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的南方军指挥部被端,确实造成了敌人的巨大混乱,至少依赖电话线的指挥陷入瘫痪,因为南方军向四面延伸的电话线,大多通过金边,而空中的无线电通讯,419是有办法干扰的。这是褚亭长敢于实施这次计划的底气。他让周有福,把金边的敌人通讯设备全部炸掉,关键地方挖地三尺,挖断所有电话线。
由于金边为四水交汇之地,所有电话线都必须沿着铁桥钢架布设,所以要找到它们并不困难。周有福又是极有经验之人,他在抢劫皇宫之余,早于褚亭长的电话提醒,将几座桥梁附近的电话线挖断了。
202师制造的指挥和通讯上的混乱,导致占据优势的日本陆航飞机迟迟无法起飞。第1第5飞行师团完全无法得到情报来制定计划,于是白白错失了最初的,消灭敌人运输机群的时机。
英国设立在泰国北方的雷达,最先注意到日军军机起飞效率和方向错乱的问题,这让一直犹豫不觉得史迪威开始相信,褚亭长的敌后降落计划是可行的。
虽然在实兑,他的101师502团已经实施过一次类似的行动,但是那只是一次规模不大的行动,而且用的是伞降和滑翔机,并没有后续的行动。而这次,褚亭长变本加厉,要求实施一次不间断的,连续的空中支援。规模大到,要在24小时内,运送下2500名士兵和900吨物资。要知道,在褚亭长打通滇缅公路前,通过驼峰空运向云南的空运,一年也只不过运输了1万吨物资而已。
史迪威可以清楚感觉到,自己不再是褚亭长的直接上级,而是扮演了,替他打打下手,干干保障后勤的这么一个角色。褚亭长越来越旺盛的需求,大部分时候都超越他的想象力,但是客观的说,并没有超越他的能力范围。褚亭长似乎对美国人在这一带能做到的极限,偷偷做过分析,所以每次他提出的要求,虽然很严苛,但是恰好是美国运输能力可以做到的。比如,他在进攻之初,就限定了周有福突击部队的规模,这显然是考虑了铁路运输仍然没有恢复的问题,然后他就在敌后夺取了重要机场,要求实施这次行动,并同时拿出了清单,清单内容十分详细,不仅仅是重武器,对细小如水壶、担架之类的军需品的要求,精确到个位数。
褚亭长告诉史迪威,他正在策划的,是一次在金边周围歼灭山下奉文集团的战役。他等待着自缅甸一路延伸至此的铁路,抢修通车的时间节点,将他的5个师及时部署到正面,在这个节点到来前,利用周有福一支团级规模的队伍在敌后搞他一个天翻地覆。现在时机到了,他又要利用占领机场,补充周有福,让他从偏师升级为正军。
这几乎是逼迫史迪威动用手上所有资源来支持他。而史迪威此时,正在策划,利用新一军进攻苏门答腊,从而夺取新加坡。现在,这个计划只能暂停下来。
第一批c47飞机,在昼间飞越没有制空权的空域,开始向目标进发。他们没有遭遇日本战斗机的阻挠。他们将要去的机场是日军战略机场,有完备跑道,且还不止一条,这样按照褚亭长的计算可以在降落的过程中同时起飞飞机。
现在山下奉文将面临巨大的麻烦,他如果以为周有福的进攻力量会越来越弱,而无需理会,那么他将眼看着202师的这支特遣队得到补充而变得更强,如果他决心回军夺取机场,那么正面褚亭长的3到4个师将压过来,最终他仍然将面对敌人的两面夹击。
第一批c47降落并卸下物资时,褚亭长的正面部队也发起了进攻,进攻投入了大量的坦克和炮火,铁路运输恢复后,他可以迅速得到大量的军需来支持一场正面进攻。
面对滴水不漏的防御,褚亭长必须在炮火上完全压制住敌人。日军最怕的是射程超远的长脚汤姆*炮。这种155毫米重炮可以敲开日军在东南亚新建的所有永备工事,但是这次,褚亭长带来的不仅仅是155重炮,还有4门203毫米的巨炮。这些炮的射程不如155炮,但是威力远超长脚汤姆。
不过,15重炮,从火车站卸载到前沿部署都非常困难,以至于进攻发起时,还没有到位。但是这个时间上的空档期,足够让空中的无人机观察敌人的防御,提前,为它们寻找有价值的地堡和集群目标。
无人机观察到,独立混成第24旅团,正利用森林地形在积极调动,该部队完全轻装,骑着自行车行进,似乎并不构成太大威胁。当然他们可能的集结区,正在8吋炮射程内,可惜炮弹输送车还没到只能先盯着他们,暂不理会。
这支部队带来了日军的新式武器,一种单兵反坦克的无后坐力炮,发射一种超口径的,空心装药反坦克弹头。这种武器无论射程还是精度,全都一无是处,唯一的优势在于大约80毫米的静破甲厚度。日军在澳洲初次使用这种武器,意识到这是目前陆军能得到的,少数能击穿谢尔曼正面装甲的武器之一。
暂时只有从澳洲返回的第5师团和这个24旅团得到了这种新式兵器。
日军阵地,已经在谢尔曼坦克的进攻下,摇摇欲坠,47毫米战防炮对付谢尔曼前装甲,也显得力不从心。现在急需24旅团来救急。
24旅团的一个反坦克分队已经赶到前沿。
正在高歌猛进的赵小力,突然接到前沿的战损报告。过去20分钟,9辆坦克被击伤,这个损失超过了他下上午进攻的损失,所幸这些坦克全都是都只是被击伤,其中8辆得以退了回来,一辆燃烧起火,但是车组撤离了。士兵报告。是被敌人一种无头苍蝇一样,打着旋飞来的东西砸到后,竟然装甲就破了。
赵小力亲自去机械连查看。发现被击伤的坦克装甲上,只留下了手指粗细的一个孔,看起来像是日军机枪打穿的,当然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孔的口径比日军92机枪的口径要大一些。士兵们几乎众口一词,那是一种类似巴祖卡之类的东西。日军从一百米外,采取秘密发射的方式,一次发射至少六七发,但是并没有一辆坦克被击中两次以上的。
无人机此时才看清楚敌人自行车后架上携带的这种反坦克武器。当它携行时犹如一根管子,只有装上超口径弹药后,才被注意到是反坦克武器。
显然日军有了一种可以有效击穿谢尔曼的武器,虽然射流威力很小,但是对于使用汽油发动机的谢尔曼,也是极大的威胁。而且敌人似乎总结出了一套集团使用的策略,他们准备用大量这种武器,在前沿进行齐射的战斗方式,大概是要解决这种东西,远距离毫无准头的毛病。
第24旅团正在持续集结中,无人机看到手持发射器的士兵越来越多。赵小力向褚亭长报告了敌情,其中包括新出现的威胁。褚亭长让他稍安勿躁,暂时停止进攻,无需做无畏伤亡。
无人机正在观察敌人行军队形,预计将进入狭窄山谷,势必是进行集群杀伤的最好机会。
此时8吋炮弹终于拉倒。4门炮一字排开,根据电台传来的目标位置,进行瞄准,很奇怪,上峰要求装填一般*,而非用于校射的*。这个时代的炮兵唯一的精确法射击,必须依赖前沿观察哨的落点反馈,也就是说,如果要射击纵深目标,通常无法太精确。
按照无人机的要求,炮兵得到了每门炮间隔十秒发射的要求,对于陆军而言,这又是一个奇怪的命令,实际上这是为了便于无人机分辨4门炮的落点,以便对每一门炮进行微操。如果齐射,就不容易分清楚,具体哪门炮发射的炮弹了。
命令下达,第一门重炮开火,炮弹历经30秒落到敌人自行车纵队前方,落点并不太准,但是巨大的威力,还是将远处骑行的日军全部从车上震下来,可以观察到,其中一半人爬不起。
第二发炮弹落在敌人1.5公里纵队的后方。第三第四发落在一字长蛇阵的中间位置。
得到修正命令的第一门炮,在一分钟后,发射了第二发炮弹,这次准得多,直接掉进密集人群里。日军突然而至的炮弹打懵,前面的向后跑,后面的向前跑,所有人都按照直觉远离炮火,这使得队形大乱。
程大洋和政委在指挥舱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敌人茫然无措,全然不知天上的天眼。
漫长的等待后,后续的炮弹接二连三落下。第二轮炮击已经显现出了巨大的杀伤力,但是仍然只是为了达成驱赶敌人纵队,使之更加靠拢的目的。
炮弹掐头去尾,压缩了敌人纵队,对于那些跑出这个范围的敌人,不再理会,而是用心将中间这段很可能包含了指挥部的部队,往一起赶。
第三轮炮弹直接落在敌人最密集的人群中,203毫米炮本身的精度与70年后的的大口径火炮没有太大区别,而威力则更加巨大,它需要的只是信息化的支持。
由于金边为四水交汇之地,所有电话线都必须沿着铁桥钢架布设,所以要找到它们并不困难。周有福又是极有经验之人,他在抢劫皇宫之余,早于褚亭长的电话提醒,将几座桥梁附近的电话线挖断了。
202师制造的指挥和通讯上的混乱,导致占据优势的日本陆航飞机迟迟无法起飞。第1第5飞行师团完全无法得到情报来制定计划,于是白白错失了最初的,消灭敌人运输机群的时机。
英国设立在泰国北方的雷达,最先注意到日军军机起飞效率和方向错乱的问题,这让一直犹豫不觉得史迪威开始相信,褚亭长的敌后降落计划是可行的。
虽然在实兑,他的101师502团已经实施过一次类似的行动,但是那只是一次规模不大的行动,而且用的是伞降和滑翔机,并没有后续的行动。而这次,褚亭长变本加厉,要求实施一次不间断的,连续的空中支援。规模大到,要在24小时内,运送下2500名士兵和900吨物资。要知道,在褚亭长打通滇缅公路前,通过驼峰空运向云南的空运,一年也只不过运输了1万吨物资而已。
史迪威可以清楚感觉到,自己不再是褚亭长的直接上级,而是扮演了,替他打打下手,干干保障后勤的这么一个角色。褚亭长越来越旺盛的需求,大部分时候都超越他的想象力,但是客观的说,并没有超越他的能力范围。褚亭长似乎对美国人在这一带能做到的极限,偷偷做过分析,所以每次他提出的要求,虽然很严苛,但是恰好是美国运输能力可以做到的。比如,他在进攻之初,就限定了周有福突击部队的规模,这显然是考虑了铁路运输仍然没有恢复的问题,然后他就在敌后夺取了重要机场,要求实施这次行动,并同时拿出了清单,清单内容十分详细,不仅仅是重武器,对细小如水壶、担架之类的军需品的要求,精确到个位数。
褚亭长告诉史迪威,他正在策划的,是一次在金边周围歼灭山下奉文集团的战役。他等待着自缅甸一路延伸至此的铁路,抢修通车的时间节点,将他的5个师及时部署到正面,在这个节点到来前,利用周有福一支团级规模的队伍在敌后搞他一个天翻地覆。现在时机到了,他又要利用占领机场,补充周有福,让他从偏师升级为正军。
这几乎是逼迫史迪威动用手上所有资源来支持他。而史迪威此时,正在策划,利用新一军进攻苏门答腊,从而夺取新加坡。现在,这个计划只能暂停下来。
第一批c47飞机,在昼间飞越没有制空权的空域,开始向目标进发。他们没有遭遇日本战斗机的阻挠。他们将要去的机场是日军战略机场,有完备跑道,且还不止一条,这样按照褚亭长的计算可以在降落的过程中同时起飞飞机。
现在山下奉文将面临巨大的麻烦,他如果以为周有福的进攻力量会越来越弱,而无需理会,那么他将眼看着202师的这支特遣队得到补充而变得更强,如果他决心回军夺取机场,那么正面褚亭长的3到4个师将压过来,最终他仍然将面对敌人的两面夹击。
第一批c47降落并卸下物资时,褚亭长的正面部队也发起了进攻,进攻投入了大量的坦克和炮火,铁路运输恢复后,他可以迅速得到大量的军需来支持一场正面进攻。
面对滴水不漏的防御,褚亭长必须在炮火上完全压制住敌人。日军最怕的是射程超远的长脚汤姆*炮。这种155毫米重炮可以敲开日军在东南亚新建的所有永备工事,但是这次,褚亭长带来的不仅仅是155重炮,还有4门203毫米的巨炮。这些炮的射程不如155炮,但是威力远超长脚汤姆。
不过,15重炮,从火车站卸载到前沿部署都非常困难,以至于进攻发起时,还没有到位。但是这个时间上的空档期,足够让空中的无人机观察敌人的防御,提前,为它们寻找有价值的地堡和集群目标。
无人机观察到,独立混成第24旅团,正利用森林地形在积极调动,该部队完全轻装,骑着自行车行进,似乎并不构成太大威胁。当然他们可能的集结区,正在8吋炮射程内,可惜炮弹输送车还没到只能先盯着他们,暂不理会。
这支部队带来了日军的新式武器,一种单兵反坦克的无后坐力炮,发射一种超口径的,空心装药反坦克弹头。这种武器无论射程还是精度,全都一无是处,唯一的优势在于大约80毫米的静破甲厚度。日军在澳洲初次使用这种武器,意识到这是目前陆军能得到的,少数能击穿谢尔曼正面装甲的武器之一。
暂时只有从澳洲返回的第5师团和这个24旅团得到了这种新式兵器。
日军阵地,已经在谢尔曼坦克的进攻下,摇摇欲坠,47毫米战防炮对付谢尔曼前装甲,也显得力不从心。现在急需24旅团来救急。
24旅团的一个反坦克分队已经赶到前沿。
正在高歌猛进的赵小力,突然接到前沿的战损报告。过去20分钟,9辆坦克被击伤,这个损失超过了他下上午进攻的损失,所幸这些坦克全都是都只是被击伤,其中8辆得以退了回来,一辆燃烧起火,但是车组撤离了。士兵报告。是被敌人一种无头苍蝇一样,打着旋飞来的东西砸到后,竟然装甲就破了。
赵小力亲自去机械连查看。发现被击伤的坦克装甲上,只留下了手指粗细的一个孔,看起来像是日军机枪打穿的,当然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孔的口径比日军92机枪的口径要大一些。士兵们几乎众口一词,那是一种类似巴祖卡之类的东西。日军从一百米外,采取秘密发射的方式,一次发射至少六七发,但是并没有一辆坦克被击中两次以上的。
无人机此时才看清楚敌人自行车后架上携带的这种反坦克武器。当它携行时犹如一根管子,只有装上超口径弹药后,才被注意到是反坦克武器。
显然日军有了一种可以有效击穿谢尔曼的武器,虽然射流威力很小,但是对于使用汽油发动机的谢尔曼,也是极大的威胁。而且敌人似乎总结出了一套集团使用的策略,他们准备用大量这种武器,在前沿进行齐射的战斗方式,大概是要解决这种东西,远距离毫无准头的毛病。
第24旅团正在持续集结中,无人机看到手持发射器的士兵越来越多。赵小力向褚亭长报告了敌情,其中包括新出现的威胁。褚亭长让他稍安勿躁,暂时停止进攻,无需做无畏伤亡。
无人机正在观察敌人行军队形,预计将进入狭窄山谷,势必是进行集群杀伤的最好机会。
此时8吋炮弹终于拉倒。4门炮一字排开,根据电台传来的目标位置,进行瞄准,很奇怪,上峰要求装填一般*,而非用于校射的*。这个时代的炮兵唯一的精确法射击,必须依赖前沿观察哨的落点反馈,也就是说,如果要射击纵深目标,通常无法太精确。
按照无人机的要求,炮兵得到了每门炮间隔十秒发射的要求,对于陆军而言,这又是一个奇怪的命令,实际上这是为了便于无人机分辨4门炮的落点,以便对每一门炮进行微操。如果齐射,就不容易分清楚,具体哪门炮发射的炮弹了。
命令下达,第一门重炮开火,炮弹历经30秒落到敌人自行车纵队前方,落点并不太准,但是巨大的威力,还是将远处骑行的日军全部从车上震下来,可以观察到,其中一半人爬不起。
第二发炮弹落在敌人1.5公里纵队的后方。第三第四发落在一字长蛇阵的中间位置。
得到修正命令的第一门炮,在一分钟后,发射了第二发炮弹,这次准得多,直接掉进密集人群里。日军突然而至的炮弹打懵,前面的向后跑,后面的向前跑,所有人都按照直觉远离炮火,这使得队形大乱。
程大洋和政委在指挥舱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敌人茫然无措,全然不知天上的天眼。
漫长的等待后,后续的炮弹接二连三落下。第二轮炮击已经显现出了巨大的杀伤力,但是仍然只是为了达成驱赶敌人纵队,使之更加靠拢的目的。
炮弹掐头去尾,压缩了敌人纵队,对于那些跑出这个范围的敌人,不再理会,而是用心将中间这段很可能包含了指挥部的部队,往一起赶。
第三轮炮弹直接落在敌人最密集的人群中,203毫米炮本身的精度与70年后的的大口径火炮没有太大区别,而威力则更加巨大,它需要的只是信息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