稳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身不知道收敛,一心的只想发展壮大自己,而走了弯路。事情都是有两面的,正是因为三武一宗的灭佛,才让佛教痛定思痛,随着历次的改进与汲取经验和教训,同时也让佛教融合了儒家与道家之思想,形成了浓厚的中华地域特色。乃至自唐末以后,中国佛教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大规模的灭佛事件。这也是佛教后来包容思想的整体展现之一。以至于在后来的中国多元文化中,就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共存的奇特场景。而这也是中华文化对优秀文化遗存的展现之一。

    在第三卷中,让王玄策经历的不同高僧大德的一个目的,就是展现佛教的多元文化。如若细读,就会发现每一个佛寺的寺主,对佛像的理解都有不同。有的不主张给佛像重塑金身,仅仅一个石像就就足矣,即简单,又典雅,毕竟佛法在心中。有的主张给佛像重塑金身,佛寺的一切不仅富丽堂皇,更是无尽的奢华;他们的观点也很有意思,佛法是无价的,这种重塑金身也仅仅只是让自己倾心于佛陀。还有的则主张,什么佛像不佛像的,佛像没必要存在,就如婆娑林中的无名高僧一般,所有的都是空的,唯一永恒的则是智慧,是佛法;在遇到难解的问题之时,能够帮助自己的永远都是智慧,是佛法,而不是石头佛像,金身佛像。不能说这三种方式的好与坏,只能够说着只是修心的一种方式罢了。万事万物靠的是心,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只有自己,只有智慧是永恒的,而这也是佛教讲究慧根的原因之一……

    纵览当今佛教,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经萧条了很多;可是因为国家政策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生命力强大的宗教又一次开始了新的征程。好不容易国家强了,百姓富了,佛教也趁着这个机会壮大与复兴了起来。随着佛寺的复兴,佛像的兴建,弘扬佛法的硬性基础已经完全具备,可是内涵的佛法,高深的佛家哲理,细致的佛学经典,能够有多少僧人懂得与深知呢。去到一个佛寺之后,除了门票之外,不外乎烧烧香,磕磕头,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尽管这些心理上的安慰能够改变一个人一时的气场,多多少少影响一些事物的走向。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在智慧上得到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呢?试问有多少寺院,是通过僧人这个载体像以前的高僧大德那样,给信众讲解佛法,讲解做人的道理,讲解为善的根本呢?算下来,很少很少。每天除了给佛陀磕磕头,烧烧香,恭迎佛陀降临,送走佛陀金身之外,寺庙似乎很少有这样贴近百姓需求的实实在在的活动。正如第三卷《至宝归唐》中所讲述的那样,佛像仅仅只是佛法存在的一个载体,而不是根本。如若天天围绕佛像在转,那么佛教要不了多久,必然会再次没落下去,因为烧香磕头,不可能永远的保佑一个人平平安安,事事顺心;心中终究有明白的一天,当这一天被众多大众都明白的时候,那么佛教还怎么会有信众呢,怎么会有存在的根基呢?没了信众,没了根基,那么他也注定了会再次的消亡下去,只能再次等待涅槃重生……

    至于佛教的三个顶级至宝,佛牙舍利,佛指舍利,佛顶骨舍利,这乃是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为什么会假设是王玄策带回大唐的呢?其实这个推断的原因也并不复杂。

    在唐以前,中国的史书之中很少记载这三件至宝;这三件留存到现在的圣物,也是从唐中期以后才多见详细的记载。那么这三件圣物,流传到大唐的时间基本上就定格在了贞观年间以及唐高宗年间。而这个时间段内,与佛教与五印度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玄奘法师。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清晰的记载了三颗佛教至宝。并且根据文献记载,他并没有将这三颗至宝带回大唐。因此可以断定在他归唐之时,这三颗至宝依旧在五印度安然供奉。那么除了玄奘法师之外,官方使节,也只有王玄策,并且他还是唯一的一位。

    他第一次出使五印度,是因为玄奘法师的使然;第二处出使五印度则是因为两国文化与贸易交流的结果;而第三次出使则是因为后来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原因,并且史书之中明确记载的原因就是礼敬佛陀,敬献袈裟。虽说名义上是这样,那么暗地里王玄策会不会背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呢,这是极有可能的,因为不久以后,这三颗至宝就出现在了大唐的寺庙之中。

    正是因为王玄策这唯一的一位官派使者的身份,且在第二次做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之功绩,那么他既有可能带回了这三颗至宝。在这个过程中,虽说沿着已经开通的丝绸之路南线,出使五印度的高僧不少,但是他们基本上不具备王玄策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恰逢这个时期鸠摩利罗的出现,五印度佛教再次被攻击的毫无还手之力,。面对日渐兴盛的大唐佛教,很有可能是各大寺院的寺主,将这三颗至宝赠送与王玄策而带回大唐。而这就是第三卷不一样的佛教故事的设想基础……

    那么为何在王玄策第三次归唐之后,变的默默无名的了呢?很大的一个原因,正是因为玄奘法师,玄奘法师自从太宗皇帝宾天之后,就基本上很少来到大兴宫中,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看透了官场的争权夺利。在加上王玄策与玄奘法师之间浓厚的情谊,以及多次交际的使然,同时再经过这第三次出使五印度四年时间的磨砺,也让他看透了一切,于是就步了玄奘法师的后尘,著书立说《中天竺国行记》自此成书。而这作为大唐西域记的补充,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五印度历史的一个途径。可惜的则是因为中国人对外国历史的不重视,此书成书几百年以后,已经渐渐失传,之留下残篇遗存……

    前人有诗对他这样评价:大漠狼峰孤烟直,天苍地茫啸西番。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

    而我感觉他的一生应该是这样的:

    突厥诚借马,黑山巧烧粮;勇平吐谷浑,威名震西方。

    再署黄水县,化解百年怨;智谋剿悍匪,百姓多称善。

    秉承陛下意,出使西南番;一心护大唐,为国立功颜。

    引荐玄奘师,佛教自东传;二使西南藩,秉承和平念。

    率先出西域,龟兹震敌胆;再入天竺国,四国诚相见。

    后入中天竺,竟遇贪心贼;莫名被抢掠,多亏女王善。

    迎难入吐蕃,挥师下西南;本着正义旨,列国齐支援。

    策马殑伽河,大唐威名传;带回奸臣贼,跪立昭陵前。

    三使五印度,袈裟敬佛陀;先入泥婆罗,再入桑及多。

    也就十来年,异域换新颜;秉持虔诚念,情谊再展现。

    二进曲女城,三游五印度;前后四春秋,觅得佛陀宝。

    历尽千辛险,带回洛阳宫,交于知佛人,佛光大唐现。

    看透世事情,淡出权力层;发奋写游记,青史自留名……

    感谢各位铁粉们,对本书的大力支持,谢谢你们……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唐战将王玄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涅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结束语:-代,大唐战将王玄策,笔趣阁并收藏大唐战将王玄策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