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王侯将相宁有种 异域风情诉新篇(上)-碑的笔顺
第三十一回:王侯将相宁有种 异域风情诉新篇(上)-碑的笔顺-大唐战将王玄策-笔趣阁
大唐战将王玄策
作者:涅阳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国家,气候温和,风俗依旧敦厚质朴,精通咒术,哎呀!这个似乎好瘆人呀!”周曾读完之后,不住的打了个冷颤。咳了一声之后,继续说到:“这个国家婆罗门教徒和佛教徒各占一半,不过国王却是首陀罗之种姓,不信佛法,只敬天神。大哥,不对呀,这首陀罗种姓也能当国王吗?”
大唐西域记上的这一句话语,不仅让周曾纳闷,更引起了众人的疑惑。但是,这事王玄策倒是甚为知晓……
这秣底补罗国国王特吉尔汗,因为不信奉婆罗门教,也不信奉佛教,故而在这无遮大会之上,借口身体有恙,而未曾前往。仅仅只是派遣了其国相,带着佛教之僧众前去罢了,因此他与王玄策不曾见过,也不熟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陈胜吴广起义之时,这一句至理名言就传唱了整个华夏大地,更是将这句名言簪刻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而在这印度,在这秣底补罗国也有此壮举。
大约四十年几年前,这秣底补罗国国王特吉尔汗,当时也仅仅只是一个十八九岁的毛头小子,生下来就是这第四种姓。每日辛辛苦苦的在田间地头劳作,却有一大半收成,都归了当时的国王和婆罗门之高种姓阶层。
每到下一季粮食收获之前总是青黄不接,饿肚子!虽说婆罗门教讲究因果循环,有时候也认命了。但是人生天地之间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吃饱饭,为了活下去。
话虽如此说,但是在这宗教至上的五印度,他也对神,依旧有这最后的一丝奢望。于是,不仅拜梵天,更拜佛陀,祈求能赐给自己足够的粮食填饱肚子。可惜的则是,没有一个神能够帮助他完成心愿,故而心灰意冷……
不是饿死,就是被杀死,既然横竖都是死,那就死的轰轰烈烈,于是在被压榨的实在没法的情况下,他振臂一呼,众多首陀罗种姓,以及贱民悉数响应。不久就召集了数万人的起义军,在粮食收获的时节,当刹帝利阶层前来收租之时,就造起了反。
因为提倡少交租子,故而深得民心,不久起义的烽火,就席卷了整个被高种姓压榨的颇为痛苦的秣底补罗国。随着起义军的节节胜利,就攻入了王城,杀死了国王,赶走了贵族,灭了这婆罗门教之大祭司!
鉴于如此之伟业,众多起义的将士,就推举他做了这秣底补罗国之国王。其坐上王位之后,深感百姓之困苦。于是,就重新制定赋税政策,削减赋税,只用十五纳一,面对如此之轻徭薄赋,他自然也深得百姓之拥护。自此之后,他不信奉婆罗门教,也不信奉佛教,而是只信奉自己所谓的天神!并且此国,也是整个五印度唯一的低种姓为王的特例……
听完王玄策之解说,众人对这个国王则是颇为敬佩,不曾想还有如此惊天动地的故事!
“大哥,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周曾随口问道。
“说你笨,你还不承认,这肯定是玄奘法师说给大哥听的呀!”陈茂材接着周曾的话语回答道。
“茂材说的没错,这正是前些年,玄奘法师说给我听的,当时我也甚为奇怪,在这等级森严的五印度诸国,为何低种姓还能为王。”王玄策又一次给他们解说到。
从此往东又走了有两天的时间,众人就到了这秣底补罗国王城。这一路而来,果不其然,不仅见不到其他国家森严的种姓制度,更见不到其他国家肆意糟践的贱民实例。
老百姓都在田间辛勤劳作,不仅丰衣足食,更有甚多的存粮。故而趁此悠闲的日子,也都在这房舍前后,种花,种草,显得颇为静谧,甚是安详,一副标准的田园风光。不仅应了那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更应了那句:千里莺地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到了这城门口,按照应有的惯例,周曾翻身下马,走到这守城官员身旁,说明了来意,递上了国书之后,这守城官员也是一个颇为开朗的人。一看这三十来号人,一百来匹马,不仅这马膘肥体壮,人也是器宇轩昂,故而丝毫不敢含糊,立马入宫汇报去了……
尽管这秣底补罗国国王特吉尔汗已经六十来岁,但是身体还是颇为硬朗。在当时的五印度,已经算是一个标标准准的老寿星,此时也是儿孙绕膝,颇为幸福。听闻守城官员禀告,大唐国使节前来出使其国之时。也很是吃惊,以为听错了,故而又问了一次,当清楚明白了,大唐皇帝派来的使节正在王城门口之时,就颇为欢喜!
不曾想如此之泱泱大国,竟能派遣使节出使我这异域小国,故而决定亲自出郭相迎。于是老国王拄着一根黄金权杖,乘着鎏金马车,在銮驾仪仗的拱卫之下,就来到了这王城门口……
王玄策等人见到国王如此大年纪,依旧亲自相接,也很是感动。随即走上前去,深施一礼,以示谢意。一番寒暄之后,就被特吉尔汗礼请上了这鎏金马车,沿着颇为繁华的大街向着王宫走去……
这王宫,至如今显得还是颇为奢华。原来这特吉尔汗自从夺得这王位之后,就发现这昔日的王宫,不仅富丽堂皇,更黄金绕柱,雕梁画栋,珍稀物品应有尽有,搜刮的民脂民膏也是数不胜数。
于是,就拆除了一部分甚为奢华之处,以砖木妆点;但是依旧掩盖不了曾经的富丽堂皇。故而也只能够拿这些东西时常警惕自己,牢记使命,免得再引起灭国之祸端……
入了这王宫之后,王玄策引着周陈二人,代表这大唐使团,跟随特吉尔汗进了这王宫大殿。一番相谈之后,特吉尔汗对大唐的了解,更加深厚了很多。看着已经被拉的亲密关系,王玄策就示意周陈二人,呈上了大唐皇帝陛下赠送给特吉尔汗的国礼。
依旧是这两件国礼:梵唐译本《道德经》一卷,大唐宫廷画师阎立本老子像一张,宫廷御用紫陶素面茶具一组,上等岭南黑茶一份!
编者说:读史,就是要站在当时人所在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若自己是他,做这样的事情可取吗?
(本章完)
大唐西域记上的这一句话语,不仅让周曾纳闷,更引起了众人的疑惑。但是,这事王玄策倒是甚为知晓……
这秣底补罗国国王特吉尔汗,因为不信奉婆罗门教,也不信奉佛教,故而在这无遮大会之上,借口身体有恙,而未曾前往。仅仅只是派遣了其国相,带着佛教之僧众前去罢了,因此他与王玄策不曾见过,也不熟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陈胜吴广起义之时,这一句至理名言就传唱了整个华夏大地,更是将这句名言簪刻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而在这印度,在这秣底补罗国也有此壮举。
大约四十年几年前,这秣底补罗国国王特吉尔汗,当时也仅仅只是一个十八九岁的毛头小子,生下来就是这第四种姓。每日辛辛苦苦的在田间地头劳作,却有一大半收成,都归了当时的国王和婆罗门之高种姓阶层。
每到下一季粮食收获之前总是青黄不接,饿肚子!虽说婆罗门教讲究因果循环,有时候也认命了。但是人生天地之间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吃饱饭,为了活下去。
话虽如此说,但是在这宗教至上的五印度,他也对神,依旧有这最后的一丝奢望。于是,不仅拜梵天,更拜佛陀,祈求能赐给自己足够的粮食填饱肚子。可惜的则是,没有一个神能够帮助他完成心愿,故而心灰意冷……
不是饿死,就是被杀死,既然横竖都是死,那就死的轰轰烈烈,于是在被压榨的实在没法的情况下,他振臂一呼,众多首陀罗种姓,以及贱民悉数响应。不久就召集了数万人的起义军,在粮食收获的时节,当刹帝利阶层前来收租之时,就造起了反。
因为提倡少交租子,故而深得民心,不久起义的烽火,就席卷了整个被高种姓压榨的颇为痛苦的秣底补罗国。随着起义军的节节胜利,就攻入了王城,杀死了国王,赶走了贵族,灭了这婆罗门教之大祭司!
鉴于如此之伟业,众多起义的将士,就推举他做了这秣底补罗国之国王。其坐上王位之后,深感百姓之困苦。于是,就重新制定赋税政策,削减赋税,只用十五纳一,面对如此之轻徭薄赋,他自然也深得百姓之拥护。自此之后,他不信奉婆罗门教,也不信奉佛教,而是只信奉自己所谓的天神!并且此国,也是整个五印度唯一的低种姓为王的特例……
听完王玄策之解说,众人对这个国王则是颇为敬佩,不曾想还有如此惊天动地的故事!
“大哥,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周曾随口问道。
“说你笨,你还不承认,这肯定是玄奘法师说给大哥听的呀!”陈茂材接着周曾的话语回答道。
“茂材说的没错,这正是前些年,玄奘法师说给我听的,当时我也甚为奇怪,在这等级森严的五印度诸国,为何低种姓还能为王。”王玄策又一次给他们解说到。
从此往东又走了有两天的时间,众人就到了这秣底补罗国王城。这一路而来,果不其然,不仅见不到其他国家森严的种姓制度,更见不到其他国家肆意糟践的贱民实例。
老百姓都在田间辛勤劳作,不仅丰衣足食,更有甚多的存粮。故而趁此悠闲的日子,也都在这房舍前后,种花,种草,显得颇为静谧,甚是安详,一副标准的田园风光。不仅应了那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更应了那句:千里莺地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到了这城门口,按照应有的惯例,周曾翻身下马,走到这守城官员身旁,说明了来意,递上了国书之后,这守城官员也是一个颇为开朗的人。一看这三十来号人,一百来匹马,不仅这马膘肥体壮,人也是器宇轩昂,故而丝毫不敢含糊,立马入宫汇报去了……
尽管这秣底补罗国国王特吉尔汗已经六十来岁,但是身体还是颇为硬朗。在当时的五印度,已经算是一个标标准准的老寿星,此时也是儿孙绕膝,颇为幸福。听闻守城官员禀告,大唐国使节前来出使其国之时。也很是吃惊,以为听错了,故而又问了一次,当清楚明白了,大唐皇帝派来的使节正在王城门口之时,就颇为欢喜!
不曾想如此之泱泱大国,竟能派遣使节出使我这异域小国,故而决定亲自出郭相迎。于是老国王拄着一根黄金权杖,乘着鎏金马车,在銮驾仪仗的拱卫之下,就来到了这王城门口……
王玄策等人见到国王如此大年纪,依旧亲自相接,也很是感动。随即走上前去,深施一礼,以示谢意。一番寒暄之后,就被特吉尔汗礼请上了这鎏金马车,沿着颇为繁华的大街向着王宫走去……
这王宫,至如今显得还是颇为奢华。原来这特吉尔汗自从夺得这王位之后,就发现这昔日的王宫,不仅富丽堂皇,更黄金绕柱,雕梁画栋,珍稀物品应有尽有,搜刮的民脂民膏也是数不胜数。
于是,就拆除了一部分甚为奢华之处,以砖木妆点;但是依旧掩盖不了曾经的富丽堂皇。故而也只能够拿这些东西时常警惕自己,牢记使命,免得再引起灭国之祸端……
入了这王宫之后,王玄策引着周陈二人,代表这大唐使团,跟随特吉尔汗进了这王宫大殿。一番相谈之后,特吉尔汗对大唐的了解,更加深厚了很多。看着已经被拉的亲密关系,王玄策就示意周陈二人,呈上了大唐皇帝陛下赠送给特吉尔汗的国礼。
依旧是这两件国礼:梵唐译本《道德经》一卷,大唐宫廷画师阎立本老子像一张,宫廷御用紫陶素面茶具一组,上等岭南黑茶一份!
编者说:读史,就是要站在当时人所在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若自己是他,做这样的事情可取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