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九三节 学堂开业 一-重回永乐时代 小说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九三节 学堂开业 一-重回永乐时代 小说-重回永乐时代-笔趣阁
重回永乐时代
作者:清宵好梦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潇湘学堂已经完工了,在王动眼里,这是个技工学校,所以实验室一定要有,而且王动考虑到大明朝只此一家,选地的时候,留了后手,八百亩,还不算周围的山,虽然那是为了印刷厂,买四周的地,可是费了番口水,最后还是说动了长沙县,让他们出面去和当地的乡绅说,让出部分地给潇湘记,好处是,以后经过他们周边通向学堂的路桥,潇湘记包了。
王动在他们盖房子的时候,去看了一下。明朝盖房子很简单,也就是砖瓦木就行了,当然了木是要去买的,树虽然多,但能成木材用的不多,做个门框还行,梁柱那就不妥了,砖瓦自己烧就行了,所以当他们要盖房子的时候,找来的泥水匠大师傅自己就在附近的山下有小土窑,自己动手,就着建筑这个产业链向下兼并,此人还真有些生意头脑,不只是个简单的匠人,当然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张浩才决定买下他的作坊收了他手下这帮人的。不过张浩不会想到,这个大师傅能投向三湘商会,最大的吸引力不是钱,而是王动。
王动在选址的时候就去了,然后是看他们的房子的图,整个学堂的布局,每个课室什么样的结构,然后是定下怎么装修,还与木匠一起设计桌椅。这些就算了,连砖瓦他都过问,红砖青砖,不要,王动自己设计了空心砖,最让这位大师傅想不到的是,他把潭州煤炉那边烧铁制陶后的煤渣送了过来,让他们磨碎制砖,反正王动出的钱也不错,这年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于是,这个大师傅也乐的凑这个热闹。其实最关键的是,他知道王动是潇湘记的大掌柜,另外,王动还是大学问家,文章做的好,这种人能折节去喊他大师傅,让他激动不已,所以也就以诚相待,不过当第一窑砖出来的时候,他以一个资深砖瓦匠的职业经验判断,这个砖是个好东西。为什么呢,轻!虽然明朝粘土还是不是什么重要资源,所以他还没这方面的认识,只是感觉到这个砖轻,而且他也知道加了煤渣会防火、且隔热、还能吸声、防潮,这些都比土砖强,这叫一个佩服呀,你说人家读书人怎么会懂这些,年纪也不大呀,大师傅家里几代和砖石找交道,自己祖传的手艺都没弄明白这些个东西,人家一个读书人,看那样子都没和过泥的,居然知道这些。这也就算了,王大掌柜居然还懂石灰,然后更让他吃惊的是,大掌柜告诉他,还有一种东西,更好用,叫水泥,也是烧石而成,再磨成粉,一遇水比石还硬。这勾起了他的兴趣,作为了个砖瓦匠,最大的自豪是自己能参与大型宫殿的建设,比如他本人就参加了潭王府的建设,后来谷王过来的时候,重修他又被召了过去,本来潇湘记这种小工程,他是不会放在眼里的,去个徒弟就行了。不过湘翁的面子是要给的,三公子可是直接到他府上来找他的,这位大师傅可是参加过潇湘记开业活动的,在长沙府也算是个名人,当然了,这也是他的日常谈资之一。如果还能制出一个新的建材出来,那可是留名青史的呀,这个水泥,吊起了大师傅的兴致,不过王动却要去查一下,他虽然知道个大概,但能查到资料最好,少走弯路。最后王动告诉大师傅以石灰石和土为主要原料,先经磨碎,再掺在一起,放到窑中烧,烧好后再磨细,加入石膏拌好就行了。王动就知道这么多,怎么整,就交给这个大师傅了,王动只是时不时的过来看看,然后从几大窑场送点废料过来,看能不能帮上忙。不用多说,水泥还是被他们制了出来,且成了总要的明,这是王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动到了明朝,怎么为人处事,是家教,是大学的集体生活,是机关的工作经验,但财的本事大多是初中高中的读死书死读书,看来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是有长处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他上岗前在农村扶贫一年,这一年时间,他生活在农村,在那帮着农民弄化肥,弄种子,修路修桥,镇里的砖瓦厂,小水泥都是他们蹲点扶持的对象。本来王动也是农民家庭出来的(后来农村城镇化了),加上这一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对农业更有体会,认识更深,也积累了一定的农业知识。同他在一个扶贫工作组的,还有一位是省农垦集团的一位农场场长,农大毕业的,是省农垦系统最年轻的场长(处长级),这位场长也是教给了他很多农业常识,但非常不幸,后世的常识,放到明朝有的也是太先进了,用不上。但一年的扎根农村的生活,对他在明朝的生活太有帮助了。
王动到学堂的时候,自己也不认识了,本来他反对搞个围墙,但后来一想,学堂里有些他不大看的上眼的东西,放在大明朝可能是很值钱的商业秘密,于是也没反对,这会过去一看,那围墙其实不高,不到两米,上面还有瓦盖着,青瓦白墙,远远就是一道风景,这个王动是从后世苏州城的感觉而定下的,就是白和青这两色,别的不要,素雅,这会一看,正是他想要的感觉。越过黛瓦就能看到里面的房子,整整齐齐的好几排,王动还留了操场,学生教室十间,实验用的课室整二十间,光教工和潇湘记的宿舍,他就盖了四五十间,至于为什么要这么搞,那王动是和张晋湘商量过的,做什么样的生意,最后都是人的问题,大师傅可以从外面挖,但下面的帮手能自己培养的都要自己培养。潇湘记现在只开了两科,就是厨师和小二,但接下来,王动说了,要开的东西很多,比如帐房,王动的算帐的本事,张晋湘可是惊为天人的,那些个阿拉伯数字的使用,现代数字的知识,早就让他们震惊过了,要是这些算帐的都会,那一个帐房可以看几个店。
至于老师,从外面请一定是要的,但店里当值的大师傅,掌柜都要轮流到学堂里来教课,那些从店里退下来的老师傅,更是当仁不让,能讲的就去讲,不能讲的去看实验室。开始潇湘记装修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见识到了培训的好处,以前没有总结这么一说,总结出来的经验那是传家宝,不会给外人知道的,除非你拜到我门下做徒弟,现在不一样了,居然去听课就行了,一人讲下面十多人同时在学。后来在董大家的学堂里,长沙府的管事们都过来了,培训结束后,统一的制服了出去,厨师小二重新定级,新的记帐方法开始实行,统一的采购也有了,潇湘菜谱各店都有,从早餐,早茶,中餐,下午茶,晚餐,宵夜,六个营业进段,多种多样的经营模式也很快建立了起来。本来王动说这些的时候,张晋湘张浩还有老徐掌柜以为至少要两三个月,才能把长沙府统一起来,结果只是半个月,培训完后,老徐掌柜作为钦差在长沙府的十几个店走了一圈,看了一下,居然都做的不错,有模有样了,更重要的是,潇湘记变了,完全变的和别的酒楼不一样了,客人一进去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内部传帮带学的风气已经起来了,个个都在比级别,都要学东西。如此上进,真不比外面的读书人差呀。
王动在他们盖房子的时候,去看了一下。明朝盖房子很简单,也就是砖瓦木就行了,当然了木是要去买的,树虽然多,但能成木材用的不多,做个门框还行,梁柱那就不妥了,砖瓦自己烧就行了,所以当他们要盖房子的时候,找来的泥水匠大师傅自己就在附近的山下有小土窑,自己动手,就着建筑这个产业链向下兼并,此人还真有些生意头脑,不只是个简单的匠人,当然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张浩才决定买下他的作坊收了他手下这帮人的。不过张浩不会想到,这个大师傅能投向三湘商会,最大的吸引力不是钱,而是王动。
王动在选址的时候就去了,然后是看他们的房子的图,整个学堂的布局,每个课室什么样的结构,然后是定下怎么装修,还与木匠一起设计桌椅。这些就算了,连砖瓦他都过问,红砖青砖,不要,王动自己设计了空心砖,最让这位大师傅想不到的是,他把潭州煤炉那边烧铁制陶后的煤渣送了过来,让他们磨碎制砖,反正王动出的钱也不错,这年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于是,这个大师傅也乐的凑这个热闹。其实最关键的是,他知道王动是潇湘记的大掌柜,另外,王动还是大学问家,文章做的好,这种人能折节去喊他大师傅,让他激动不已,所以也就以诚相待,不过当第一窑砖出来的时候,他以一个资深砖瓦匠的职业经验判断,这个砖是个好东西。为什么呢,轻!虽然明朝粘土还是不是什么重要资源,所以他还没这方面的认识,只是感觉到这个砖轻,而且他也知道加了煤渣会防火、且隔热、还能吸声、防潮,这些都比土砖强,这叫一个佩服呀,你说人家读书人怎么会懂这些,年纪也不大呀,大师傅家里几代和砖石找交道,自己祖传的手艺都没弄明白这些个东西,人家一个读书人,看那样子都没和过泥的,居然知道这些。这也就算了,王大掌柜居然还懂石灰,然后更让他吃惊的是,大掌柜告诉他,还有一种东西,更好用,叫水泥,也是烧石而成,再磨成粉,一遇水比石还硬。这勾起了他的兴趣,作为了个砖瓦匠,最大的自豪是自己能参与大型宫殿的建设,比如他本人就参加了潭王府的建设,后来谷王过来的时候,重修他又被召了过去,本来潇湘记这种小工程,他是不会放在眼里的,去个徒弟就行了。不过湘翁的面子是要给的,三公子可是直接到他府上来找他的,这位大师傅可是参加过潇湘记开业活动的,在长沙府也算是个名人,当然了,这也是他的日常谈资之一。如果还能制出一个新的建材出来,那可是留名青史的呀,这个水泥,吊起了大师傅的兴致,不过王动却要去查一下,他虽然知道个大概,但能查到资料最好,少走弯路。最后王动告诉大师傅以石灰石和土为主要原料,先经磨碎,再掺在一起,放到窑中烧,烧好后再磨细,加入石膏拌好就行了。王动就知道这么多,怎么整,就交给这个大师傅了,王动只是时不时的过来看看,然后从几大窑场送点废料过来,看能不能帮上忙。不用多说,水泥还是被他们制了出来,且成了总要的明,这是王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动到了明朝,怎么为人处事,是家教,是大学的集体生活,是机关的工作经验,但财的本事大多是初中高中的读死书死读书,看来中国的应试教育还是有长处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他上岗前在农村扶贫一年,这一年时间,他生活在农村,在那帮着农民弄化肥,弄种子,修路修桥,镇里的砖瓦厂,小水泥都是他们蹲点扶持的对象。本来王动也是农民家庭出来的(后来农村城镇化了),加上这一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对农业更有体会,认识更深,也积累了一定的农业知识。同他在一个扶贫工作组的,还有一位是省农垦集团的一位农场场长,农大毕业的,是省农垦系统最年轻的场长(处长级),这位场长也是教给了他很多农业常识,但非常不幸,后世的常识,放到明朝有的也是太先进了,用不上。但一年的扎根农村的生活,对他在明朝的生活太有帮助了。
王动到学堂的时候,自己也不认识了,本来他反对搞个围墙,但后来一想,学堂里有些他不大看的上眼的东西,放在大明朝可能是很值钱的商业秘密,于是也没反对,这会过去一看,那围墙其实不高,不到两米,上面还有瓦盖着,青瓦白墙,远远就是一道风景,这个王动是从后世苏州城的感觉而定下的,就是白和青这两色,别的不要,素雅,这会一看,正是他想要的感觉。越过黛瓦就能看到里面的房子,整整齐齐的好几排,王动还留了操场,学生教室十间,实验用的课室整二十间,光教工和潇湘记的宿舍,他就盖了四五十间,至于为什么要这么搞,那王动是和张晋湘商量过的,做什么样的生意,最后都是人的问题,大师傅可以从外面挖,但下面的帮手能自己培养的都要自己培养。潇湘记现在只开了两科,就是厨师和小二,但接下来,王动说了,要开的东西很多,比如帐房,王动的算帐的本事,张晋湘可是惊为天人的,那些个阿拉伯数字的使用,现代数字的知识,早就让他们震惊过了,要是这些算帐的都会,那一个帐房可以看几个店。
至于老师,从外面请一定是要的,但店里当值的大师傅,掌柜都要轮流到学堂里来教课,那些从店里退下来的老师傅,更是当仁不让,能讲的就去讲,不能讲的去看实验室。开始潇湘记装修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见识到了培训的好处,以前没有总结这么一说,总结出来的经验那是传家宝,不会给外人知道的,除非你拜到我门下做徒弟,现在不一样了,居然去听课就行了,一人讲下面十多人同时在学。后来在董大家的学堂里,长沙府的管事们都过来了,培训结束后,统一的制服了出去,厨师小二重新定级,新的记帐方法开始实行,统一的采购也有了,潇湘菜谱各店都有,从早餐,早茶,中餐,下午茶,晚餐,宵夜,六个营业进段,多种多样的经营模式也很快建立了起来。本来王动说这些的时候,张晋湘张浩还有老徐掌柜以为至少要两三个月,才能把长沙府统一起来,结果只是半个月,培训完后,老徐掌柜作为钦差在长沙府的十几个店走了一圈,看了一下,居然都做的不错,有模有样了,更重要的是,潇湘记变了,完全变的和别的酒楼不一样了,客人一进去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内部传帮带学的风气已经起来了,个个都在比级别,都要学东西。如此上进,真不比外面的读书人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