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刘备并不清楚,汉灵帝虽然有废长立幼的意思,但是并没有付诸于行动。最后还是在遗诏中立了长子刘辨做皇帝。

    归根到底,刘备他也只不过是个历史爱好者,又不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掌握,也只能说是票友的水准。

    汉灵帝行事的确有些荒唐,但是他人并不蠢。虽然汉灵帝不喜欢长子刘辨,认为他“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认为刘协更聪明些,希望立刘协为太子。然而,从现实角度看,汉灵帝宠信皇后,何进又是大将军,位高权重。从名分上说,不管是立嫡,还是立长,都是长子刘辨占据优势。虽然说刘辨轻佻无威仪,但也没犯过什么错误。

    因此,立太子的事情就久拖不决,一直拖到汉灵帝临死前,才下遗诏决定立刘辨为帝,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

    真正想废长立幼并且做出了实际行动的人是蹇硕。

    此时汉灵帝的身体已经跨了,他害怕自己死后,何后会像害死刘协的母亲王美人一样,再把刘协给弄死了,将刘协嘱托给蹇硕照顾。蹇硕有私心,想拥护刘协登基,自己就可以独掌兵权,并且压倒张让、赵忠成为太监中的第一人。如果蹇硕的行动成功,只怕唐朝末年,宦官大权在握,废立天子的局面就会提前几百年出现了。

    如果要这么干,兵权在谁的手里,谁就极为重要。因此,刘备进入了蹇硕的视线之中。

    刘备并不知道,随着他带五千人马入京,在其他人眼中,刘备已经是洛阳城中得关键人物之一。

    如若让刘备知道了,一定会哭笑不得,我只来打酱油的,顺道去其他人的郡县上占点便宜,吃点免费的粮草,真心没有别的意思。

    但是其他人并不这么看。

    不但外戚一派的大将军何进认为,汉灵帝在这个时间点把刘备招入洛阳,还让他带兵五千,就是为了加强他对朝局的控制。

    至于进贡一万匹马什么的,那都是借口。

    便是宦官一派,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然,区区一个太守,哪里值得何进,这么一个堂堂的大将军亲自出面拉拢。

    只能说,他们这群人,虽然跟汉灵帝相处了几十年,但是,还是一点都不了解汉灵帝。汉灵帝这货,明明就是对追求金钱有一种病态的执着,这种病在后世被称之为强迫症。

    也是刘备来的时机太巧,巧合到让人不相信刘备是凑巧来的。这个时间点来洛阳,难道你就来打酱油的。

    此时的洛阳政治势力分成两派,一派是外戚和士大夫联合,而另一派自然就是宦官集团了。

    提起灵帝时期的宦官,就不得不提到十常侍。其实十常侍只是个统称,汉灵帝将最宠信的十二个宦官任命为中常侍,号称十常侍。这十二中常侍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

    虽然在后人看来,宦官全是一伙的,不过人一多,就容易分出派系,太监自然也不例外。

    此刻,汉灵帝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时候,和死人也差不了多少了,就是多一口气而已。而太监也由此分成了三派。

    这三个派系中一派以郭胜为首。郭胜是何进的同乡。当年正是他接受了何进的贿赂,把如今的太后选入宫中的。郭胜对于何氏一门的显赫功不可没,正等着何进报答他,所以郭胜是支持何进,支持长子刘辩的。

    另一派是张让、赵忠两人为首,这两人虽然不像郭胜那样支持何进,但是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算是比较倾向于何进的中立派。

    第三派是蹇硕。这个蹇硕,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壮健而有武略,算是太监中的战斗机。黄巾之乱后,汉灵帝关心军事事务,蹇硕便脱颖而出。并不列在十常侍之内。

    去年,汉灵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皆统于蹇硕。虽大将军亦领属焉。所以,丁原派出的张杨、张辽等人都是来拜见蹇硕,在蹇硕手下听命。

    蹇硕作为上军校尉,和何进因兵权之争而相互忌恨。因此,他属于是反对何进,支持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的。

    此刻,他与十常侍商议,说道:“如今洛阳城中,光禄勋卿将兵四千五百人:虎贲中郎将将兵一千五百具装甲骑、羽林中郎将将兵一千三百步兵、左监八百骑、右监九百骑。卫尉两千七百人:南北二军各五校尉,所部大者不过千人,小者六、七百人,不过八千人。中平元年,设八关都尉,每关五百人,约四千人,可以不计。又设西园八校尉,每部千人。如今洛阳城中兵马不过两万五千,此外丁原部亦有数千人。刘备此来,带兵五千人,不可小觑。”

    可见汉灵帝用蹇硕统帅兵马,还是有道理的,至少业务很熟练,数据还是记得很熟的。

    也难怪刘备一入洛阳,人人侧目,此刻洛阳的兵马,满打满算不过三万多人,去掉四周防守的兵力,不过两万五千人。

    如果这两万五千人,团结一致,自然是不怕刘备的,问题是现在洛阳的兵马也分成了两派,互相制衡。其中骠骑将军董重,带着一千多人打酱油,剩下何进和蹇硕分别统领。何进直接掌握北军,蹇硕直接掌握西园军。而且何进表面上也归蹇硕管。但是,蹇硕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手下其中被何进或者说士人一派渗透了不少。

    刘备一来,就带来了相当于洛阳城中五分之一的军事力量,这可就有打破平衡的意思了。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不管刘备投靠哪一方,都会大大加强这一派的力量,从而压倒另一方。而政治斗争这玩意,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墙头草,哪边风大往哪边倒。一旦形成优势,很容易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后不可收拾。

    归根到底,这些都是巧合,刘备只不过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合适的地点。就好像董卓一样,不过拥兵三千人马,就是因为时机把握的太好,宦官外戚两败俱伤,群龙无首之际,愣是用三千人马掌握一国大权。

    当然,和董卓不一样,刘备是知道洛阳是没有前途,也没有在洛阳扎根的打算。

    甚至,直到现在,刘备都不清楚自己的重要性。

    刘备上次入洛阳,也给宦官们送了礼,虽然不多,但是毕竟是个态度。这就让蹇硕觉得刘备还是个可以拉拢的对象,就和张让、赵忠等商议,先封刘备为澎侯。试探一下刘备。

    哪里知道,宦官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中也有人不愿意看到蹇硕得势的。除了郭胜是何进的同乡,就是张让、赵忠也不愿意见到蹇硕凭借着拥立之功,从而压在自己等人的头上。偷偷的把消息泄露了出去。

    所以,刘备人还没到洛阳,大家就都知道刘备要被封为澎侯了。

    正在十常侍商议之时,忽然有小宦官来报:“那刘备一入洛阳,便被何进拉拢,说好了明天前去拜访,现在刘备已经去拜见卢植了。”

    “啊!”众人都是大惊。

    张让便道:“这刘备乃是卢植的学生,只怕和我们不是一路的。”

    十常侍都是点头,只有蹇硕说道:“既然如此,我等明日就给刘备封侯,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前去道贺。”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心中暗道:都说了这刘备和咱们不是一路人,还要给他封侯 ,还要大张旗鼓的道贺。你是不是傻。

    不过,十常侍也都是人精,马上明白过来,这是离间之计,用来离间刘备和何进之间的关系。于是,都是点头叫好。

    四月三日,诏封刘备为澎侯。食邑两千七百户。

    本来封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但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流程,至少要将群臣召集,讨论封赏。最后还要禀告太庙,告诉列祖列宗,我大汉帝国从今天起又多了一位栋梁之才。

    不过现在朝廷法度松弛,纲纪不严,刘备虽然有些功劳,但是不管是封侯,还是什么其他的,都可以在外地进行,现在汉朝最高级别的三公都可以在外地办公,何况是封侯。

    只是刘备用一万匹马忽悠了汉灵帝而已。

    说是良辰吉时,这时候的事朝廷办事,已经不是那么太过讲究,又有十常侍出面,一切从简,不过第二天,就封刘备为澎侯。只是再怎么从简,封侯也足足用了一天的时间才走完各种程序。

    在怎么仓促。封侯,也总是封侯。洛阳的官员多有前来道贺者,刘备一一谢过。

    忽然有人来报。说是十常侍之首的张让,派了管家前来道贺。

章节目录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弹冠振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052宦官的谋划-权,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笔趣阁并收藏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