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站在队伍中,林心中惴惴不安,反倒是马强显得一脸无所谓。
前面挑着空箩筐带着草帽的菜贩过了英国人这边,然后快步到前面日军跟前,一把脱了草帽,给日本人鞠躬,日本人昂着头不做回答,就算是放行了。林秀轩走过去,摘了礼貌也同样鞠躬,也过去了。
林不敢怠慢,走了两步就回头看马强,只见马强到了日本兵跟前,和对方平视了一会儿,然后才鞠躬。日本兵倒是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之前目空一切的气焰消失了,他开始神情不安地东张西望,也许是因为马强站在平地上和他站在木头平台上一样高,把他震慑住了。
紧跟马强的一个老太婆赶紧鞠躬,日本人开始对老太婆呵斥起来,显然看有些不淡定了。两人走到桥下,可以看到两边都用沙堆垒成掩体,后面有混凝土碉堡。里面架着机枪。
他们快步离开外白渡桥,总算是有惊无险。四川路口上蹲着一排拉车的正在等活儿。林秀轩和马强各上了一辆,向北跑,去杨树浦。林秀轩一路小心观察,路过日本海军陆战队大门口时,可以听到里面呼喝的操练声,看来这么炎热的日子,日本人也练兵不辍。他向大门内看去,只见光着膀子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正在建筑前的操场上队列操练。门口有一辆95式坦克停在掩体和铁丝网后面,两侧的卫兵在大日头下顶着滚烫的钢盔一动不动地站着。他抬头看,建筑商一面日本海军旗正在飘扬。甲午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允许日本人驻军上海,从此埋下祸根,无论是128还是813,日军每次在中国动手,都是南北同时行动,上海的驻军和黄浦江上的军舰就成为最强有力的入侵工具。
放眼望去,满街都是穿着拖鞋和服的日本人走来走去,相遇时还有那套日本式的矫情寒暄。仿佛让人感觉置身日本本土,他知道当年称虹口为小东京。日侨人数,一度多达9万4千人,日本战败后,中国政府决定一个不留(少数中国人配偶得以入籍)全部遣返,从此断绝了绵延50多年的祸根。当然这是历史,也是几年后的事情。
路过吴淞路时可以看到日军第三舰队的司令部。华东的日寇舰队便是以此为根据地进行指挥。不过第三舰队的主力目前在杭州湾,黄浦江上只有几艘炮舰。
林秀轩注意到,街上响起刺耳啸声,连续有几辆涂有红十字字样的日军救护车急着从司令部内驶出,开向港口,怕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车夫脚下如飞,迅速跑过了虹口公园门口,可以看到公园内竖立着日军大将白川义则的铜像,他是1932年,在这座公园内,被朝鲜义士尹奉吉用一个用饭盒隐藏的*炸死的,再过几年,这座侵略者的铜像就会被推倒,公园会建起一座鲁迅的座像,以及尹奉吉的纪念碑。
街边传来整齐而又稚嫩的军歌声,一群着装整齐的日本儿童,从街角转出来,他们排成2人一排的纵队,男生穿着白色衬衣和短裤,戴着学生帽,女生着水手服及短裙;前面几排的高个子男生,竟然也扛着几条老式的金钩步枪。最前面的少年还举着一面旗子,写着:“铁路少年护路团”。
这是日军在本地的日侨小学生中,纠集而成的一支,由未成年人组成的军事力量。负责在虹口一带盘缠可疑中国人,最初的目的是保障铁路运输线。由于心智未成熟,这些少年兵往往警惕过头,常有滥杀无辜路人的行为, 813以来,死在这些未成年人手上的中国人也不在少数。
队列中的一名少年兵向林的人力车投来不信任的一瞥,然后继续高歌前行,很明显他们对所有中国人都持警惕心。林心里想:如今这些小崽子们还在这片地面上作威作福,不过等到他们差不多上中学的时候,就会被清除出中国。
车夫以惊人的耐力奔跑了几公里,中途只歇了一小会儿,半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离开了闹市,到了烟囱林立,四野荒凉的黄浦江上游工厂区,规模中等的马勒船厂就在不远处了。
林秀轩没有直接停在船厂门口,他和马强在距离船厂大约500米外下车,给了2个车夫加倍的车钱,然后看着他们离开。
来时他也只囫囵告诉车夫要到杨树浦周边地区,没有告诉他们具体去哪儿,他不喜欢有人知道他最终的下落,尤其在虹口这样的地方,黄包车牌照只发给日本人开的车行,尽管所有的车夫都是中国人;但是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发生,需要协查,日本人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手上掌握的车行渠道,顺藤摸瓜找到可疑分子的去向,这是他需要防备的。
他与马强走在田埂上,这里日后将是非常非常繁华的地带,只是目前,城市的扩张还没有到达这里,但是这里已经先行成为上海近代工业的先行之地,前方耸立着的巨大烟囱,是上海最早也是最大的电厂,美商所有的上海电力公司。这座对于租界内不夜城不可或缺的电厂,目前也处于日本人的占领区内,日本人当然不会浪费这张牌,他们经常以断电为要挟,逼迫租界当局作出妥协。比如允许76特务带枪进入租界,或者在巡捕房内增加日籍巡警。
相对于杨树浦发电厂,边上的马勒船厂规模要小一些,但是占地很大,实际上爱立克马勒最初修建的船厂,在更加偏僻的复兴岛,几乎就是一个作坊,不过这个锲而不舍的犹太赌徒,每一次在黄浦江沿岸的圈地投机,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大约十多年前,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式船厂,所用的设备也相当的精良,至少从他登在报纸上等转让广告上看是这样的。
一圈高大的围墙后面,是连排的加工车间,露天中2座中型的桁架吊车,树在干船坞上。日后,这里将成为中国海军的重要建造单位——沪东造船厂,到那个时候,整个沿江的空地以及江对面的土地都会成为船厂的一部分,规模比现在何止大上百倍。
林和马走到生锈的大门前,发现被卡车碾压而成的路面,已经长草了,最近的生意之惨淡,可想而知。
抗战前,马勒为民国政府修理并建造了不少军用船只,不过随着民国政府战败西撤,他失去了最大的客户,目前的这种状况当然还不是最坏的,5个月后,这座船厂将被日本人没收,然后更名为:三井造船所。
林走到大门边,看到上面贴着转让机器、厂房的告示,内容与他在报纸上看到的启示一样,希望买家从速,价格从优,有意者面谈云云。
显然马勒以他敏锐的嗅觉,预见了重大的危机,他现在只想变卖家产逃离中国了。林很清楚,这家船厂被三井造船厂以0代价吞并前,肯定没有成功转手出去。可以想象,马勒现在一定是心中打鼓,他大概会想:谁会那么缺心眼,在这个时候来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别急,我来救你了。”
林用力砸了几下门,过了一会儿,一侧小门打开,是看门的老头。
“两位先生是来看机器?”
看门老头似乎已经接待了不少这样的人,以至于林不开口,他就能猜到来意。
“是啊,看看机器……还有看看这厂子。”
“请进,请进。”
他与马强进了大门,在老头带领下走进了萧条的厂区,随后一名姓张的中国人经理前来接待。
显然这里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大量的设备闲置在车间内,有一些机器的表面已经开始生锈,主要车间内也看不到几个工人。
倒是船台上有1艘不到1000吨的小型散货轮上火花飞溅,那里还在小规模开工,也许是哪里的小单子。林秀轩向张经理扯谎说自己是新加坡华侨,想在南洋办船厂,需要成套设备,所以来慕名来看看。
“林老板,我一看你就是内样,你瞧那里,德国快通机床。那边,舒勒的精密机床、大型卷板机械……米勒万家吨的600吨锻压机,都是本埠少见的抢手货,目前很多识货的行家都排着队来看,出手晚就……”
“哦,原来这么抢手?”
林说着伸手摸了一把那台雄壮的600吨锻压机,然后他奋力拍了拍手上的灰。
“确实抢手……很抢手。” 张经理不自然地扶了扶眼镜,继续扯谎。
前面挑着空箩筐带着草帽的菜贩过了英国人这边,然后快步到前面日军跟前,一把脱了草帽,给日本人鞠躬,日本人昂着头不做回答,就算是放行了。林秀轩走过去,摘了礼貌也同样鞠躬,也过去了。
林不敢怠慢,走了两步就回头看马强,只见马强到了日本兵跟前,和对方平视了一会儿,然后才鞠躬。日本兵倒是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之前目空一切的气焰消失了,他开始神情不安地东张西望,也许是因为马强站在平地上和他站在木头平台上一样高,把他震慑住了。
紧跟马强的一个老太婆赶紧鞠躬,日本人开始对老太婆呵斥起来,显然看有些不淡定了。两人走到桥下,可以看到两边都用沙堆垒成掩体,后面有混凝土碉堡。里面架着机枪。
他们快步离开外白渡桥,总算是有惊无险。四川路口上蹲着一排拉车的正在等活儿。林秀轩和马强各上了一辆,向北跑,去杨树浦。林秀轩一路小心观察,路过日本海军陆战队大门口时,可以听到里面呼喝的操练声,看来这么炎热的日子,日本人也练兵不辍。他向大门内看去,只见光着膀子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正在建筑前的操场上队列操练。门口有一辆95式坦克停在掩体和铁丝网后面,两侧的卫兵在大日头下顶着滚烫的钢盔一动不动地站着。他抬头看,建筑商一面日本海军旗正在飘扬。甲午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允许日本人驻军上海,从此埋下祸根,无论是128还是813,日军每次在中国动手,都是南北同时行动,上海的驻军和黄浦江上的军舰就成为最强有力的入侵工具。
放眼望去,满街都是穿着拖鞋和服的日本人走来走去,相遇时还有那套日本式的矫情寒暄。仿佛让人感觉置身日本本土,他知道当年称虹口为小东京。日侨人数,一度多达9万4千人,日本战败后,中国政府决定一个不留(少数中国人配偶得以入籍)全部遣返,从此断绝了绵延50多年的祸根。当然这是历史,也是几年后的事情。
路过吴淞路时可以看到日军第三舰队的司令部。华东的日寇舰队便是以此为根据地进行指挥。不过第三舰队的主力目前在杭州湾,黄浦江上只有几艘炮舰。
林秀轩注意到,街上响起刺耳啸声,连续有几辆涂有红十字字样的日军救护车急着从司令部内驶出,开向港口,怕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车夫脚下如飞,迅速跑过了虹口公园门口,可以看到公园内竖立着日军大将白川义则的铜像,他是1932年,在这座公园内,被朝鲜义士尹奉吉用一个用饭盒隐藏的*炸死的,再过几年,这座侵略者的铜像就会被推倒,公园会建起一座鲁迅的座像,以及尹奉吉的纪念碑。
街边传来整齐而又稚嫩的军歌声,一群着装整齐的日本儿童,从街角转出来,他们排成2人一排的纵队,男生穿着白色衬衣和短裤,戴着学生帽,女生着水手服及短裙;前面几排的高个子男生,竟然也扛着几条老式的金钩步枪。最前面的少年还举着一面旗子,写着:“铁路少年护路团”。
这是日军在本地的日侨小学生中,纠集而成的一支,由未成年人组成的军事力量。负责在虹口一带盘缠可疑中国人,最初的目的是保障铁路运输线。由于心智未成熟,这些少年兵往往警惕过头,常有滥杀无辜路人的行为, 813以来,死在这些未成年人手上的中国人也不在少数。
队列中的一名少年兵向林的人力车投来不信任的一瞥,然后继续高歌前行,很明显他们对所有中国人都持警惕心。林心里想:如今这些小崽子们还在这片地面上作威作福,不过等到他们差不多上中学的时候,就会被清除出中国。
车夫以惊人的耐力奔跑了几公里,中途只歇了一小会儿,半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离开了闹市,到了烟囱林立,四野荒凉的黄浦江上游工厂区,规模中等的马勒船厂就在不远处了。
林秀轩没有直接停在船厂门口,他和马强在距离船厂大约500米外下车,给了2个车夫加倍的车钱,然后看着他们离开。
来时他也只囫囵告诉车夫要到杨树浦周边地区,没有告诉他们具体去哪儿,他不喜欢有人知道他最终的下落,尤其在虹口这样的地方,黄包车牌照只发给日本人开的车行,尽管所有的车夫都是中国人;但是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发生,需要协查,日本人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手上掌握的车行渠道,顺藤摸瓜找到可疑分子的去向,这是他需要防备的。
他与马强走在田埂上,这里日后将是非常非常繁华的地带,只是目前,城市的扩张还没有到达这里,但是这里已经先行成为上海近代工业的先行之地,前方耸立着的巨大烟囱,是上海最早也是最大的电厂,美商所有的上海电力公司。这座对于租界内不夜城不可或缺的电厂,目前也处于日本人的占领区内,日本人当然不会浪费这张牌,他们经常以断电为要挟,逼迫租界当局作出妥协。比如允许76特务带枪进入租界,或者在巡捕房内增加日籍巡警。
相对于杨树浦发电厂,边上的马勒船厂规模要小一些,但是占地很大,实际上爱立克马勒最初修建的船厂,在更加偏僻的复兴岛,几乎就是一个作坊,不过这个锲而不舍的犹太赌徒,每一次在黄浦江沿岸的圈地投机,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大约十多年前,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式船厂,所用的设备也相当的精良,至少从他登在报纸上等转让广告上看是这样的。
一圈高大的围墙后面,是连排的加工车间,露天中2座中型的桁架吊车,树在干船坞上。日后,这里将成为中国海军的重要建造单位——沪东造船厂,到那个时候,整个沿江的空地以及江对面的土地都会成为船厂的一部分,规模比现在何止大上百倍。
林和马走到生锈的大门前,发现被卡车碾压而成的路面,已经长草了,最近的生意之惨淡,可想而知。
抗战前,马勒为民国政府修理并建造了不少军用船只,不过随着民国政府战败西撤,他失去了最大的客户,目前的这种状况当然还不是最坏的,5个月后,这座船厂将被日本人没收,然后更名为:三井造船所。
林走到大门边,看到上面贴着转让机器、厂房的告示,内容与他在报纸上看到的启示一样,希望买家从速,价格从优,有意者面谈云云。
显然马勒以他敏锐的嗅觉,预见了重大的危机,他现在只想变卖家产逃离中国了。林很清楚,这家船厂被三井造船厂以0代价吞并前,肯定没有成功转手出去。可以想象,马勒现在一定是心中打鼓,他大概会想:谁会那么缺心眼,在这个时候来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别急,我来救你了。”
林用力砸了几下门,过了一会儿,一侧小门打开,是看门的老头。
“两位先生是来看机器?”
看门老头似乎已经接待了不少这样的人,以至于林不开口,他就能猜到来意。
“是啊,看看机器……还有看看这厂子。”
“请进,请进。”
他与马强进了大门,在老头带领下走进了萧条的厂区,随后一名姓张的中国人经理前来接待。
显然这里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大量的设备闲置在车间内,有一些机器的表面已经开始生锈,主要车间内也看不到几个工人。
倒是船台上有1艘不到1000吨的小型散货轮上火花飞溅,那里还在小规模开工,也许是哪里的小单子。林秀轩向张经理扯谎说自己是新加坡华侨,想在南洋办船厂,需要成套设备,所以来慕名来看看。
“林老板,我一看你就是内样,你瞧那里,德国快通机床。那边,舒勒的精密机床、大型卷板机械……米勒万家吨的600吨锻压机,都是本埠少见的抢手货,目前很多识货的行家都排着队来看,出手晚就……”
“哦,原来这么抢手?”
林说着伸手摸了一把那台雄壮的600吨锻压机,然后他奋力拍了拍手上的灰。
“确实抢手……很抢手。” 张经理不自然地扶了扶眼镜,继续扯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