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剑也可算是玉石界的风云人物, 除了柳南之,整个行业可以说也是无人望其项背。
他跟柳南之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像桃园结义一样的兄弟。唐家和柳家世代交好,共同占据着本城玉石行业的半壁江山,祖辈都相互扶持,到了他们这一代也同样延续了这样的传统。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比如原石、工艺、市场等等,说的不好听点叫一个绳上的蚂蚱,用比较文雅的词来形容就叫一荣俱荣,一损皆损,颇有点《红楼梦》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盘根错节荣辱与共的意味。
不过,唐剑跟柳南之性格不同,柳南之喜欢研究玉石相关的文化,借助文化的推广来完善他的市场扩展,唐剑则是学习了西方的经济思想,借助各种商业活动和特殊人脉经营事业。虽然二者方法殊途同归,但却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气质,柳南之儒雅宽厚,柳南之激进精干。这样的两个人虽然很多时候意见相左,却也能相互合作,而且关系一直很好,也算是一大奇迹。不过在外人看来,多半是柳南之的气度容纳了唐剑。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一是利益一致,二是两人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
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儿子唐老鸭才会跟如风从小光着屁股一起长大,一个被窝睡过觉,一个桌子上吃过饭。孩子们的关系好坏,其实大多还是因为家长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这点来说是很好的印证,两个玉石世家自然有很多共同话题,自然就成了可以共同交流的伙伴。
把王思思母女送回家,唐剑调转车头开往回家的方向。
他家跟柳南之的家在同一个别墅区,只是相隔了几栋的距离,不过平常也难得碰到。今天,他特意拐了个道,目的只有一个:前来探探如风的口风,看看他对思思怎么个打算。
在停车场停好车,他熟门熟路的来到柳家别墅门口,自然的按下了门铃,然后拿出了一根中华点燃,背对着大门大口大口的抽起来。在一个一个吐出的灰白色眼圈里,他似乎又看到了王冰母女的脸,想起王冰在车上说的那段话。于是,他抽的更猛了,烟雾直接从鼻孔里接连窜出来,眼前很快形成了一大片白雾。
柳家的张阿姨刚把门打开的瞬间,一股强烈的刺鼻气味刺激的她直接剧烈咳嗽起来,而唐剑整个人已经笼罩在这片白雾中。
“唐,唐先生,你这烟……咳咳咳!”张阿姨一手捂住嘴,一手不停的在眼前扇着想把烟味驱散开。
唐剑把剩下的半截烟扔在地上,然后用脚撵了两下,双手紧背身后不好意思的说,“张姐,不好意思啊,我这烟瘾刚犯。都怪柳兄平常连个烟都不抽,我只能先在这解决了,不然等下进去难忍啊。”
“你这烟瘾也太大了,年龄大了,以后还是少抽点好,这点你可得向南之学习。”张阿姨年龄比柳南之和唐剑稍大,是从小就看着他俩长大的,在柳家虽然做着服务的工作,却跟个长辈一样,很受大家尊重。要说张姐为什么能在柳家呆那么久,又是另一个长长的故事了,而知道这故事的人除了两家已经过世的长辈,就是柳南之和唐剑。
“张姐说的是,只是我这平常事多,真的是想戒,却又总是戒不掉啊。”唐剑双脚往小院门里跨着,嘴里惆怅的说着。
对于烟这东西,好像自他二十岁左右就学会了,这嗜好一直跟了他几十年,尤其是遇到难题,那更是一根又一根,在尼古丁的刺激下不仅可以让大脑更活跃,而且还能让自己慢慢放松下来去认真思考。
“你别糊弄我,你跟南之都是毅力非凡的人,想戒肯定能戒得掉,只是看你想不想。”张姐苦口婆心的劝诫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明知道简单的几句话改变不了什么,但就是想要说,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关心。
她自己有时候也不清楚,在过去自己就是一个奴才,现在说的好听点叫阿姨,再加上柳家对自己的尊重才叫她一声姐,但时间长了自己有时候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位大姐,就想像对待弟弟一样各种提醒。每每想到这,张姐都会自嘲一番,自己摇头苦笑。
唐剑是个知道好歹的人,对于张姐的劝告他又怎能不理解,也常常为之感动,但自己有时候拿自己也没办法。
“张姐,我记下了,谢谢你总是这么提醒我。”
说话间,唐剑跟着张姐已经绕过前院的小池,来到了一楼客厅。走进去后,他好像进了自家一样,直接大声喊了起来,“柳兄,快出来,是我唐剑,今天特意过来看看你。”
本在二楼和如风正在研究一件玉如意的柳南之,隔着房门听到这熟悉的大嗓门,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这家伙来了,哈哈,我得下去看看,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会会你唐叔叔。”
“爸,唐叔叔来找你应该有事,我就不参和了。”如风说话的时候眼光始终没有离开书桌上横放的那柄玉如意。
今天是如风正式识玉的开始,柳南之拿了一柄清代玉如意来给他赏鉴。这是一柄羊脂玉如意, 通体雪白、晶莹剔透,没有一点杂质,手感就像绸缎一样细腻光滑,雕刻的祥云图案栩栩如生。通过柳南之的介绍他才知道玉如意的来历和丰富的知识: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如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
他查阅了一些资料,其实关于“如意”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是古代文武朝臣的执笏。清代的弘历皇帝有首“泳商铜如意”诗中云:“一柄曲拳代谈者,玢古色错金银。谁知子氏尚质,已有欣于如意人”。可见乾隆皇帝认为商代已有了如意,只是实物难寻,难以证。如意最初的原型只是民间的一种挠痒痒用的东西。
汉代时民间出现了以骨、兽角、玉、石、竹、珊瑚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如意,长约一尺许,柄端多为手指形,也有灵芝形、心形、云朵形等。手指形的具有实用的价值,能挠痒痒,取其名曰:“尽如人意”。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自《音义指引》说:“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这种“搔痒痒儿”的工具,在南方被人称之为“不求人”,北方人则叫作“老头乐”。
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警世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除用它搔痒,还用它决策大事等,其威势有些近似了权杖。如南朝的韦睿在徐州的战事中,就是用了“如意”指挥千军万马,一日数合,取得了大胜。
如意也是文人雅士的所喜爱之物,吟诗咏赋时,利用它作为打节拍之用,清雅悠闲之时还可以随身带之玩赏。如意还是舞蹈的道具,故“如意舞”。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有:“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东吴的孙和,曾在月下作如意舞,不慎打伤所宠爱邓夫人脸颊,后虽治好了,但脸上仍留下了瘢痕。引诱后宫人效仿,遂成古代点靥之风。
从唐代开始,制作的如意就更加讲究了,而且使造型丰富多彩,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的艺术品,使它的长度变短,柄端手指形变为少见的灵芝形、云朵形状等。主体呈流线型,柄微曲,整体造型优美华丽。质材方面又多了金、玉、水晶、象牙、玛瑙等珍贵材料制作成的工艺精品,并有浮雕、镂空、镶嵌及景泰蓝工艺也用上了,而且装饰上了精细华丽纹饰。精品中有汉玉檀柄如意、金镂空嵌珍珠如意、翡翠三镶如意、料石雕漆如意、木柄嵌玉如意、掐丝珐琅如意等,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如意成了观赏品、珍藏品,身价百增。清代如意从民间转向宫廷,成了大臣敬献皇帝的贡物,也是皇帝为宫女的晋升及选妃的珍贵礼品。皇宫中,皇帝也好如意,是历代皇帝所不能及的,这可从清宫的档案、轶案乃至皇家的诗画中可见到。每逢皇帝即位、皇后和妃嫔生日、节日及喜庆佳日,大臣们都要向皇帝后妃等敬献如意。最为有趣的是有位大臣一次进献了“九九如意”,就是用九柄如意为一盒,九盒共八十一柄如意。皇帝身边的大臣有的为了加官得宠,也进贡珍奇的如意等。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如意中,就保存有进贡者题款的如意。据说:慈禧太后在六十寿辰时,在收受寿礼时,仅如意这项就收到了珍贵的精品八十件。如意还是皇帝选后的信物和凭证,也是帝后赏赐大臣亲信的礼品,就连外国的一些使者有时也能得到皇帝馈赠的如意。
如风一直在不停回味着,时不时还把玉如意拿在手里来回摩挲,不住的感叹玉石的奇妙,楼下柳南之与唐剑的对话,虽然声音很大,一开始他还听到一句两句,后面他却一点也没留意了。
“唐兄,今天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你有多久没来我这了?”
“哈哈哈,有段时间了吧,我那个逆子回来了,一天到晚不让人不省心,想来却抽不开身。今天也是从外面回来顺道过来看看你,听说今天如风去相亲了,是我那个表妹的女儿叫王思思的?”
“是啊,想必你表妹已经跟你通过话了吧,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哎,没办法,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今天是靠着我这张老脸来问问如风的想法。我本来不想过多干预年轻人的事,也都说了年轻人的事不用我们这些老家伙操心,但我这个表妹不容易,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经济上倒是不愁,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的婚事。这不,我这半推半就就来了……”
他跟柳南之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像桃园结义一样的兄弟。唐家和柳家世代交好,共同占据着本城玉石行业的半壁江山,祖辈都相互扶持,到了他们这一代也同样延续了这样的传统。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比如原石、工艺、市场等等,说的不好听点叫一个绳上的蚂蚱,用比较文雅的词来形容就叫一荣俱荣,一损皆损,颇有点《红楼梦》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盘根错节荣辱与共的意味。
不过,唐剑跟柳南之性格不同,柳南之喜欢研究玉石相关的文化,借助文化的推广来完善他的市场扩展,唐剑则是学习了西方的经济思想,借助各种商业活动和特殊人脉经营事业。虽然二者方法殊途同归,但却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气质,柳南之儒雅宽厚,柳南之激进精干。这样的两个人虽然很多时候意见相左,却也能相互合作,而且关系一直很好,也算是一大奇迹。不过在外人看来,多半是柳南之的气度容纳了唐剑。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一是利益一致,二是两人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
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儿子唐老鸭才会跟如风从小光着屁股一起长大,一个被窝睡过觉,一个桌子上吃过饭。孩子们的关系好坏,其实大多还是因为家长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这点来说是很好的印证,两个玉石世家自然有很多共同话题,自然就成了可以共同交流的伙伴。
把王思思母女送回家,唐剑调转车头开往回家的方向。
他家跟柳南之的家在同一个别墅区,只是相隔了几栋的距离,不过平常也难得碰到。今天,他特意拐了个道,目的只有一个:前来探探如风的口风,看看他对思思怎么个打算。
在停车场停好车,他熟门熟路的来到柳家别墅门口,自然的按下了门铃,然后拿出了一根中华点燃,背对着大门大口大口的抽起来。在一个一个吐出的灰白色眼圈里,他似乎又看到了王冰母女的脸,想起王冰在车上说的那段话。于是,他抽的更猛了,烟雾直接从鼻孔里接连窜出来,眼前很快形成了一大片白雾。
柳家的张阿姨刚把门打开的瞬间,一股强烈的刺鼻气味刺激的她直接剧烈咳嗽起来,而唐剑整个人已经笼罩在这片白雾中。
“唐,唐先生,你这烟……咳咳咳!”张阿姨一手捂住嘴,一手不停的在眼前扇着想把烟味驱散开。
唐剑把剩下的半截烟扔在地上,然后用脚撵了两下,双手紧背身后不好意思的说,“张姐,不好意思啊,我这烟瘾刚犯。都怪柳兄平常连个烟都不抽,我只能先在这解决了,不然等下进去难忍啊。”
“你这烟瘾也太大了,年龄大了,以后还是少抽点好,这点你可得向南之学习。”张阿姨年龄比柳南之和唐剑稍大,是从小就看着他俩长大的,在柳家虽然做着服务的工作,却跟个长辈一样,很受大家尊重。要说张姐为什么能在柳家呆那么久,又是另一个长长的故事了,而知道这故事的人除了两家已经过世的长辈,就是柳南之和唐剑。
“张姐说的是,只是我这平常事多,真的是想戒,却又总是戒不掉啊。”唐剑双脚往小院门里跨着,嘴里惆怅的说着。
对于烟这东西,好像自他二十岁左右就学会了,这嗜好一直跟了他几十年,尤其是遇到难题,那更是一根又一根,在尼古丁的刺激下不仅可以让大脑更活跃,而且还能让自己慢慢放松下来去认真思考。
“你别糊弄我,你跟南之都是毅力非凡的人,想戒肯定能戒得掉,只是看你想不想。”张姐苦口婆心的劝诫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明知道简单的几句话改变不了什么,但就是想要说,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关心。
她自己有时候也不清楚,在过去自己就是一个奴才,现在说的好听点叫阿姨,再加上柳家对自己的尊重才叫她一声姐,但时间长了自己有时候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位大姐,就想像对待弟弟一样各种提醒。每每想到这,张姐都会自嘲一番,自己摇头苦笑。
唐剑是个知道好歹的人,对于张姐的劝告他又怎能不理解,也常常为之感动,但自己有时候拿自己也没办法。
“张姐,我记下了,谢谢你总是这么提醒我。”
说话间,唐剑跟着张姐已经绕过前院的小池,来到了一楼客厅。走进去后,他好像进了自家一样,直接大声喊了起来,“柳兄,快出来,是我唐剑,今天特意过来看看你。”
本在二楼和如风正在研究一件玉如意的柳南之,隔着房门听到这熟悉的大嗓门,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这家伙来了,哈哈,我得下去看看,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会会你唐叔叔。”
“爸,唐叔叔来找你应该有事,我就不参和了。”如风说话的时候眼光始终没有离开书桌上横放的那柄玉如意。
今天是如风正式识玉的开始,柳南之拿了一柄清代玉如意来给他赏鉴。这是一柄羊脂玉如意, 通体雪白、晶莹剔透,没有一点杂质,手感就像绸缎一样细腻光滑,雕刻的祥云图案栩栩如生。通过柳南之的介绍他才知道玉如意的来历和丰富的知识: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如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
他查阅了一些资料,其实关于“如意”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是古代文武朝臣的执笏。清代的弘历皇帝有首“泳商铜如意”诗中云:“一柄曲拳代谈者,玢古色错金银。谁知子氏尚质,已有欣于如意人”。可见乾隆皇帝认为商代已有了如意,只是实物难寻,难以证。如意最初的原型只是民间的一种挠痒痒用的东西。
汉代时民间出现了以骨、兽角、玉、石、竹、珊瑚及金属材料制成的如意,长约一尺许,柄端多为手指形,也有灵芝形、心形、云朵形等。手指形的具有实用的价值,能挠痒痒,取其名曰:“尽如人意”。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自《音义指引》说:“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这种“搔痒痒儿”的工具,在南方被人称之为“不求人”,北方人则叫作“老头乐”。
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警世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除用它搔痒,还用它决策大事等,其威势有些近似了权杖。如南朝的韦睿在徐州的战事中,就是用了“如意”指挥千军万马,一日数合,取得了大胜。
如意也是文人雅士的所喜爱之物,吟诗咏赋时,利用它作为打节拍之用,清雅悠闲之时还可以随身带之玩赏。如意还是舞蹈的道具,故“如意舞”。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有:“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东吴的孙和,曾在月下作如意舞,不慎打伤所宠爱邓夫人脸颊,后虽治好了,但脸上仍留下了瘢痕。引诱后宫人效仿,遂成古代点靥之风。
从唐代开始,制作的如意就更加讲究了,而且使造型丰富多彩,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的艺术品,使它的长度变短,柄端手指形变为少见的灵芝形、云朵形状等。主体呈流线型,柄微曲,整体造型优美华丽。质材方面又多了金、玉、水晶、象牙、玛瑙等珍贵材料制作成的工艺精品,并有浮雕、镂空、镶嵌及景泰蓝工艺也用上了,而且装饰上了精细华丽纹饰。精品中有汉玉檀柄如意、金镂空嵌珍珠如意、翡翠三镶如意、料石雕漆如意、木柄嵌玉如意、掐丝珐琅如意等,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如意成了观赏品、珍藏品,身价百增。清代如意从民间转向宫廷,成了大臣敬献皇帝的贡物,也是皇帝为宫女的晋升及选妃的珍贵礼品。皇宫中,皇帝也好如意,是历代皇帝所不能及的,这可从清宫的档案、轶案乃至皇家的诗画中可见到。每逢皇帝即位、皇后和妃嫔生日、节日及喜庆佳日,大臣们都要向皇帝后妃等敬献如意。最为有趣的是有位大臣一次进献了“九九如意”,就是用九柄如意为一盒,九盒共八十一柄如意。皇帝身边的大臣有的为了加官得宠,也进贡珍奇的如意等。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如意中,就保存有进贡者题款的如意。据说:慈禧太后在六十寿辰时,在收受寿礼时,仅如意这项就收到了珍贵的精品八十件。如意还是皇帝选后的信物和凭证,也是帝后赏赐大臣亲信的礼品,就连外国的一些使者有时也能得到皇帝馈赠的如意。
如风一直在不停回味着,时不时还把玉如意拿在手里来回摩挲,不住的感叹玉石的奇妙,楼下柳南之与唐剑的对话,虽然声音很大,一开始他还听到一句两句,后面他却一点也没留意了。
“唐兄,今天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你有多久没来我这了?”
“哈哈哈,有段时间了吧,我那个逆子回来了,一天到晚不让人不省心,想来却抽不开身。今天也是从外面回来顺道过来看看你,听说今天如风去相亲了,是我那个表妹的女儿叫王思思的?”
“是啊,想必你表妹已经跟你通过话了吧,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哎,没办法,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今天是靠着我这张老脸来问问如风的想法。我本来不想过多干预年轻人的事,也都说了年轻人的事不用我们这些老家伙操心,但我这个表妹不容易,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经济上倒是不愁,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的婚事。这不,我这半推半就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