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早先就有准备,架设了多道船浮桥,用木船一条接一条,以铁链相连,上面搭板,让大军度过黄河。
黄河凌讯刚过,河面上犹有余冰,河水尚未大涨,组建船浮桥通行的压力不大。
就在黄河济南段,军人们看到了一个壮观的场面,他们看到了黄河改道,从人们挖开的一条巨大的河道上奔流而过,而原黄河河道上,正在修建着一条黄河大桥!
河底处人头涌涌,初春刚到,已经人员汇集在那里大干快上了。
那个年代想要造桥委实不易,在大江大河上架桥更难,就用人力去堆,道理是河道旁边先建另一条河道,把水引走,原河道造桥,等造完之后,恢复原河道通水,人在桥上走。
黄河人工河道也不会浪费掉,黄河大桥完工后,人工河道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蓄水湖,可以看风景,湖边地皮造房子值钱,还有灌溉养鱼什么都行,这种一家便宜两家有赚的事情,中国人早就做得驾轻就熟了。
远远地望过去,黄河大桥异常的高大宏伟,是一条奇特的双拱形大桥,这座桥已经造得七七八八,接近完工,据说是东南王的要求,底下的桥洞要让排水量五千吨的船只通过!
吓!五千吨!
现在最大的四层炮甲板战列舰也不过三千吨,王爷居然要让桥洞能有过五千吨船只的高度
工部的人一算,如果每个桥洞下的水面都能够通行五千吨,这成本太高了!
可是王爷的旨意不能违反,他们想了个办法,设计了两个漂亮的拱形,一出一进的,这样提高了桥洞的高度,使得五千吨船只可以通航。
于是,黄河上的第一座大桥就成了双拱形,横亘在黄河之上。
普通士气看热闹,如李过等人就知道这座大桥的意义所在,真是不得了!
闲时通过人货,战时南北调兵,黄河自古有“夜不通航”的习惯,等桥建好,想过就过,不再受到限制。
处处有惊喜啊,李过对左右道:“凯旋而归的时候,此桥必通,当与诸君过此桥!”
左右纷纷叫好,而据李过所知,除了济南黄河大桥,朝廷在郑州修建第二座黄河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除此之外,南京长江大桥,广州珠江大桥都在策划中,将来都是一桥贯通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桥,哪怕是兄弟东南国也做不到,因为东南国内没有这么壮观瑰丽的大河,至于世界?
嘿,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独一无二,有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中央王朝管制,还有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以及基建狂魔的能力。
东南王执政两中华,基建狂魔抖擞精神,大显神威,与前朝皇帝不同,他做到了让军人闻战而喜,让民众听说要上工程就抢着干!
想想隋炀帝搞了条京杭大运河就丢了江山,颜常武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修桥造路建广场,开矿建工厂等等,工程量是隋炀帝的十倍,民众却百倍地拥护他。
他是军神,率领军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他是财神爷,跟随他干活有银元,花差花差!
所以黄河大桥建起来了,长江大桥快建起来了,珠江大桥也快建成了!
……
旅途辛苦!
除了李过及其亲卫三百骑是一人双马之外,京军中的三千骑兵都是一人单马,结果骑兵成为步兵,行军都是走路,无论如何都快不起来!
马匹身上还要携带个人装备,如果人骑上去,这么长途跋涉,马匹会废掉。
这就是中原王朝无马的杯具,哪象游牧民族一人数马,来回更换一日百里不在话下。
换作中原骑兵,恨不得自己背着马走路,否则让马劳累了,遇敌时跑不动,可能有杀身之祸,相比之下,人累点好过没命。
除了马匹,还有驴,一个班带一头驴,主要托本班的辎重补给,包括班用的帐蓬、柴刀、水桶、铁锅、口粮以及军火等,很踏实地跟随着主人行动!
高级军官骑马,中级军官人手一驴,自嘲为驴司令!
如果某人晋升为驴司令,得恭喜他升官了。
海那边的东南国毛驴特多,养驴经验丰富,反馈回大陆,成船成船的毛驴运回大陆,他们在吕宋那边有养殖场,运输时只要经过台湾就能到大陆,海途不远,成本不高,销量颇大。
大量养驴,役使吃肉做阿胶,每一个驴老板都赚到盘满钵满的。
每班一驴是标配,减轻了军人的负担,而且耗用不多,毛驴很好养,又皮实,唯一的缺点就是有时不听话,调皮,你打它它更犟,打着不走牵着倒退,跟你对着干!
为此军队专门开了养驴培训班,请来师傅来教军人怎么样调教毛驴!
从南京开拨到北京,走了足足25天,这算快了,普通人则需要45天以上。
到达北京密云处的军营,李过召集全军二万人集合,对这次行军中的积极分子进行表彰---颜常武带来的新传统,这次行军,既没走海运,也没走京杭大运河,而是陆上行军,从南京到北京道路距离约摸是1150公里,人均速走十里/小时,一天走上十小时,走了25天,坚持了下来!
这是一场对精神和意志上的磨炼,绝大部分人坚持了下来,掉队的不多,主动脱离部队的一个没有,顶多是病患而被收容,跟得上的继续走,跟不上的就留在当地治疗,本土作战的优势在于此,路好,补给充足,军队顺利行军。
甘辉只比他早到5天,盖因逆风行船,速度也快不了。
于是大会诸将,讲清楚准备要肝什么,要怎么样去肝!
会议不在北京城里而在密云,那时期可没有密云水库,密云是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为中原地区以东北和蒙古的交通要道,在此作进攻蒙古的出发点,很有历史意义。
该来的将领们都齐了,他们有:
甘辉、李过和祖大寿;
贺珍、牛万才、白文选、刘汝魁、马重禧、张能、田虎、杨彦昌、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杨展、曹勋等将领;
祖家军之祖泽润、祖泽溥、祖泽洪、祖泽清,祖泽远等。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的文官,他们也是计划中重要的一环。
现在开春,蒙古人的马匹经过一冬的消耗,正在恢复中,不会前来进攻,正是开会的大好季节。
真是济济一堂,所有的人都非常兴奋,尤其是在那张大地图拉开的时候,地图上的标记着新城市,一些将军们不禁嘀咕。
“这不是受降城嘛!”
黄河凌讯刚过,河面上犹有余冰,河水尚未大涨,组建船浮桥通行的压力不大。
就在黄河济南段,军人们看到了一个壮观的场面,他们看到了黄河改道,从人们挖开的一条巨大的河道上奔流而过,而原黄河河道上,正在修建着一条黄河大桥!
河底处人头涌涌,初春刚到,已经人员汇集在那里大干快上了。
那个年代想要造桥委实不易,在大江大河上架桥更难,就用人力去堆,道理是河道旁边先建另一条河道,把水引走,原河道造桥,等造完之后,恢复原河道通水,人在桥上走。
黄河人工河道也不会浪费掉,黄河大桥完工后,人工河道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蓄水湖,可以看风景,湖边地皮造房子值钱,还有灌溉养鱼什么都行,这种一家便宜两家有赚的事情,中国人早就做得驾轻就熟了。
远远地望过去,黄河大桥异常的高大宏伟,是一条奇特的双拱形大桥,这座桥已经造得七七八八,接近完工,据说是东南王的要求,底下的桥洞要让排水量五千吨的船只通过!
吓!五千吨!
现在最大的四层炮甲板战列舰也不过三千吨,王爷居然要让桥洞能有过五千吨船只的高度
工部的人一算,如果每个桥洞下的水面都能够通行五千吨,这成本太高了!
可是王爷的旨意不能违反,他们想了个办法,设计了两个漂亮的拱形,一出一进的,这样提高了桥洞的高度,使得五千吨船只可以通航。
于是,黄河上的第一座大桥就成了双拱形,横亘在黄河之上。
普通士气看热闹,如李过等人就知道这座大桥的意义所在,真是不得了!
闲时通过人货,战时南北调兵,黄河自古有“夜不通航”的习惯,等桥建好,想过就过,不再受到限制。
处处有惊喜啊,李过对左右道:“凯旋而归的时候,此桥必通,当与诸君过此桥!”
左右纷纷叫好,而据李过所知,除了济南黄河大桥,朝廷在郑州修建第二座黄河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除此之外,南京长江大桥,广州珠江大桥都在策划中,将来都是一桥贯通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桥,哪怕是兄弟东南国也做不到,因为东南国内没有这么壮观瑰丽的大河,至于世界?
嘿,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独一无二,有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中央王朝管制,还有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以及基建狂魔的能力。
东南王执政两中华,基建狂魔抖擞精神,大显神威,与前朝皇帝不同,他做到了让军人闻战而喜,让民众听说要上工程就抢着干!
想想隋炀帝搞了条京杭大运河就丢了江山,颜常武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修桥造路建广场,开矿建工厂等等,工程量是隋炀帝的十倍,民众却百倍地拥护他。
他是军神,率领军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他是财神爷,跟随他干活有银元,花差花差!
所以黄河大桥建起来了,长江大桥快建起来了,珠江大桥也快建成了!
……
旅途辛苦!
除了李过及其亲卫三百骑是一人双马之外,京军中的三千骑兵都是一人单马,结果骑兵成为步兵,行军都是走路,无论如何都快不起来!
马匹身上还要携带个人装备,如果人骑上去,这么长途跋涉,马匹会废掉。
这就是中原王朝无马的杯具,哪象游牧民族一人数马,来回更换一日百里不在话下。
换作中原骑兵,恨不得自己背着马走路,否则让马劳累了,遇敌时跑不动,可能有杀身之祸,相比之下,人累点好过没命。
除了马匹,还有驴,一个班带一头驴,主要托本班的辎重补给,包括班用的帐蓬、柴刀、水桶、铁锅、口粮以及军火等,很踏实地跟随着主人行动!
高级军官骑马,中级军官人手一驴,自嘲为驴司令!
如果某人晋升为驴司令,得恭喜他升官了。
海那边的东南国毛驴特多,养驴经验丰富,反馈回大陆,成船成船的毛驴运回大陆,他们在吕宋那边有养殖场,运输时只要经过台湾就能到大陆,海途不远,成本不高,销量颇大。
大量养驴,役使吃肉做阿胶,每一个驴老板都赚到盘满钵满的。
每班一驴是标配,减轻了军人的负担,而且耗用不多,毛驴很好养,又皮实,唯一的缺点就是有时不听话,调皮,你打它它更犟,打着不走牵着倒退,跟你对着干!
为此军队专门开了养驴培训班,请来师傅来教军人怎么样调教毛驴!
从南京开拨到北京,走了足足25天,这算快了,普通人则需要45天以上。
到达北京密云处的军营,李过召集全军二万人集合,对这次行军中的积极分子进行表彰---颜常武带来的新传统,这次行军,既没走海运,也没走京杭大运河,而是陆上行军,从南京到北京道路距离约摸是1150公里,人均速走十里/小时,一天走上十小时,走了25天,坚持了下来!
这是一场对精神和意志上的磨炼,绝大部分人坚持了下来,掉队的不多,主动脱离部队的一个没有,顶多是病患而被收容,跟得上的继续走,跟不上的就留在当地治疗,本土作战的优势在于此,路好,补给充足,军队顺利行军。
甘辉只比他早到5天,盖因逆风行船,速度也快不了。
于是大会诸将,讲清楚准备要肝什么,要怎么样去肝!
会议不在北京城里而在密云,那时期可没有密云水库,密云是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为中原地区以东北和蒙古的交通要道,在此作进攻蒙古的出发点,很有历史意义。
该来的将领们都齐了,他们有:
甘辉、李过和祖大寿;
贺珍、牛万才、白文选、刘汝魁、马重禧、张能、田虎、杨彦昌、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杨展、曹勋等将领;
祖家军之祖泽润、祖泽溥、祖泽洪、祖泽清,祖泽远等。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的文官,他们也是计划中重要的一环。
现在开春,蒙古人的马匹经过一冬的消耗,正在恢复中,不会前来进攻,正是开会的大好季节。
真是济济一堂,所有的人都非常兴奋,尤其是在那张大地图拉开的时候,地图上的标记着新城市,一些将军们不禁嘀咕。
“这不是受降城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