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杨潮调了两个最好的队跟自己出营,两个队似乎对这种待遇很满意,志得意满的齐步跟随杨潮。

    尤其是两个队正,更是好像在竞争中胜出了一样,恨不能把脖子扬到天上去。

    同行的还有杨潮的四个所谓的亲兵。

    龙江船厂就在军营附近,这里有一个关口,叫做龙江关,船厂以此得名。

    过去这里是建造大型宝船的船厂,现在只能给商人建造一些民船。

    船厂主事的,是一个匠头,这个匠头倒是很有本事,虽然跟杨家一样,也是世代匠户,但是他显然更通人情,在船厂中混的风生水起,无论是坐场的文官,还是监督的太监,都把一切托付给他,当然他也很懂事,得到的好处,都少不了上官一份子。

    到了船厂,杨潮道明来意,很快就跟老张一起被请了进去。

    “姚匠头,本官来收船了!”

    匠头姓姚,接人待物非常客气,可一到价钱上,就锱铢必较,分毫都不肯让。

    姚匠头呵呵笑着,把杨潮请进一间屋子,接着就给杨潮添茶。

    一边说道:“哈哈,杨大人真是好眼光,那可是条好船。”

    杨潮摇头道:“都停了四五年了,谁知道船有没有烂掉。”

    杨潮始终不忘打击一下姚匠头,两人见过两次面了,价钱从始至终都没有砍下来,到最后还是一千五百两银子,少一分都不行。

    但杨潮说的也是真的,这艘船五年前就开始建造,一直没有造好,一直放在船台里。

    姚匠头道:“我们的船都是在船坞里,造好前都不见水的,这点你可以放心。不信的话,杨大人可以到处去打听打听,我龙江船厂,有没有卖过坏船。这些船用的料都是最好的料,说不好听点,就算泡在水里,它都烂不了。”

    杨潮笑道:“总之都是你说了算的。”

    姚匠头道:“其实,船造的越久,不但不坏,反而更好。小人是个木匠,知道这木头,要放一放,里面的纹理曲直,才越顺溜。”

    杨潮心中暗想,其实他能够理解,他学建筑的,建筑中也要用到木材,姚匠头说的纹理曲直,其实指的是木材中的应力问题,因此木材结构,未必是越新越好,做的越快越好,慢慢建造反而能让应力最大程度的释放出来,没想到明朝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杨潮不免疑惑:“既然如此,怎么找不到买家?”

    姚匠头叹道:“这些都是战船,又没人肯要,我有什么办法。又不敢扔了,万一来查,又是一笔烂账。”

    杨潮皱眉道:“既然是朝廷的船,怎么又没人要?”

    龙江船厂是官办的船厂,朝廷给钱、给料,造船是不用出工钱的,但是料都给了,朝廷没道理不要啊。

    姚匠头摇头叹气:“崇祯九年张献忠大军破凤阳,焚皇陵,转战江北各地。第二年就兵临江浦城下,南京惶惶。兵部才想到整饬新江口大营,调拨了一批船料打造战场,都是最好的大料。可是船还没造好,张献忠就转战到湖广去了,这些船也就不了了之了。有些快造好的,都没人肯要了。”

    说完,姚匠头又给杨潮倒了一杯茶。

    崇祯九年的事情,现在都已经崇祯十四年了,过去了正正五年。

    杨潮又问:“水营都不要嘛?如果是朝廷调拨的话,恐怕不会没人不要吧。”

    杨潮心想,虽然是战船,那些做生意的军官也不会拒绝吧,又不要钱,不要白不要啊。

    姚匠头哈哈笑了起来,没有回答,露出一个‘你懂得’的神情。

    杨潮也哈哈一笑,他确实懂得,按照明朝各级官府的尿性,即便是调拨的,如果没钱,也拿不到手上,来船厂领船,不给一笔额外的费用,谁都拿不走。

    而且打官司都未必打的赢,这规矩运行了多少年了,没人挑战他,因为其中涉及的利益方太多了。

    “杨大人啊,你以为从船厂拿船是想拿就拿?船虽然不要钱,但是监场太监、坐场文官哪个不要孝敬。但是如果要花钱的话,谁会要这些战船,都想要漕船、浅船啊。”

    杨潮不由苦笑,这是什么制度啊,这些战船的料好、船坚,军队反而不想要。

    就因为按照规矩,这样的船需要的孝敬更多,但是拉货却不如其他货船多,因此军队也宁可花钱买商船。

    对此杨潮也是无奈,大明朝的腐败,随处可见,已经见怪不怪了。

    接着说道:“姚匠头你是铁公鸡一个,想从你这里讨价钱,本官看是没指望了。带本官去拿船吧。”

    姚匠头眉梢轻翘,却只给杨潮倒了一杯茶,手轻轻在桌面上轻轻敲着,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

    “德行!”

    杨潮不由笑骂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张会票。

    “看好了,王义和杂货铺的,一千五百两,还能少了你的不成!”

    看到会票上数字都对,王义和杂货铺也听说过,姚匠头这才笑逐颜开,他又做成了一笔好生意,今年年底所有相关人都能多分一份了。

    这才带杨潮走向船台。

    龙江船厂很大,有上百个船台,大多数都忙忙碌碌在造船,甚至不少在船厂边的沙地上,直接挖个大坑,就开始造起来。

    “杨大人请!”

    收了杨潮的银子,姚匠头很有职业素养,态度好了不止一分,在前面领路,让杨潮上一个露出地面一尺来高的青石长台。

    登上船台,朝下看去。

    这座船台通体都是由砖石打造,外形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大坑,底部铺着厚厚的沙子,四周露出地面的是一尺来高的长条石头。

    船台地步的沙子上面躺着一艘船,这艘船放在船台里面看着不大,跟后世的礼品一样,外面很气派,内容很紧凑,但其实是一艘大船,只是因为这船台是过去建造宝船的,因此显得船小了。

    这艘船杨潮上次来看过一回,船还是上次那艘船,不过上次来的时候,船只有一根桅杆是立起来的,现在两根都立了起来,而且船底也刷上了白色的漆料。

    从外面就能看出来,厚实的船帮,粗重的桅杆,以及整体都给人一种坚实的感觉,这是艘好船,幸好有民用船舶制造,让船厂的工人没有完全丧失手艺,只可惜当年宝船的建造工艺已经失传了。

    “当年一共造大战船十艘,中船三十艘,小船一百多艘。”

    姚匠头也上了船台,开始跟杨潮讲解起来。

    “大船开工的只有三艘,中船有十艘,小船实未开造。不瞒杨大人,小人知道你是想在江上拉货,又怕江匪,所以才想要战船。不得不说杨大人是有眼光的,那些蜈蚣船、楼船、海沧船全都看不上。就看重了这艘赶缯船,大人真是让小人敬佩莫名。”

    姚匠头不停的夸奖。

    杨潮冷哼一声道:“好了,说的再好听,钱却一分都不给本官少。”

    姚匠头讪笑道:“大人见谅,船厂的事,小人说了也不算,别人看着小人威风,其实不过是个跑腿的。但凡要是少了一分银子,小人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杨潮哼道:“不说了。你磨叽这么长时间,有什么打算?”

    姚匠头嘿嘿笑道:“小人不是说了吗,这样的船一共造了三艘,都是好船啊。”

    杨潮这才明白,这个家伙是在推销了。

    杨潮笑骂道:“三艘这种赶缯船?”

    赶缯船是一种大型的福船,福船又是海船,因此可以说这船是海船改过来的。

    但是既可以作战船,又可以用来捕鱼,用来运货等。

    因此十分适合杨潮。

    这些船在船厂积压了数年都找不到买主,一直让姚匠头颇为头痛,白白占着可以挣钱的船台,但是他却不想贱卖了,这些船造价都是五千两银子往上算,自己才要一千多两竟然没人愿意要,这真是够气人的,要是贱卖,姚匠头又舍不得。

    没想到碰到了杨潮,那自然是能多退休几条,是几条了。

    姚匠头看有戏,忙道:“自然都是赶缯船,其他那些不实用的蜈蚣船什么的,小人也不敢让大人买啊,这几艘船绝对的划算,都是好船,还不算贵。”

    杨潮点点头,他也知道这些都是好船,张大桅就是行家,看过后连连称赞,爱不释手,仿佛一个大侠碰到了宝刀以爱惜。

    可是杨潮却叹息道:“可惜在下不过区区一个把总,能接收这样一个大战船就足够了。多了,上面也不会答应的。”

    姚匠头神秘一笑:“船额都好说,只要稍稍出点钱,没有东西是买不到的。”

    杨潮一愣,这种名额竟然也能用来买卖。

    据杨潮所知,军队中的名额,也是一种相当宝贵的资源,因为只有有了名额,才能从兵仗局、船厂更便宜的拿出物资来。

    没想到这种名额竟然都可以出让了,这种经济关系竟然都渗透到了军队中来了。

    杨潮不由问道:“姚匠头有门路?”

    不得不承认,姚匠头是一个人脉很广的人,他大方承认,他确实可以牵线买卖船额。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末当军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零二节 赶缯船-穿越明末当军阀的小说,回到明末当军阀,笔趣阁并收藏回到明末当军阀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