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部衙门设在皇城内。凡事开头难一个新设立的衙门要想进入正常运转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连半个多月林沐风和高巍和卓敬三人都忙于种种“管理规章”的出台以及各级人员的配置等诸多事务性工作。有了朱允的强力支持朝廷很快从各部、衙门中抽调了一批中低级官员和数十名杂役进入商部工作。

    而随着朝廷开放海禁、鼓励从商、设立商部衙门诏书的公告天下商部在大明各地的分部衙门也在紧锣密鼓地成立之中。林沐风认为商部是一个管理通商事宜的衙门或者说是一个机构其不同于朝廷其他部署衙门必须要在基层设立独立于地方衙门的专门衙门。当然商部的分部衙门只在商业繁华的大城市设立譬如徐州府青州府苏州府扬州府等等。

    就此事朝会又争议了好几天在朱允的强力推动下才得到了通过——各地商部分部作为朝廷商部的派出衙门直接归属于朝廷商部而朝廷商部则直接听命于皇帝。各地商部分部衙门的官员或者从当地衙门中抽调配置或者由吏部委派……这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据林沐风估计要想真正运转到位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京师的商部衙门很快便进入了正轨。但作为一个新生的官方衙门如何去运作如何去履行职能管理商务也是千头万绪需要一一理清。

    林沐风根据现代社会的“商管”理论经过一番变通后尽量结合大明社会的现实制定出了一整套的商管思路。

    其一。要先将所有城市中的店铺进行造册登记放由商部印的“经营许可证”类似于官方契约。以后。凡新开商铺必须要到所在商部衙门登记核准证;其二根据商铺的“营业额”和贸易总量以及商品门类分别收取赋税制定出一系列的赋税额度每月收取一次;其三对商铺贸易和产品进行价格控制严禁哄抬价格欺行霸市等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其四保护中小商铺在税赋上予以减轻……

    实话实说大明商贾地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朝廷对商人的赋税还是相对较轻的。商部地成立一来增加了商业贸易中间环节的赋税二来对整个市场进行了宏观上的“调控”三来鼓励和保护中小商铺的展。只要进入良性循环大明商业不难进入前所未有的繁盛阶段。

    林沐风“兼职”太多商部的日常事务其实是由高巍和卓敬两人具体来做林沐风所做的就是定时与两人进行“沟通”签一些“文件”和“指令”。在组建商部的同时林沐风同时开始着手准备建立瓷学。根据最初的构想他准备在瓷学中设立三个“班级”一个是“成*人班”——专业制瓷工匠的系统培训一个是琉璃内画班专门招收少量具有绘画功底地工匠精英进行琉璃内画技艺传授。最后一个是“少年班”招收一批具有天赋的孩子从制瓷的初级知识开始学起。为大明瓷业培养后备人才。

    以朝廷名义下的诏书已经昭告各州府县由各州府县衙门报送学习人选。

    瓷学虽然是官办但还是要收取一定地学费的。林沐风本来是想由朝廷出资入瓷学者免费学习且负责学生的食宿。但他这一“建议”得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认为无谓增加朝廷负担。就连朱允也不赞成在朱允看来林沐风的制瓷技法等于是免费贡献给了朝廷。而朝廷又将之传授给各地工匠。这本来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岂能再免费办学。

    尽管是这样。但各地报名的人数还是呈现出异常火爆的态势据江南某地反馈回来的信息等候在衙门外面报名参加大明瓷学培训的工匠排起了长队当地几乎所有地工匠都蜂拥而上争取学习的机会。有些瓷窑业主为了能让自己地工匠入学疏通各种关系以期能争取获得一个名额。

    大明瓷行高的制瓷水平林沐风神出鬼没的制瓷技法和琉璃内画技法早已在大明瓷界传为神话林沐风居然会公开自己的技术对工匠们来说这等于是天上掉馅饼——要知道学到这些技术就相当于日后的滚滚财源啊!

    至于瓷学的“少年班”林沐风决定只面向京师周边招收。本来他以为制瓷在大明人尤其是一些官僚权贵眼里是一种下等低贱的杂役也就是平民家的孩子肯报名来没成想京师里一些官宦家地子弟也踊跃报名——当然或许凑热闹地成分更多一些。而这与朝廷官办也有关系。

    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瓷学地教材。当年还在益都县的时候林沐风就曾经编写过一本图文并茂的“制瓷手册”作为教授王二制瓷的“课本”王二为此还曾经被白莲教抓去挨了一顿打差点丧命。

    林沐风思之再三决定以此为基础编写一本“沐风瓷艺大典”。将大明瓷行瓷窑目前所掌握的各种瓷器的技法、琉璃技法等全部分门别类绘制彩图对瓷器的塑胎、施釉、烧制等一系列流程进行详细的“技术再现”将来好作为瓷学教师授课的“范本”。

    瓷学的授课老师人选他也初步有了谱。除了自己以外张风王二老孟这些人都足以胜任。尤其是张风不仅熟知整个制瓷流程的技术还掌握了琉璃内画的技法是当仁不让的“席教师”人选。

    “瓷艺大典”的编写林沐风交给了张风。这几日张风和王二正带着几个能书善画的秀才一点点对大明瓷行瓷窑的制瓷技术进行整理和编写。

    林沐风忙得焦头烂额朱允见他实在是太操劳便下旨恩准他可以免朝。

    又一轮红日高悬当空这个深冬比去年温暖了许多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暖冬。林沐风活动着有些僵硬地胳膊慢腾腾地向府门外走去。

    快要过年了准备年货打扫卫生府里的仆人们正在林虎的指挥下忙的不亦乐乎。林沐风刚要出门身后传来低低地呼唤:“少爷……”

    林沐风如今位高权重府中下人都呼他为“大人”叫他“少爷”的只有轻云和轻霞两个丫头。林沐风回头来扫了一眼见轻云的俏脸涨得通红盈盈走了过来。

    “轻云这些粗活你就不用干了我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林沐风微微一笑轻轻探手为轻云拂去了身上的一抹灰尘。

    轻云嘻嘻一笑“少爷少奶奶说今年还要做少爷以前弄的那个酥锅家里的厨娘不会做还是得我来呢……”

    顿了顿轻云又道“少爷是不是要去张风家里?见了香草姐姐代轻云说一声她要的香囊我明儿个给她送过去。”

    林沐风点了点头拍了拍轻云的肩膀“注意自己的身子别太累了。”

    说完林沐风就匆匆而去。去锦衣卫衙门转了一圈又赶去商部衙门跟高巍和卓敬沟通了半个时辰最后才坐着自己的官轿去了张风的家。林沐风素日本来是骑马而不乘轿的但这些日子实在是太疲倦在柳若梅的再三要求下这才坐起了轿子。

    张风的家目前成了“瓷艺大典”的编辑部了。两间厢房里炭火熊熊燃烧暖融融地张风带着几个秀才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分工明确有的绘图有的抄写“技术攻略”。

    林沐风掀开门帘向张风招了招手张风赶紧出来躬身一礼“先生你来了。”

    “大典编写进度如何?”林沐风问道。

    “回先生的话我估摸着再有十天就可以整理完毕交付印刷了。先生关于琉璃技法我准备专门开设一个章节详细地将先生传授给阿风的技法记录下来……”张风笑着把进度和编写的一些细节汇报了一遍然后神色间稍稍有一些犹豫欲言又止。林沐风拍了拍他的肩膀“有话就说跟我还藏藏掖掖吗?”

    张风尴尬地一笑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内画琉璃笔筒来递给了林沐风。乳白色的笔筒内壁中赫然刻绘着一个飘然出尘站立在桂花树下的士子。

    林沐风拿在手里端详着不由笑骂道“好你个小子这是内画的我呀。不过还不错线条的处理整体的布局色彩的匀染都已经非常娴熟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笔法太过阴柔了内画的风韵和色调略显凄凉以后你要注意。”

    张风抬头看了林沐风一眼小声道“先生这个内画琉璃笔筒不是阿风所画。”

    林沐风闻言一惊“不是你?是谁?!”

    这内画技法林沐风可是只教给了张风他相信在这大明社会除了他之外不可能有另外的人掌握这门美工技术。除非除非这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来自现代社会且熟知内画的穿越者。不过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章节目录

瓷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格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五十四章 瓷艺大典-碰瓷之王txt,瓷王,笔趣阁并收藏瓷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