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儿,我觉得你上次给我寄来的那篇观点有一些不对。”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在自己的办公室对吴永成说:“我仔细看了以后,觉得其中的一些问题还很严重。所以,我就想在今天单独和你好好地谈一谈。”
此时是吴永丽新婚后的第二天。前一天晚上,吴永丽单位的领导倒是参加了她和李占林简单的婚宴,文丽一家只有文丽和她妈妈参加了,文丽的父亲多少年不参加这种非官方的宴请了。除了考虑影响以外,作为一个高级领导,他外出的安全问题,也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
当天晚上婚宴之后,吴永成和他的二姐夫马林、三姐吴永霞住到了附近的招待所。
今天一大早,文丽就陪着马林和吴永霞逛北京城去了。吴永成却被他的四姐吴永丽留了下来,说有一些事情要和他好好地谈一谈。
而吴永丽此时所说的那篇就是吴永成前一段时间,把自己关于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一些观点,结合到永明县几个乡镇搞得一些调研,写成的一篇比较有分量的调查报告。
当时,吴永成写好这篇文章以后,顺便也让政府办的打字员打印了几份以后,一份直接就投给了j省日报,一份寄到了他的四姐吴永丽这边。
吴永丽她们的这个单位,办了一份《农村政策调查与研究》的刊物,虽然这一份刊物,并不对外公开行,可面对的读者,却都是省、部一级的领导干部,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呵呵呵,四姐,你可别吓唬我,我可是一贯的胆子小啊。”吴永成不以为然地笑道。
他记得自己的那篇调研也不过就是把自己通过调查的一些农民家庭、利用外出打工增加收入的具体数字。加以精确地概况,从而提出了各级政府应该在农民外出务工的这个问题上,做到组织有序、合理安排,如果条件许可地情况下,尽量有意识地利用农闲时机,为农民们举办一些实用技术培训班,把农民进城务工的这个利国利民的工程做大、做好。
“你还笑?你以为我是在吓唬你吗?”吴永丽恨恨地一指头点在了吴永成的额头上:“你呀、你呀,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这些观点,已经和中央有关领导的指示背道而驰了!你还真以为我是在逗你哪?!”
“不会吧?四姐。你先让我好好地想一想。”吴永成被他四姐吴永丽认真的表情给镇住了,他坐到旁边的椅子上。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点燃,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在吴永成前世的记忆里,他对这个时候的农民工外出打工地事情,并不是记得很清楚。
这也难怪。在那个时候。他也是学校刚刚毕业,还在一个县的酒厂中,每天拉着平车往厂门外倒酒糟呢!哪还会关心这些农民工们地事情呀?!
不过,他近一段时间从一些报纸、刊物上,也没有看到过中央关于明确反对农民外出打工的消息呀!
他自己之所以要在这个时候,写这篇就是担心下面基层的一些领导干部们,会因为大量的农民们外出打工、影响到一些乡村地工作,而加以阻止。才想让更高一层地领导,在看到自己的这篇文章以后,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地把农民外出务工这件好事情办好。
可谁能想到自己的四姐吴永丽竟然说出这种危言耸听的话来?难道说四姐处在这个岗位,已经觉察到了一些什么信息?还是说她通过一些别的渠道。林雷知道了什么?!
不会。应该不会的!吴永成心里推翻了自己刚才的想法,再说了。文化大革命过去十多年了,以言定罪、以文划派的时代,也早已过去了,自己不就是一篇文章吗?即使上面有什么不同地看法,那天也不会一时塌下来。对于农民外出务工将来的结局,他可是知道得非常清楚的。
“四姐,我考虑好了,这其实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不就是一篇调查报告嘛!再说了,我也是通过实际调查,才写出来的。农民外出打工地好处,在我地那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应该说你也都知道了。农村的情况,你并不比我了解地少,难道你也以为我的这种观点,问题很严重吗?!”吴永成抬起头反问吴永丽。
“啊呀,五儿,你怎么就搞不明白哪?”吴永丽看着自己的弟弟还是一副执迷不悟的样子,气得跺了跺脚,不过,马上冷静下来一想,又叹了一口气继续接着说:“算了、算了,五儿,其实这事情也根本不能怨你,你在下面就根本不知道其中的一些内幕消息。最近上面对这些农民们大量外出务工的现象,很不赞成。”
“内幕消息?”吴永成被他四姐的话说得给愣住了:“四姐,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这些信息?不应该呀!农民们外出打工,既可以增加他们自家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还可以为其他的城市做出不少的贡献,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上面的领导人怎么会不赞成哪?!”
“唉,五儿,你不应该把什么事情也想得太理想化了。”吴永丽在中直机关工作了几年,原本有的那一点单纯,也早就被残酷的现实磨灭的差不多没有了,已经学会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看问题了:“你出去也别和任何人乱说。这些消息也是我从一些内部情况通报上看到的。这两年以来,由于大量的农民们涌进了南方一些城市,在各个方面带来了一些管理上的麻烦,无论是交通运输,还是市容整治,据他们在情况通报上介绍的,都存在不少问题。
即使在乡村治理上,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说造成乡村展的空心化,村治组织的边缘化,乡村秩序的复杂化等等。更严重的一点。就是因为流动人口的违法行为的增加,加剧了不少城市治安秩序的震荡。
五儿,你知道情况通报上是怎么称呼那些外出地农民们吗?盲流!他们叫那些农民们是盲流他们不务正业,扔下家中承包的土地,使大量的良田荒芜,而跑到城市里来当盲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你的这篇调查报告,却还在这里为他们的这种做法大声叫好,你说这个问题到了现在。还不严重吗?!”
“原来是这样呀!”吴永成喃喃自语地说了这么一句,心想:怪不得四姐的反应这么大哪!看来在这个问题上。还不仅仅是下面的少数干部们存在异议,就连高层领导中,也是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啊。
改革虽然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十年了,可人们的思想观念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彻底地由过去那种极左地思想观念中能改变过来的。对于这一点吴永成心里也非常理解。
可是吴永丽最后说地两个字。却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盲流?!他们那些所谓人民的公仆,而且还是权重位高的“公仆”,居然把那些可怜地、靠自己勤劳地双手挣取几个零用钱的农民们,称之为“盲流”?!
现在百分之九十的年轻人,估计不知道盲流是个什么概念。这个,吴永成确实非常清楚的。
盲流,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出现的一个历史名词,它是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人口自地流入城市的现象。
在中国现行户籍制度中。长期居民可分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盲流一般为农村户口持有者。
在的传统体制下,农村人口转入城市,是在统一计划条件下进行的,盲流在进入城市后。一般无长期正式工作。亦非城市企事业单位雇用地临时合同工,其生活就没有任何可靠的来源。
在五十年代初期。每年都有大量农村人口,因为贫困的原因流入城市。在一九五三年四月,国务院出了《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在中国的历史上,次提出了“盲流”地这个概念。
一九五六年秋后,农村人口外流到大城市和工业建设重点区域地现象,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国务院于年底再次出了《防止人口盲目外流地指示》,并于一九五七年初对该指示作了补充,再次下。
可吴永成知道,无论是从前,还是今后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内,产生盲流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差别的存在。
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多地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政策不稳与波动,又常常侵害农民利益,从而影响和挫伤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积极性;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对自然灾害的抗拒能力十分脆弱。这些都是产生盲流的具体原因
“四姐,你知道不知道,今年,咱们国家农业大丰收,我预计到全国范围内,将会出现第一次出现卖粮难的状况”吴永成用低沉的嗓音他的四姐说到:“谷贱伤农啊!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们要致富,而农业又容纳不了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又不容许,那你说他们应该怎么办?
虽然大部分的地方都有一些乡镇企业,也有不少的农民们抱着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思想。可乡镇企业的展毕竟刚刚起步,容纳劳动力的能力非常非常之小。农民收入在直线下降的情况下,势必急需寻找农业外的就业机会,来增加他们的收入。他们也得活命呀!
那你说他们应该怎么办?总得有人站出来给他们说话”
吴永丽本来还为自己弟弟不成熟的而感到担忧着急。可冷静下来,又听了吴永成的这一番话以后,自己也觉得自己的弟弟五儿在这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做错。
虽然说吴永丽已经离开了农村基层有几年的时间了,可她们这种本质工作的性质,就决定了她们必须得永远关注着农村近几年来生的一举一动。
所以这几年全国各地的农村,她也跑了不少地方,也知道吴永成的分析师非常正确的,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不仅仅是今年全国地农业大丰收已成定局。按照国家气象部门送过来的数据分析,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未来的三年都将会是丰收之年。
“谷贱伤农“,这也是丰收之后出现的必然结果,大量的农民们外出这也是大势所趋。
五儿说得对呀!总得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们说话呀!
吴永丽现在是变得更加成熟了,并不等于她已经变得对这些农民们的疾苦,感觉上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了!
“五儿,我看这样吧!”吴永丽在经过一阵短暂的思考以后,再次开口了:“你的那篇调查报告,我想办法给你改一改。把文中那些鲜明地观点和倾向去掉,就变成一篇实事求是的调查文稿。然后到我们地内部刊物华社那边我们也有工作上的联系,我让那边的同志也登到他们的内参上。咱们这样做,只是如实地反映农民们现在外出打工地这种情况,至于最后怎么定夺这件事情。还是由上级地有关领导们来说话。你说这样行吗?”
“嗯,四姐,那也只好就按你说的这种办法了。”吴永成点了点头,心里不由得大为感慨:形势造人,这话可真是一点不假啊!短短几年的时间,政治上的敏感性、处理事情的干练,已经远远不是当初自己能罩住的了。四姐这么处理这件事情,也算是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之下,相对而言。比较合适的一种办法了。
作为内参和她们单位的那些期刊,虽然说不在社会上公开行,外界地影响力不这么大,可它们却都是省部、甚至于中央高级领导们决策的参谋,所能挥的作用。远远不是那些公开的媒体所能代替的。
自己虽然也想想为民请命。可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他还没有迂腐到用自己地政治前途。做为这件事情地所付出的代价。
曲径也是一样可以通幽境地嘛!
这么一想,吴永成马上就感到了一丝不踏实:他前一段时间曾经也把这篇文章投寄给了j省日报,不知道报社对这篇稿子是这么处理的。既然现在的大局势这么不利于农民工们,那就得想办法赶快压下来,真要是给出去了,自己眼前的局面,可就有一点不怎么妙了!
想到这里,吴永成赶快采取行动。
“四姐,你们这里的电话可以打长途吗?我有一些事情,问一问咱们j省的报社。”现在马上是赶不回去了,只能先委托个人清形怎么样。
电话倒是很顺利地打通了,吴永成一会的工夫,就和自己以前熟悉的那位省报记者张建生联系上了。
不过,张建生是报社新闻部的,而吴永成写的那篇文章属于报社理论部处理。两者之间还隔着一层哪!
张建生也挺够意思的,马上就在电话中答应,帮着吴永成打听、打听这件事情。如果稿子还没有排版的话,尽量帮助他压下来。
最后两个人约定好,今天下午吴永成到了j省l市以后,再联系。
“四姐,我一刻也不能呆在北京了。我得马上坐飞机赶回咱们j省去。”放下电话,吴永成着急地告诉他的四姐吴永丽:“二姐夫和三姐来一次北京也挺难得的,就让他们玩几天再回去,我就不等他们了。”
“五儿,你路上也不要太着急了。他们回来自有我照应的。”吴永丽当然明白吴永成这么做的紧迫性,站起身就送吴永成出了她们单位的大门。
下午两点多上班的时候,吴永成已经赶到了j省报社的大门口,在门口的传达室登记以后,火急火燎的来到了张建生的办公室。
此时,张建生也早已等候他了。
“吴县长,那个事情可能有点不妙。”张建生一见吴永成的面,也没有多余的寒暄话:“你的那篇稿子,半个月前就已经被送到省委宣传部领导那里了审阅了,可能是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现在上面的有关精神存在着冲突。昨天报社总编室接到有关领导的批示,要把你的那篇放到争鸣栏目中,在全省展开一场大辩论。”
此时是吴永丽新婚后的第二天。前一天晚上,吴永丽单位的领导倒是参加了她和李占林简单的婚宴,文丽一家只有文丽和她妈妈参加了,文丽的父亲多少年不参加这种非官方的宴请了。除了考虑影响以外,作为一个高级领导,他外出的安全问题,也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
当天晚上婚宴之后,吴永成和他的二姐夫马林、三姐吴永霞住到了附近的招待所。
今天一大早,文丽就陪着马林和吴永霞逛北京城去了。吴永成却被他的四姐吴永丽留了下来,说有一些事情要和他好好地谈一谈。
而吴永丽此时所说的那篇就是吴永成前一段时间,把自己关于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一些观点,结合到永明县几个乡镇搞得一些调研,写成的一篇比较有分量的调查报告。
当时,吴永成写好这篇文章以后,顺便也让政府办的打字员打印了几份以后,一份直接就投给了j省日报,一份寄到了他的四姐吴永丽这边。
吴永丽她们的这个单位,办了一份《农村政策调查与研究》的刊物,虽然这一份刊物,并不对外公开行,可面对的读者,却都是省、部一级的领导干部,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呵呵呵,四姐,你可别吓唬我,我可是一贯的胆子小啊。”吴永成不以为然地笑道。
他记得自己的那篇调研也不过就是把自己通过调查的一些农民家庭、利用外出打工增加收入的具体数字。加以精确地概况,从而提出了各级政府应该在农民外出务工的这个问题上,做到组织有序、合理安排,如果条件许可地情况下,尽量有意识地利用农闲时机,为农民们举办一些实用技术培训班,把农民进城务工的这个利国利民的工程做大、做好。
“你还笑?你以为我是在吓唬你吗?”吴永丽恨恨地一指头点在了吴永成的额头上:“你呀、你呀,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这些观点,已经和中央有关领导的指示背道而驰了!你还真以为我是在逗你哪?!”
“不会吧?四姐。你先让我好好地想一想。”吴永成被他四姐吴永丽认真的表情给镇住了,他坐到旁边的椅子上。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点燃,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在吴永成前世的记忆里,他对这个时候的农民工外出打工地事情,并不是记得很清楚。
这也难怪。在那个时候。他也是学校刚刚毕业,还在一个县的酒厂中,每天拉着平车往厂门外倒酒糟呢!哪还会关心这些农民工们地事情呀?!
不过,他近一段时间从一些报纸、刊物上,也没有看到过中央关于明确反对农民外出打工的消息呀!
他自己之所以要在这个时候,写这篇就是担心下面基层的一些领导干部们,会因为大量的农民们外出打工、影响到一些乡村地工作,而加以阻止。才想让更高一层地领导,在看到自己的这篇文章以后,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地把农民外出务工这件好事情办好。
可谁能想到自己的四姐吴永丽竟然说出这种危言耸听的话来?难道说四姐处在这个岗位,已经觉察到了一些什么信息?还是说她通过一些别的渠道。林雷知道了什么?!
不会。应该不会的!吴永成心里推翻了自己刚才的想法,再说了。文化大革命过去十多年了,以言定罪、以文划派的时代,也早已过去了,自己不就是一篇文章吗?即使上面有什么不同地看法,那天也不会一时塌下来。对于农民外出务工将来的结局,他可是知道得非常清楚的。
“四姐,我考虑好了,这其实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不就是一篇调查报告嘛!再说了,我也是通过实际调查,才写出来的。农民外出打工地好处,在我地那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应该说你也都知道了。农村的情况,你并不比我了解地少,难道你也以为我的这种观点,问题很严重吗?!”吴永成抬起头反问吴永丽。
“啊呀,五儿,你怎么就搞不明白哪?”吴永丽看着自己的弟弟还是一副执迷不悟的样子,气得跺了跺脚,不过,马上冷静下来一想,又叹了一口气继续接着说:“算了、算了,五儿,其实这事情也根本不能怨你,你在下面就根本不知道其中的一些内幕消息。最近上面对这些农民们大量外出务工的现象,很不赞成。”
“内幕消息?”吴永成被他四姐的话说得给愣住了:“四姐,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这些信息?不应该呀!农民们外出打工,既可以增加他们自家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还可以为其他的城市做出不少的贡献,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上面的领导人怎么会不赞成哪?!”
“唉,五儿,你不应该把什么事情也想得太理想化了。”吴永丽在中直机关工作了几年,原本有的那一点单纯,也早就被残酷的现实磨灭的差不多没有了,已经学会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看问题了:“你出去也别和任何人乱说。这些消息也是我从一些内部情况通报上看到的。这两年以来,由于大量的农民们涌进了南方一些城市,在各个方面带来了一些管理上的麻烦,无论是交通运输,还是市容整治,据他们在情况通报上介绍的,都存在不少问题。
即使在乡村治理上,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说造成乡村展的空心化,村治组织的边缘化,乡村秩序的复杂化等等。更严重的一点。就是因为流动人口的违法行为的增加,加剧了不少城市治安秩序的震荡。
五儿,你知道情况通报上是怎么称呼那些外出地农民们吗?盲流!他们叫那些农民们是盲流他们不务正业,扔下家中承包的土地,使大量的良田荒芜,而跑到城市里来当盲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你的这篇调查报告,却还在这里为他们的这种做法大声叫好,你说这个问题到了现在。还不严重吗?!”
“原来是这样呀!”吴永成喃喃自语地说了这么一句,心想:怪不得四姐的反应这么大哪!看来在这个问题上。还不仅仅是下面的少数干部们存在异议,就连高层领导中,也是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啊。
改革虽然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十年了,可人们的思想观念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彻底地由过去那种极左地思想观念中能改变过来的。对于这一点吴永成心里也非常理解。
可是吴永丽最后说地两个字。却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盲流?!他们那些所谓人民的公仆,而且还是权重位高的“公仆”,居然把那些可怜地、靠自己勤劳地双手挣取几个零用钱的农民们,称之为“盲流”?!
现在百分之九十的年轻人,估计不知道盲流是个什么概念。这个,吴永成确实非常清楚的。
盲流,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出现的一个历史名词,它是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人口自地流入城市的现象。
在中国现行户籍制度中。长期居民可分为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盲流一般为农村户口持有者。
在的传统体制下,农村人口转入城市,是在统一计划条件下进行的,盲流在进入城市后。一般无长期正式工作。亦非城市企事业单位雇用地临时合同工,其生活就没有任何可靠的来源。
在五十年代初期。每年都有大量农村人口,因为贫困的原因流入城市。在一九五三年四月,国务院出了《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在中国的历史上,次提出了“盲流”地这个概念。
一九五六年秋后,农村人口外流到大城市和工业建设重点区域地现象,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国务院于年底再次出了《防止人口盲目外流地指示》,并于一九五七年初对该指示作了补充,再次下。
可吴永成知道,无论是从前,还是今后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内,产生盲流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差别的存在。
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多地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政策不稳与波动,又常常侵害农民利益,从而影响和挫伤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积极性;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对自然灾害的抗拒能力十分脆弱。这些都是产生盲流的具体原因
“四姐,你知道不知道,今年,咱们国家农业大丰收,我预计到全国范围内,将会出现第一次出现卖粮难的状况”吴永成用低沉的嗓音他的四姐说到:“谷贱伤农啊!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们要致富,而农业又容纳不了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又不容许,那你说他们应该怎么办?
虽然大部分的地方都有一些乡镇企业,也有不少的农民们抱着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思想。可乡镇企业的展毕竟刚刚起步,容纳劳动力的能力非常非常之小。农民收入在直线下降的情况下,势必急需寻找农业外的就业机会,来增加他们的收入。他们也得活命呀!
那你说他们应该怎么办?总得有人站出来给他们说话”
吴永丽本来还为自己弟弟不成熟的而感到担忧着急。可冷静下来,又听了吴永成的这一番话以后,自己也觉得自己的弟弟五儿在这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做错。
虽然说吴永丽已经离开了农村基层有几年的时间了,可她们这种本质工作的性质,就决定了她们必须得永远关注着农村近几年来生的一举一动。
所以这几年全国各地的农村,她也跑了不少地方,也知道吴永成的分析师非常正确的,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不仅仅是今年全国地农业大丰收已成定局。按照国家气象部门送过来的数据分析,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未来的三年都将会是丰收之年。
“谷贱伤农“,这也是丰收之后出现的必然结果,大量的农民们外出这也是大势所趋。
五儿说得对呀!总得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们说话呀!
吴永丽现在是变得更加成熟了,并不等于她已经变得对这些农民们的疾苦,感觉上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了!
“五儿,我看这样吧!”吴永丽在经过一阵短暂的思考以后,再次开口了:“你的那篇调查报告,我想办法给你改一改。把文中那些鲜明地观点和倾向去掉,就变成一篇实事求是的调查文稿。然后到我们地内部刊物华社那边我们也有工作上的联系,我让那边的同志也登到他们的内参上。咱们这样做,只是如实地反映农民们现在外出打工地这种情况,至于最后怎么定夺这件事情。还是由上级地有关领导们来说话。你说这样行吗?”
“嗯,四姐,那也只好就按你说的这种办法了。”吴永成点了点头,心里不由得大为感慨:形势造人,这话可真是一点不假啊!短短几年的时间,政治上的敏感性、处理事情的干练,已经远远不是当初自己能罩住的了。四姐这么处理这件事情,也算是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之下,相对而言。比较合适的一种办法了。
作为内参和她们单位的那些期刊,虽然说不在社会上公开行,外界地影响力不这么大,可它们却都是省部、甚至于中央高级领导们决策的参谋,所能挥的作用。远远不是那些公开的媒体所能代替的。
自己虽然也想想为民请命。可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他还没有迂腐到用自己地政治前途。做为这件事情地所付出的代价。
曲径也是一样可以通幽境地嘛!
这么一想,吴永成马上就感到了一丝不踏实:他前一段时间曾经也把这篇文章投寄给了j省日报,不知道报社对这篇稿子是这么处理的。既然现在的大局势这么不利于农民工们,那就得想办法赶快压下来,真要是给出去了,自己眼前的局面,可就有一点不怎么妙了!
想到这里,吴永成赶快采取行动。
“四姐,你们这里的电话可以打长途吗?我有一些事情,问一问咱们j省的报社。”现在马上是赶不回去了,只能先委托个人清形怎么样。
电话倒是很顺利地打通了,吴永成一会的工夫,就和自己以前熟悉的那位省报记者张建生联系上了。
不过,张建生是报社新闻部的,而吴永成写的那篇文章属于报社理论部处理。两者之间还隔着一层哪!
张建生也挺够意思的,马上就在电话中答应,帮着吴永成打听、打听这件事情。如果稿子还没有排版的话,尽量帮助他压下来。
最后两个人约定好,今天下午吴永成到了j省l市以后,再联系。
“四姐,我一刻也不能呆在北京了。我得马上坐飞机赶回咱们j省去。”放下电话,吴永成着急地告诉他的四姐吴永丽:“二姐夫和三姐来一次北京也挺难得的,就让他们玩几天再回去,我就不等他们了。”
“五儿,你路上也不要太着急了。他们回来自有我照应的。”吴永丽当然明白吴永成这么做的紧迫性,站起身就送吴永成出了她们单位的大门。
下午两点多上班的时候,吴永成已经赶到了j省报社的大门口,在门口的传达室登记以后,火急火燎的来到了张建生的办公室。
此时,张建生也早已等候他了。
“吴县长,那个事情可能有点不妙。”张建生一见吴永成的面,也没有多余的寒暄话:“你的那篇稿子,半个月前就已经被送到省委宣传部领导那里了审阅了,可能是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现在上面的有关精神存在着冲突。昨天报社总编室接到有关领导的批示,要把你的那篇放到争鸣栏目中,在全省展开一场大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