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信远倚在坑头坐着,手边的小几上,摆着青花小碗,里面是凉透的药汁。
他瞪着眼睛,使劲地望着地上的座钟,却是模模糊糊地看不真切。
“来人”他想要大声,但是出的不过是“呃呃”的动静。
还好值夜小太监机灵,听到动静。躬身上前,道:“官家。”
柴信远用了不少力气,抬起了胳膊,指着那窗下方桌上的座。
小太监顺着的胳膊望去,将方桌的胆瓶、珊瑚桌屏都过了一遍。最后确定到座钟上,小心地回道:“官家,卯初二刻(凌晨五点半)了。”
柴信远直直地望向那座钟,似是不敢相信。
这小太监是高凤的徒孙常青。也是个机灵的。见柴信远如此,他就掂掂地退身到窗前,抱了那座钟到炕边,双手高举着,送到柴信远眼前。
这么近的距离,即便柴信远老眼昏花,也看得清清楚楚,确是卯初。
他的脸色越来越白,眼睛越来越红。
此时此刻,若是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处境,那他就白当这十几年的皇帝。
他咽了口吐沫,润了润自己肿着几乎不能声的喉咙,慢慢地问道:“都哪些大臣在政事堂轮值?
常青听了这话,愣了一下。
常青斟酌着回道:“今日白天是开国公,晚上换了贾太尉轮值。”
直到此时,柴信远才明白高凤哪个阉人,为何要阻挠自己做其他安排。却原来贾儒早已抗旨回京。这样一切都说得通了。
皇族勋贵、满朝大臣,都被隔绝在宫墙之外,内持守卫宫墙之内,御林军设守宫墙之内。由内持隔绝消息,宫内宫外形成了两个世界。
要是事情拖延下去,最需防备的就不是由谁掌握扶政之权。若是他再“不甘”下去,柴家六百年的江山危矣。
在这之前,柴信远原以想了好几个法子。叫宋慈、贾儒权臣反目。谢、陆、郑、石世家相抗。夺取大部分勋贵将门兵权。帝王的骄傲,使得他容不下背叛,即便是他的最信赖之人,他的骄傲也不能容忍。
然后,此刻,他的心情也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信错了人,将京畿中最里层的人马交到了高凤手中。
他既野心不为贪擎天拥立之功,背弃了自己十几年的信任;难保不会丧心病狂。再生出其他什么心思。
柴信远再也支撑不住,眼睛一闭。失去了意识。
清晨的禁军果勇大营,校场上传来兵丁操练的声音。
天上碧蓝如洗。东方金轮初升,红光万丈。
早春时节,这样的好天气,使得操练的士兵心情也好些,大家喊号子的声音都亮堂了不少。
一切似乎都同往日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几个心细的将领,发现统制与副统制今儿都没露面。
不过,也没人多想,谁都晓得这几日新旧统制上任交接。
新上任的统制是大帅狄新之子狄博,听说承德公世子年方十六岁,还是官家预设的驸马都尉,这岂不是又一个靠裙带关系升上来的?想是平素在城里是享受惯了的,初到兵营早上起不来也是情有可原。统制不露面。副统制柳宗怕是为了避上司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芒,自然要避讳些。
他们却不知道,除了果勇营都统甘观和扬威统制吕大中由于路途遥远,没能及时回京就任以外,其他几位统制,副统制,都在果勇营的官署中。
说是官署,不过是果勇营西北处的五间营房。
禁军编制,每营设有统制一,副统制二。
这果勇营大营营地,总计当有四位统制,八位副统制。
然而,此刻,在杨洁亮面前。只有两位统制与六位位副统制,另外两位副统制,早已变成尸体,扶尸在地。
他们的死,并非“师出无名。”而是背负着“勾结内臣,用心叵测。的罪名被斩杀。
其他人。则是“奉命”留守果勇大营,以待“皇命”
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一昼夜。
直到十三日丑正(凌晨两点)才有内侍来大营传旨,着杨洁亮、韩重、狄博皇宫大内见驾。
这一昼夜,韩重一句话都没有同杨洁亮说。
那晚,他是在被窝中,被杨洁亮和高凤叫起的。
就在他迷迷糊糊间,手中被塞了钢刀,而后在杨洁亮的“助力”下,斩杀了立威营副统制。
这个副统制出身皇族柴氏权贵,早年在福王府中做常使。向来为福王所倚重。称得上是福王安插在禁军中的心腹。
韩重当时还懵懂,真以为杨洁亮是“奉旨”行事。等到过后。发现杨洁亮已经掌控禁军四座大营,他才反应情形不对。
可是连后悔药都没地方买去,他犯下如此祸事,就算到御前,也摘不干净。
他做御林军总兵这些年,一直小心翼翼,生怕背负半点是非,实不明白为何平素稳重、为善的杨洁亮会算计自己。
不知道杨洁亮是不是觉得理亏。也是一路缄默,没有主动说什么。
等他们四人来到皇宫太一殿门外时。这边已是灯火透明。不止曹磊、石重、狄新、陆道之等人都在,连几个远支皇族也都在。除了皇族与朝廷重臣以外,等着候见的唯一的例外,就是新任侍卫首领何裘。
少一时,就有内侍出来传旨。传众人觐见。
因柴信远所在内室地方有限,所以只有几位政事堂重臣和将门勋贵被传至御榻前,其他大臣和皇族远支,则是跪在帘外。
柴信远侧过脸来,视线直直地落在何裘身上。虽俯身在地。似乎也察觉到官家的视线。他的身子一僵,没有抬头,只是将脖子压得更低,将额头磕到金砖上。
柴信远长吁了口气,将已经到嘴边的话又憋了回去。
他的视线移开,在每个大臣身上扫过。这都是他曾经信任的臣子,他曾引以为傲的心腹。
韩重的发髻乌黑,看来是染了头。前些年,他曾进贡过染剂。柴信远没有用。只希望他像爱惜自己头发那样,爱惜自己的羽毛,安安分分的做个闲散勋贵,不然就他那个心智,一旦卷入朝廷权利争斗中,就怕别贾儒等嚼的骨头都不剩。
国舅谢言的身子佝偻着,同韩重相比,他反而是显老的厉害。这个妻舅,二十出头就有白。都说无欲则网,他因姐姐谢道清太过强势,打小就心里压力过重,由于是皇后外族注定与权利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缘,本当过得自在些。但是身为江南第一世家家主,又有那么多强悍的兄弟,使得他不得不竭思苦想、步步为营,只为自保。
石重性子太阴渠,行事又太偏激。处处以家族利益为中心。风从那边来,就像那边到,是个从不吃亏的主。
柴信远的眼神一暗。又转向韩重身边的呼延豹。
这个将门勋贵,完全失去了祖宗的荣光,外粗内巧,大智若愚。也是从属之流,没有在风口浪尖上有个显赫的功绩,不管是谁上台,当不会太难为与他。
柴信远的目光不知飘向何处,声音沉稳而清晰:“皇太子祡琪人品贵重。深肖联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联登基。即皇帝位!”
“太傅贾儒,远见超凡,有管乐之才,封泗水郡王。进摄政位。开国公曹磊、左丞相王鸣之、广平候杨洁亮、吏部尚书石重辅之。”
这一句话,如霹雳一般,将众位大臣和勋贵们给震住了。
即便无人敢在御前喧哗,但是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满脸的不可思议。
柴信远没有再说话,只是轻轻地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一会儿功夫,众人都退到太一殿外。
没有人吱声,大家都沉默着。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皇上的意思,是当着他们的面立储?可是储君何在?
若是遗命的话,那他们现下是不是就该准备着拥立太子祡琪登基。给祡琪叩头以风君臣:若不是遗命的话,他们还得继续守在这里,尽臣子之责,给官家送终。
趁着众人没留意,杨洁亮凑到何裘跟前,低声问道:“贾太尉怎么不在?”
“贾太尉和太子在内室。”轻声回道。
殿内,等众人都退出后,贾儒搀扶着储君祡琪从屏风后转出,双膝跪下,轻声道:“陛下能遵从先前的约定,臣定当辅佐太子登位,率领众臣内修政治,外御强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时候一旁的太子祡琪,却趴到柴信远的身边说道:“官家爹爹,舅舅带我和那些大臣躲猫猫,可是舅舅叫人捂住我的嘴干什么?我很乖得,躲猫猫是不会出声的。”
柴信远心如刀绞,老泪纵横。
这怕是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亲情留下泪水。
一个时辰之后大夏肃宗皇帝柴信远已成不渐之势,贾儒与众人商议,请示皇后谢道清后,将其移到太和殿正寝。
御前只留贾儒和皇后谢道清与几名太医时候。其他人都在殿外候旨。除贾儒少数几人外,众人都被“寿终正寝”四个字,压得心里沉甸甸的,只在寝殿外凝望。
从寅时到天亮,从天亮到巳初(早上九点),短短几个时辰,对于众人来说,却像熬了几天。
终于来了。
除了太子祡琪三次进寝殿问安之外,再也无人得到宣召。
除了进寝殿问安外,其他时间。太子随同众人一样,都在寝殿外候见。
说得好听是候见,大家伙心知肚明,不过是等着皇父宾天。
皇帝已陷入昏迷,太医每隔半个时辰。给寝殿请一次脉。
戌初(晚上九点),一代帝王,大夏皇帝柴信远,崩!!!
(本章完)
他瞪着眼睛,使劲地望着地上的座钟,却是模模糊糊地看不真切。
“来人”他想要大声,但是出的不过是“呃呃”的动静。
还好值夜小太监机灵,听到动静。躬身上前,道:“官家。”
柴信远用了不少力气,抬起了胳膊,指着那窗下方桌上的座。
小太监顺着的胳膊望去,将方桌的胆瓶、珊瑚桌屏都过了一遍。最后确定到座钟上,小心地回道:“官家,卯初二刻(凌晨五点半)了。”
柴信远直直地望向那座钟,似是不敢相信。
这小太监是高凤的徒孙常青。也是个机灵的。见柴信远如此,他就掂掂地退身到窗前,抱了那座钟到炕边,双手高举着,送到柴信远眼前。
这么近的距离,即便柴信远老眼昏花,也看得清清楚楚,确是卯初。
他的脸色越来越白,眼睛越来越红。
此时此刻,若是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处境,那他就白当这十几年的皇帝。
他咽了口吐沫,润了润自己肿着几乎不能声的喉咙,慢慢地问道:“都哪些大臣在政事堂轮值?
常青听了这话,愣了一下。
常青斟酌着回道:“今日白天是开国公,晚上换了贾太尉轮值。”
直到此时,柴信远才明白高凤哪个阉人,为何要阻挠自己做其他安排。却原来贾儒早已抗旨回京。这样一切都说得通了。
皇族勋贵、满朝大臣,都被隔绝在宫墙之外,内持守卫宫墙之内,御林军设守宫墙之内。由内持隔绝消息,宫内宫外形成了两个世界。
要是事情拖延下去,最需防备的就不是由谁掌握扶政之权。若是他再“不甘”下去,柴家六百年的江山危矣。
在这之前,柴信远原以想了好几个法子。叫宋慈、贾儒权臣反目。谢、陆、郑、石世家相抗。夺取大部分勋贵将门兵权。帝王的骄傲,使得他容不下背叛,即便是他的最信赖之人,他的骄傲也不能容忍。
然后,此刻,他的心情也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信错了人,将京畿中最里层的人马交到了高凤手中。
他既野心不为贪擎天拥立之功,背弃了自己十几年的信任;难保不会丧心病狂。再生出其他什么心思。
柴信远再也支撑不住,眼睛一闭。失去了意识。
清晨的禁军果勇大营,校场上传来兵丁操练的声音。
天上碧蓝如洗。东方金轮初升,红光万丈。
早春时节,这样的好天气,使得操练的士兵心情也好些,大家喊号子的声音都亮堂了不少。
一切似乎都同往日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几个心细的将领,发现统制与副统制今儿都没露面。
不过,也没人多想,谁都晓得这几日新旧统制上任交接。
新上任的统制是大帅狄新之子狄博,听说承德公世子年方十六岁,还是官家预设的驸马都尉,这岂不是又一个靠裙带关系升上来的?想是平素在城里是享受惯了的,初到兵营早上起不来也是情有可原。统制不露面。副统制柳宗怕是为了避上司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芒,自然要避讳些。
他们却不知道,除了果勇营都统甘观和扬威统制吕大中由于路途遥远,没能及时回京就任以外,其他几位统制,副统制,都在果勇营的官署中。
说是官署,不过是果勇营西北处的五间营房。
禁军编制,每营设有统制一,副统制二。
这果勇营大营营地,总计当有四位统制,八位副统制。
然而,此刻,在杨洁亮面前。只有两位统制与六位位副统制,另外两位副统制,早已变成尸体,扶尸在地。
他们的死,并非“师出无名。”而是背负着“勾结内臣,用心叵测。的罪名被斩杀。
其他人。则是“奉命”留守果勇大营,以待“皇命”
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一昼夜。
直到十三日丑正(凌晨两点)才有内侍来大营传旨,着杨洁亮、韩重、狄博皇宫大内见驾。
这一昼夜,韩重一句话都没有同杨洁亮说。
那晚,他是在被窝中,被杨洁亮和高凤叫起的。
就在他迷迷糊糊间,手中被塞了钢刀,而后在杨洁亮的“助力”下,斩杀了立威营副统制。
这个副统制出身皇族柴氏权贵,早年在福王府中做常使。向来为福王所倚重。称得上是福王安插在禁军中的心腹。
韩重当时还懵懂,真以为杨洁亮是“奉旨”行事。等到过后。发现杨洁亮已经掌控禁军四座大营,他才反应情形不对。
可是连后悔药都没地方买去,他犯下如此祸事,就算到御前,也摘不干净。
他做御林军总兵这些年,一直小心翼翼,生怕背负半点是非,实不明白为何平素稳重、为善的杨洁亮会算计自己。
不知道杨洁亮是不是觉得理亏。也是一路缄默,没有主动说什么。
等他们四人来到皇宫太一殿门外时。这边已是灯火透明。不止曹磊、石重、狄新、陆道之等人都在,连几个远支皇族也都在。除了皇族与朝廷重臣以外,等着候见的唯一的例外,就是新任侍卫首领何裘。
少一时,就有内侍出来传旨。传众人觐见。
因柴信远所在内室地方有限,所以只有几位政事堂重臣和将门勋贵被传至御榻前,其他大臣和皇族远支,则是跪在帘外。
柴信远侧过脸来,视线直直地落在何裘身上。虽俯身在地。似乎也察觉到官家的视线。他的身子一僵,没有抬头,只是将脖子压得更低,将额头磕到金砖上。
柴信远长吁了口气,将已经到嘴边的话又憋了回去。
他的视线移开,在每个大臣身上扫过。这都是他曾经信任的臣子,他曾引以为傲的心腹。
韩重的发髻乌黑,看来是染了头。前些年,他曾进贡过染剂。柴信远没有用。只希望他像爱惜自己头发那样,爱惜自己的羽毛,安安分分的做个闲散勋贵,不然就他那个心智,一旦卷入朝廷权利争斗中,就怕别贾儒等嚼的骨头都不剩。
国舅谢言的身子佝偻着,同韩重相比,他反而是显老的厉害。这个妻舅,二十出头就有白。都说无欲则网,他因姐姐谢道清太过强势,打小就心里压力过重,由于是皇后外族注定与权利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缘,本当过得自在些。但是身为江南第一世家家主,又有那么多强悍的兄弟,使得他不得不竭思苦想、步步为营,只为自保。
石重性子太阴渠,行事又太偏激。处处以家族利益为中心。风从那边来,就像那边到,是个从不吃亏的主。
柴信远的眼神一暗。又转向韩重身边的呼延豹。
这个将门勋贵,完全失去了祖宗的荣光,外粗内巧,大智若愚。也是从属之流,没有在风口浪尖上有个显赫的功绩,不管是谁上台,当不会太难为与他。
柴信远的目光不知飘向何处,声音沉稳而清晰:“皇太子祡琪人品贵重。深肖联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联登基。即皇帝位!”
“太傅贾儒,远见超凡,有管乐之才,封泗水郡王。进摄政位。开国公曹磊、左丞相王鸣之、广平候杨洁亮、吏部尚书石重辅之。”
这一句话,如霹雳一般,将众位大臣和勋贵们给震住了。
即便无人敢在御前喧哗,但是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满脸的不可思议。
柴信远没有再说话,只是轻轻地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一会儿功夫,众人都退到太一殿外。
没有人吱声,大家都沉默着。不知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皇上的意思,是当着他们的面立储?可是储君何在?
若是遗命的话,那他们现下是不是就该准备着拥立太子祡琪登基。给祡琪叩头以风君臣:若不是遗命的话,他们还得继续守在这里,尽臣子之责,给官家送终。
趁着众人没留意,杨洁亮凑到何裘跟前,低声问道:“贾太尉怎么不在?”
“贾太尉和太子在内室。”轻声回道。
殿内,等众人都退出后,贾儒搀扶着储君祡琪从屏风后转出,双膝跪下,轻声道:“陛下能遵从先前的约定,臣定当辅佐太子登位,率领众臣内修政治,外御强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时候一旁的太子祡琪,却趴到柴信远的身边说道:“官家爹爹,舅舅带我和那些大臣躲猫猫,可是舅舅叫人捂住我的嘴干什么?我很乖得,躲猫猫是不会出声的。”
柴信远心如刀绞,老泪纵横。
这怕是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亲情留下泪水。
一个时辰之后大夏肃宗皇帝柴信远已成不渐之势,贾儒与众人商议,请示皇后谢道清后,将其移到太和殿正寝。
御前只留贾儒和皇后谢道清与几名太医时候。其他人都在殿外候旨。除贾儒少数几人外,众人都被“寿终正寝”四个字,压得心里沉甸甸的,只在寝殿外凝望。
从寅时到天亮,从天亮到巳初(早上九点),短短几个时辰,对于众人来说,却像熬了几天。
终于来了。
除了太子祡琪三次进寝殿问安之外,再也无人得到宣召。
除了进寝殿问安外,其他时间。太子随同众人一样,都在寝殿外候见。
说得好听是候见,大家伙心知肚明,不过是等着皇父宾天。
皇帝已陷入昏迷,太医每隔半个时辰。给寝殿请一次脉。
戌初(晚上九点),一代帝王,大夏皇帝柴信远,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