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红楼117 极限悲剧 二-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xiazai
第513章 红楼117 极限悲剧 二-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xiazai-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笔趣阁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
作者:诗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宝玉也不答言,往里就跑。23us走到自己院内,见宝钗袭人等都到王夫人那里去了,忙向自己床边取了那玉,便走出来。迎面碰见了袭人,撞了一个满怀,把袭人唬了一跳,说道:“太太说你陪着和尚坐着很好。太太在那里打算送他些银两,你又回来做什么?”宝玉道:“你快去回太太说:有用张罗银子了,我把这玉还了他就是了。”袭人听说,即忙拉住宝玉,道:“这断使不得的!那玉就是你的命,若是他拿了去,你又要病着了。”宝玉道:“如今再不病的了。我已经有了心了,要那玉何用?”摔脱袭人,便想要走。袭人急的赶着嚷道:“你回来,我告诉你一句话。”宝玉回过头来道:“没有什么说的了。””这一段看起来仍然是宝玉的“痴傻”状态,但且看下文如何,
““袭人顾不得什么,一面赶着跑,一面嚷道:“一回丢了玉,几乎没有把我的命要了。刚刚儿的有了,他拿了去,你也活不成,我也活不成了!你要还他,除非是叫我死了!”说着,赶上一把拉住。”袭人这句话倒说得比较“有力”,
““宝玉急了,道:“你死也要还,你不死也要还。”狠命的把袭人一推,抽身要走。怎奈袭人两只手绕着宝玉的带子不放,哭着喊着坐在地下。里面的丫头听见,连忙赶来,瞧见他两个人的神情不好。只听见袭人哭道:“快告诉太太去!宝二爷要把那玉还和尚呢!”丫头赶忙飞报王夫人。那宝玉更加生气,用手来掰开了袭人的手。幸亏袭人忍痛不放。紫鹃在屋里听见宝玉要把玉给人,这一急比别人更甚,把素日冷淡宝玉的主意忘在九霄云外了,连忙跑出来,帮着抱住宝玉。那宝玉虽是男人,用力摔打,怎奈两个人死命的抱住不放,也难脱身,叹口气道:“为一块玉,这样死命的不放!若是我一个人走了,你们又怎么样?”袭人紫鹃听了这话,不禁嚎啕大哭起来。”这一段堪称精彩!
因此,这一段也几乎是原文,而且恐怕包含重要意义!
而且当然也一定要这一段和之前和尚还玉以及长梦的文字,同样要放在宝玉娶宝钗而昏死后,才能让这意义显现出来!
即,宝玉的精神和心智其实说到底,是和这块玉没有什么关系的!
曹雪芹隐晦便十分巧妙地说明了这一点!
即经和尚几句“哪里来哪里去”的点拨,宝玉恐怕已经经历了第一个甚至是极重大的转折点!即恐怕是“成熟”的转折点!
即恐怕和尚让宝玉具备了相当独立的性格和思维!
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之后宝玉如何彻底知晓贾府的种种内幕,以及与卫若兰交往知晓这个社会的种种内幕埋下了极坚实的基础!(外人注:极妙啊!不但茅塞顿开,更是柳暗花明!,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条伏骨已经显现!即八十回后的宝玉,这才刚刚开始!)
而这块玉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只是一个象征,宝玉这个时候开始恐怕才是真正的黛玉逝后的八十回后的宝玉!
而经过这样一时空挪移,宝玉等于刚“开始”便要“结束”了!
在不得不佩服“作者”挪移之“妙”时,也为如此决然地“扼杀”几乎红楼梦整个八十回后而无话可说!
当然,作者冒着极大风险几乎倾尽自己全智和全力留下这许多相当难得相当珍贵的原文,这一点作者已经是立下大功甚至奇功一件!
““正在难分难解,王夫人宝钗急忙赶来。见是这样形景,王夫人便哭着喝道:“宝玉!你又疯了!””这句话要反过来理解,即宝玉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没疯”!
““玉见王夫人来了,明知不能脱身,只得陪笑道:“这当什么,又叫太太着急,他们总是这样大惊小怪。我说那和尚不近人情,他必要一万银子,少一个不能。我生气进来,拿了这玉还他,就说是假的,要这玉干什么?他见我们不希罕那玉,便随意给他些,就过去了。””这句话更是对刚说过的宝玉不但已经完全清醒,而且已经完全“成人”的一个标志,因为他知道他必须要听他妈的话(xx注:哈哈),说明他内心相当明白,而他说的这番话更是证明宝玉已经不再是那个只知道“乖乖听话”的宝玉!
至少,他将自己要还玉的原因归为“我说那和尚不近人情,他必要一万银子”,证明宝玉已经具备了至少能和他妈“斗一斗”的水准!
因为如果宝玉之后仍然一味地听从王夫人,宝玉不但只有死路一条,而且永远也别想得知几乎一丝真相!
““王夫人道:“我打量真要还他!这也罢了。为什么不告诉明白他们?叫他们哭哭喊喊的象什么?””如何?!这就是宝玉“成熟”“成人”“真正长大”后的效果!
““宝钗道:“这么说呢,倒还使得。要是真拿那玉给他,那和尚有些古怪,倘或一给了他又闹到家口不宁,岂不是不成事了么?至于银钱呢,就把我的头面折变了,也还够了呢。””这句话有两点很重要!
一个是这里的宝钗已经明显“高于”王夫人!即宝钗其实是不太信宝玉说的那些借口的!
二个是宝钗说“至于银钱呢,就把我的头面折变了,也还够了呢”,这几乎就是宝钗刚嫁进来的样子,即宝钗的嫁妆还是“全”的,因此,所谓折变了,竟然还能有一万两银子!这几乎绝对是抄家前的模样!
““王夫人听了,道:“也罢了,且就这么办罢。””这里却不得不说,王夫人虽然狠毒,但却真讲信用,即和尚说要一万两,既然之前说过,却也是肯给的,虽然是仿佛“题外话”,但古人的许多做人的“原则”却是让许多现代人望其项背的!
““宝玉也不回答。只见宝钗走上来,在宝玉手里拿了这玉,说道:“你也不用出去,我合太太给他钱就是了。”宝玉道:“玉不还他也使得,只是我还得当面见他一见才好。””宝钗还想“哄”宝玉,但宝玉这话又再次证明了其“独立性”,
““袭人等仍不肯放手。到底宝钗明决,说:“放了手,由他去就是了。”
袭人只得放手。”这是宝钗儿,即宝钗深知“因势利导”,因此宝钗儿的“收放自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得相当成功的!只是宝玉之后或说这个时候已经坚定脱离尘世,宝钗儿再怎么收放自如,恐怕也难以“成功”了!
因此,宝钗儿在宝玉离去后的重心,当用在与王夫人的“对抗”上!
即宝玉离家出走后,应该至少还有一两回甚至两三回专门写宝钗和王夫人以及宝钗的结尾的!然后最后一回,便可能是宝玉和贾政的再次见面,
““宝玉笑道:“你们这些人,原来重玉不重人哪。你们既放了我,我便跟着他走了,看你们就守着那块玉怎么样?””宝玉这话相当有水准和标志性相当明显!即这句话不但表明宝玉的“独立”和“成熟”,也表明了宝玉的战斗性!即宝玉不再是黛玉之逝前的那个“乖”宝玉了!虽然宝玉的“真”和“善”当然一点也没变,但是宝玉的坚定和坚强性已经逐渐形成和甚至强大!
““袭人心里又着急起来,仍要拉他,只碍着王夫人和宝钗的面前,又不好太露轻薄,恰好宝玉一撒手就走了。”这种细节的描写都是入木三分的!带有很强烈的曹雪芹的实录特征!
““袭人忙叫小丫头在三门口传了焙茗等:“告诉外头照应着二爷,他有些疯了。”小丫头答应了出去。”袭人还是那个袭人!即袭人其实是有些“愚”的,袭人对现在主子的忠是没有二话说的,而且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也能有甚至相当犀利的心计!
象袭人通过在王夫人面前通风报信甚至煽风点火,不但直接去除了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晴雯,而且还间接成为了黛玉的甚至是直接对立面!
即袭人起初是通过在王夫人面前“义正辞严”地说黛玉和宝玉可能会发生“非礼”之事而获得了王夫人的几乎完全信任!
而当时袭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歪打正着,正中王夫人不但不喜欢黛玉而且王夫人早就已经盘算好要将宝钗嫁给宝玉的内心!
于是,袭人在之后得知这一点后,已经很“自觉”地站在了王氏集团一面主动“对抗”黛玉甚至还包括贾母了!
即袭人几乎将自己所有未来全系在了宝玉身上,因此,才有袭人对宝玉竟然要随和尚出走的如此强烈的反应,当然这并没有错,而且还很感人,
但袭人的第二轮悲剧恐怕就要开始了!
即袭人的第一关悲剧是自己丢失了玉而受到王夫人的几乎彻底嫌弃!
但玉回来后,王夫人自然对袭人有根本的改观,
而如果宝玉最终离家,袭人的第二轮悲剧显然几乎达到最大!
第三轮悲剧自然是袭人嫁给蒋玉菡,因为当时蒋玉菡的身份算是蛮低的,这对一心想“攀高枝”得“荣耀”的袭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沉重打击!
但第四关的悲剧几乎是紧接着而来!
而且是一个极彻底的悲剧!
即忠顺王再“提”对蒋玉菡的“兴趣”!
那相对于忠顺王来说连蚂蚁都不如的袭人的下场几乎就是一床破席掩盖的最终结局!(外人注:呃…曹雪芹的红楼梦的悲剧虽然当然自然果然是悲到底悲到极致悲到极限的悲剧!但仍然会让人有到了一个又一个承受底线的感觉!(大白纸注:没办法,这就是红楼梦,这就是当时的诸多悲剧的现实浓缩!其实更多更惨的悲剧在当时之前几千年发生过无数次!只是可能许多人觉得当时之前几千年在战场上刀枪血雨厮杀,战场成为屠宰场,以及连坐诛灭九族之类的而不算太“悲剧”,那曹雪芹便要在红楼梦中细细地长长地慢慢地给你在“生活”中“情感”里“心灵”处慢慢道来,才能一点点一步步一关关真正体会什么叫真正的悲剧!(外人注:好个细细地长长地慢慢地!犹如一把甚至看不见的细刀在慢慢细细长长而不停歇地划过全身每一寸每一毫肌肤,直到完全体无完肤!历经多少似乎极限,才成就最终最极限的悲剧!(大白纸注:因此,真正的悲剧千万不要再人为地造成!))
这里关于袭人还有一个有些模糊的地方,即袭人到底是在宝玉离家之后嫁给蒋玉菡的,还是在宝玉离家之前嫁给蒋玉菡的!
如果是在宝玉离家之前嫁给蒋玉菡,则袭人的第二轮悲剧和第三轮悲剧将合二为一,而且悲剧性绝对不是加倍,而恐怕是要至少加十倍!
因为,如果是这样,这其中恐怕是要包含王夫人以及宝钗即王氏集团最终舍弃了袭人!
那袭人与凤姐儿被王氏集团舍弃的这方面的悲剧程度便有一拼了!
但是,至少到现在,还没有什么线索能看出王夫人和宝钗要舍弃袭人,因为袭人几乎是要被王夫人铁定立为姨娘的!
如果袭人不犯错甚至大错,袭人绝没有在宝玉在贾府的时候嫁给蒋玉菡的可能!
而如果非要这个时候想出一个可能,那只有宝钗了!
即宝钗既然不允许黛玉存在,恐怕之后也不太能“容忍”袭人与其“分”这“分”那,虽然袭人应该绝不会与宝钗争什么,但袭人在宝玉身边的存在就已经“分”了宝钗不少的“东西”,如利如名如甚至感觉等等,
而且加上王家的传统是几乎痛恨姨娘的!
即王夫人自然是痛恨赵姨娘的,只是碍于当时妇德,只能“容许”其存在,王熙凤更也是恨尤二姐入骨要至之于死地后快,连平儿也管得不能和贾琏所谓“有接触”,
即王熙凤在这方面自然已经超越王夫人,
那薛宝钗呢?恐怕也逃不了这个“怪圈”!
即很有可能有下面的进程:
宝玉娶宝钗后,宝钗目的达到,当王夫人想将袭人扶正为“姨娘”时,宝钗“适当进言”,并恐怕在言语甚至行动上对王夫人软硬兼施,以向王夫人至少说明一点:即有了我宝钗,根本不需要再有什么袭人,袭人做丫环可以,但做姨娘不行,
同时以宝钗的一贯手法,自然极可能在袭人面前仍是“好人”甚至“大好人”,而这几乎活脱脱是另一个王夫人开始诞生!(xx注:那好人做不得吗?(外人注:是否“真好人”,言行一致恐怕可以是一个参照标准,而且也不要轻易以好人坏人去划分人,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是一个比较极致的特例,也许不少人只是有王夫人的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一甚至更少而已))
甚至有一个前八十回的宝玉身边的堪称最大“悬案”此时恐怕也会“突然”“冒”出来!
即袭人与宝玉偷试**情的事!
这个绝对是杀手锏!因为王夫人仅凭薛宝钗所言,恐怕是难以对袭人下决心的,但王夫人一旦得知袭人之前背着自己与宝玉有此一腿,王夫人对袭人的看法和态度将彻底改变!
而薛宝钗当然知道这“这杀手锏”的决定性作用,于是,薛宝钗是怎么知道宝玉和袭人的这件事,以及怎样以最巧妙的方式透露给王夫人而自己几乎又完全置身事外,便是剩下要解决的关键的问题!
而这一段要写得相当隐晦,即几乎根本看不出来薛宝钗的心思和如袭人甚至被赶出贾府强嫁与人,这些事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和本质,才足够精彩和深刻!且先到这。”
“历史的众多悲剧的发生往往是有人不以为是悲剧的时候发生的。”小戒叹道。
“抑制悲剧的发生,减少甚至杜绝各种悲剧发生的条件和原因恐怕更为重要。”小猴道。
“两位师兄说的很是!”老沙点头道。
“阿弥陀佛,”小唐道,“佛可在我心,佛也可在万里之外。”
““袭人顾不得什么,一面赶着跑,一面嚷道:“一回丢了玉,几乎没有把我的命要了。刚刚儿的有了,他拿了去,你也活不成,我也活不成了!你要还他,除非是叫我死了!”说着,赶上一把拉住。”袭人这句话倒说得比较“有力”,
““宝玉急了,道:“你死也要还,你不死也要还。”狠命的把袭人一推,抽身要走。怎奈袭人两只手绕着宝玉的带子不放,哭着喊着坐在地下。里面的丫头听见,连忙赶来,瞧见他两个人的神情不好。只听见袭人哭道:“快告诉太太去!宝二爷要把那玉还和尚呢!”丫头赶忙飞报王夫人。那宝玉更加生气,用手来掰开了袭人的手。幸亏袭人忍痛不放。紫鹃在屋里听见宝玉要把玉给人,这一急比别人更甚,把素日冷淡宝玉的主意忘在九霄云外了,连忙跑出来,帮着抱住宝玉。那宝玉虽是男人,用力摔打,怎奈两个人死命的抱住不放,也难脱身,叹口气道:“为一块玉,这样死命的不放!若是我一个人走了,你们又怎么样?”袭人紫鹃听了这话,不禁嚎啕大哭起来。”这一段堪称精彩!
因此,这一段也几乎是原文,而且恐怕包含重要意义!
而且当然也一定要这一段和之前和尚还玉以及长梦的文字,同样要放在宝玉娶宝钗而昏死后,才能让这意义显现出来!
即,宝玉的精神和心智其实说到底,是和这块玉没有什么关系的!
曹雪芹隐晦便十分巧妙地说明了这一点!
即经和尚几句“哪里来哪里去”的点拨,宝玉恐怕已经经历了第一个甚至是极重大的转折点!即恐怕是“成熟”的转折点!
即恐怕和尚让宝玉具备了相当独立的性格和思维!
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之后宝玉如何彻底知晓贾府的种种内幕,以及与卫若兰交往知晓这个社会的种种内幕埋下了极坚实的基础!(外人注:极妙啊!不但茅塞顿开,更是柳暗花明!,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条伏骨已经显现!即八十回后的宝玉,这才刚刚开始!)
而这块玉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只是一个象征,宝玉这个时候开始恐怕才是真正的黛玉逝后的八十回后的宝玉!
而经过这样一时空挪移,宝玉等于刚“开始”便要“结束”了!
在不得不佩服“作者”挪移之“妙”时,也为如此决然地“扼杀”几乎红楼梦整个八十回后而无话可说!
当然,作者冒着极大风险几乎倾尽自己全智和全力留下这许多相当难得相当珍贵的原文,这一点作者已经是立下大功甚至奇功一件!
““正在难分难解,王夫人宝钗急忙赶来。见是这样形景,王夫人便哭着喝道:“宝玉!你又疯了!””这句话要反过来理解,即宝玉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没疯”!
““玉见王夫人来了,明知不能脱身,只得陪笑道:“这当什么,又叫太太着急,他们总是这样大惊小怪。我说那和尚不近人情,他必要一万银子,少一个不能。我生气进来,拿了这玉还他,就说是假的,要这玉干什么?他见我们不希罕那玉,便随意给他些,就过去了。””这句话更是对刚说过的宝玉不但已经完全清醒,而且已经完全“成人”的一个标志,因为他知道他必须要听他妈的话(xx注:哈哈),说明他内心相当明白,而他说的这番话更是证明宝玉已经不再是那个只知道“乖乖听话”的宝玉!
至少,他将自己要还玉的原因归为“我说那和尚不近人情,他必要一万银子”,证明宝玉已经具备了至少能和他妈“斗一斗”的水准!
因为如果宝玉之后仍然一味地听从王夫人,宝玉不但只有死路一条,而且永远也别想得知几乎一丝真相!
““王夫人道:“我打量真要还他!这也罢了。为什么不告诉明白他们?叫他们哭哭喊喊的象什么?””如何?!这就是宝玉“成熟”“成人”“真正长大”后的效果!
““宝钗道:“这么说呢,倒还使得。要是真拿那玉给他,那和尚有些古怪,倘或一给了他又闹到家口不宁,岂不是不成事了么?至于银钱呢,就把我的头面折变了,也还够了呢。””这句话有两点很重要!
一个是这里的宝钗已经明显“高于”王夫人!即宝钗其实是不太信宝玉说的那些借口的!
二个是宝钗说“至于银钱呢,就把我的头面折变了,也还够了呢”,这几乎就是宝钗刚嫁进来的样子,即宝钗的嫁妆还是“全”的,因此,所谓折变了,竟然还能有一万两银子!这几乎绝对是抄家前的模样!
““王夫人听了,道:“也罢了,且就这么办罢。””这里却不得不说,王夫人虽然狠毒,但却真讲信用,即和尚说要一万两,既然之前说过,却也是肯给的,虽然是仿佛“题外话”,但古人的许多做人的“原则”却是让许多现代人望其项背的!
““宝玉也不回答。只见宝钗走上来,在宝玉手里拿了这玉,说道:“你也不用出去,我合太太给他钱就是了。”宝玉道:“玉不还他也使得,只是我还得当面见他一见才好。””宝钗还想“哄”宝玉,但宝玉这话又再次证明了其“独立性”,
““袭人等仍不肯放手。到底宝钗明决,说:“放了手,由他去就是了。”
袭人只得放手。”这是宝钗儿,即宝钗深知“因势利导”,因此宝钗儿的“收放自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得相当成功的!只是宝玉之后或说这个时候已经坚定脱离尘世,宝钗儿再怎么收放自如,恐怕也难以“成功”了!
因此,宝钗儿在宝玉离去后的重心,当用在与王夫人的“对抗”上!
即宝玉离家出走后,应该至少还有一两回甚至两三回专门写宝钗和王夫人以及宝钗的结尾的!然后最后一回,便可能是宝玉和贾政的再次见面,
““宝玉笑道:“你们这些人,原来重玉不重人哪。你们既放了我,我便跟着他走了,看你们就守着那块玉怎么样?””宝玉这话相当有水准和标志性相当明显!即这句话不但表明宝玉的“独立”和“成熟”,也表明了宝玉的战斗性!即宝玉不再是黛玉之逝前的那个“乖”宝玉了!虽然宝玉的“真”和“善”当然一点也没变,但是宝玉的坚定和坚强性已经逐渐形成和甚至强大!
““袭人心里又着急起来,仍要拉他,只碍着王夫人和宝钗的面前,又不好太露轻薄,恰好宝玉一撒手就走了。”这种细节的描写都是入木三分的!带有很强烈的曹雪芹的实录特征!
““袭人忙叫小丫头在三门口传了焙茗等:“告诉外头照应着二爷,他有些疯了。”小丫头答应了出去。”袭人还是那个袭人!即袭人其实是有些“愚”的,袭人对现在主子的忠是没有二话说的,而且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也能有甚至相当犀利的心计!
象袭人通过在王夫人面前通风报信甚至煽风点火,不但直接去除了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晴雯,而且还间接成为了黛玉的甚至是直接对立面!
即袭人起初是通过在王夫人面前“义正辞严”地说黛玉和宝玉可能会发生“非礼”之事而获得了王夫人的几乎完全信任!
而当时袭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歪打正着,正中王夫人不但不喜欢黛玉而且王夫人早就已经盘算好要将宝钗嫁给宝玉的内心!
于是,袭人在之后得知这一点后,已经很“自觉”地站在了王氏集团一面主动“对抗”黛玉甚至还包括贾母了!
即袭人几乎将自己所有未来全系在了宝玉身上,因此,才有袭人对宝玉竟然要随和尚出走的如此强烈的反应,当然这并没有错,而且还很感人,
但袭人的第二轮悲剧恐怕就要开始了!
即袭人的第一关悲剧是自己丢失了玉而受到王夫人的几乎彻底嫌弃!
但玉回来后,王夫人自然对袭人有根本的改观,
而如果宝玉最终离家,袭人的第二轮悲剧显然几乎达到最大!
第三轮悲剧自然是袭人嫁给蒋玉菡,因为当时蒋玉菡的身份算是蛮低的,这对一心想“攀高枝”得“荣耀”的袭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沉重打击!
但第四关的悲剧几乎是紧接着而来!
而且是一个极彻底的悲剧!
即忠顺王再“提”对蒋玉菡的“兴趣”!
那相对于忠顺王来说连蚂蚁都不如的袭人的下场几乎就是一床破席掩盖的最终结局!(外人注:呃…曹雪芹的红楼梦的悲剧虽然当然自然果然是悲到底悲到极致悲到极限的悲剧!但仍然会让人有到了一个又一个承受底线的感觉!(大白纸注:没办法,这就是红楼梦,这就是当时的诸多悲剧的现实浓缩!其实更多更惨的悲剧在当时之前几千年发生过无数次!只是可能许多人觉得当时之前几千年在战场上刀枪血雨厮杀,战场成为屠宰场,以及连坐诛灭九族之类的而不算太“悲剧”,那曹雪芹便要在红楼梦中细细地长长地慢慢地给你在“生活”中“情感”里“心灵”处慢慢道来,才能一点点一步步一关关真正体会什么叫真正的悲剧!(外人注:好个细细地长长地慢慢地!犹如一把甚至看不见的细刀在慢慢细细长长而不停歇地划过全身每一寸每一毫肌肤,直到完全体无完肤!历经多少似乎极限,才成就最终最极限的悲剧!(大白纸注:因此,真正的悲剧千万不要再人为地造成!))
这里关于袭人还有一个有些模糊的地方,即袭人到底是在宝玉离家之后嫁给蒋玉菡的,还是在宝玉离家之前嫁给蒋玉菡的!
如果是在宝玉离家之前嫁给蒋玉菡,则袭人的第二轮悲剧和第三轮悲剧将合二为一,而且悲剧性绝对不是加倍,而恐怕是要至少加十倍!
因为,如果是这样,这其中恐怕是要包含王夫人以及宝钗即王氏集团最终舍弃了袭人!
那袭人与凤姐儿被王氏集团舍弃的这方面的悲剧程度便有一拼了!
但是,至少到现在,还没有什么线索能看出王夫人和宝钗要舍弃袭人,因为袭人几乎是要被王夫人铁定立为姨娘的!
如果袭人不犯错甚至大错,袭人绝没有在宝玉在贾府的时候嫁给蒋玉菡的可能!
而如果非要这个时候想出一个可能,那只有宝钗了!
即宝钗既然不允许黛玉存在,恐怕之后也不太能“容忍”袭人与其“分”这“分”那,虽然袭人应该绝不会与宝钗争什么,但袭人在宝玉身边的存在就已经“分”了宝钗不少的“东西”,如利如名如甚至感觉等等,
而且加上王家的传统是几乎痛恨姨娘的!
即王夫人自然是痛恨赵姨娘的,只是碍于当时妇德,只能“容许”其存在,王熙凤更也是恨尤二姐入骨要至之于死地后快,连平儿也管得不能和贾琏所谓“有接触”,
即王熙凤在这方面自然已经超越王夫人,
那薛宝钗呢?恐怕也逃不了这个“怪圈”!
即很有可能有下面的进程:
宝玉娶宝钗后,宝钗目的达到,当王夫人想将袭人扶正为“姨娘”时,宝钗“适当进言”,并恐怕在言语甚至行动上对王夫人软硬兼施,以向王夫人至少说明一点:即有了我宝钗,根本不需要再有什么袭人,袭人做丫环可以,但做姨娘不行,
同时以宝钗的一贯手法,自然极可能在袭人面前仍是“好人”甚至“大好人”,而这几乎活脱脱是另一个王夫人开始诞生!(xx注:那好人做不得吗?(外人注:是否“真好人”,言行一致恐怕可以是一个参照标准,而且也不要轻易以好人坏人去划分人,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是一个比较极致的特例,也许不少人只是有王夫人的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一甚至更少而已))
甚至有一个前八十回的宝玉身边的堪称最大“悬案”此时恐怕也会“突然”“冒”出来!
即袭人与宝玉偷试**情的事!
这个绝对是杀手锏!因为王夫人仅凭薛宝钗所言,恐怕是难以对袭人下决心的,但王夫人一旦得知袭人之前背着自己与宝玉有此一腿,王夫人对袭人的看法和态度将彻底改变!
而薛宝钗当然知道这“这杀手锏”的决定性作用,于是,薛宝钗是怎么知道宝玉和袭人的这件事,以及怎样以最巧妙的方式透露给王夫人而自己几乎又完全置身事外,便是剩下要解决的关键的问题!
而这一段要写得相当隐晦,即几乎根本看不出来薛宝钗的心思和如袭人甚至被赶出贾府强嫁与人,这些事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和本质,才足够精彩和深刻!且先到这。”
“历史的众多悲剧的发生往往是有人不以为是悲剧的时候发生的。”小戒叹道。
“抑制悲剧的发生,减少甚至杜绝各种悲剧发生的条件和原因恐怕更为重要。”小猴道。
“两位师兄说的很是!”老沙点头道。
“阿弥陀佛,”小唐道,“佛可在我心,佛也可在万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