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看到这里吧。来人,备马,准备回府!”
本来,刘备正在视察着耕地情况,见了简雍送来的信件,刘备打开看了一眼,立刻下令道。
一切准备停当,典韦将刘备的战马牵来,刘备冲着典韦笑了一下,以示感谢,翻身骑上战马,再众人的护卫下,迅速离开,回了青州刺史府。
回到了府中,刘备又将简雍送来的书信,拿了出来,上面开头便写着五个字,“袁绍据冀州,”。刘备先是快速看了一遍,然后,又从头到尾仔细
看了一遍。最后,刘备将信件放在身前的桌案上,自言自语的低声来了一句,说道:“简宪和……真想不到,这简宪和,居然还有情报头子的天赋。”
其实,想一想也不奇怪,简雍这人,虽然为人滑稽、幽默,但是简雍的幽默和滑稽,包含着大智慧。经常是通过一种更能让人接受的方式,进行进
谏,这其实是很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和眼力,因此,简雍能干好特务头子这一职业,其实也不奇怪。
在简雍的信中,详细的介绍了袁绍据冀州的整个过程。简雍先是从袁绍和冀州牧韩馥,拥立大司马幽州牧刘虞做皇帝开始。
为了拥立刘虞为敌,袁绍和韩馥可谓是不择手段。
制造谣言谶语,说什么“神人将在燕分”,“挖”了一块玉印出来,上面写着“虞为天子”。
基本上就是王莽篡汉、光武登基的时候,玩的那一套把戏。这就是在逼刘虞当皇帝,完全是把刘虞放到火上烤。
若是刘虞最后成功做了天子也就算了,甚至还会成为刘虞是真命天子的证据,就好比是“刘秀为天子”之类。
如果刘虞拒绝当天子,这些东西就是要刘虞性命的催命符,新的皇帝杀了他,甚至都不需要任何理由。
哪里知道,刘虞根本就不理袁绍和韩馥,不但几次拒绝了袁绍和韩馥的拥立,甚至在最后一次,刘虞不但斩了袁绍派去的使者,还放出话来,说袁
绍等人要是再逼他当皇帝,他就跑到匈奴人的地盘上去,哪怕是做野人,也不能做皇帝。
袁绍、韩馥等人见刘虞的态度坚决,便又请刘虞领尚书事,以便按照制度对众人封官,刘虞再次拒绝。人家刘虞,死活就是不当皇帝,你有什么办
法,还真能学赵匡胤,给刘虞给来一个“黄袍加身”不成。
而刘虞和公孙瓒也有矛盾,两人在政治理念上,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刘虞这人,拿现代的话说,属于是“白左圣母”型的政客,而公孙瓒这是不折
不扣的鹰派人物。刘虞主张对乌桓等外族施行“恩义”,而公孙瓒则主张武力征讨外族。
不能说刘虞和公孙瓒两人谁对谁错,刘虞作为幽州牧,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不能说没事就打仗。公孙瓒就不同了,他的本职工作就是领兵打仗,更倾向于用武力解决问题。
刘虞将公孙瓒的大半兵马都给遣散了,只留下区区一万人马。为了和乌桓人保持和平,刘虞经常赏赐乌桓人,而刘虞每赏赐乌桓人一次,公孙瓒就去抢一次,他的理由是,乌桓人是养不熟的,这么赏赐他们,反而会让他们轻视汉朝,于是,两人矛盾日深。
不过,可能是汉朝此时威望未失,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也还在双方的容忍范围之内,至少在表面上,公孙瓒还是能给刘虞一点面子的。
刘虞也想要讨伐董卓,不过自己有瓜田李下之嫌,或者干脆就是想把公孙瓒这个瘟神给送走,就派出公孙瓒出兵,讨伐董卓。
公孙瓒也遵命出兵,到了冀州地界,韩馥将冀州视为自己的私产,担心公孙瓒会对自己不利,抢夺冀州。于是,韩馥拒绝公孙瓒过境,而公孙瓒便带兵攻打韩馥,韩馥战败。
战争是一件让一个人迅速提升威望,或者失去威望的事情,韩馥战败,威望大跌,冀州立刻不稳起来,麹义率了数千人马,突然叛变,韩馥又带兵去讨伐,然后,又被打败了。
麹义,字子善,凉州金城人士,麴氏原本出自青州平原鞠姓,先祖鞠谭,西汉哀帝时任尚书令,由于受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案件牵连被削职为民,王莽时徒凉州,鞠谭由是“避难湟中、改鞠为麹”。
麹义也是武将世家出身,黄巾之乱时,麹义追随皇甫嵩镇压黄巾军,西凉的韩遂、边章也于西疆起兵相迎,金城麹氏整族依附于韩遂。麹义被家族抛弃,被朝廷怀疑,无奈之下,就留在冀州。
麹义此人,素有雄心壮志,心中也有着建功立业的想法,不然麹义也不可能在六、七年之后,还能手握一只八百人的强兵,击败白马公孙,可见是心中的雄心壮志不减。然而,冀州牧韩馥胸无大志,让他失望透顶,见韩馥被公孙瓒击败,也起兵造反。
袁绍见韩馥连续败在公孙瓒和麹义的手上,便派出人手,联络两人。
在韩馥内忧外患之下,袁绍派出谋士高干、荀谌到了邺城。荀谌与韩馥都是颍川人,对韩馥说道:“公孙瓒乘胜南下,诸郡望风而降;袁车骑也领兵到了延津,他的意图难以预料,我们私下都很为将军担忧。”
韩馥道:“既然如此,那怎么办呢?”
荀谌问道:“依将军估计,在对人宽厚仁爱方面,您比袁绍怎样?”
韩馥说:“我不如也。”
“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氏怎么样?”
韩馥说:“我不如也。”
“那么,在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家得到好处方面,您比袁氏又当如何呢?”
韩馥说:“我不如也。”
荀谌这才说:“公孙瓒率领燕、代精锐之众,兵锋不可抵挡;袁氏是一时的英杰,哪能久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地。如果袁氏、公孙瓒合力,与将军交兵城下,将军危亡即在旋踵之间。袁氏是将军的旧交,而且结为同盟,如今之计,不如把冀州让给袁氏。袁氏得到冀州以后,他一定会厚待将军。公孙瓒也就不能和他抗争。那时,将军不但能获得让贤的美名,而且您还会比泰山更加安稳。希望将军不必疑惑!”
本来,刘备正在视察着耕地情况,见了简雍送来的信件,刘备打开看了一眼,立刻下令道。
一切准备停当,典韦将刘备的战马牵来,刘备冲着典韦笑了一下,以示感谢,翻身骑上战马,再众人的护卫下,迅速离开,回了青州刺史府。
回到了府中,刘备又将简雍送来的书信,拿了出来,上面开头便写着五个字,“袁绍据冀州,”。刘备先是快速看了一遍,然后,又从头到尾仔细
看了一遍。最后,刘备将信件放在身前的桌案上,自言自语的低声来了一句,说道:“简宪和……真想不到,这简宪和,居然还有情报头子的天赋。”
其实,想一想也不奇怪,简雍这人,虽然为人滑稽、幽默,但是简雍的幽默和滑稽,包含着大智慧。经常是通过一种更能让人接受的方式,进行进
谏,这其实是很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和眼力,因此,简雍能干好特务头子这一职业,其实也不奇怪。
在简雍的信中,详细的介绍了袁绍据冀州的整个过程。简雍先是从袁绍和冀州牧韩馥,拥立大司马幽州牧刘虞做皇帝开始。
为了拥立刘虞为敌,袁绍和韩馥可谓是不择手段。
制造谣言谶语,说什么“神人将在燕分”,“挖”了一块玉印出来,上面写着“虞为天子”。
基本上就是王莽篡汉、光武登基的时候,玩的那一套把戏。这就是在逼刘虞当皇帝,完全是把刘虞放到火上烤。
若是刘虞最后成功做了天子也就算了,甚至还会成为刘虞是真命天子的证据,就好比是“刘秀为天子”之类。
如果刘虞拒绝当天子,这些东西就是要刘虞性命的催命符,新的皇帝杀了他,甚至都不需要任何理由。
哪里知道,刘虞根本就不理袁绍和韩馥,不但几次拒绝了袁绍和韩馥的拥立,甚至在最后一次,刘虞不但斩了袁绍派去的使者,还放出话来,说袁
绍等人要是再逼他当皇帝,他就跑到匈奴人的地盘上去,哪怕是做野人,也不能做皇帝。
袁绍、韩馥等人见刘虞的态度坚决,便又请刘虞领尚书事,以便按照制度对众人封官,刘虞再次拒绝。人家刘虞,死活就是不当皇帝,你有什么办
法,还真能学赵匡胤,给刘虞给来一个“黄袍加身”不成。
而刘虞和公孙瓒也有矛盾,两人在政治理念上,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刘虞这人,拿现代的话说,属于是“白左圣母”型的政客,而公孙瓒这是不折
不扣的鹰派人物。刘虞主张对乌桓等外族施行“恩义”,而公孙瓒则主张武力征讨外族。
不能说刘虞和公孙瓒两人谁对谁错,刘虞作为幽州牧,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不能说没事就打仗。公孙瓒就不同了,他的本职工作就是领兵打仗,更倾向于用武力解决问题。
刘虞将公孙瓒的大半兵马都给遣散了,只留下区区一万人马。为了和乌桓人保持和平,刘虞经常赏赐乌桓人,而刘虞每赏赐乌桓人一次,公孙瓒就去抢一次,他的理由是,乌桓人是养不熟的,这么赏赐他们,反而会让他们轻视汉朝,于是,两人矛盾日深。
不过,可能是汉朝此时威望未失,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也还在双方的容忍范围之内,至少在表面上,公孙瓒还是能给刘虞一点面子的。
刘虞也想要讨伐董卓,不过自己有瓜田李下之嫌,或者干脆就是想把公孙瓒这个瘟神给送走,就派出公孙瓒出兵,讨伐董卓。
公孙瓒也遵命出兵,到了冀州地界,韩馥将冀州视为自己的私产,担心公孙瓒会对自己不利,抢夺冀州。于是,韩馥拒绝公孙瓒过境,而公孙瓒便带兵攻打韩馥,韩馥战败。
战争是一件让一个人迅速提升威望,或者失去威望的事情,韩馥战败,威望大跌,冀州立刻不稳起来,麹义率了数千人马,突然叛变,韩馥又带兵去讨伐,然后,又被打败了。
麹义,字子善,凉州金城人士,麴氏原本出自青州平原鞠姓,先祖鞠谭,西汉哀帝时任尚书令,由于受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案件牵连被削职为民,王莽时徒凉州,鞠谭由是“避难湟中、改鞠为麹”。
麹义也是武将世家出身,黄巾之乱时,麹义追随皇甫嵩镇压黄巾军,西凉的韩遂、边章也于西疆起兵相迎,金城麹氏整族依附于韩遂。麹义被家族抛弃,被朝廷怀疑,无奈之下,就留在冀州。
麹义此人,素有雄心壮志,心中也有着建功立业的想法,不然麹义也不可能在六、七年之后,还能手握一只八百人的强兵,击败白马公孙,可见是心中的雄心壮志不减。然而,冀州牧韩馥胸无大志,让他失望透顶,见韩馥被公孙瓒击败,也起兵造反。
袁绍见韩馥连续败在公孙瓒和麹义的手上,便派出人手,联络两人。
在韩馥内忧外患之下,袁绍派出谋士高干、荀谌到了邺城。荀谌与韩馥都是颍川人,对韩馥说道:“公孙瓒乘胜南下,诸郡望风而降;袁车骑也领兵到了延津,他的意图难以预料,我们私下都很为将军担忧。”
韩馥道:“既然如此,那怎么办呢?”
荀谌问道:“依将军估计,在对人宽厚仁爱方面,您比袁绍怎样?”
韩馥说:“我不如也。”
“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氏怎么样?”
韩馥说:“我不如也。”
“那么,在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家得到好处方面,您比袁氏又当如何呢?”
韩馥说:“我不如也。”
荀谌这才说:“公孙瓒率领燕、代精锐之众,兵锋不可抵挡;袁氏是一时的英杰,哪能久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地。如果袁氏、公孙瓒合力,与将军交兵城下,将军危亡即在旋踵之间。袁氏是将军的旧交,而且结为同盟,如今之计,不如把冀州让给袁氏。袁氏得到冀州以后,他一定会厚待将军。公孙瓒也就不能和他抗争。那时,将军不但能获得让贤的美名,而且您还会比泰山更加安稳。希望将军不必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