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正殿中一片寂静,傅友德此时竟然有些局促的望着朱允炆,自从蓝玉案后,他天天惶然如惊弓之鸟,生怕这会太孙殿下拿出皇上的一道密旨,将自己锁往京师治罪。
本不是这么胆小的人,相反,当年“喑哑跳荡,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虽被创,战益力”的他,伐蜀灭夏被皇上盛赞为功勋第一,北征蒙元又七战七胜将元军追逐至瓜州。入云南灭梁王,数征漠北,远征辽东,屡建奇功。大明的每一处战场上都流过他的血,可是年过半百,没有想到自己却成了这般模样。
自从蓝玉案,皇上非但没有重用自己,反而命秦王、晋王和燕王瓜分蓝玉大军,并在短时间内解除了自己和冯胜的军权,召回京师赋闲的那时候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活不久了,要是放在二十年前,他或许会力争一番,可是现在家大业大,儿孙满堂。再也没有那个雄心壮志了。
看着这个犹显稚嫩的皇太孙,傅友德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单独召见自己,而且已经好一会了,对方仍然只是注视着,但却一言不。
“殿下,不知找老臣有何事情?”按捺不住,傅友德还是行礼后,先问道。
“孤王这里有几封信,傅将军自己看看吧”。其实朱允炆也受不了这么压抑的气氛了,见到傅友德忍不住,赶快就坡下驴,随手递给他,自己却是低下头,细心的剔着自己的指甲。神情很是忧郁。”
结果几个折子,慢慢的翻开一个,傅友德的脸色渐渐变白,泛出一丝不知是愤怒还是绝望的青色。折子是锦衣卫的密折,没有留下名字,但是他可以猜测出是自己的手下出了问题。
“颖国公傅友德,自持有微薄功劳,全然不顾皇上恩典,倚仗酒意妖言祸众,曾言蓝玉乃是冤狱,陛下处事不明。臣私下查之,傅友德曾频繁私见旧部,似有不轨之心。请陛下慎查之,当机立断,除之以免后患……。”
第二个依然是锦衣卫的密折,说得是他擅自让儿子傅雍离京潜行苏州,似有不轨之举……。
第三个依然是……。
他越看越惊,越看越怕。更有甚至,说他怂恿皇太孙微服前往杭州,湖州行刺似乎与他有关。又说他欲为蓝玉报仇……。
傅友德叹了口气,已不必再看下去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抬起头,默默的看着面无表情的皇太孙,不明白为什么要给自己看这些。而且,锦衣卫的密折,怎么会落到太孙殿下的手中。
好似在专心观察自己的手掌,但朱允炆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的打量了傅友德一眼,看到此刻表情,知道自己的做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遂放下心来。
“傅将军,看了这些密折,你可有话说?”朱允炆感觉到这样好累,偏偏还是要做出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臣无话可说。但请殿下明鉴!”
傅友德直接回答到,如果是锦衣卫,那自己怎么解释都没有用,而且里面有一部分的确是真的。自己心伤蓝玉这个老战友的下场,以至于酒后说了一些话,锦衣卫那是一字也不差,甚至添油加醋的都写在密折里,凭借那些话,杀自己十次的理由都有,何况还有这么多风闻言是。
叹了口气,朱允炆说道,“傅将军乃国之栋梁,为什么行如此不智之举,你贵为国公,曾经统兵数十万,现在又一门俱荣,大明待你可不薄啊!!”
见傅友德不作声,朱允炆又下了一剂重药,果然,对方脸上一变,显出一丝不忿的表情。但瞬间又恢复了冷静,回道:“大明待末将天高地厚,皇上对傅友德恩重如山,这一点臣下始终不敢忘却!”
“那你的意思是皇上忘了你的功劳了?”朱允炆紧跟着问道。
“末将不敢…。”
“不敢?”没有给傅友德喘息的机会,朱允炆厉声道:“不敢?那你为什么让你儿子潜行出京师,交代他千万不要让皇上知道?”
“末将……。”
这个问题正问到傅友德要害之处,将军在外领兵,一般家人都在京师不能擅离,等同于质子的身份,虽然谁也没有公开说过,但这是一个潜规则,人人都知道的。
见傅友德哑口无言,朱允炆缓和了下来,但是仍说:“你怕凉国公谋反牵涉到自己,所以准备让傅雍出京避祸,为你们傅家延续香火,是吗?那么说来,你酒后同情蓝玉,也是属实了?”
虽然已近十一月,傅友德后背仍是大汗淋漓,半晌做不得声,有些事,打死也不能说的,比如说,怕自己全家像蓝玉一样尽灭。怕皇上兔死狗烹。但偏偏自己的所为,全是指向皇上的如此做法,他是统兵大将,不是雄辩之才,所以无法解释。
“傅将军是不是觉得伴君如伴虎,但你却不知皇上的苦心。只要你一心为国,无不臣之心,不作祸害百姓之事,皇上还会拿你怎么着呢?”
威风耍累了,朱允炆说话也趋向和缓,这几封密折,乃是他安插在京师锦衣卫中的人抄送过来的,正本估计已经摆在老朱的案头放凉了。也正是这几封密折,他才决定提前和傅友德摊牌。
“末将惭愧!”傅友德一抱拳,却“腾”的一声跪在地上,哀求道:“殿下,末将知道最该万死,还请殿下保全末将的家人。只要殿下答应,微臣立刻自尽于殿下面前向皇上请罪。”
朱允炆愕然,这古人都是什么逻辑,听说傅友德用兵如神,脑筋不是那么不灵光吧,要杀你,我还在这里给你啰嗦什么呢?直接不管你就行了,你早晚要死在朱元璋手里。他这样想,但是却不知傅友德已经被朱元璋的灭族手段给吓怕了,要他死可以,可是家里还是上百口子的人,也就是这个,才能使纵然身处万军、依旧神色不变的大将军惧怕成如此。
疾步上前,将傅友德扶起,看着他花白的头,心里颇为不忍,但也没有办法,因为朱允炆没有办法度量这个时代的人到底忠君爱国到什么地步,稍有不慎,好心变成驴肝肺,回头傅友德再禀报给朱元璋,那他可是两面不是人了。
扶起傅友德后,朱允炆赐坐,让他歇息片刻,趁着机会斟酌着自己的无间道计划,看看该从哪里入手。
本不是这么胆小的人,相反,当年“喑哑跳荡,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虽被创,战益力”的他,伐蜀灭夏被皇上盛赞为功勋第一,北征蒙元又七战七胜将元军追逐至瓜州。入云南灭梁王,数征漠北,远征辽东,屡建奇功。大明的每一处战场上都流过他的血,可是年过半百,没有想到自己却成了这般模样。
自从蓝玉案,皇上非但没有重用自己,反而命秦王、晋王和燕王瓜分蓝玉大军,并在短时间内解除了自己和冯胜的军权,召回京师赋闲的那时候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活不久了,要是放在二十年前,他或许会力争一番,可是现在家大业大,儿孙满堂。再也没有那个雄心壮志了。
看着这个犹显稚嫩的皇太孙,傅友德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单独召见自己,而且已经好一会了,对方仍然只是注视着,但却一言不。
“殿下,不知找老臣有何事情?”按捺不住,傅友德还是行礼后,先问道。
“孤王这里有几封信,傅将军自己看看吧”。其实朱允炆也受不了这么压抑的气氛了,见到傅友德忍不住,赶快就坡下驴,随手递给他,自己却是低下头,细心的剔着自己的指甲。神情很是忧郁。”
结果几个折子,慢慢的翻开一个,傅友德的脸色渐渐变白,泛出一丝不知是愤怒还是绝望的青色。折子是锦衣卫的密折,没有留下名字,但是他可以猜测出是自己的手下出了问题。
“颖国公傅友德,自持有微薄功劳,全然不顾皇上恩典,倚仗酒意妖言祸众,曾言蓝玉乃是冤狱,陛下处事不明。臣私下查之,傅友德曾频繁私见旧部,似有不轨之心。请陛下慎查之,当机立断,除之以免后患……。”
第二个依然是锦衣卫的密折,说得是他擅自让儿子傅雍离京潜行苏州,似有不轨之举……。
第三个依然是……。
他越看越惊,越看越怕。更有甚至,说他怂恿皇太孙微服前往杭州,湖州行刺似乎与他有关。又说他欲为蓝玉报仇……。
傅友德叹了口气,已不必再看下去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抬起头,默默的看着面无表情的皇太孙,不明白为什么要给自己看这些。而且,锦衣卫的密折,怎么会落到太孙殿下的手中。
好似在专心观察自己的手掌,但朱允炆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的打量了傅友德一眼,看到此刻表情,知道自己的做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遂放下心来。
“傅将军,看了这些密折,你可有话说?”朱允炆感觉到这样好累,偏偏还是要做出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臣无话可说。但请殿下明鉴!”
傅友德直接回答到,如果是锦衣卫,那自己怎么解释都没有用,而且里面有一部分的确是真的。自己心伤蓝玉这个老战友的下场,以至于酒后说了一些话,锦衣卫那是一字也不差,甚至添油加醋的都写在密折里,凭借那些话,杀自己十次的理由都有,何况还有这么多风闻言是。
叹了口气,朱允炆说道,“傅将军乃国之栋梁,为什么行如此不智之举,你贵为国公,曾经统兵数十万,现在又一门俱荣,大明待你可不薄啊!!”
见傅友德不作声,朱允炆又下了一剂重药,果然,对方脸上一变,显出一丝不忿的表情。但瞬间又恢复了冷静,回道:“大明待末将天高地厚,皇上对傅友德恩重如山,这一点臣下始终不敢忘却!”
“那你的意思是皇上忘了你的功劳了?”朱允炆紧跟着问道。
“末将不敢…。”
“不敢?”没有给傅友德喘息的机会,朱允炆厉声道:“不敢?那你为什么让你儿子潜行出京师,交代他千万不要让皇上知道?”
“末将……。”
这个问题正问到傅友德要害之处,将军在外领兵,一般家人都在京师不能擅离,等同于质子的身份,虽然谁也没有公开说过,但这是一个潜规则,人人都知道的。
见傅友德哑口无言,朱允炆缓和了下来,但是仍说:“你怕凉国公谋反牵涉到自己,所以准备让傅雍出京避祸,为你们傅家延续香火,是吗?那么说来,你酒后同情蓝玉,也是属实了?”
虽然已近十一月,傅友德后背仍是大汗淋漓,半晌做不得声,有些事,打死也不能说的,比如说,怕自己全家像蓝玉一样尽灭。怕皇上兔死狗烹。但偏偏自己的所为,全是指向皇上的如此做法,他是统兵大将,不是雄辩之才,所以无法解释。
“傅将军是不是觉得伴君如伴虎,但你却不知皇上的苦心。只要你一心为国,无不臣之心,不作祸害百姓之事,皇上还会拿你怎么着呢?”
威风耍累了,朱允炆说话也趋向和缓,这几封密折,乃是他安插在京师锦衣卫中的人抄送过来的,正本估计已经摆在老朱的案头放凉了。也正是这几封密折,他才决定提前和傅友德摊牌。
“末将惭愧!”傅友德一抱拳,却“腾”的一声跪在地上,哀求道:“殿下,末将知道最该万死,还请殿下保全末将的家人。只要殿下答应,微臣立刻自尽于殿下面前向皇上请罪。”
朱允炆愕然,这古人都是什么逻辑,听说傅友德用兵如神,脑筋不是那么不灵光吧,要杀你,我还在这里给你啰嗦什么呢?直接不管你就行了,你早晚要死在朱元璋手里。他这样想,但是却不知傅友德已经被朱元璋的灭族手段给吓怕了,要他死可以,可是家里还是上百口子的人,也就是这个,才能使纵然身处万军、依旧神色不变的大将军惧怕成如此。
疾步上前,将傅友德扶起,看着他花白的头,心里颇为不忍,但也没有办法,因为朱允炆没有办法度量这个时代的人到底忠君爱国到什么地步,稍有不慎,好心变成驴肝肺,回头傅友德再禀报给朱元璋,那他可是两面不是人了。
扶起傅友德后,朱允炆赐坐,让他歇息片刻,趁着机会斟酌着自己的无间道计划,看看该从哪里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