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了青州、冀州之后,虽然刘备还没有完全控制冀州,但是占据两州之地,也是领先了天下诸侯一大步,称得上是志得意满。

    不久,卢植死了,死前留下遗言,“世事艰难,当以节葬为上,只需一口薄皮棺材,合衣而葬便可!”

    于是,刘备便打着卢植遗言的招牌,真的来了一次节葬,只是自己身披白衣,为其守孝三月。说是守孝,也不过是不吃肉,不喝酒,至于官职是万万不会丢的。又将卢植留下的幼子,接到了冀州,算是为师傅卢植照顾后人。

    刘备风光得意,而被刘备忽悠的孔融,去到了长安之后,则有一种有力无处下手的感觉。

    表面上,王允对孔融很客气,但是王允并不信任他,王允并不是怀疑孔融的人品,而是王允不信任孔融的保密能力,所以对于孔融几次表示,想要诛除董卓,王允都是一副董太师于国家有大功,于我个人有大恩大德,我不能相负的意思,真的是一点口风都不透。

    长安朝廷诸公,想要刺杀董卓久矣,这世界上的聪明人有的是,刘备是靠着知道历史发展,才能知道刺杀董卓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而有些人则是通自己的观察,得出的刺杀董卓,才是正确的选择,这个人就是荀攸。

    荀攸真不愧是被曹操倚重为“谋主”的人物,一眼就看出了形势的真正关键所在。董卓在长安,甚至在关中地区,都没有多少心腹亲信,其主要的心腹部曲,牛辅布防在长安至洛阳之间,李傕、郭汜、贾诩等人,又率军东征豫州、兖州,全部都远离长安。

    他对众人说道:“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肴、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

    荀攸的意见就是,只要派人直接董卓刺杀即可,等董卓一死,派兵据守函谷关等关隘,阻断牛辅等人西返长安,同时以朝廷号令天下,大事可成!

    从荀攸的言辞来看,他也是个野心勃勃之辈。

    为了刺杀董卓,荀攸共有几个同党,分别为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孚等五人,以何颙为首。

    执行行刺计划的,是越骑校尉伍孚,此人“质性刚毅,勇壮好义,力能兼人”。

    一日,伍孚在袍服中藏了一把短刀,找到董卓自称有事情汇报,董卓并不知道伍孚要刺杀自己,等到伍孚汇报了之后,董卓为了表示亲近,还亲自为伍孚送行,两人肩并肩的走在一起。

    一边走,董卓还一边拍着伍孚肩膀,表示亲密。

    就在这个时候,伍孚突然拔出短刀,刺向董卓,眼看着董卓就要在劫难逃了!

    哪里知道,董卓身经百战,征战沙场多年,虽然现在年纪大了,变成了一个死胖子,但却是一个灵活的死胖子。他面对伍孚刺来的短刀,不慌不忙,连退几步,躲了过去,然后,董卓大声招呼周围的卫兵将伍孚制服。

    等到伍孚被制住了之后,董卓厉声喝道:“你想要造反吗?!”

    伍孚大声道:“你非吾君,吾非你臣,何反之有?你这贼子乱国篡主,罪盈恶大,我这才来诛杀你这个奸贼!我恨不车裂你于市朝,以谢天下。”

    听了这话,董卓大怒, 命人把伍孚乱刀砍死、大卸八块。

    等到伍孚死了,董卓又后悔起来,他知道伍孚必然有同谋之人,只是伍孚死了,只好又命人追查伍孚的同党。

    何颙、荀攸因为平日里和伍孚的交情好,全都被抓。

    其中,何颙是这几人的首领,他以为自己难逃一死,不甘心受辱,干脆在狱中自杀身亡。

    而荀攸则十分的淡定,他知道伍孚是当场死亡,死无对证。所以,荀攸在狱中“言语、饮食自若”,表现得自己与“刺董案”毫无关联,这样一来,董卓虽然也知道荀攸与伍孚有来往,但是与伍孚有来往的人多了,董卓无法确定荀攸有参与“刺董案”,于是就这样搁置下来。等到董卓被吕布和王允给干掉之后,荀攸就被放了出来。

    荀攸的行为,向我们充分说明了,什么叫做“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至于郑泰,他逃出了长安,同行的还有华歆等六、七人。

    他们从武关出发,路上遇到一个男人独自走路,这个男人希望能和他们一起走,几个人全都怜悯他,想要答应他。

    只有华歆说道:“不行。我们现在已经在危险之中,有祸福患难,大家的道义应像一个人一样。无故接受一个人,不了解他的道义。接受了他以后,如果遇到了困难,能半路抛弃他吗?”

    大家不忍心抛开那人,那个人终于跟他们一起走了。

    半路上,这个男人掉进井里,大家想要不管他,华歆却说道:“他已经和我们在一起了,抛弃他是不道义的。”

    于是,华歆带领他们一同返回,把那个人救了出来,后来这个人和大家告别离开了,大家都认为华歆很有道义。

    所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管宁在一起,华歆就是个背景,但是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华歆就是主角了。

    伍孚刺杀董卓虽然失败了,但却给后来者指明了方向,王允也认识到刺杀董卓才是最好的选择。

    尤其是王允以三公之一的司徒掌管尚书台,可以说董卓一死,朝廷的大小事务,就都要由他来掌管了。

    初平三年,西元一九二年,春,因为持续六十多天阴雨,王允与士孙瑞、杨瓒二人一同去登坛做法,乞求天晴。

    见到左右没有其他人在,王允再一次邀请二人联手诛董,于是,三人再次决定继续从前的谋划。

    这一次,王允看中的刺客,是吕布。

    原来,吕布和王允都是并州人,作为乡党,天然是就有那么几分亲近。

    而王允也表现的并不像关东士人那样看不起武将,相反,王允一直表示,自己甚为欣赏吕布的勇武,折节下交,时常邀请吕布到自己府上做客。

    对于吕布来说,王允乃是并州第一名士,太原王氏是天下豪门,吕布对于王允是抱着一种仰视的态度,时间一久,两人便自然成了好友。

    董卓一开始对吕布很信任,认其为义子。董卓也知道自己树敌太多,害怕遭到暗算。因此,无论去哪里,都让吕布做随从侍卫,于贴身护卫。但董卓性格刚愎,脾气暴躁。曾经为一件不合自己心意的小事,拔出手戟掷向吕布,幸亏吕布身手敏捷,迅速躲避,然后向董卓道歉、谢罪,董卓才放过了他。从此,吕布便暗中怨恨董卓。

    后来,董卓让吕布守卫自己的内寝,而吕布乘机与董卓的一侍女私通,又生怕董卓察觉,心中更加的不能自安。

    一日,王允又邀请吕布前来赴宴,借着酒劲,吕布向王允诉苦,于是王允趁机邀请吕布共同刺董。

    一开始,吕布还不肯答应,说道:“我与董卓有父子之情,如之奈何!”

    王允劝吕布道:“君姓吕,董卓姓董,本不是骨肉至亲。如今你都和他关系恶化,都已经开始危及自身了,还谈什么父子之情?难道董卓向你掷戟的时候,还有父子之情吗?”

    吕布终于被这句话说服,决定参与刺董。

    四月,汉献帝刘协生了病,不久康复,汉规,天子病愈,百官当入宫庆贺。于是,天子宣布将在未央殿召集群臣举办庆祝会。王允和士孙瑞秘密写好声讨董卓罪状的诏书,叫士孙瑞偷偷交给吕布,再让吕布同郡人骑都尉李肃等十余人伪装成皇宫卫士,埋伏在北掖门等待董卓进宫。

    骑都尉属九卿光禄勋,平日入卫宫室,掌羽林骑。

    得到了天子病愈,邀请文武百官同贺的消息,董卓不疑有他,乘车前往皇宫,吕布随从护卫。

    当时有谣言:“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千里草,董也,十日卜,卓也。这个童谣的意思是董卓要死了,董卓不悟。

    又有道士在一块长一丈的布上,上下都写了一个“口”字。布上书“吕”字以示董卓,董卓也不知其为吕布也。

    董卓当入会,陈列步骑,自营至宫,朝服导引其中。其马踬而不前,董卓心中奇怪欲止,吕布劝董卓前行,董卓这才衷甲而入。

    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朝服内穿铠甲,所以未伤及要害,而李肃刺伤董卓手臂,并将其刺下车来,董卓急忙招呼吕布前来救援,他叫到:“吕布何在?!”

    一旁的吕布,掏出准备好的诏书,高高举起,大声喊道:“有诏讨贼臣!”

    董卓大怒,大骂吕布:“庸狗敢如是邪!”

    吕布率众人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

    太师府主薄田景和一个苍头上前抱住董卓的尸体,吕布又将他们杀死。

    吕布连杀三人之后,在场其他的人都不敢动。

    忽然,发出一阵震天的欢呼……

    “董贼死了!”

章节目录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弹冠振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215刺董-小红书,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笔趣阁并收藏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