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齐尔率先控制了布达拉宫,紧随其后入藏的是藏务大臣塞布礼,但是他在藏地没有待多久,按照以前帝国使者的套路,会见了几座寺庙的呼图克图级别的僧人,当然,与前几年不同,这一次,塞布礼公开宣称见到了上人。
塞布礼的到来有两个作用,一是给厄齐尔带来军队,二是表明帝国的态度,厄齐尔就是帝国认可的第巴。
厄齐尔的军队有两支,一支就是第巴卫队,那群来自外东北和西伯利亚的杂牌,但现在已经换了新式的武器,至少显的正规了许多。另外一支就是怯薛营一部,这是李君华专门为厄齐尔准备的,是各绥靖区的外藩子弟,都是厄齐尔在归化学堂时的同学,蒙古人、卫拉特人、哥萨克、女真、满洲、朝鲜,各族各部落的都有。
这些人是厄齐尔提交的一份名单,上面人都和厄齐尔有过交情,要么是一起打架的朋友,要么是打过厄齐尔或者被厄齐尔打过的家伙,另外又增加了不少人,合计一百多,但依旧维持着怯薛的老传统,外藩子弟从军带扈从,这可不是当年跟随裕王出征的外藩,那些外藩子弟要么爵位低,要么没有继承地位,厄齐尔作为当年和硕特大汗的儿子,他所在的班级同学都出身显贵,所以带的扈从着实不少,剔除那些杂役,也能算作五千骑。
而这些怯薛自然就是厄齐尔的亲信了。厄齐尔麾下一下拥有了近一万骑兵,腰杆子顿时硬了起来,其实厄齐尔感觉不需要这么多人,因为这里是卫藏,黄教体系下没有成规模的军队,厄齐尔认为有一千人就能震慑僧俗,但厄齐尔低估了自己的惹事能力。
卫藏有十三万户,在五世上人接管权柄之后,曾经调查过,在卫藏有各派僧尼超过十万人,而桑结嘉措接手第巴一职后,协助上人建立了更完善的官僚制度,统治这样复杂的地方,着实很困难? 但是在厄齐尔眼里? 这些都不算什么,反正手里有兵? 而皇帝李君华眼里,这也不算什么? 因为帝国如果需要一个稳固统治卫藏的第巴,就不会选择厄齐尔这样一个理想主义的愣头青了。
结果就是,厄齐尔的到来就是一瓢子水倒进了油锅里,沉积了半个世纪的卫藏沸腾起来。
在军队抵达后,厄齐尔做了两件事,第一就是颁布他亲自修订(剽窃)的《十三法典》,原本的《十三法典》很简单,一张羊皮纸就能写下? 但是在厄齐尔的多方‘借鉴’之下,已经成为了一部非常复杂的法律文书,为了保持《十三法典》的名字,厄齐尔耍了一个小聪明,他把十三条变成了十三章,每一章下面有二十到一百不等的条,有的重要的条文还要小条,小条下面还有注解? 而这部法典送到各寺院和蒙藏贵族手里的时候,每个人都蒙了,这和他们想象的法律不一样,这是法典还是经文?
而第二件事就是接管政权,改朝换代,桑结嘉措建立的官僚体制被怯薛们换了个遍,每个人带上自家的扈从和理藩院、宗教局派来的翻译前去接管,桑结嘉措被扣在了布达拉宫,成为了拉萨第巴,相当于上人的太监总管,他的党羽根本联络不上他,还以为桑结嘉措既然能在新的体制内任职,那自己也可以,于是和前来交接的怯薛们讨价还价,结果就是雪亮的屠刀亮起,人头滚滚落地。
之后就是兵马分驻拉萨、日喀则在内的卫藏重要城市和关卡,控制卫藏后,厄齐尔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他把属于寺庙的份地和农奴全部收了上来,清查了各寺庙的僧侣,按照宗教局的标准,分为了七个等级,然后按照人口多寡给寺庙重新分配土地,让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后四级的僧人自己种田、放牧,供给全部寺院的吃喝拉撒,当然,这一切的做法都是以上人的名义进行的。
而上三级的僧人则无需劳作,按照等级得到第巴府规定的钱粮,完全就是当成工人发工资了,而最不能被僧人们接受的是,厄齐尔在所有的寺庙门口都安置了亲信,收取布施,不管是金银铜钱,还是牛羊布匹,人口土地,一概由第巴派来的人收取,僧人按照进行的宗教活动多寡,多劳多得,原本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僧侣成为了厄齐尔的打工人。
厄齐尔在卫藏干的热火朝天,澹台云风却要离开了,他此时只是担任怯薛营的主将,毕竟怯薛属于禁卫,他的职责是保证怯薛们拥护支持厄齐尔,现在看来,已经做到了,他也就要返回内地,因为这里注定会掀起腥风血雨,一个汉人最好不要出现在这种地方,瓜田李下,不利于帝国将来出面。
在澹台云风看来,厄齐尔现在的行为还算合理,并且得到了卫藏百姓的支持,限制黄教也算是蒙藏贵族的共同心愿,但是澹台云风知道,下一步厄齐尔就开始进行税制改革和土地法令,最后一个大招就是废奴令,三管齐下,把奴隶从贵族手中剥离出来,把他们送往藏地之外的富庶土地,然后对贵族的土地进行征税,没有农奴耕种的土地就没有产出,还要缴纳税款,结果必然是贵族要把土地也要交出来,只不过,这是温水煮青蛙的做法。
在澹台云风看来,卫藏的权贵们会在一个临界点爆发,最可能的就是废奴令颁布,那个时候,无论是实权贵族还是黄教僧侣,都会联合起来反对厄齐尔,他们会要求和硕特大汗达实巴图尔换一个第巴,但无论达实巴图尔如何考虑,厄齐尔都不会交出权力,到那个时候,他所拥有的就不只是手下那几千外族军队,还有一百万的农奴站在他的身后,交出权力是不可能的,血腥的镇压才是必然。
蒙藏贵族反抗就镇压贵族,黄教反对就镇压黄教,达实巴图尔不许就反抗达实巴图尔,厄齐尔对什么都不畏惧,这就是理想主义的政治家,澹台云风以朋友的身份对厄齐尔说过,他不会成功的,但厄齐尔却并不认同,他虽然是和硕特人,但在汉地长大,而且是帝国长大,他渴望成为一个解放者,留名青史。
几百年后,当人们学习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分成了两个极端的派别,有人认为厄齐尔是卫藏文化和黄教的毁灭者,他杀害了太多的僧人,毁坏了太多的寺庙和文物,但主流的思想仍然认为,厄齐尔是蒙藏民族的解放者,促进了统一和民族团结。
但帝国终究还是没有能完全掌控厄齐尔,事实上,这场被后世称之为‘农奴解放战争’的战争仅仅持续了三年时间,蒙藏贵族、黄教势力还有和硕特汗国都被付之一炬,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上百万农奴的支持下,厄齐尔在卫藏无往而不利。
但是他却没有按照之前和理藩院商定的那样,在控制了藏地局势后,率领卫藏融入帝国,成为帝国的一份子,而非藩国。但拒绝并非因为是厄齐尔的野心,至少不是帝国想象的那种野心,在拥有了卫藏之后,厄齐尔的自信心爆棚,他成为梦想中的解放者,但是那个时候,他希望自己可以比他的偶像做的还要好。
厄齐尔向帝国请封和硕特亲王,很快如愿以偿,但是在卫藏,他却不是和硕特大汗或者卫藏大汗,而是称自己为丞相,他追求彻底的平等,想要打造一个比帝国还要自由的国度,从而走上了被后世西方人称之为乌托邦的道路。
土地被完全的国有,所有人都进入了集体农庄,货币被完全取消........。这样的道路厄齐尔又走了十二年,结果藏地确实拥有了更多的平等和自由,但却越发的贫穷,厄齐尔也被忠诚于他和他理想的同僚们背弃,但最终摧毁这个理想国家的却是一场大雪灾,灾荒到来,经济崩溃的卫藏根本无力抵抗,在饥饿面前,厄齐尔最依赖的人民也背弃了他,而为了生存,厄齐尔选择了与帝国合并,前往申京继续担任他的和硕特亲王,而藏地也就成为了帝国的一个行省。
厄齐尔没有给卫藏百姓带来繁荣富饶,但是却给了他们法治和平等,这项遗产及大量的制度被帝国延续,甚至于帝国一度借鉴厄齐尔创立的制度。
而唯一有所反复的是,在西宁塔尔寺多年的大学者和六世上人师徒回到了拉萨,但却没有入住布达拉宫,卫藏百姓热情的迎接了他们,但是与十五年前的狂热和迷信已经完全不同,经过了厄齐尔主政的十五年,他们已经不是神佛在人间的投影,更像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或者神秘的存在,但这些热情是二人熟悉,他们在内地,汉人们也是这样看待他们。
帝国二十三年六月,西安行在,晋商会馆。
澹台云风抱着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子进了正堂,皇帝正与大学者聊天,大学者起身,看着那个孩子,问道:“这位就是桑结嘉措选定的人吗?”
李君华说道:“正是,云风在拉萨仔细问过了桑结嘉措的手下,仓央嘉措的选定完全符合你们黄教的传统,这一点毋庸置疑,大学者您看,这个孩子适合吗?”
大学者想要抱过仓央嘉措,但这个孩子却挣脱了,他还小,胆子却很大,根本不知道面前的这些人是谁,也不感兴趣,而是走到一个年轻漂亮的侍从女官前,盯着人家看,在侍从女官身边蹭来蹭去的,很喜欢也很享受的模样。
“这个孩子倒是和裕王小时候一样,可惜,他注定会是一个僧人。”李君华无奈说道。
大学者笑了:“其实是哪个孩子都无所谓.......。”
“还是按照你们黄教的仪轨来吧,按照你们的传统,您会收这个孩子做弟子,只不过现在不要公布他的身份,厄齐尔还再藏地利用那个假的上人做一些工作,您只需要好好教养这位六世上人仓央嘉措就可以。有一天,他会公开身份的。”李君华不等大学者说完,叮嘱道。
大学者知道,自己很长时间不能回日喀则和自己的扎什伦布寺,他被安排在了塔尔寺暂时修行,对这些,大学者早已逆来顺受。最终大学者带着三岁的仓央嘉措离去,走的时候,这个孩子还恋恋不舍,但是很快又被院子里其他的东西吸引。
大学者走后,李君华对澹台云风说道:“厄齐尔在藏地的事你不用多管,西宁绥靖区会随时支援,他就是一个搅局者,但接下来你要做一个安抚者。”
一回到西安,澹台云风就知道皇帝要回京了,他以为自己会随圣驾回去,但没想到还有差遣。陈平则详细的向澹台云风介绍了他的工作,平定叶尔羌汗国的变乱。
叶尔羌的变乱在新的一年掀起了最**,先是占据喀什的麦尔丹节节胜利,逼近了阿力木江占据的叶尔羌都城,并且在一场遭遇战中击杀了阿力木江,得以进入城市,但麦尔丹根本没有享受到胜利得喜悦,进城的时候遭遇了刺杀,只是肩膀上挨了一刀,没有大事,但却在治疗上出了问题,治疗的军医成为了刺杀者,导致了麦尔丹在痛苦之中死去,让叶尔羌汗国仅有的秩序彻底消失。
各地的实权伯克和宗教势力打在一起,饱受压迫的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也发动了起义,整个天山南路都呈现无序状态,而澹台云风就要作为皇帝特使,前往安抚各方,建立统治。这本该是由理藩院接手的工作,或者西疆区定边将军也可以做,但却交给了澹台云风,这就是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拥有功勋的澹台云风返京之后成为驸马,显的更为顺理成章,澹台云风唯有接受。
塞布礼的到来有两个作用,一是给厄齐尔带来军队,二是表明帝国的态度,厄齐尔就是帝国认可的第巴。
厄齐尔的军队有两支,一支就是第巴卫队,那群来自外东北和西伯利亚的杂牌,但现在已经换了新式的武器,至少显的正规了许多。另外一支就是怯薛营一部,这是李君华专门为厄齐尔准备的,是各绥靖区的外藩子弟,都是厄齐尔在归化学堂时的同学,蒙古人、卫拉特人、哥萨克、女真、满洲、朝鲜,各族各部落的都有。
这些人是厄齐尔提交的一份名单,上面人都和厄齐尔有过交情,要么是一起打架的朋友,要么是打过厄齐尔或者被厄齐尔打过的家伙,另外又增加了不少人,合计一百多,但依旧维持着怯薛的老传统,外藩子弟从军带扈从,这可不是当年跟随裕王出征的外藩,那些外藩子弟要么爵位低,要么没有继承地位,厄齐尔作为当年和硕特大汗的儿子,他所在的班级同学都出身显贵,所以带的扈从着实不少,剔除那些杂役,也能算作五千骑。
而这些怯薛自然就是厄齐尔的亲信了。厄齐尔麾下一下拥有了近一万骑兵,腰杆子顿时硬了起来,其实厄齐尔感觉不需要这么多人,因为这里是卫藏,黄教体系下没有成规模的军队,厄齐尔认为有一千人就能震慑僧俗,但厄齐尔低估了自己的惹事能力。
卫藏有十三万户,在五世上人接管权柄之后,曾经调查过,在卫藏有各派僧尼超过十万人,而桑结嘉措接手第巴一职后,协助上人建立了更完善的官僚制度,统治这样复杂的地方,着实很困难? 但是在厄齐尔眼里? 这些都不算什么,反正手里有兵? 而皇帝李君华眼里,这也不算什么? 因为帝国如果需要一个稳固统治卫藏的第巴,就不会选择厄齐尔这样一个理想主义的愣头青了。
结果就是,厄齐尔的到来就是一瓢子水倒进了油锅里,沉积了半个世纪的卫藏沸腾起来。
在军队抵达后,厄齐尔做了两件事,第一就是颁布他亲自修订(剽窃)的《十三法典》,原本的《十三法典》很简单,一张羊皮纸就能写下? 但是在厄齐尔的多方‘借鉴’之下,已经成为了一部非常复杂的法律文书,为了保持《十三法典》的名字,厄齐尔耍了一个小聪明,他把十三条变成了十三章,每一章下面有二十到一百不等的条,有的重要的条文还要小条,小条下面还有注解? 而这部法典送到各寺院和蒙藏贵族手里的时候,每个人都蒙了,这和他们想象的法律不一样,这是法典还是经文?
而第二件事就是接管政权,改朝换代,桑结嘉措建立的官僚体制被怯薛们换了个遍,每个人带上自家的扈从和理藩院、宗教局派来的翻译前去接管,桑结嘉措被扣在了布达拉宫,成为了拉萨第巴,相当于上人的太监总管,他的党羽根本联络不上他,还以为桑结嘉措既然能在新的体制内任职,那自己也可以,于是和前来交接的怯薛们讨价还价,结果就是雪亮的屠刀亮起,人头滚滚落地。
之后就是兵马分驻拉萨、日喀则在内的卫藏重要城市和关卡,控制卫藏后,厄齐尔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他把属于寺庙的份地和农奴全部收了上来,清查了各寺庙的僧侣,按照宗教局的标准,分为了七个等级,然后按照人口多寡给寺庙重新分配土地,让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后四级的僧人自己种田、放牧,供给全部寺院的吃喝拉撒,当然,这一切的做法都是以上人的名义进行的。
而上三级的僧人则无需劳作,按照等级得到第巴府规定的钱粮,完全就是当成工人发工资了,而最不能被僧人们接受的是,厄齐尔在所有的寺庙门口都安置了亲信,收取布施,不管是金银铜钱,还是牛羊布匹,人口土地,一概由第巴派来的人收取,僧人按照进行的宗教活动多寡,多劳多得,原本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僧侣成为了厄齐尔的打工人。
厄齐尔在卫藏干的热火朝天,澹台云风却要离开了,他此时只是担任怯薛营的主将,毕竟怯薛属于禁卫,他的职责是保证怯薛们拥护支持厄齐尔,现在看来,已经做到了,他也就要返回内地,因为这里注定会掀起腥风血雨,一个汉人最好不要出现在这种地方,瓜田李下,不利于帝国将来出面。
在澹台云风看来,厄齐尔现在的行为还算合理,并且得到了卫藏百姓的支持,限制黄教也算是蒙藏贵族的共同心愿,但是澹台云风知道,下一步厄齐尔就开始进行税制改革和土地法令,最后一个大招就是废奴令,三管齐下,把奴隶从贵族手中剥离出来,把他们送往藏地之外的富庶土地,然后对贵族的土地进行征税,没有农奴耕种的土地就没有产出,还要缴纳税款,结果必然是贵族要把土地也要交出来,只不过,这是温水煮青蛙的做法。
在澹台云风看来,卫藏的权贵们会在一个临界点爆发,最可能的就是废奴令颁布,那个时候,无论是实权贵族还是黄教僧侣,都会联合起来反对厄齐尔,他们会要求和硕特大汗达实巴图尔换一个第巴,但无论达实巴图尔如何考虑,厄齐尔都不会交出权力,到那个时候,他所拥有的就不只是手下那几千外族军队,还有一百万的农奴站在他的身后,交出权力是不可能的,血腥的镇压才是必然。
蒙藏贵族反抗就镇压贵族,黄教反对就镇压黄教,达实巴图尔不许就反抗达实巴图尔,厄齐尔对什么都不畏惧,这就是理想主义的政治家,澹台云风以朋友的身份对厄齐尔说过,他不会成功的,但厄齐尔却并不认同,他虽然是和硕特人,但在汉地长大,而且是帝国长大,他渴望成为一个解放者,留名青史。
几百年后,当人们学习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分成了两个极端的派别,有人认为厄齐尔是卫藏文化和黄教的毁灭者,他杀害了太多的僧人,毁坏了太多的寺庙和文物,但主流的思想仍然认为,厄齐尔是蒙藏民族的解放者,促进了统一和民族团结。
但帝国终究还是没有能完全掌控厄齐尔,事实上,这场被后世称之为‘农奴解放战争’的战争仅仅持续了三年时间,蒙藏贵族、黄教势力还有和硕特汗国都被付之一炬,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上百万农奴的支持下,厄齐尔在卫藏无往而不利。
但是他却没有按照之前和理藩院商定的那样,在控制了藏地局势后,率领卫藏融入帝国,成为帝国的一份子,而非藩国。但拒绝并非因为是厄齐尔的野心,至少不是帝国想象的那种野心,在拥有了卫藏之后,厄齐尔的自信心爆棚,他成为梦想中的解放者,但是那个时候,他希望自己可以比他的偶像做的还要好。
厄齐尔向帝国请封和硕特亲王,很快如愿以偿,但是在卫藏,他却不是和硕特大汗或者卫藏大汗,而是称自己为丞相,他追求彻底的平等,想要打造一个比帝国还要自由的国度,从而走上了被后世西方人称之为乌托邦的道路。
土地被完全的国有,所有人都进入了集体农庄,货币被完全取消........。这样的道路厄齐尔又走了十二年,结果藏地确实拥有了更多的平等和自由,但却越发的贫穷,厄齐尔也被忠诚于他和他理想的同僚们背弃,但最终摧毁这个理想国家的却是一场大雪灾,灾荒到来,经济崩溃的卫藏根本无力抵抗,在饥饿面前,厄齐尔最依赖的人民也背弃了他,而为了生存,厄齐尔选择了与帝国合并,前往申京继续担任他的和硕特亲王,而藏地也就成为了帝国的一个行省。
厄齐尔没有给卫藏百姓带来繁荣富饶,但是却给了他们法治和平等,这项遗产及大量的制度被帝国延续,甚至于帝国一度借鉴厄齐尔创立的制度。
而唯一有所反复的是,在西宁塔尔寺多年的大学者和六世上人师徒回到了拉萨,但却没有入住布达拉宫,卫藏百姓热情的迎接了他们,但是与十五年前的狂热和迷信已经完全不同,经过了厄齐尔主政的十五年,他们已经不是神佛在人间的投影,更像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或者神秘的存在,但这些热情是二人熟悉,他们在内地,汉人们也是这样看待他们。
帝国二十三年六月,西安行在,晋商会馆。
澹台云风抱着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子进了正堂,皇帝正与大学者聊天,大学者起身,看着那个孩子,问道:“这位就是桑结嘉措选定的人吗?”
李君华说道:“正是,云风在拉萨仔细问过了桑结嘉措的手下,仓央嘉措的选定完全符合你们黄教的传统,这一点毋庸置疑,大学者您看,这个孩子适合吗?”
大学者想要抱过仓央嘉措,但这个孩子却挣脱了,他还小,胆子却很大,根本不知道面前的这些人是谁,也不感兴趣,而是走到一个年轻漂亮的侍从女官前,盯着人家看,在侍从女官身边蹭来蹭去的,很喜欢也很享受的模样。
“这个孩子倒是和裕王小时候一样,可惜,他注定会是一个僧人。”李君华无奈说道。
大学者笑了:“其实是哪个孩子都无所谓.......。”
“还是按照你们黄教的仪轨来吧,按照你们的传统,您会收这个孩子做弟子,只不过现在不要公布他的身份,厄齐尔还再藏地利用那个假的上人做一些工作,您只需要好好教养这位六世上人仓央嘉措就可以。有一天,他会公开身份的。”李君华不等大学者说完,叮嘱道。
大学者知道,自己很长时间不能回日喀则和自己的扎什伦布寺,他被安排在了塔尔寺暂时修行,对这些,大学者早已逆来顺受。最终大学者带着三岁的仓央嘉措离去,走的时候,这个孩子还恋恋不舍,但是很快又被院子里其他的东西吸引。
大学者走后,李君华对澹台云风说道:“厄齐尔在藏地的事你不用多管,西宁绥靖区会随时支援,他就是一个搅局者,但接下来你要做一个安抚者。”
一回到西安,澹台云风就知道皇帝要回京了,他以为自己会随圣驾回去,但没想到还有差遣。陈平则详细的向澹台云风介绍了他的工作,平定叶尔羌汗国的变乱。
叶尔羌的变乱在新的一年掀起了最**,先是占据喀什的麦尔丹节节胜利,逼近了阿力木江占据的叶尔羌都城,并且在一场遭遇战中击杀了阿力木江,得以进入城市,但麦尔丹根本没有享受到胜利得喜悦,进城的时候遭遇了刺杀,只是肩膀上挨了一刀,没有大事,但却在治疗上出了问题,治疗的军医成为了刺杀者,导致了麦尔丹在痛苦之中死去,让叶尔羌汗国仅有的秩序彻底消失。
各地的实权伯克和宗教势力打在一起,饱受压迫的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也发动了起义,整个天山南路都呈现无序状态,而澹台云风就要作为皇帝特使,前往安抚各方,建立统治。这本该是由理藩院接手的工作,或者西疆区定边将军也可以做,但却交给了澹台云风,这就是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拥有功勋的澹台云风返京之后成为驸马,显的更为顺理成章,澹台云风唯有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