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啊!

    三天一过,南京城内的书生,减少了一大半。

    杨潮这才让冯可宗再次张贴告示,这次的告示是革功名,针对的是那些有功名护体的书生。

    对于有功名的秀才和举人,去除学籍对他们的威胁不大,想去除他们的学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先革去他们的功名,然后才能去除他们的学籍。

    同样的效果,有些书生隐匿了,但是剩下的更愤怒了。

    南京的各大衙门,几乎都关门了,官吏全部放假,只留几个倒霉蛋看门,防止衙门被书生砸了。

    “杨大人我们今天干什么?”

    连续张贴了两封告示后,冯可宗既看到书生数量减少,又看到哄闹更加汹涌,心情越发复杂。

    第二封告示张贴出去第三天后,冯可宗迫不及待的问杨潮。

    杨潮笑道:“抓人!”

    “啊!”

    冯可宗惊叫了一声,没想到要在风头这么紧的时候抓人。

    “抓谁?”

    冯可宗神情严肃,毫不遮掩自己的紧张。

    杨潮笑道:“谁名气大,抓谁!”

    冯可宗还是不知道该抓谁,问道:“请杨大人明示。”

    杨潮道:“金陵四公子!”

    “啊!”

    冯可宗再次惊叫了一声。

    金陵四公子,全都是官宦世家,全都是豪族子弟,在官场中关系错综复杂,轻易动不得。

    而且这段时间四公子天天夜宴,聚集各地的书生士子,形态恣意,放荡不羁,声势正盛。

    又有南京城一帮名妓给他们捧场扬名,这四公子这段时间可是出尽了风头。

    这时候去抓他们,可是要惹出大事的。

    冯可宗劝道:“杨大人三思啊。”

    杨潮笑道:“冯大人三思才对。”

    冯可宗疑惑道:“我?”

    杨潮道:“对啊,你。”

    冯可宗迷惑:“请杨大人明示。”

    杨潮道:“是你们锦衣卫抓人。”

    “什么!”

    冯可宗一下子站起来,没想到杨潮所说的抓人,竟然是让他去抓人,贴贴告示他没问题,让他去抓人,这样的浑水他可不敢趟,连兵部都不敢抓人,他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抓人,这不是找死吗。

    而且这次的事件还是锦衣卫惹起来的,锦衣卫现在去抓人,岂不是火上浇油吗。

    “万万不可啊。”

    冯可宗站在一旁,连声道。

    杨潮却神态自若的喝着茶。

    “杨大人,你不知道,书生把我们锦衣卫镇抚司都围了半个月了。现在镇抚司除了监狱有人外,所有人都不敢去当值了。现在就是让在下去抓人,在下手里也找不到人啊。”

    所有的锦衣卫都回家了,只有关人的监狱有人看守,衙门里只有几个老锦衣卫守着,大门紧闭,其他锦衣卫都不敢去当值,这是真的。

    但是张贴告示,冯可宗就能找到人,让他抓人,就说人都回家了,找不到,这绝对是借口。

    杨潮知道,抓人跟封门一样,都是苦差事,是容易跟书生直接冲突的,而且抓人比封门更危险,封门不过可能引起冲突,而抓人是必须直接接触的,或者说抓人本身就是一种冲突,还是主动挑起,不是被动接受的。

    这苦差事冯可宗打死都是不敢接手的。

    杨潮也不勉强他:“冯大人仔细考虑吧,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想要取大利,就要冒大险。在下不敢勉强冯大人,冯大人想好了,来军营找我吧。或者此事就作罢,让那些书生闹去,谁都不去管他,迟早会消停的。”

    杨潮说完,拜别离开媚香楼。

    却没有回军营,而是先去了一趟王义和杂货铺,去找王潇。

    王潇这段时间非常低调,跟柳如是一起瞧瞧回到南京后,他就一直窝在自家的杂货铺里,哪里都不去,生怕被牵连进去。

    杨潮这次来是想问一下,有没有杭州来的信。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多了,按照父亲杨勇上次的信上所说,他们该回到南京了。

    虽然现在南京很乱,但是不影响一般的老百姓,所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书生闹事也就只是嚷嚷,真正动手的很少见,毕竟是读书人,身体弱,胆子小,如果没有人带头,既不敢,也不会用暴力。

    “消息吗,倒是没有。不过杨兄稍安勿躁,应该是耽误了吧。杨兄你也知道,杭州的书生也在往南京赶来,他们仗着是读书人,聚集在一起肆无忌惮,凡是见到的船就敢强占了,要船家拉他们打南京来。我家的好几艘货船,都被读书人带头给占去了。不过他们也还算讲道理,答应给钱。”

    王潇回答杨潮。

    不过安慰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味道都有些不对劲,竟然最后还能扯到付钱的问题上来。

    杨潮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说,我家人找不到船回来?”

    王潇道:“杨兄放心,我这就托人回去问问。按说,如果伯父伯母回家,家父肯定会安排船的。”

    杨潮道:“王兄费心。如果真是因为船的问题,耽误了行程,请告知家父,暂缓启程几天。”

    王潇道:“也好,反正现在南京乱糟糟的,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杨潮也是这个担心,如果家人平安回来,自然没关系,如果因为船的问题没启程,干脆就晚几天,等自己平息了这次哄闹后,在接他们回来也不迟。

    之后杨潮才回了军营,就安心等待冯可宗去选择了,杨潮相信他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冯可宗心理确实很挣扎,到底要不要抓人,还是去抓四公子那样的风云人物,还是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抓那几个风云人物。

    他向来胆大,不然也不可能以一个外来户,在南京立足,而且攀爬到千户高位。

    但是这次着实让他为难了。

    可是他发现自己似乎有些骑虎难下了,是他主动请缨,镇抚使才让他代表锦衣卫处理此事的,如果退缩了,导致最后锦衣卫受到打击,估计整个锦衣卫的怒火都会发泄到他的身上。

    虽然事情不是他惹起来的,而是田畹那个王八蛋惹的事,但是皇帝不可能把他老丈人怎么样,杀他一个千户却一点犹豫都没有。

    当然杀他大概不会,可是他以后的前途估计也到头了,到时候别说南镇抚司了,估计被镇抚司也容不下他,他只能灰溜溜的退出锦衣卫。

    这些年唱够了锦衣卫的权力,让他衣食无忧,让他生活富足,最重要的那种随心所欲的权力感,真让他一朝放弃,真是舍不得啊。

    本来是想借助这次大事,给自己捞足功劳的,只要能进一步,他大概就可以染指南镇抚使之位,爬到南京锦衣卫的巅峰。

    但是没想到杨潮让他做这么危险的事情,这简直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冯可宗不由得有些后悔自己的选择了,自己太贪心了,也是太相信自己的眼光了。

    还责怪自己不该相信那些南京名妓的说法。

    冯可宗也是一个风流人物,常常混迹在秦淮河,跟李香君等人关系密切,他发现李香君、柳如是等名妓,全都对杨潮充满信心。

    但是关于杨潮会如何做,这些名妓也是三缄其口,只表示肯定能办成。

    让冯可宗动心的,是这些名妓说杨潮连捧首辅上台的事情都能办成,怎么可能平不了小小的书生哄闹。

    当然捧周延儒当首辅一事,冯可宗可不相信是杨潮一人之力,那是适逢其会大势所趋,首先是因为皇帝对内阁不满,已经有换首辅的打算,周延儒才有这个机会,其他人做的,不过是推动而已。

    但是冯可宗也相信,杨潮起到的作用不小,而且杨潮通过那件事肯定跟周延儒有一定的关系。

    想到杨潮身后有首辅背书,后来有听说南京兵部熊明遇全力支持杨潮的消息后,冯可宗才下定决心抱上杨潮这棵大树,借助杨潮的东风给自己捞一个功劳。

    内阁有首辅,南京有兵部,这两大高层支持杨潮,冯可宗认为杨潮平息书生闹事的机会很高,因此非常主动的贴上来要求帮忙。

    可是他没想到,杨潮直接把他当枪使了。

    竟然让他干抓人这样的脏活累活。

    而且杨潮很明确的表示了,如果冯可宗不干,这件事就此作罢。

    冯可宗不认为杨潮会不管这件事,但是他认为,如果自己不去抓人,恐怕这件事就作罢了,不是这件事不做,而是这件事跟他冯可宗就没有关系了。

    跟他冯可宗没有关系,将来就没有功劳了。

    做事,就有可能做错事,可是不做事,就不可能有功劳。

    而且让冯可宗更犹豫的是,杨潮是水营武官,他自己手下就有兵,却不派自己人去,而要自己带锦衣卫抓人,这让冯可宗隐隐感觉是不是在坑自己。

    但是他随即就否认了这种猜测,因为大势上,杨潮肯定也是想平息书生哄闹的,这无论如何都是大功一件,如果能做到,没人不想做。

    可是为什么要让自己带人抓人呢。

    想来想去,冯可宗还是想起了杨潮最后告诉他那句话“要想取大利,就要冒大险”,现在想来,那是句真话啊。

    杨潮恐怕是不想自己冒险,才让自己去冒这个险的。

    冯可宗心中暗骂杨潮阴险,但同时也理解,如果自己不付出点代价,凭什么分这个天大的功劳。

    如果自己不干,杨潮恐怕回去找别人,总能找到不要命的。

    “看来这是投名状啊!”

    冯可宗想明白了,这次抓人就是自己向杨潮递交的一个投名状,杨潮就不会老实给自己功劳。

    想到这里,冯可宗才下定了决心,自己不交这个投名状换取功劳,别人就要抢走了。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末当军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三十一节 投名状-回到明末当军阀小说,回到明末当军阀,笔趣阁并收藏回到明末当军阀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