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九)洛克菲勒的北京之行
在杨朔铭任内,他经历了多位总统,这些总统有的仰赖他,有的则是不敢解雇他。花了多年进行各种资料的搜集,采访了多名和杨朔铭共事和相识的人,最后写了一本杨朔铭传记的中国作家张世康就曾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分析:“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杨朔铭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们来说,是比枪炮还要命的恐吓。”
杨朔铭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便主动退休,在他去世后,中国政府派人清查联邦调查局收存的档案,却并没有找到任何秘密档案。人们传说杨朔铭从一上任就开始搜集中国政府高层的种种秘闻,并且建立了秘密档案,不过他从来没有对外透露过任何消息,但是他会让相关的人知道,他知道很多事情。这种情形在他上任前就存在,象他在拜访“新疆王”杨增新的时候,就曾用类似的手段迫使杨增新同意和他合作开放新疆。
但是因为中国政府一直没有能够找到这些档案,学者们一度以为,其实并没有这些档案,直到1996年,这些秘密档案才最终被发现,并且被封存。因为总统们对他的顾忌,这让杨朔铭本身变得相当专断,甚至于在一些人看来,他有些反复无常。他似乎不信任身边的任何人,包括他为数众多的妻子儿女。而只要是让他觉得受到威胁的,或者是他认为危害国家安全的人,都会遭到严格的调查。
没有人知道,杨朔铭这样做,是否是出于一种自我满足的权力**,要让自己留在这个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还是因为他自己一直表露的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他初次崭露头角是在民国初年,当时社会世风日下,社会动荡不安,好人们袖手旁观,罪恶不断的蔓延,这个时候,他挺身而出,通过难以想象的努力,使国家转危为安,并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他一直坚信,国家需要他。为了国家的安全,他必须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尽管这样做会牺牲小部分人的权益(甚至于包括他自己的利益)。从上任到他去世,对于这一点,他始终没有怀疑过。
因为这样的原因,有人说,杨朔铭牺牲了自己的感情生活。他一生娶了多位妻子,而且有着为数众多的情人。而这却不能证明他是一个荒yin无度的人,因为他的妻子和情人们拥有不同的身份,来自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以及周边的国家,她们都为他的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所以他和她们的结合看上去更多的是出于利益方面的原因。关于他私生活的说法和争论一直很多,褒贬不一,始终没有定论。
历史就是这样,一个再多么叱咤风云的人物,当他死后,他总是要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因为有很多事情,没有人知道,于是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猜测或者解读。不过杨朔铭又算是幸运的。他在活着和去世后一直受到国人的景仰,因为人们知道,正是因为他的缘故,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才得以真正终结,走上了民主宪政的道路。而也是因为他在经济和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最终变成了和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引擎”。
1922年6月2日,北京,广安街。
坐在一辆豪华的“福特”牌小轿车里的洛克菲勒从车窗向外望去,此时街上的一辆辆美国式汽车驶过,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几名青年学生说笑着骑着自行车一闪而过。这样的一幕对洛克菲勒来说其实是很平常的,因为在美国到处都能见到这样的景象,但此时让他感慨的,是他现在置身于古老的北京。
对,是北京。
洛克菲勒抬起头,望了望碧蓝的天空,此时,一艘巨大的尾部涂有带翼的黑色“人”字徽标的飞艇正缓缓的从天空中飞过,它的身影和身下耸立的古老城门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洛克菲勒有一种时空重叠的感觉。
古老的北京,如今处处洋溢着现代都市的气息。
“我以前只在报纸上看到过北京。”洛克菲勒感慨地对女儿芭布丝说道,“古老的城墙和宫殿,脏乱的街道,黑瘦的、目光呆滞的留着长辫子的人们,马车,木船……可现在,北京似乎和纽约、芝加哥没有什么两样。”
“是的,爸爸。”芭布丝有些兴奋的说道,“我刚刚来到北京的时候,还担心这里会很脏很乱,可等到真的来到了这里,才知道并不是我原来想的那样,这里的街道干净整洁,到处都种了树,空气清新,人们热情好客,中国人都把美国看成是对中国最好的国家。我在这里甚至能看到威尔逊总统的塑像。虽然是第一次来这里,但我却没有感到有什么不便,就好象在美国一样。”
“我已经感觉到了美国对这个古老国家的影响。”洛克菲勒点了点头,“现在这种影响仍然在不断的加深,可国会里还有人认为美国和中国过于亲密会损害美国的利益,真是可笑。”
“中国是我们的盟国,我再也没感到亚洲有比中国对美国更友好的国家了。”芭布丝说道,“在这里,哪怕是最为激进的青年学生,对威尔逊总统的好感也超过了列宁。国会里的那些议员先生总是无视最基本的事实,要美国走传统的孤立路线。而哈定总统似乎也在默认他们的胡说八道……”
“别提那个一句话有十个语法错误的白痴了。”洛克菲勒冷笑了一声,“那个家伙,能当上总统,简直是美国人的笑话。”
“哈哈,别这么说,爸爸。”芭布丝笑着说道,“他只是对中国的重要性理解不够。”
“十多年前,美国就曾经有和中国结盟的打算,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成功。”洛克菲勒说道,“和中国结盟的好处,塔夫脱时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现在那些‘俄亥俄帮’竟然不明白,真是让人怀疑他们的脑子是否正常。”
“是真的吗?爸爸?”听到父亲这么说,芭布丝不由得惊讶的叫了起来。
“当然。”洛克菲勒正色说着,给女儿讲起了中美结盟的来历。
洛克菲勒所说的十多年前中美差点结盟,并非是空来风。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遭到惨败,实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转变为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清朝官员利用西方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的矛盾,积极周旋,尽力维护中国脆弱的权益。同时,西方列强为了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相互缔结协定,也对清政府进行yin*和拉拢。于是,在清末的最后几年时间里,围绕中国的外交斗争异常激烈。其中,中美德三国之间所上演的秘密结盟外交最为引人注目。
由于西方列强的矛盾日趋加深。象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就有明显针对英国的意思,英国自然不肯坐以待毙,随着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以英国为核心的协约国形成。欧洲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各方也自然希望能多拉帮手,以便在将来的大战中占到上风。1902年,英国即与日本结成同盟,在远东找了一个“小弟”。
1907年,随着列强在华争夺态势发生变化,由于英法日俄等国特别是日本侵华势力的迅速膨胀,使得美国和德国在争夺中国的格局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牵头向中国提出中美德三国结盟的建议。当时清政府对英法日俄缔结协议加强对中国的掠夺也甚为担忧。担任军机大臣的袁世凯认为,促成中美德三国结盟,可以抵英抗法,防俄制日,保全东北,在袁世凯的推动下,清政府为达成三国结盟,做出了积极的行动。袁世凯命令自己外交方面最得力的助手唐绍仪与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司戴德会谈,想借美国的力量牵制日俄在东北的势力,并制定了美资进入东北的计划。清政府还派皇族载涛以赴德观操为名,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进行了45分钟的结盟密谈。威廉二世谈到美国对同盟的重要性,建议中国先派一位亲善使节到美国,为三国结盟做一些初步的联系和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威廉二世指示驻美大使试探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态度。由于英法日俄缔结协定,不但孤立了德国,也把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置之一边,再加上当时日美关系一度紧张,威廉二世认为,美国应该不会拒绝中美德三国同盟。果然,1907年11月19日,罗斯福通过美驻德大使告诉德皇,他完全赞同德皇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并对中美德三国结盟一事相当有兴趣。美国政府还做出了一些实际行动:美陆军部长塔夫脱在访华时,重申“门户开放”与中国“独立”对美国的重要性;罗斯福在12月3日要求国会授权他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美国派“大白舰队”巡游世界,向日本示威;罗斯福还密令驻菲律宾美军做好准备,应付日本突袭。在中美德三方的积极行动下,到1907年底,三国缔结同盟协定已近在咫尺。
中美德三国结盟的消息经中国的亲日派官员传到了日本,日本人大为惊恐,于是迅速制定了阴险的搅局计划,准备破坏中美德三国结盟。1908年9月17日,中国赴美特使唐绍仪到达东京,准备转往美国。日本依照事先的安排,用各种官方会晤和社会活动牵制唐绍仪,使唐绍仪应接不暇,在日本一呆就是一个多月。日本人利用这段时间,拼命与美国进行秘密和谈,在许多问题上向美国做出重大让步,换取美对日本在华既得利益的承认,进而打击正在酝酿的中美德同盟。由于日本的提前搅局,美国已基本放弃结盟建议,加上罗斯福总统任期已满,已经卸职下台。美国新任总统塔夫脱接见唐绍仪时说:“中美德三国同盟一事,不是不能续谈,但今非其时。”塔夫脱还“奉告”唐绍仪,中国办理外交,“今后应该极端注意保密才是”。一席话说得唐绍仪无地自容,宣告了中美德三国结盟成为泡影。
而在十多年后,美国却等于再次捡起了中美德三国同盟的计划。
由于英法两国在巴黎和会上对美国的叛卖,美国没有从和会上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威尔逊因此也受到了国内反对派的诸多指责,美国不甘心这样受老牌列强欺负,因而也展开了积极的行动,为了在欧洲牵制英法,美国积极主张放宽对战败的德国的制裁,不但阻挠了对德国皇室的战争责任追究,还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取得了对德国战债处理的主导权。为了不使自己手里的西方国家债券成为废纸,美国力主恢复德国经济,使德国有赔款的能力。美国人的态度赢得了德国方面的好感,德国国内亲美势力抬头,德国成了美国制衡欧洲的一个重要筹码。
而由于一战期间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大肆抢占地盘和对中国的侵略引起了美国的警觉,美国便大力扶持中国对抗日本。为了帮助战后的中国尽快恢复经济,美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一些人看来,中美德三国同盟的历史现在已经重现了。
“原来是这样。”芭布丝听完父亲的讲述,眼睛不由得瞪得圆圆的。
“所以,我们不能犯哈定那样的错误。”洛克菲勒说道,“这位杨将军已经和杜邦家族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我们不能再落在后面了。”
“放心吧爸爸。”芭布丝满有把握的说道,“我已经和杨夫人成了好朋友,杨将军对于和我们的合作非常感兴趣。你这次会有一个成功的中国之行,爸爸。”
“建立在商业业务的友谊远比建立在友谊上的商业业务来得好。”洛克菲勒笑了笑,说道,“你要记住这句话,亲爱的。”
芭布丝笑着点了点头,洛克菲勒满意地倒在了后座上,惬意地伸了一个懒腰。
在接应人员的带领下,洛克菲勒一行人很快来到了杨朔铭的府邸,车队在杨府门前停下的时候,洛克菲勒注意到府门口有一群人正在将悬挂的匾额摘下来,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讶异之色。
“爸爸你还不知道吧?”芭布丝注意到了父亲的目光,笑着说道,“杨将军已经被任命为中国的财政部长,他所兼任的边防督办、全国铁路督办和全国实业督办等临时性职务都已经取消。所以,督办府也就不存在了,当然要把这些牌子去掉了。”
“原来是这样。”洛克菲勒说道,“那么,他以前主管的那些事务,又由谁来接替呢?”
“中国政府又成立了相应的专管部门,象杨将军以前负责的铁路建设事务,由新成立的铁路部专管,而铁路部长由杨将军兼任,全国实业督办的事务则分给了工业部、商业部和农林部,这些部的主管人员,都是原来督办府的人员。”芭布丝如数家珍般的说着,表明她在中国的活动是卓有成效的,“这些部的部长,基本都是由杨将军提名,经国会批准,由总统任命的。”
“高明的办法。”洛克菲勒听了女儿的话,点了点头,“他的职务虽然出现了很大的变动,象是降了一级,但他的权力不但没有缩减,反而扩大了。”
洛克菲勒下了车,杨府的接待人员早已经恭候在了那里,将洛克菲勒一行人迎进了客厅,奉上了精致可口的茶点,而洛克菲勒坐下不久,杨朔铭便出现在了客厅里。
杨朔铭满面含笑的迎上前来,仿佛一个早已相识的老朋友,洛克菲勒起身和他握手寒暄,也好象两人多年未见一般,表现出了非同寻常般的亲切。
看到杨朔铭身边站立着一位身穿中国旗袍的美丽女子,洛克菲勒以为是杨朔铭的夫人,刚想开口,可能是意识到了父亲的误解,芭布丝抢先开口给他们做了介绍。
“这位是张雅婷小姐,杨将军的翻译。”
洛克菲勒顿时明白过来,他呵呵一笑,用随意但却十分锐利的目光又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女子,他认出了她身上的西洋血统,似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我和雅婷也已经成了好朋友。”芭布丝笑着说道,“其实杨将军的英语说得非常好,根本用不着带翻译的。”
“芭布丝小姐过奖了。”杨朔铭看了身边的张雅婷一眼,笑着用流利的英语开口说道,“我毕竟在美国生活的时间比较短,可没有你说的那么自信。因为我们的谈话可能涉及到一些专业语言,那就需要专门的翻译了,张小姐的父亲是英国人,又曾在美国生活过,所以有她在场,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解。”。
更多到,地址 <a href="" target="_blank"></a>
在杨朔铭任内,他经历了多位总统,这些总统有的仰赖他,有的则是不敢解雇他。花了多年进行各种资料的搜集,采访了多名和杨朔铭共事和相识的人,最后写了一本杨朔铭传记的中国作家张世康就曾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分析:“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杨朔铭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们来说,是比枪炮还要命的恐吓。”
杨朔铭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便主动退休,在他去世后,中国政府派人清查联邦调查局收存的档案,却并没有找到任何秘密档案。人们传说杨朔铭从一上任就开始搜集中国政府高层的种种秘闻,并且建立了秘密档案,不过他从来没有对外透露过任何消息,但是他会让相关的人知道,他知道很多事情。这种情形在他上任前就存在,象他在拜访“新疆王”杨增新的时候,就曾用类似的手段迫使杨增新同意和他合作开放新疆。
但是因为中国政府一直没有能够找到这些档案,学者们一度以为,其实并没有这些档案,直到1996年,这些秘密档案才最终被发现,并且被封存。因为总统们对他的顾忌,这让杨朔铭本身变得相当专断,甚至于在一些人看来,他有些反复无常。他似乎不信任身边的任何人,包括他为数众多的妻子儿女。而只要是让他觉得受到威胁的,或者是他认为危害国家安全的人,都会遭到严格的调查。
没有人知道,杨朔铭这样做,是否是出于一种自我满足的权力**,要让自己留在这个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还是因为他自己一直表露的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他初次崭露头角是在民国初年,当时社会世风日下,社会动荡不安,好人们袖手旁观,罪恶不断的蔓延,这个时候,他挺身而出,通过难以想象的努力,使国家转危为安,并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他一直坚信,国家需要他。为了国家的安全,他必须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尽管这样做会牺牲小部分人的权益(甚至于包括他自己的利益)。从上任到他去世,对于这一点,他始终没有怀疑过。
因为这样的原因,有人说,杨朔铭牺牲了自己的感情生活。他一生娶了多位妻子,而且有着为数众多的情人。而这却不能证明他是一个荒yin无度的人,因为他的妻子和情人们拥有不同的身份,来自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以及周边的国家,她们都为他的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所以他和她们的结合看上去更多的是出于利益方面的原因。关于他私生活的说法和争论一直很多,褒贬不一,始终没有定论。
历史就是这样,一个再多么叱咤风云的人物,当他死后,他总是要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因为有很多事情,没有人知道,于是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猜测或者解读。不过杨朔铭又算是幸运的。他在活着和去世后一直受到国人的景仰,因为人们知道,正是因为他的缘故,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才得以真正终结,走上了民主宪政的道路。而也是因为他在经济和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最终变成了和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引擎”。
1922年6月2日,北京,广安街。
坐在一辆豪华的“福特”牌小轿车里的洛克菲勒从车窗向外望去,此时街上的一辆辆美国式汽车驶过,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几名青年学生说笑着骑着自行车一闪而过。这样的一幕对洛克菲勒来说其实是很平常的,因为在美国到处都能见到这样的景象,但此时让他感慨的,是他现在置身于古老的北京。
对,是北京。
洛克菲勒抬起头,望了望碧蓝的天空,此时,一艘巨大的尾部涂有带翼的黑色“人”字徽标的飞艇正缓缓的从天空中飞过,它的身影和身下耸立的古老城门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洛克菲勒有一种时空重叠的感觉。
古老的北京,如今处处洋溢着现代都市的气息。
“我以前只在报纸上看到过北京。”洛克菲勒感慨地对女儿芭布丝说道,“古老的城墙和宫殿,脏乱的街道,黑瘦的、目光呆滞的留着长辫子的人们,马车,木船……可现在,北京似乎和纽约、芝加哥没有什么两样。”
“是的,爸爸。”芭布丝有些兴奋的说道,“我刚刚来到北京的时候,还担心这里会很脏很乱,可等到真的来到了这里,才知道并不是我原来想的那样,这里的街道干净整洁,到处都种了树,空气清新,人们热情好客,中国人都把美国看成是对中国最好的国家。我在这里甚至能看到威尔逊总统的塑像。虽然是第一次来这里,但我却没有感到有什么不便,就好象在美国一样。”
“我已经感觉到了美国对这个古老国家的影响。”洛克菲勒点了点头,“现在这种影响仍然在不断的加深,可国会里还有人认为美国和中国过于亲密会损害美国的利益,真是可笑。”
“中国是我们的盟国,我再也没感到亚洲有比中国对美国更友好的国家了。”芭布丝说道,“在这里,哪怕是最为激进的青年学生,对威尔逊总统的好感也超过了列宁。国会里的那些议员先生总是无视最基本的事实,要美国走传统的孤立路线。而哈定总统似乎也在默认他们的胡说八道……”
“别提那个一句话有十个语法错误的白痴了。”洛克菲勒冷笑了一声,“那个家伙,能当上总统,简直是美国人的笑话。”
“哈哈,别这么说,爸爸。”芭布丝笑着说道,“他只是对中国的重要性理解不够。”
“十多年前,美国就曾经有和中国结盟的打算,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成功。”洛克菲勒说道,“和中国结盟的好处,塔夫脱时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现在那些‘俄亥俄帮’竟然不明白,真是让人怀疑他们的脑子是否正常。”
“是真的吗?爸爸?”听到父亲这么说,芭布丝不由得惊讶的叫了起来。
“当然。”洛克菲勒正色说着,给女儿讲起了中美结盟的来历。
洛克菲勒所说的十多年前中美差点结盟,并非是空来风。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遭到惨败,实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转变为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清朝官员利用西方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的矛盾,积极周旋,尽力维护中国脆弱的权益。同时,西方列强为了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相互缔结协定,也对清政府进行yin*和拉拢。于是,在清末的最后几年时间里,围绕中国的外交斗争异常激烈。其中,中美德三国之间所上演的秘密结盟外交最为引人注目。
由于西方列强的矛盾日趋加深。象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就有明显针对英国的意思,英国自然不肯坐以待毙,随着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以英国为核心的协约国形成。欧洲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各方也自然希望能多拉帮手,以便在将来的大战中占到上风。1902年,英国即与日本结成同盟,在远东找了一个“小弟”。
1907年,随着列强在华争夺态势发生变化,由于英法日俄等国特别是日本侵华势力的迅速膨胀,使得美国和德国在争夺中国的格局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牵头向中国提出中美德三国结盟的建议。当时清政府对英法日俄缔结协议加强对中国的掠夺也甚为担忧。担任军机大臣的袁世凯认为,促成中美德三国结盟,可以抵英抗法,防俄制日,保全东北,在袁世凯的推动下,清政府为达成三国结盟,做出了积极的行动。袁世凯命令自己外交方面最得力的助手唐绍仪与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司戴德会谈,想借美国的力量牵制日俄在东北的势力,并制定了美资进入东北的计划。清政府还派皇族载涛以赴德观操为名,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进行了45分钟的结盟密谈。威廉二世谈到美国对同盟的重要性,建议中国先派一位亲善使节到美国,为三国结盟做一些初步的联系和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威廉二世指示驻美大使试探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态度。由于英法日俄缔结协定,不但孤立了德国,也把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置之一边,再加上当时日美关系一度紧张,威廉二世认为,美国应该不会拒绝中美德三国同盟。果然,1907年11月19日,罗斯福通过美驻德大使告诉德皇,他完全赞同德皇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并对中美德三国结盟一事相当有兴趣。美国政府还做出了一些实际行动:美陆军部长塔夫脱在访华时,重申“门户开放”与中国“独立”对美国的重要性;罗斯福在12月3日要求国会授权他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美国派“大白舰队”巡游世界,向日本示威;罗斯福还密令驻菲律宾美军做好准备,应付日本突袭。在中美德三方的积极行动下,到1907年底,三国缔结同盟协定已近在咫尺。
中美德三国结盟的消息经中国的亲日派官员传到了日本,日本人大为惊恐,于是迅速制定了阴险的搅局计划,准备破坏中美德三国结盟。1908年9月17日,中国赴美特使唐绍仪到达东京,准备转往美国。日本依照事先的安排,用各种官方会晤和社会活动牵制唐绍仪,使唐绍仪应接不暇,在日本一呆就是一个多月。日本人利用这段时间,拼命与美国进行秘密和谈,在许多问题上向美国做出重大让步,换取美对日本在华既得利益的承认,进而打击正在酝酿的中美德同盟。由于日本的提前搅局,美国已基本放弃结盟建议,加上罗斯福总统任期已满,已经卸职下台。美国新任总统塔夫脱接见唐绍仪时说:“中美德三国同盟一事,不是不能续谈,但今非其时。”塔夫脱还“奉告”唐绍仪,中国办理外交,“今后应该极端注意保密才是”。一席话说得唐绍仪无地自容,宣告了中美德三国结盟成为泡影。
而在十多年后,美国却等于再次捡起了中美德三国同盟的计划。
由于英法两国在巴黎和会上对美国的叛卖,美国没有从和会上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威尔逊因此也受到了国内反对派的诸多指责,美国不甘心这样受老牌列强欺负,因而也展开了积极的行动,为了在欧洲牵制英法,美国积极主张放宽对战败的德国的制裁,不但阻挠了对德国皇室的战争责任追究,还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取得了对德国战债处理的主导权。为了不使自己手里的西方国家债券成为废纸,美国力主恢复德国经济,使德国有赔款的能力。美国人的态度赢得了德国方面的好感,德国国内亲美势力抬头,德国成了美国制衡欧洲的一个重要筹码。
而由于一战期间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大肆抢占地盘和对中国的侵略引起了美国的警觉,美国便大力扶持中国对抗日本。为了帮助战后的中国尽快恢复经济,美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一些人看来,中美德三国同盟的历史现在已经重现了。
“原来是这样。”芭布丝听完父亲的讲述,眼睛不由得瞪得圆圆的。
“所以,我们不能犯哈定那样的错误。”洛克菲勒说道,“这位杨将军已经和杜邦家族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我们不能再落在后面了。”
“放心吧爸爸。”芭布丝满有把握的说道,“我已经和杨夫人成了好朋友,杨将军对于和我们的合作非常感兴趣。你这次会有一个成功的中国之行,爸爸。”
“建立在商业业务的友谊远比建立在友谊上的商业业务来得好。”洛克菲勒笑了笑,说道,“你要记住这句话,亲爱的。”
芭布丝笑着点了点头,洛克菲勒满意地倒在了后座上,惬意地伸了一个懒腰。
在接应人员的带领下,洛克菲勒一行人很快来到了杨朔铭的府邸,车队在杨府门前停下的时候,洛克菲勒注意到府门口有一群人正在将悬挂的匾额摘下来,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讶异之色。
“爸爸你还不知道吧?”芭布丝注意到了父亲的目光,笑着说道,“杨将军已经被任命为中国的财政部长,他所兼任的边防督办、全国铁路督办和全国实业督办等临时性职务都已经取消。所以,督办府也就不存在了,当然要把这些牌子去掉了。”
“原来是这样。”洛克菲勒说道,“那么,他以前主管的那些事务,又由谁来接替呢?”
“中国政府又成立了相应的专管部门,象杨将军以前负责的铁路建设事务,由新成立的铁路部专管,而铁路部长由杨将军兼任,全国实业督办的事务则分给了工业部、商业部和农林部,这些部的主管人员,都是原来督办府的人员。”芭布丝如数家珍般的说着,表明她在中国的活动是卓有成效的,“这些部的部长,基本都是由杨将军提名,经国会批准,由总统任命的。”
“高明的办法。”洛克菲勒听了女儿的话,点了点头,“他的职务虽然出现了很大的变动,象是降了一级,但他的权力不但没有缩减,反而扩大了。”
洛克菲勒下了车,杨府的接待人员早已经恭候在了那里,将洛克菲勒一行人迎进了客厅,奉上了精致可口的茶点,而洛克菲勒坐下不久,杨朔铭便出现在了客厅里。
杨朔铭满面含笑的迎上前来,仿佛一个早已相识的老朋友,洛克菲勒起身和他握手寒暄,也好象两人多年未见一般,表现出了非同寻常般的亲切。
看到杨朔铭身边站立着一位身穿中国旗袍的美丽女子,洛克菲勒以为是杨朔铭的夫人,刚想开口,可能是意识到了父亲的误解,芭布丝抢先开口给他们做了介绍。
“这位是张雅婷小姐,杨将军的翻译。”
洛克菲勒顿时明白过来,他呵呵一笑,用随意但却十分锐利的目光又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女子,他认出了她身上的西洋血统,似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我和雅婷也已经成了好朋友。”芭布丝笑着说道,“其实杨将军的英语说得非常好,根本用不着带翻译的。”
“芭布丝小姐过奖了。”杨朔铭看了身边的张雅婷一眼,笑着用流利的英语开口说道,“我毕竟在美国生活的时间比较短,可没有你说的那么自信。因为我们的谈话可能涉及到一些专业语言,那就需要专门的翻译了,张小姐的父亲是英国人,又曾在美国生活过,所以有她在场,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解。”。
更多到,地址 <a href="" target="_bla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