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知道?”江水源更加好奇。阅读网要知道中考有将近十万份考卷,而且都是密封装订的,朱老师居然清楚记得自己写了什么题目的作文。在江水源看来,这已经不是人力所能及,完全就是鬼神之技!
江水源自然不知道阅卷时发生的事情,还以为面前这位朱老师另有秘法。而他随口这一问,自然也证实了他便是水哉水哉的作者。朱清嘉缓缓坐了下来,再次打量江水源几眼,然后问道:“你平时都读过哪些书?国学方面的。”
江水源迟疑地答道:“四书章句集注和古文观止算么?”
“当然算!”朱清嘉非常肯定地答道,“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以来最重要的理学经典,也是朱子最具代表‘性’的著述之一;古文观止虽是前清康熙年间选编供学塾童生所用的启‘蒙’读本,但现在作为国学入‘门’教材毫不过时。用这两本书作为学习国学的敲‘门’砖可谓堂堂正正,极得前人遗法!只是不知江水源同学师从何人?”
“没有师从何人啊,就是自己胡‘乱’看的。”江水源如实答道。
“什么?自学的?”这个答案和朱清嘉想象的结果差距太大,让他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是啊!”江水源diǎndiǎn头,“学校不是有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么?里面就有这两本书。平时无聊我就照着书目‘乱’看一气,谈不上自学,就是消磨时间而已。”
朱清嘉定定神接着问道:“那你对这两本掌握程度如何?”
这问题倒让江水源有些踌躇了,要説文字内容自己倒是全记得,可记得等于掌握么?显然不能!尤其第一本四书章句集注,基本上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所以他犹豫片刻才含含糊糊答道:“勉强知道一diǎndiǎn吧?”
朱清嘉很想知道江水源所説的“一diǎndiǎn”究竟是多少,便就自己最近刚刚温习的四书章句集注随便提了几个问题,结果发现他对文字内卫可谓滚瓜烂熟,随便提个开头就能轻松背出后面一大段,但对其中的含义却不甚了了,这也证明了他确实没有老师指diǎn,全凭自己自学。
见江水源面有羞赧之‘色’,朱清嘉宽慰道:“别看这两本书是国学入‘门’读物,但内容丰富、意蕴深远,特别是四书章句集注,值得一辈子去琢磨体悟。像北宋初年宰相赵普,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论语不过是四书中的一种。元明清很多理学学者都是从四书中拈取一鳞半爪立论,然后便可以卓然名家,比如心学宗师王阳明的‘良知’出自孟子、明末大儒刘宗周的‘慎独’出自大学。你现在这个年龄就是要把它们熟记于心,理解倒不用着急,因为有些道理受年龄、阅历所限,即便是现在跟你讲述了,你也很难领会,倒不如自己慢慢领会参悟来得深刻透彻!”
江水源闻言若有所感。
朱清嘉又问道:“你这两本书看完了,准备接着看什么书?”
接下来看什么书?江水源有些发‘蒙’。对他来説书分为两类,一种是教材教辅,属于学校安排好的,他按照课表一本本读下去就可以;另一种是课外读物,看多了可以延长寿命。江水源对后一种图书属于来者不拒,只要是书架上有的都信手拿来翻看,甚至连老爸的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讨、老妈的家常菜做法三百种都在劫难逃,但他从来还没想过自己接下来准备要看什么书!当下他嗫嚅地説道:“这……还没有想好!”
瞬间“好为人师”与“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两种光芒在朱清嘉身上闪现,他有些自得地説道:“老师因为天资所囿,虽然在学术上一无所成,但这么多年来耳濡目染,对于读书还是有些真知灼见的,尤其膺服曾文正公对于读书的几条心得,不妨説出来与你分享一二。首先是要‘学有根柢’,也就是在青少年时期必须吃透一两本书,这种书最好是古往今来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融会贯通,烂熟于心,成为自己以后治学的根本。
“这就好比行军打仗,必须得有坚实的后方、忠诚的部属,然后出兵对敌才不会担心打败仗。曾文正公所説的‘扎硬寨,打死仗’,其实何尝不是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一两本经典著述作为底子,看到什么书好、什么书流行就翻几页,不求甚解,朝三暮四,最终只会浮学无根、一事无成。你现在能把四书章句集注、古文观止大段背诵,説明你在‘学有根柢’上还是做得很扎实的!”
江水源微微有些得意。
但朱清嘉接下来便话锋一转:“然而曾文正公还有一句话叫‘少年读书如略地,但求其速,勿求其‘精’’,听起来貌似与‘学有根柢’颇有冲突。这又如何理解呢?他的意思是,凡是读书肯定会有不懂的地方,不仅初学者如此,连博学硕儒也难以做到全书字字句句毫无罣碍。所以在吃透一两本书作为根柢后不要求全责备,而是要趁着年轻气盛大肆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学养,加深自己对学问根柢的理解。这时候读书要速读、广读,除了极个别重要的书籍外不必‘精’读,否则终其一生也读不了几本书籍。
“但博览群书究竟要博览哪些书呢?这就是曾文正公所言的‘不可不知所择’,即读书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旨趣、治学方向挑选要看的书籍,否则古今中外各种书籍浩如烟海,就算你不眠不休,百年光‘阴’又能读完多少?而且确定方向之后你还是要接着挑选哪些书该先读、‘精’读,哪些书要略读、速读。在选书过程中既要凭借自己眼力,更要借助前人智慧。
“就拿国学方面来説,挑选书籍就可以借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张文襄公(张之‘洞’)的书目答问。老师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听説旧时江南子弟开始读书,父母师长都会让他们先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部书有两百卷,其目录之下有各部书的简介。读它就可知乾隆以前世上有哪些学问,可知经史子集这四大类书里面又有哪些细类的书,可知有哪些学术流派,可知这些学术流派的大致的发展演变......如此便对旧时的学问有个大致的了解,心中有个梗概,知道有哪些书,知道如何找书,如何找资料,对于将来读书治学都大有裨益。”
江水源默默记下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书目答问的书名。
朱清嘉又道:“而且曾文正公对于读书方法也有高见,那就是‘读书不二’,即一本书没读完,决不看第二本,否则东翻西阅,没有一本书能从头到尾读完的,对于书中观diǎn见解全都是管中窥豹支离破碎,只能供茶余饭后聊天説笑使用,根本无法拿来治学。再者,即便读同一本书,也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进度,比如每天读一卷、两卷还是三十页、五十页,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曾文正公当年公务繁忙,每天还要读廿三史十页呢!”
江水源问道:“那依朱老师之见,我接下来该读什么书呢?”
朱清嘉沉‘吟’片刻:“最好当然是先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过那套书卷帙太大,而且高中学业压力那么大,恐怕你没耐心看完。所以你可以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放到大学读,再看几本打根基的书,文学类的比如诗经、唐诗三百首,史学类的比如左传、史记,哲学类的比如老子、庄子。这些只是我给你的建议,具体挑哪本书还需要你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决断。”
“谢谢老师指diǎn,我会认真考虑、认真挑选的。”江水源朝朱清嘉深鞠一躬,“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那我就先去上课了!”
朱清嘉正沉浸在指diǎn后进的快慰之中,此时顺口答道:“好,那你回去吧!”等江水源走到‘门’口他才反应过来:“回来!你个小‘混’蛋,差diǎn把我忽悠过去,咱们正事还没谈完呢!走什么走?”
江水源不好意思地转过身,嘿嘿傻笑几声:“我都忘了那茬儿事了,老师你也忘了吧!”
“少废话,赶紧过来!”朱清嘉笑骂道:“老师免费给你传授那么多课外知识,难道你就不能报答老师一下?何况这个班长还是临时的?而且你不当这个班长,其他人谁敢担此重任?岂不是成为其他同学的笑柄?”
“怎么就变成笑柄了?”
“比如捡江水源同学剩下不要的啦、比如成绩不好也敢当班长啦,诸如此类!所以你为了老师,而为了其他同学,就勉为其难担任几天吧!”
“就几天?”
“就几天,ding多不超过一个月!”
“那好吧!”江水源只好勉为其难地diǎndiǎn头。
江水源自然不知道阅卷时发生的事情,还以为面前这位朱老师另有秘法。而他随口这一问,自然也证实了他便是水哉水哉的作者。朱清嘉缓缓坐了下来,再次打量江水源几眼,然后问道:“你平时都读过哪些书?国学方面的。”
江水源迟疑地答道:“四书章句集注和古文观止算么?”
“当然算!”朱清嘉非常肯定地答道,“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以来最重要的理学经典,也是朱子最具代表‘性’的著述之一;古文观止虽是前清康熙年间选编供学塾童生所用的启‘蒙’读本,但现在作为国学入‘门’教材毫不过时。用这两本书作为学习国学的敲‘门’砖可谓堂堂正正,极得前人遗法!只是不知江水源同学师从何人?”
“没有师从何人啊,就是自己胡‘乱’看的。”江水源如实答道。
“什么?自学的?”这个答案和朱清嘉想象的结果差距太大,让他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是啊!”江水源diǎndiǎn头,“学校不是有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么?里面就有这两本书。平时无聊我就照着书目‘乱’看一气,谈不上自学,就是消磨时间而已。”
朱清嘉定定神接着问道:“那你对这两本掌握程度如何?”
这问题倒让江水源有些踌躇了,要説文字内容自己倒是全记得,可记得等于掌握么?显然不能!尤其第一本四书章句集注,基本上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所以他犹豫片刻才含含糊糊答道:“勉强知道一diǎndiǎn吧?”
朱清嘉很想知道江水源所説的“一diǎndiǎn”究竟是多少,便就自己最近刚刚温习的四书章句集注随便提了几个问题,结果发现他对文字内卫可谓滚瓜烂熟,随便提个开头就能轻松背出后面一大段,但对其中的含义却不甚了了,这也证明了他确实没有老师指diǎn,全凭自己自学。
见江水源面有羞赧之‘色’,朱清嘉宽慰道:“别看这两本书是国学入‘门’读物,但内容丰富、意蕴深远,特别是四书章句集注,值得一辈子去琢磨体悟。像北宋初年宰相赵普,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论语不过是四书中的一种。元明清很多理学学者都是从四书中拈取一鳞半爪立论,然后便可以卓然名家,比如心学宗师王阳明的‘良知’出自孟子、明末大儒刘宗周的‘慎独’出自大学。你现在这个年龄就是要把它们熟记于心,理解倒不用着急,因为有些道理受年龄、阅历所限,即便是现在跟你讲述了,你也很难领会,倒不如自己慢慢领会参悟来得深刻透彻!”
江水源闻言若有所感。
朱清嘉又问道:“你这两本书看完了,准备接着看什么书?”
接下来看什么书?江水源有些发‘蒙’。对他来説书分为两类,一种是教材教辅,属于学校安排好的,他按照课表一本本读下去就可以;另一种是课外读物,看多了可以延长寿命。江水源对后一种图书属于来者不拒,只要是书架上有的都信手拿来翻看,甚至连老爸的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讨、老妈的家常菜做法三百种都在劫难逃,但他从来还没想过自己接下来准备要看什么书!当下他嗫嚅地説道:“这……还没有想好!”
瞬间“好为人师”与“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两种光芒在朱清嘉身上闪现,他有些自得地説道:“老师因为天资所囿,虽然在学术上一无所成,但这么多年来耳濡目染,对于读书还是有些真知灼见的,尤其膺服曾文正公对于读书的几条心得,不妨説出来与你分享一二。首先是要‘学有根柢’,也就是在青少年时期必须吃透一两本书,这种书最好是古往今来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融会贯通,烂熟于心,成为自己以后治学的根本。
“这就好比行军打仗,必须得有坚实的后方、忠诚的部属,然后出兵对敌才不会担心打败仗。曾文正公所説的‘扎硬寨,打死仗’,其实何尝不是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一两本经典著述作为底子,看到什么书好、什么书流行就翻几页,不求甚解,朝三暮四,最终只会浮学无根、一事无成。你现在能把四书章句集注、古文观止大段背诵,説明你在‘学有根柢’上还是做得很扎实的!”
江水源微微有些得意。
但朱清嘉接下来便话锋一转:“然而曾文正公还有一句话叫‘少年读书如略地,但求其速,勿求其‘精’’,听起来貌似与‘学有根柢’颇有冲突。这又如何理解呢?他的意思是,凡是读书肯定会有不懂的地方,不仅初学者如此,连博学硕儒也难以做到全书字字句句毫无罣碍。所以在吃透一两本书作为根柢后不要求全责备,而是要趁着年轻气盛大肆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学养,加深自己对学问根柢的理解。这时候读书要速读、广读,除了极个别重要的书籍外不必‘精’读,否则终其一生也读不了几本书籍。
“但博览群书究竟要博览哪些书呢?这就是曾文正公所言的‘不可不知所择’,即读书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旨趣、治学方向挑选要看的书籍,否则古今中外各种书籍浩如烟海,就算你不眠不休,百年光‘阴’又能读完多少?而且确定方向之后你还是要接着挑选哪些书该先读、‘精’读,哪些书要略读、速读。在选书过程中既要凭借自己眼力,更要借助前人智慧。
“就拿国学方面来説,挑选书籍就可以借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张文襄公(张之‘洞’)的书目答问。老师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听説旧时江南子弟开始读书,父母师长都会让他们先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部书有两百卷,其目录之下有各部书的简介。读它就可知乾隆以前世上有哪些学问,可知经史子集这四大类书里面又有哪些细类的书,可知有哪些学术流派,可知这些学术流派的大致的发展演变......如此便对旧时的学问有个大致的了解,心中有个梗概,知道有哪些书,知道如何找书,如何找资料,对于将来读书治学都大有裨益。”
江水源默默记下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书目答问的书名。
朱清嘉又道:“而且曾文正公对于读书方法也有高见,那就是‘读书不二’,即一本书没读完,决不看第二本,否则东翻西阅,没有一本书能从头到尾读完的,对于书中观diǎn见解全都是管中窥豹支离破碎,只能供茶余饭后聊天説笑使用,根本无法拿来治学。再者,即便读同一本书,也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进度,比如每天读一卷、两卷还是三十页、五十页,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曾文正公当年公务繁忙,每天还要读廿三史十页呢!”
江水源问道:“那依朱老师之见,我接下来该读什么书呢?”
朱清嘉沉‘吟’片刻:“最好当然是先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过那套书卷帙太大,而且高中学业压力那么大,恐怕你没耐心看完。所以你可以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放到大学读,再看几本打根基的书,文学类的比如诗经、唐诗三百首,史学类的比如左传、史记,哲学类的比如老子、庄子。这些只是我给你的建议,具体挑哪本书还需要你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决断。”
“谢谢老师指diǎn,我会认真考虑、认真挑选的。”江水源朝朱清嘉深鞠一躬,“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那我就先去上课了!”
朱清嘉正沉浸在指diǎn后进的快慰之中,此时顺口答道:“好,那你回去吧!”等江水源走到‘门’口他才反应过来:“回来!你个小‘混’蛋,差diǎn把我忽悠过去,咱们正事还没谈完呢!走什么走?”
江水源不好意思地转过身,嘿嘿傻笑几声:“我都忘了那茬儿事了,老师你也忘了吧!”
“少废话,赶紧过来!”朱清嘉笑骂道:“老师免费给你传授那么多课外知识,难道你就不能报答老师一下?何况这个班长还是临时的?而且你不当这个班长,其他人谁敢担此重任?岂不是成为其他同学的笑柄?”
“怎么就变成笑柄了?”
“比如捡江水源同学剩下不要的啦、比如成绩不好也敢当班长啦,诸如此类!所以你为了老师,而为了其他同学,就勉为其难担任几天吧!”
“就几天?”
“就几天,ding多不超过一个月!”
“那好吧!”江水源只好勉为其难地diǎndiǎn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