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实是泗州府青阳人,从小就在这个不大的小镇长大,隋运河从上游流到小镇一分为二,北为濉河南为汴河,向下流入洪泽湖。小镇夹在两河中间,自古都是鱼米之乡,家中祖上给他留下了一座油坊,十八岁的时候取了小镇上教书许先生的女儿,和妻子许氏精心经营,一家六口生活富足,四年前淮泗大旱,到处缺粮,再入没有多余的粮食用来榨油,还好家里多有积蓄,终于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候,眼看着秋粮就快丰收,万万没想到,燕国大军人南下,全家只好南下躲避兵灾,一路上父母和儿子先后染病死去,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看到大队灾民向南,便跟随其后,来到了长江边。正遇上襄阳王甘家施粥。

    原本其一家三口就不属于这个队伍,当有军士喊着排好队伍,按顺序领粥。张老实一家三口就排在靠后的位置。这时看见一群官员跟在一个八九岁的少爷从身边走过,只听那少爷对身边的人说:“我看这边队伍排的太长,在后边的妇孺老人身体比较虚弱,先让所有妇孺和老人到前面去,先接受救助。”

    许氏随官军来到前面看到,流民被分成十数拨,每个大锅前一拨,而且先救那些明显饿的奄奄一息的人,然后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看着热气腾腾,香气诱人的米锅、流民中明显起了一阵骚动,后面的一些青壮蠢蠢欲动,不过看到旁边军爷个个身强力壮,虎视眈眈的样子,手里握着到刀剑,又有谁敢稍稍异动?

    其实对先救妇孺,大家都认为青壮更为重要,不过小王爷既然发下了话,众人自然一丝不苟的遵从。

    那些妇女牵着孩童,她们都像自己一样端着破碗惊讶的出来,象这样流民大军中,象她们这样的弱者,向来都是第一个被放弃的对象,饿急了甚至还有被吃的危险。

    看着舀到碗中的米粥,她们中很多人忙大口大口的喝起来,很多人却是满泪盈眶,许氏突然跪下,她看上去虽然相当憔悴,却不改秀丽,哽咽道:“敢问各位大爷高兴大名,高恩厚谊,小妇人就是做牛做马,也无以为报。”

    立刻跪倒一片人,为她们舀粥的是一个粗壮的军中火夫,看她们感恩戴德的样子,他也颇为享受,他道:“这些钱粮都是襄阳小王爷出的,他是甘大帅的小公子,你们喝的粥,可要记着他老人家的恩德。”

    许氏看到甘棠带着几个官员,向长江边走去,问道:“是哪个小公子吗?”

    那伙夫点了点头。她的女儿张佳玉却牢牢记住了哪位小哥哥的长相和名字。母女二人端着碗却是不喝,欢天喜地的回到人群中。来到张老实面前,张佳玉把粥递向其父道:“爹爹,您喝粥。”张老实道:“我不喝,玉儿喝。”张佳玉应了一声,欢喜的喝了起来,许氏柔声劝慰,让女儿喝慢点。

    看到女儿香甜喝粥的样子,想起了父母和儿子临死前的样子,双眼一红,忽然抱头痛哭。一个老者道:“我观小王爷先救妇孺孩童,再救青壮,虽有违常理,却暗合圣人之道。”旁边一个像是读过书的秀才讥笑道:“圣人?我家的土地就是圣人的徒子徒孙抢去的,圣人还是死绝了得好。”老先生登时面红耳赤。

    随队的医士,看着那些流民,对分粥的人反复强调,每人只能喝两碗,否则有暴亡之忧。随后众人被安排上船过江,到了江南男女就被分开,分别各自进入两所大房,张老实进去之后,看到里边烧着一大池热水,里边的官军敦促大家把衣服脱光,让大家洗的干干静静,每人发了两套新衣衫。旧得衣衫则被统统烧毁。这是甘棠的要求,以免疾病的传播而发生瘟疫。

    张老实从里边出来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也都换上崭新的衣裙,一家三口,像是做梦一样,一万多人十二个时辰排着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伍洗澡,近进行了五六天。到了第三天一个大嗓门军士向大家宣布,将从一万多人里边挑选四千青壮进入部队训练,训练中将落后者随时退回,最后只保留三千人。凡有人进入部队的家庭可以吃米饭和肉汤。其他家庭只能喝粥和每天一人一个馒头。一万多人里青壮占了八成以上,老弱大多没能坚持到现在,所以竞争相当激烈。

    由于张老实夫妻都念过私塾,分别被安排教男女五到十二岁孩童识字,一家三口也得到军属同等的待遇。

    十天后,四千流民挑选出的青壮和一千名各派弟子开始集合练兵,早在上元节过后,甘棠就从先行到达的一千明教和江北武林中,选出一百五十人识字之人,加上一百名家中老卒,组成军官教导团。对这些军官教导团,先行进行训练。他亲自编写了《步兵练兵纪要》。严格按照此书进行训练。

    他现在所凭借的是三个时代练兵精华而编辑成书,既然有后世的丰富知识,不过甘棠认为,实用就是最好的,所以就以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两本兵书为主体。融合少部分甘茂《武书记要》中的《练兵策》,在融入少量现代《步兵新兵训练大纲》。这样一部兵书甘棠自认为这是最适合当代军队的试炼手册。

    从第一天开始,新兵们被分成五百个十人队,其中二百五十个十人队,上午由韩重、方天化、段书常带领进行三公里长跑体能训练,看整体身体状况,以后逐渐增加长跑距离,每完成一次长跑,可休息十分钟,然后继续。另外二百五十个十人队,每队有一个军官教导团成员带领,进行左右转、齐步走等小团队训练。下午两方人马在交换训练内容。

    第一天长跑的队伍到没什么,但参加队列训练的两千五百人,那队列可以说是惨不忍睹,队伍歪歪斜斜不说,各人连左右都分不清楚,好在有先前二百五十人训练的经验,每人在右臂上都绑根绳子,标明左右。半天下来,众人比那些跑步的还累。

    到第三天,还左右不分的开始遭到体罚,南夏初年,社会识字率还不到一成,光是队列训练就进行了二十天。在这二十天中其他没被选上的青壮,在江南流民容留之地,大兴土木,一排排简易的房屋拔地而起,附近的道路被整修一新。等周围整修结束后,他们还将向四周延伸,整修江宁周围的道路桥梁。

    一些没事的妇孺老人则天天到训练场观看新兵训练,每看到新兵们队列训练闹出笑话,都爆出一片大笑。这是他们这几年来第一次露出开心的笑容,欢声笑语一天天逐渐在难民中多了起来。

    到了第二十天,新兵开始进行第一次考核,上午首先进行十公里长跑,最后五百名被淘汰,剩下的人从下午开始进行队列会演,又有五百人被淘汰。在暂时保留的四千人中,前一千名的各个家庭成员都得到一套新衣,并得到参加会餐的机会,大米饭菜汤管够,十人一桌上面四大盆两荤两素吃的众人满嘴流油。而那些被淘汰的家人,都觉得太丢人,在众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这样的措施,更激发了,剩余兵丁的训练热诚。从二十二日起,部队开始进行单兵武器训练和团队配合训练,所用方法完全按照戚继光练兵方法,甘棠知道在这个时代,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

    最后半个月,兵丁被分为五人一组,中间身材高大的一人持两丈长的毛竹,毛竹前面的枝杈都留二三尺长,每个枝杈都被刀削尖,挂上两寸长的双刃薄刀片。持竹之人两边各有一人手持大盾护卫,后方两人一人手握单刀一人持长矛护卫后方。这是戚继光发明的山地平原战,步兵对步兵的无敌战阵。

    这才是真正的刺猬,凭此阵戚继光曾经以一千人大破两万倭寇的记录,而死伤不到十人的辉煌战绩。想象一下,一千人组成圆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向前不断推进是什么状况。那个时代再多的人也是白给。

    初春,时间方至上午,自玄武湖河边的街市上走过时,远远近近的都是行人,开春雪融之后,一路上来往的车马在建康穿行来去,原来的客商来到建康,在这大夏的都城之中,便也可以稍稍放松些许,持刀拿枪的镖师们在街市间左顾右盼,大声说话,与同伴讨论着城市的繁华。一旦出了城,真正踏上路途,这等繁华的景象,可也就难得一见。雪融不久,周围的柳树尚未发芽,倒是一些鸟儿飞了过来,婉转而鸣。河面上小船穿梭,渔歌阵阵。

    这等初春的天气里,兴不起太多紧张的感觉。甘棠坐在车里,正手捧一叠书稿看着,简化的字体,结合一部分汉语拼音,鹅毛笔书写的文章,周围的人们是看不来的。侧后方有一名衣着低调身材颇为魁伟的汉子,骑着马紧紧地跟随在马车旁边,这人便是大光明教的丹巴,其他护卫则散乱的跟在周围相对较远的地方。一行人来到城外不远处的一座大院,这个大院是谢皇后赏赐给甘棠的,原本是皇家别院。

    大门打开,一位大概五十来岁,身形高瘦,文官打扮但周身倒已有一股常年颐指气使养成的严谨之气,对甘棠等人,神情倒还恭敬。这人甘棠在肃宗帝哪儿见过一次,是工部一个正五品的员外郎,名叫张瑞,据说颇受工部钱尚书器重。

    看到甘棠从车中下来,连忙行礼:“下官恭候王爷,王爷要见的人,下官以叫他们在大厅等候,请随下官来。”

    来到大厅,有几个人向甘棠行礼,此时这几个人站在甘棠面前,无不是粗手粗脚,满面风霜,身上的衣服也破破烂烂,一个个神色紧张的低着头,不敢看甘棠。

    甘棠向他们仔细询问了制铁,火药的应用情况,得到消息令甘棠很沮丧。黑色火药还没有发明,现在普遍应用在军事上的都是黄火药,制铁也不过关,由于铁的含碳过高,打造铁管工艺也得不到甘棠的要求,现在只好先行放弃打造火枪的想法。技术的革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靠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改进。现在在军事上应用比较成熟的火箭和神火飞鸦,都是火药最初级的军事应用。

    但甘棠也不是没有收获,一个老木工却给甘棠带来了惊喜,那木工匠头叫余茂,年在五十岁上下,身材甚是粗壮,不过脸上却是声色精明,甘棠仔细询问了他一些木工工艺问题。

    余茂道:“回王爷,不是小的夸口,您问的对木材打孔一事,小的向你保证小的可以在所有硬木上打上针线粗细的小孔,至于王爷所说,小的都能完整做出来。”

    这个时代,正是中国木工工艺最发达的时代,大内皇宫的几座大殿,不用一根铁钉,全部用木卯相互勾连而成。仅凭纯手工,甚至超过用现代工具的二十一世纪。

    甘棠拿出一张图纸给余茂,问他能不能做出来,余茂看了看,回答道:“这个太容易,给我三天时间就能拿出样品。您说的木料也容易,南方大山里就是生长千年的紫檀都有的是,还有比这更硬的木料铁梨,硬如钢铁,丝细如绸。不过铁梨现在工坊里像殿下所要的大料存料不多,原料主产地在漂国(缅甸),云贵大山里也有,但较少。”

    “好,只要你能按我的要求做出来,我按三倍发放俸禄,我把五百工匠中一百名木工,交个你管理。先做出样品,如果合用,我会派人到南方大量采购所需木材。”

    甘棠又拿出水泥的烧制、高炉的搭建、钢铁去碳办法、水车及其联动装置、黑色火药的配方及火绳的制作方法,交给相关工匠,叫他们拿去试验。只要拿出成果奖励方法和余茂相同。

    六月中朝廷派出一百多艘海船,所有一万多名流民和所用物资装船下海,向东海行去。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山河英雄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言于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十九章 过江-山河英雄传 小说,山河英雄传,笔趣阁并收藏山河英雄传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