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普鲁士国王像是吃了蜜蜂屎一样开心,因为李君威的态度是支持他的王国进行领土扩张。

    这一点早在四年前就已经确定下来,只不过,李君威把这一计划提前的一些罢了。

    原因无他,一切都与帝国的欧陆战略有关。帝国对欧洲的战略就是维持一个落后、混乱、分裂而均势的欧洲,对欧洲进行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但是现在有几个因素导致这一战略的实施难度在提高。

    其一就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崛起,荷兰已经完全是一个资产阶级国家,英国完成了第二次光荣革命正在大踏步走向这条路,而现在,法国也出现在了第三等级会议这一组织,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这意味着欧洲的崛起。

    当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之后,意味着欧洲早早晚晚会摆脱对东方的落后局面。

    而第二点就在于西班牙王位战争的失去控制,导致神圣罗马帝国的崛起和法国的衰落,欧洲的均势要被打破了。

    第三点,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让大同盟国家的关系更为紧密,现在而言,因为战争消耗过大,各国利益不同,这个联盟会分崩离析,但在资产阶级崛起,欧洲开始对外扩张之后,与拥有巨大体量的帝国产生矛盾,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必须在欧洲打入一个楔子,李君威早早的选中了普鲁士,只不过随着欧洲的资产阶级扩张不可逆的情况下,提升普鲁士的实力则更为迫切。

    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土地、人口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工业革命的技术条件下,资源也成为了必要条件。而普鲁士崛起的就需要这三种东西,一个小小的科隆主教区可完全不够,而李君威给普鲁士指示的方向则是向东,向波兰方向扩张。

    这也与东欧、北欧的局势发展有关。

    过去几年,在瑞典取得了纳尔瓦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之后,卡尔十二世变的不可一世,在战争初期,他考虑的是如何在俄国、波兰、萨克森的联盟下保住自己的领土,而现在,他要称霸欧洲。

    纳尔瓦战役中之后,俄国精锐陆军损失巨大,但瑞典也面临着从立窝尼亚方向无法攻入莫斯科的窘迫,因此卡尔十二世率军挥师南下,攻入波兰。波兰国王奥古斯都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国王。

    波兰的贵族根本不支持他,在战争中屡屡拖后腿,双方开战,波兰贵族联合军队与瑞典军队达成秘密协议,相互放空炮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关键的几次战役了,瑞典骑兵一冲锋,波兰骑兵撒丫子逃跑,扔下萨克森军队也是常态。

    这导致奥古斯都完全不是瑞典军队的对手,到了帝国四十一年的时候,瑞典军队已经攻入萨克森境内,奥古斯都放弃波兰王位已经是定局了。

    到了这个时候,帝国与瑞典的矛盾开始显现,李君威建议卡尔国王,扶持一个顺从自己的波兰国王,联合波兰、立陶宛贵族,哥萨克和乌克兰势力,建立一个反俄的包围圈,而帝国也会尽可能的支持这个同盟。

    但年轻气盛的卡尔国王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他确实要扶持一个波兰国王,也确实在联络波立联邦乃至南俄草原的各方势力,但并非只是建立同盟,瑞典要联合各方,率军跨过波兰全境,从俄国南部、西部攻入俄国,彻底打败俄国。

    这是一种冒险性的策略,直接把东欧局势变成了零和游戏。

    帝国陆军、理藩院以及裕王行营等各方的军官、军事顾问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

    这种深入敌境,万里远征的结局只有大胜或者大败,如果瑞典军队赢了,一个比俄国还要强大的东欧强权会出现。而如果瑞典军队失败了,反而会促进俄国的崛起。

    这种不符合帝国战略的行动自然不会像以前一样得到帝国的全面支持。而相反,帝国境内已经出现了应该支持俄国,维持东欧平衡的声音。

    瑞典这种肆意扩张的行为,无论导致哪种结果,帝国都有可能下场参战,而且不是像目前远征法国这种武装旅游,是真正的参战。所以李君威必须尽可能快的解决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以免帝国陷入两面作战的状态。

    而为了将来的战争,提前布子,寻找一个可靠盟友也是必要的计划,普鲁士的地位更加重要。

    “我已经全部明白了,我们要在瑞典与俄国分出胜负之前结束现在这场战争,然后在其分出胜负之后,帮助弱小的一方。对吗,我最亲爱的殿下。”老威廉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热切的说道。

    李君威点点头,而老威廉又说:“但问题就在于,如果我们最后帮助的是弱者,那么我们的利益如何保证呢,总不能让胜利的一方割让领土吧。”

    李君威闻言笑了,指着桌上没有碰的烤羊腿,说道:“威廉国王,如果我们两个的孩子以这条羊腿为赌注打赌,你我下场帮忙,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不等老威廉回答,李昭誉则是说道:“国王殿下,无论谁赢,赢的一方得到的是羊腿,而不是对方的胳膊。而在瑞典与俄国的这场赌斗之中,波立联邦才是羊腿。”

    “我明白了。”

    其实在这场大北方战争中,最倒霉的是波兰,其既是战场,也是各方争夺的肥肉。

    现在的波立联邦也已经完全处于分裂的状态,瑞典要扶持一个政府,西部的贵族倾向于支持奥古斯都这个有神罗支持的国王,而南部贵族本不想加入战争,他们选择中立,其中也有部分希望独立,或者至少置身事外,而东部的贵族和立陶宛贵族坚持维护波立联邦的主权,联合俄国,要与瑞典打到底。

    老威廉父子都是实干家,在这一场私密的会谈结束后,小威廉就从巴黎城外离开,前往了科隆,按照李君威指点的那样,向科隆的银行家、商人大规模的借贷。

    一开始就借了不少款项,毕竟普鲁士明显处于战争的优势地位,但很快,前线就传来了无法攻克巴黎城的消息,科隆银行家们鉴于大同盟一方无法轻易获得赔款,对他们偿债能力提出质疑。

    但这个时候,新的消息和政策给银行家们注入了信心,第一个消息就是中国再次向普鲁士贷款二百万帝国银元,这让科隆银行家对普鲁士信心倍增,而小威廉很快提出了新的贷款方案,抵押品不再只是普鲁士的税收,还有普鲁士境内一些重要企业的王国股份。

    要知道,普鲁士向帝国学习,建设新型企业和工厂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时间,经历了不少变化,早先是国王所在的霍亨索伦家族垄断,比如对中国贸易的东方公司,普鲁士钢铁厂,哥尼斯堡纺织厂等大企业都是如此,一手控制生产,一手控制市场,其他人根本插手不进去。

    但很快就发现,这种官方的垄断经营造成了效率低下和利润率降低,哥尼斯堡纺织厂曾经一度濒临破产。于是老威廉开始政策转变,从官办转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营,大量的私人资本进入这些企业,而小威廉回国之后,更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让霍亨索伦家族只占据股份,不专横管理,还提供各类有利的税收和市场政策。

    结果就是,这些新兴企业发展的很快,财务透明,利润率也很高,因为有国王提供的政策支持,也有基本市场保证。

    在银行家和商人们的眼里,这些企业是优质资产,而且是在整个欧洲都少见的优质资产。

    小威廉拿这些企业的股份作为抵押品,瞬间引来了无数人的兴趣,科隆的几家银行规模不大,很快钱款就耗尽,而普鲁士国债在科隆地区大规模发行。

    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等到帝国四十一年五月开始正式停战谈判,普鲁士明确表示要吞并科隆的时候,科隆市议会根本不敢提出异议,他们担心一旦拒绝,科隆就要与普鲁士进入战争状态,一旦进入战争状态,自然就会赖账了。大半个科隆的财富进入霍亨索伦家族的腰包,科隆百姓根本没有这个胆量。

    在普鲁士和帝国都在私下里行动的时候,法国的战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进入帝国四十一年后,法国皇太子在波尔多登基,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此路易十五非历史上的路易十五),法国进入了新时代。令法国人欣喜的是,在巴黎的第三等级会议不仅立刻承认了路易十五,而且宣誓效忠,而路易十五在登基仪式上发表施政演说的时候,除了提到尽快结束战争,维护法国利益,更是提到了第三等级会议。

    路易十五宣布,三级会议会变成一种常态性的会议,第三等级会议同样如此。而三级会议也会进行改革,当然改革要在战后进行,路易十五国王授权三级会议审核法国高等法院通过的法令,这变相的承认了三级会议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因为法国国王的旨意要最高法院通过才能施行,而现在三级会议可以制约最高法院,而第三等级会议代表在三级会议中占据至少一半,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法国国王的旨意要第三等级同意才能施行。

    路易十四还宣布要在战后制定宪法,改革税政等等方略,在后来的法国历史中,把这次施政演说看做法国走向君主立宪的标志,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而在当时看来,这意味着法国各个阶级彻底团结起来。

    与此同时,在与李君威商定好战略配合后,普鲁士方面对战争的态度开始从出工不出力,变成了三心二意。

    二月中旬,维拉尔元帅就率领一支六千人的骑兵直接从巴黎南面突破普鲁士的封锁,进入了巴黎城,期间爆发战争,双方各有损伤,十天后,维拉尔元帅又一次率领一千多骑兵冲击,突破封锁,杀出城外,这一次普鲁士军队铳炮齐发,却无一人伤亡。

    此后,巴黎的国民自卫军与城外的法国军团建立了联系,结果就是大同盟的封锁战略彻底失败,原本奥地利方面是准备用饥饿战略对付巴黎防卫力量的,为此甚至在塞纳河下游专门建立的据点,控制塞纳河航线。

    但在普鲁士人的放水之下,越来越多的粮食进入巴黎,虽然仍然无法满足需求,但至少不会因为挨饿而投降。

    而出乎各方预料的是,第一个提出要和法国进行单方面谈判,尽快退出战争的是荷兰。

    这是因为,荷兰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海因修斯这个总统受到议会的制约。

    荷兰人要求法国赔款因为巴黎的第三等级会议抵抗而不能实现,荷兰人想要统治西属尼德兰却被奥地利拒绝,而荷兰还要为大同盟各国提供军费。早在帝国四十一年初,在荷兰三级议会的强烈要求下,海因修斯被迫公布政府与大同盟的资金往来。

    荷兰人这才发现,荷兰大量把资金送给奥地利人和普鲁士人去打法国,而为此不仅大规模增税,国债规模扩大,整个荷兰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为战争,各种产业缩水,而生活必需品价格却在提升。

    这些导致海因修斯备受责难,甚至有议员在三级会议上提出罢免他,而荷兰人对总统的要求是,要么带来一场辉煌的胜利,要么尽快结束痛苦的战争。

    发生在三月份的一件事,更是让海因修斯压力倍增,在巴尔干方向,奥地利的边防军队与奥斯曼帝国军队发生冲突。

    这直接导致荷兰群情激愤,因为荷兰的粮食缺口是由黑海沿岸的各国提供的,一旦奥斯曼与奥地利爆发战争,那么黑海海峡关闭,荷兰粮价会上天,事实是,在消息传到阿姆斯特丹的三天内,阿姆斯特丹的面包价格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二。

章节目录

七海扬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且看昨日风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章二六零 为战争而结束战争-七海扬明怎么了,七海扬明,笔趣阁并收藏七海扬明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