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下车时,特意叮嘱司机,要好好地把乔琳送回家。在跟他分开之前,乔琳很认真地纠正道:“虽然您对孙瑞阳挺了解的,但我还是要告诉您,要是生在古代,他是想当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的,而不是当一个阴险狡诈的军师。”
大舅秘书捂着嘴笑了,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好像在说——这个有什么重要的?大舅也寻思了片刻,继而笑了:“不错,我也觉得将军更好一些。”
他们都不知道,她就喜欢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较真。不过他们也没必要知道。从机场回家的那一段路,乔琳久违地心情舒畅,甚至终于感受到了座驾的高级。
她去看丈夫时,还开心地讲了这段小插曲:“魏成林的车就已经够舒服了,你舅舅的车比他的还要更宽敞,车里可安静了!下车的时候,那个司机还很绅士地给我打开了车门,让我感觉自己像是个豪门贵妇。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好多人的终极梦想就是开豪车,住豪宅,因为真的太舒服啦!”
哪怕她到了四五十岁,也会天真烂漫地讲这些事吧!孙瑞阳很喜欢听她说这些,尽管他浑身都插着管子,但他很努力地笑了笑。
“不过,舅舅的那辆车得花多少钱啊?算了,反正知道价格我也买不起。哦,他还给了我一个大红包,我刚才数了数,整整一万。我先存你住院费里面了,你不用担心花钱,一定要养好了再出院!”
“对了,乔楠那家伙又给我转了两千块钱。他俩最近又在倒腾房子,手头有点儿紧。他说,他打赏我一笔饭钱。可我知道,他就是担心我回国之后没有经济来源,怕我在你家受委屈。”乔琳得意洋洋地说道:“你别看他傻里傻气的,但他还是我哥,我最好的哥哥!”
孙瑞阳笑着点了点头,好像在说——我知道,所以我不敢欺负你。乔琳握住他的手,说道:“所以你也得好起来,宝宝还需要你这样的哥哥呢!”
每次她来探视,孙瑞阳一定会做出一个胜利的手势,让她看到自己活下去的斗志。乔琳也会冲他比一个,她相信他一定能战胜病魔。而且她不再哭哭啼啼了,微笑可比眼泪有力量多了。
那次探视过后,乔琳就回到自己家里了,因为爸爸也要动手术了。唉,这个冬天怎么这么忙,她的亲人都像赶集似地住院,可真是把她给忙坏了。
乔建军可不想看到女儿愁眉苦脸的模样,他拍着自己凹凸不平的腿,爽朗地说:“跟你老公相比,你老爸这手术根本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就这个“不值一提”的小手术,却让三个孩子操碎了心,就连乔琳的姑姑也赶过来了。当然,乔木并不是特意从德国飞回来的,她是受国内某省作协的邀请,去大西北采风了。在活动结束后,她听说二哥要动手术,便改了机票,飞到了港城,探望几年未见的哥哥。
乔建军跟
她说了好多次,自己的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她大可不必这样千里迢迢地跑一趟。但是乔木老师同样倔强,在他动手术前,便赶到医院里了。
老乔又拍打着右腿,感慨道:“为了我这条腿,你们可真是兴师动众,连你这个大作家都给惊动了,我都不知道说啥好。”
“二哥,你也别老说‘没事’,都严重得走不了路了,还能说没事么?”
从姑姑接她去德国养伤算起,乔琳跟姑姑的缘分正好十年了,姑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可她居然一点都没变,衣着还是那么光鲜得体,光滑的脸上几乎看不到皱纹。乔琳真疑心她吃了防腐剂,跟她相比,爸爸可真是一个老头了。
跟哥哥寒暄完,乔木打量了病室一番,连声说道:“来之前我还想给你换最好的病房,没想到你这里的条件相当可以啊!”
老乔掩饰不住自豪,又将孩子们夸赞了一番。乔木也发自内心地高兴:“你这三个孩子确实有出息,让人羡慕!”
在那段时间,除了逢人就说孩子孝顺,老乔又将乔楠的一桩小事挂在嘴边:“办完婚礼,在回家的飞机上,他就开始看书,因为那时他已经开学了……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天天过得跟高三一样。听文婧说,他在家吃饭都看书。两个孩子,腿上坐一个,背上趴一个,他就那样写论文。每次去上课,都是在飞机高铁上写作业。每天就睡几个小时,劝他休息他也不听。”
别人只知道他是个高智商的学霸,他也曾是个武力值颇高的军人,他看起来毫不费力,能文能武,其实都是靠透支体力换来的。乔木说,真想把乔楠的成长经历写下来,来刺激一下那个他那个整天泡在游戏里的小表弟。
老乔还记得那个年幼的小外甥,乔木笑道:“今年九岁了,正是狗都嫌弃的年纪。中文翻来覆去也就会那几句,看来在北京那一年白住了。我计划近两年再带他回来一次,他身上流淌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液,不能让他忘了根。”
“那是,乔楠每次回来,我都带他回家祭祖,他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根在哪里。”
这几年过去了,乔木在国外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可乔家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老乔很得意地拿出手机来,给她看乔楠那一双可爱的儿女,还有乔璐家的三个孩子。
他着重介绍了小铃铛:“别看她不是亲生的,可她比亲生闺女更黏乔璐。那张嘴随她爸爸,能说会道的,可讨人喜欢了。”
乔木直夸小铃铛长得漂亮,也夸了乔璐一番:“乔璐聪明善良,吃了那么多苦,现在总算苦尽甘来了。大哥大嫂在天有灵,肯定也会感到欣慰的——当然,他们最感激的人,肯定是你。”
乔琳在病房里进进出出,隐约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或许是说到了老乔家最艰难的那段过往,姑姑还抹起了眼泪。乔琳听她说道:“都
说长兄如父,在爹爹和大哥相继去世之后,对我来说,你既是哥哥,也是父亲。”
老乔手忙脚乱地为她擦眼泪,乔琳担心姑姑尴尬,急忙退了出来。她呆坐在病房外面,想起姑姑当年做的一个研究,大概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小说中父亲形象的变化过程。
比如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里,父亲大多都是腐朽顽固的象征,父子之间的斗争往往是弗洛伊德定义的那种;而到了五六十年代,刚刚经历了战争,父亲往往是受难的象征。按照姑姑做的研究,那老乔应该属于八十年代作家笔下的那种父亲——没什么文化,土里土气,但勤劳质朴,甘愿为家人付出一切。
乔琳听了姑姑的话,又联想起她写的那篇论文,眼前突然浮现出了很多画面。或许姑姑更应该写一篇论文,那就是哥哥的形象变化吧!
在她年幼时,二哥远走南方,到了一个她只在地图上见过的地方,光荣地参了军。听说他要上前线,她整日为他提心吊胆。她热切地期待着他的来信,她骄傲地跟同学炫耀,那时二哥就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历经坎坷的那些年,二哥又成了她唯一的支柱。要交学费了,没有生活费了,她第一反应肯定是找二哥。她的二哥能拿出那么多钱来么?无论二哥愁得夜不能寐,还是低三下四地跟别人借钱,这都不是她考虑的。反正在她眼中,二哥就是无所不能的,肯定能为她筹到钱。
再过几年,她大学毕业,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她渐渐发觉了二哥的缺点——他几乎一辈子都过着最普通的小市民生活,他的眼界只能看穿这一条巷子。关于她的未来,他给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他衣着简朴,甚至有些土气。他变得黏黏糊糊,话也说不好,只会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她讲道理,让她很厌烦。
于是,她谈了一段奋不顾身的恋爱,不顾二哥阻拦,执意去了国外,一气之下跟“没见识”的二哥断了联系。在国外过了很多年,伤痕累累,到头来发现,她能依靠一辈子的人,只有二哥。
乔琳也想起了自己的哥哥,她上大学时,哥哥为她花了很多钱,也为她解决了很多烦恼。她知道哥哥升得很快,但是哥哥身边肯定也有很坏的人,他肯定也受过很多挫折,在经济状况窘迫的那些年,在一点点填满他那个小家的过程中,他肯定也没少遭受别人的冷眼。
可哥哥从来不会跟她说这些,她拿着哥哥给的钱,无忧无虑地过着校园生活,也熟悉了各种时尚。可她过年的时候还嘲笑哥哥,嘲笑他分不清咖啡的种类,不懂得享受生活,他常年只穿国家发给他的衣服,他只会当个粗糙的野人,只会闹笑话让嫂子生气。
唉,要是早些读到姑姑写的论文,了解到哥哥默默无语的付出,她肯定就不会嘲笑他了。乔琳看着微信里的转账记录,心想,以后可要对哥哥更好一点。
大舅秘书捂着嘴笑了,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好像在说——这个有什么重要的?大舅也寻思了片刻,继而笑了:“不错,我也觉得将军更好一些。”
他们都不知道,她就喜欢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较真。不过他们也没必要知道。从机场回家的那一段路,乔琳久违地心情舒畅,甚至终于感受到了座驾的高级。
她去看丈夫时,还开心地讲了这段小插曲:“魏成林的车就已经够舒服了,你舅舅的车比他的还要更宽敞,车里可安静了!下车的时候,那个司机还很绅士地给我打开了车门,让我感觉自己像是个豪门贵妇。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好多人的终极梦想就是开豪车,住豪宅,因为真的太舒服啦!”
哪怕她到了四五十岁,也会天真烂漫地讲这些事吧!孙瑞阳很喜欢听她说这些,尽管他浑身都插着管子,但他很努力地笑了笑。
“不过,舅舅的那辆车得花多少钱啊?算了,反正知道价格我也买不起。哦,他还给了我一个大红包,我刚才数了数,整整一万。我先存你住院费里面了,你不用担心花钱,一定要养好了再出院!”
“对了,乔楠那家伙又给我转了两千块钱。他俩最近又在倒腾房子,手头有点儿紧。他说,他打赏我一笔饭钱。可我知道,他就是担心我回国之后没有经济来源,怕我在你家受委屈。”乔琳得意洋洋地说道:“你别看他傻里傻气的,但他还是我哥,我最好的哥哥!”
孙瑞阳笑着点了点头,好像在说——我知道,所以我不敢欺负你。乔琳握住他的手,说道:“所以你也得好起来,宝宝还需要你这样的哥哥呢!”
每次她来探视,孙瑞阳一定会做出一个胜利的手势,让她看到自己活下去的斗志。乔琳也会冲他比一个,她相信他一定能战胜病魔。而且她不再哭哭啼啼了,微笑可比眼泪有力量多了。
那次探视过后,乔琳就回到自己家里了,因为爸爸也要动手术了。唉,这个冬天怎么这么忙,她的亲人都像赶集似地住院,可真是把她给忙坏了。
乔建军可不想看到女儿愁眉苦脸的模样,他拍着自己凹凸不平的腿,爽朗地说:“跟你老公相比,你老爸这手术根本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就这个“不值一提”的小手术,却让三个孩子操碎了心,就连乔琳的姑姑也赶过来了。当然,乔木并不是特意从德国飞回来的,她是受国内某省作协的邀请,去大西北采风了。在活动结束后,她听说二哥要动手术,便改了机票,飞到了港城,探望几年未见的哥哥。
乔建军跟
她说了好多次,自己的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她大可不必这样千里迢迢地跑一趟。但是乔木老师同样倔强,在他动手术前,便赶到医院里了。
老乔又拍打着右腿,感慨道:“为了我这条腿,你们可真是兴师动众,连你这个大作家都给惊动了,我都不知道说啥好。”
“二哥,你也别老说‘没事’,都严重得走不了路了,还能说没事么?”
从姑姑接她去德国养伤算起,乔琳跟姑姑的缘分正好十年了,姑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可她居然一点都没变,衣着还是那么光鲜得体,光滑的脸上几乎看不到皱纹。乔琳真疑心她吃了防腐剂,跟她相比,爸爸可真是一个老头了。
跟哥哥寒暄完,乔木打量了病室一番,连声说道:“来之前我还想给你换最好的病房,没想到你这里的条件相当可以啊!”
老乔掩饰不住自豪,又将孩子们夸赞了一番。乔木也发自内心地高兴:“你这三个孩子确实有出息,让人羡慕!”
在那段时间,除了逢人就说孩子孝顺,老乔又将乔楠的一桩小事挂在嘴边:“办完婚礼,在回家的飞机上,他就开始看书,因为那时他已经开学了……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天天过得跟高三一样。听文婧说,他在家吃饭都看书。两个孩子,腿上坐一个,背上趴一个,他就那样写论文。每次去上课,都是在飞机高铁上写作业。每天就睡几个小时,劝他休息他也不听。”
别人只知道他是个高智商的学霸,他也曾是个武力值颇高的军人,他看起来毫不费力,能文能武,其实都是靠透支体力换来的。乔木说,真想把乔楠的成长经历写下来,来刺激一下那个他那个整天泡在游戏里的小表弟。
老乔还记得那个年幼的小外甥,乔木笑道:“今年九岁了,正是狗都嫌弃的年纪。中文翻来覆去也就会那几句,看来在北京那一年白住了。我计划近两年再带他回来一次,他身上流淌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液,不能让他忘了根。”
“那是,乔楠每次回来,我都带他回家祭祖,他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根在哪里。”
这几年过去了,乔木在国外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可乔家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老乔很得意地拿出手机来,给她看乔楠那一双可爱的儿女,还有乔璐家的三个孩子。
他着重介绍了小铃铛:“别看她不是亲生的,可她比亲生闺女更黏乔璐。那张嘴随她爸爸,能说会道的,可讨人喜欢了。”
乔木直夸小铃铛长得漂亮,也夸了乔璐一番:“乔璐聪明善良,吃了那么多苦,现在总算苦尽甘来了。大哥大嫂在天有灵,肯定也会感到欣慰的——当然,他们最感激的人,肯定是你。”
乔琳在病房里进进出出,隐约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或许是说到了老乔家最艰难的那段过往,姑姑还抹起了眼泪。乔琳听她说道:“都
说长兄如父,在爹爹和大哥相继去世之后,对我来说,你既是哥哥,也是父亲。”
老乔手忙脚乱地为她擦眼泪,乔琳担心姑姑尴尬,急忙退了出来。她呆坐在病房外面,想起姑姑当年做的一个研究,大概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小说中父亲形象的变化过程。
比如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里,父亲大多都是腐朽顽固的象征,父子之间的斗争往往是弗洛伊德定义的那种;而到了五六十年代,刚刚经历了战争,父亲往往是受难的象征。按照姑姑做的研究,那老乔应该属于八十年代作家笔下的那种父亲——没什么文化,土里土气,但勤劳质朴,甘愿为家人付出一切。
乔琳听了姑姑的话,又联想起她写的那篇论文,眼前突然浮现出了很多画面。或许姑姑更应该写一篇论文,那就是哥哥的形象变化吧!
在她年幼时,二哥远走南方,到了一个她只在地图上见过的地方,光荣地参了军。听说他要上前线,她整日为他提心吊胆。她热切地期待着他的来信,她骄傲地跟同学炫耀,那时二哥就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历经坎坷的那些年,二哥又成了她唯一的支柱。要交学费了,没有生活费了,她第一反应肯定是找二哥。她的二哥能拿出那么多钱来么?无论二哥愁得夜不能寐,还是低三下四地跟别人借钱,这都不是她考虑的。反正在她眼中,二哥就是无所不能的,肯定能为她筹到钱。
再过几年,她大学毕业,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她渐渐发觉了二哥的缺点——他几乎一辈子都过着最普通的小市民生活,他的眼界只能看穿这一条巷子。关于她的未来,他给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他衣着简朴,甚至有些土气。他变得黏黏糊糊,话也说不好,只会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她讲道理,让她很厌烦。
于是,她谈了一段奋不顾身的恋爱,不顾二哥阻拦,执意去了国外,一气之下跟“没见识”的二哥断了联系。在国外过了很多年,伤痕累累,到头来发现,她能依靠一辈子的人,只有二哥。
乔琳也想起了自己的哥哥,她上大学时,哥哥为她花了很多钱,也为她解决了很多烦恼。她知道哥哥升得很快,但是哥哥身边肯定也有很坏的人,他肯定也受过很多挫折,在经济状况窘迫的那些年,在一点点填满他那个小家的过程中,他肯定也没少遭受别人的冷眼。
可哥哥从来不会跟她说这些,她拿着哥哥给的钱,无忧无虑地过着校园生活,也熟悉了各种时尚。可她过年的时候还嘲笑哥哥,嘲笑他分不清咖啡的种类,不懂得享受生活,他常年只穿国家发给他的衣服,他只会当个粗糙的野人,只会闹笑话让嫂子生气。
唉,要是早些读到姑姑写的论文,了解到哥哥默默无语的付出,她肯定就不会嘲笑他了。乔琳看着微信里的转账记录,心想,以后可要对哥哥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