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之后,封林便真正的沉寂下来。
不再想着搞事情。
就真的如同一个观察者一般,默默的躲在世界的背后,观察着所有的变化以及命运的变迁。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
仿佛一切都受他摆布,却又都与他无关。
“假如非要形容的话那么我这样的状态,就像是在看一本书。但是我究竟只是单纯的读者,还是作者?”封林时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思考!
本就是常态。
任何的行业,任何的修行,走到了高处,最关键的都是深入的挖掘与思考。
没有例外。
哪怕是出来做‘生活心理健康管理输出服务’,能够真正做到顶端的,也绝不仅仅只是靠颜值和身材。
只有小年轻才只懂得、只爱好使劲冲,用力钻。
只不过绝大多数的小年轻,都没什么钱。
这个时候,懂得思考,懂得运用某些优势,懂得心灵上的抚慰,就是一种本钱,也是一种拉高价格的优势。
封神之战,如期而至。
三皇五帝的时代,漫天的神佛,还没有真正重视到人族的强大与关键,所以他们可以容忍三皇五帝的出现。
甚至三皇在世界之内的位格,可堪媲美圣人。
但是时代在发展,岁月在变迁。
圣人的布局长达万古。
人族的生活在越变越好,生存的环境,也不再如远古时代那样的严苛。
但是人族本身真正在这个世界上,具有的话语权,却越来越少。
甚至渐渐的,在面对不公和摆布时,连最基本的反抗权都不再拥有。
时代在变好,但是人族在变弱。
商朝的君王,有不少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想要改变,武祖子瞿失败了。
后世被称之为‘纣王’,定性为残暴之君的商朝最后一任国君,想要效仿武祖,再开启人族强大之盛世。
这一次,他招揽了许多游历天下的截教门徒入朝为官,想要借用这天下第一大教派的声势,达到借鸡生蛋的效果。
他的想法是可以的,作为一个君王,作为一个凡人,纣王子受的思维方式,不可以说是错误。
只是他的目光还是太短,看到的还是太少。
注定沦为一枚棋子。
封林并没有挽救倾塌的商朝。
纣王太着急了,他既挑战了漫天的仙佛神,也挑战了原本固有的文明制度。
当他的敌人,遍布目光所及一切时,又岂能不败?
至于所谓残暴不仁,所谓严刑峻法,所谓好色奢靡,都不过是胜利者将他钉死在耻辱柱上的罪状而已。
别的不提,统计一下,纣王作为诸侯之王,人间君主,即便是加上被妖精迷惑,也不过有五个女人。
这在古往今来的皇帝里,都可以算少的了。
轩辕黄帝昔日,还驭百女而乘龙飞天,远胜过他。
作为站在‘正义’一面,讨伐纣王,誉为‘圣贤’的西伯侯姬昌,加上几个义子,一共有一百个儿子。
还没算女儿。
这么多的儿子,该有多少个老婆?
当然,封林是观察者,他没有加入自己的好恶。
也没有如同很多人那样,强行的去给一些历史上‘定性’的人洗白,然后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癖好。
在他的眼里,纣王也不是什么好鸟。
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失败的帝王而已。
与倒霉的崇祯皇帝,也同样被洗白过一番的杨广之流,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作为一个皇帝,居然不懂得利益平衡,不明白自己代表的是哪些人的利益,不懂得虚与委蛇。一味的刚愎自用,蛮横推行自己的想法和政策。
这就是最大的愚蠢和错误,怎么都没得洗。
封神过去了。
随后是周朝八百年。
见过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见过了东周的分崩离析,天下诸侯纷纷无视周天子,春秋争雄,战国争霸。
同时,也有许多仙神,以化身降临凡间,创造学说。
更见到了儒家创始者,被誉为至圣的孔圣人。
这位孔圣人的真身是谁,历来不乏猜测。
有人从‘有教无类’这四个字,断定是通天教主。
有人因为姓孔,就以为是孔宣。
但其实,这些都是妄论而已。
孔圣人就是孔圣人。
他谁也不是。
他是各种思想,各种学说,在这乱世中碰撞后,绽放出来最为璀璨的文明之花。
以凡人之躯,与圣人比肩。
他同样经历生老病死,然后将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执着,自己的一切,都化入了自己开辟的道中。
以独特的方式,凝聚着华夏文明的核心,延续着文明的传承,而不使其散。
他成为了一种概念,一种思想,一种大道。
当你信奉他的道,学习他的道,理解他的道,去继承、去思考、去传播的时候,他就活在你的身上。
这是一种真正无私无我的证道方式。
也同样因为他的这种证道方式,为人族在与仙佛神的‘抗争’中,获得了一丝余力。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一个儒家修行入骨的大儒,可以凭借自身的思想,去抗拒任何怪力乱神的侵扰和干涉这是何等的伟大!
有了这样的力量,国家、朝廷才能渐渐摆脱来自神佛的束缚,依旧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而不至于,让凡间成为神佛的嬉戏场,为所欲为。
反而是将一些拥有一定道德观的神佛‘渡入’儒家文化的门槛中,让他们拥有了儒家设定的是非观、道德观。
“看来,那些志怪小说里,时常有精怪鬼灵,去骚扰那些书生,也是有道理的。读书人的背后,是儒家虚化成大道的至圣和亚圣在守护,精怪渡劫,以读书人为‘护盾’,就有很大概率,躲过死劫。”挖掘出了一个历史真相的封林,没有太多的感慨。
至圣和亚圣的选择,当然是正确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牺牲’,才让人族在满天神佛的压迫下,保留了一些自主性和微弱的权利。
但是封林也仅仅只是敬佩而已。
同时也从他们的牺牲与绽放中,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辉煌。
百家争鸣之后,便是一段漫长的暗淡期。
始皇意图反天,以十二金人,封锁人间,拒绝天庭和神佛的干涉。
终究还是失败了。
然后是汉,然后是三国,然后是两晋,然后是南北朝隋唐。
时间脚步从不停歇。
而封林却隐藏的越来越深,他看着一切,却抽离的更加干净,更无痕迹。
不再想着搞事情。
就真的如同一个观察者一般,默默的躲在世界的背后,观察着所有的变化以及命运的变迁。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
仿佛一切都受他摆布,却又都与他无关。
“假如非要形容的话那么我这样的状态,就像是在看一本书。但是我究竟只是单纯的读者,还是作者?”封林时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思考!
本就是常态。
任何的行业,任何的修行,走到了高处,最关键的都是深入的挖掘与思考。
没有例外。
哪怕是出来做‘生活心理健康管理输出服务’,能够真正做到顶端的,也绝不仅仅只是靠颜值和身材。
只有小年轻才只懂得、只爱好使劲冲,用力钻。
只不过绝大多数的小年轻,都没什么钱。
这个时候,懂得思考,懂得运用某些优势,懂得心灵上的抚慰,就是一种本钱,也是一种拉高价格的优势。
封神之战,如期而至。
三皇五帝的时代,漫天的神佛,还没有真正重视到人族的强大与关键,所以他们可以容忍三皇五帝的出现。
甚至三皇在世界之内的位格,可堪媲美圣人。
但是时代在发展,岁月在变迁。
圣人的布局长达万古。
人族的生活在越变越好,生存的环境,也不再如远古时代那样的严苛。
但是人族本身真正在这个世界上,具有的话语权,却越来越少。
甚至渐渐的,在面对不公和摆布时,连最基本的反抗权都不再拥有。
时代在变好,但是人族在变弱。
商朝的君王,有不少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想要改变,武祖子瞿失败了。
后世被称之为‘纣王’,定性为残暴之君的商朝最后一任国君,想要效仿武祖,再开启人族强大之盛世。
这一次,他招揽了许多游历天下的截教门徒入朝为官,想要借用这天下第一大教派的声势,达到借鸡生蛋的效果。
他的想法是可以的,作为一个君王,作为一个凡人,纣王子受的思维方式,不可以说是错误。
只是他的目光还是太短,看到的还是太少。
注定沦为一枚棋子。
封林并没有挽救倾塌的商朝。
纣王太着急了,他既挑战了漫天的仙佛神,也挑战了原本固有的文明制度。
当他的敌人,遍布目光所及一切时,又岂能不败?
至于所谓残暴不仁,所谓严刑峻法,所谓好色奢靡,都不过是胜利者将他钉死在耻辱柱上的罪状而已。
别的不提,统计一下,纣王作为诸侯之王,人间君主,即便是加上被妖精迷惑,也不过有五个女人。
这在古往今来的皇帝里,都可以算少的了。
轩辕黄帝昔日,还驭百女而乘龙飞天,远胜过他。
作为站在‘正义’一面,讨伐纣王,誉为‘圣贤’的西伯侯姬昌,加上几个义子,一共有一百个儿子。
还没算女儿。
这么多的儿子,该有多少个老婆?
当然,封林是观察者,他没有加入自己的好恶。
也没有如同很多人那样,强行的去给一些历史上‘定性’的人洗白,然后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癖好。
在他的眼里,纣王也不是什么好鸟。
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失败的帝王而已。
与倒霉的崇祯皇帝,也同样被洗白过一番的杨广之流,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作为一个皇帝,居然不懂得利益平衡,不明白自己代表的是哪些人的利益,不懂得虚与委蛇。一味的刚愎自用,蛮横推行自己的想法和政策。
这就是最大的愚蠢和错误,怎么都没得洗。
封神过去了。
随后是周朝八百年。
见过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见过了东周的分崩离析,天下诸侯纷纷无视周天子,春秋争雄,战国争霸。
同时,也有许多仙神,以化身降临凡间,创造学说。
更见到了儒家创始者,被誉为至圣的孔圣人。
这位孔圣人的真身是谁,历来不乏猜测。
有人从‘有教无类’这四个字,断定是通天教主。
有人因为姓孔,就以为是孔宣。
但其实,这些都是妄论而已。
孔圣人就是孔圣人。
他谁也不是。
他是各种思想,各种学说,在这乱世中碰撞后,绽放出来最为璀璨的文明之花。
以凡人之躯,与圣人比肩。
他同样经历生老病死,然后将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执着,自己的一切,都化入了自己开辟的道中。
以独特的方式,凝聚着华夏文明的核心,延续着文明的传承,而不使其散。
他成为了一种概念,一种思想,一种大道。
当你信奉他的道,学习他的道,理解他的道,去继承、去思考、去传播的时候,他就活在你的身上。
这是一种真正无私无我的证道方式。
也同样因为他的这种证道方式,为人族在与仙佛神的‘抗争’中,获得了一丝余力。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一个儒家修行入骨的大儒,可以凭借自身的思想,去抗拒任何怪力乱神的侵扰和干涉这是何等的伟大!
有了这样的力量,国家、朝廷才能渐渐摆脱来自神佛的束缚,依旧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而不至于,让凡间成为神佛的嬉戏场,为所欲为。
反而是将一些拥有一定道德观的神佛‘渡入’儒家文化的门槛中,让他们拥有了儒家设定的是非观、道德观。
“看来,那些志怪小说里,时常有精怪鬼灵,去骚扰那些书生,也是有道理的。读书人的背后,是儒家虚化成大道的至圣和亚圣在守护,精怪渡劫,以读书人为‘护盾’,就有很大概率,躲过死劫。”挖掘出了一个历史真相的封林,没有太多的感慨。
至圣和亚圣的选择,当然是正确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牺牲’,才让人族在满天神佛的压迫下,保留了一些自主性和微弱的权利。
但是封林也仅仅只是敬佩而已。
同时也从他们的牺牲与绽放中,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辉煌。
百家争鸣之后,便是一段漫长的暗淡期。
始皇意图反天,以十二金人,封锁人间,拒绝天庭和神佛的干涉。
终究还是失败了。
然后是汉,然后是三国,然后是两晋,然后是南北朝隋唐。
时间脚步从不停歇。
而封林却隐藏的越来越深,他看着一切,却抽离的更加干净,更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