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五)“螳螂”开始捕“蝉”了-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校对版百度云
(三百一十五)“螳螂”开始捕“蝉”了-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校对版百度云-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笔趣阁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作者:银刀驸马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俄国人还在继续添兵,现在已经集结了十五万人,”孙纲说道,“看样子是想要一举灭掉日本了。”
这些天,他通过北洋军情处在俄国的情报网,知道了俄军的具体布署情况,俄国人还真是敢作敢为,集中如此之多的兵力,孙纲知道,很可能不光是为了日本。
在“虾夷共和国”的日本人也掀起了暴动,但由于力量薄弱,又没有得到当地的阿伊努人的支持,很快就被俄军镇压了下去。
“孝乌对军事所知不多,不敢妄言。”江穆齐说道,“但以孝乌对日本的了解,俄人若想在日本本土彻底消灭日本人,非有五十万兵不可,否则,绝无可能。”
“哦?要这么多?”孙纲故意问道,以他在后世从史书中对日本的了解,他也知道,江穆齐说的没错,他只是奇怪,江穆齐是通过什么这么认为的。
二战时,美国就是因为日本人在本土抵抗过于激烈,造成美军伤亡太大,才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逼迫日本投降的。
“彼等岛民,为人形之兽也,其本土为其最后存身之地,诚所谓困兽犹斗,”江穆齐说道,“前番丁酉之役,日本人是为了让英人保全其国才故意没有做太大的抵抗。如果俄人一意逼迫,使彼等不惜以死相拼,俄人想灭此虎狼之邦,绝非易事。是以孝乌敢言,此十数万俄军即使都开到日本,恐怕也难以取胜。”
“可日本现在没有海军,俄国人若要从海上对日本进行封锁,6军再徐图进击,难道也不能取胜?”孙纲问道。
“凡事有一利皆有一弊,日本虽然已成瓜分之势,但现在也有对其有利地一面,”江穆齐说道,“如今日本为四国分占,俄人忌于其它三国,不可能对日本进行完全封锁,即对九州一岛进行全面封锁亦不可能。其它三国的占领区仍可接济九州岛,俄人无可奈何,目前当无善策。”
孙纲点了点头,江穆齐分析的很有道理,同时也提醒了他一点。
如果想让中国“变天”的时候不受“干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日本和俄国的这场战争打得久一些。
“想办法让这些回国地日本人带些重炮回去。”孙纲想了想。对江穆齐说道,“江南局有一些6军淘汰下来的旧式德制克虏伯后膛炮,我去弄一些来,加上弹药,你设法让那些日本人把这些炮运回国内,就算是北洋对他们忠诚服务的感谢了。”
“大人英明。”江穆齐笑道。“上次俄国人已经向德国和奥国提出了抗议,说他们违反中立,暗中资助日本人以军火,德奥两国拒不承认。现在已经提请海牙国际法**调查仲裁此事,咱们这回再给他们添些猛料进去。”
两个人正在商议着,一个情报人员走到了江穆齐身边,将一份情报送到了江穆齐手中,江穆齐看了看,冲他点了点头,来人退出后,江穆齐定定地看着孙纲,孙纲注意到他的手不知怎么有些微微抖。
“有什么事么?”孙纲看着他那有点“反常”的样子。问道。
“恭喜大人,螳螂动手了。”江穆齐迎上了他的目光。说道,神色又恢复到了平常的自信和镇定。
“怎么回事?”孙纲一听他这么说,虽然心里早已有所准备,但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
江穆齐没有说什么,而是把手中的情报递给了他,让他自己看。
孙纲接过情报,仔细地看了一边,鼻尖不由得渗出了汗珠。
这份情报上说,袁世凯把荣禄杀掉了。
情报上是这么写地:“袁(世凯)入京见上后,康(有为)传帝旨以荣禄大逆不道,欲借天津阅兵之机犯上作乱,令袁赴津传旨即行正法,所有直督一缺,即以袁补授,并带兵入京围颐和园。袁对以天津尚有芦台聂士成一军,曾经百战,兵数倍于我,围园之事,恐不可行。至传旨将直督正法,亦恐办不到。康曰:无妨,吾已遣死士数人入督署矣,汝见荣禄时,彼等即动手杀之,无须军来。袁即领旨回津,于督署见荣督后,跪曰:今日奉命而来,有一事万不敢办,惟有自请死耳。随即袖出一纸呈荣禄阅。荣督阅后大怒曰:大臣事君,雨露雷霆,无非恩泽,但承旨责在枢臣,行刑亦有菜市,我若有罪,情愿自入京,束身待死,岂能凭尔袖中片纸,便可钦此钦遵。袁于是大哭失声,长跪不起。督署卫士闻言欲起捉袁,飞刀数至,皆仆,荣督拔****欲击,亦为飞刀所中,怒目视袁,身犹不倒,数灰衣死士随即掩至,以利刃斩落荣,乃仆。
情报不长,但孙纲仍然反复读了好多遍,好象不敢相信上面写的是真的似的。
荣禄居然就这么被杀掉了!
历史进程再一次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后世的历史书上,关于这段历史的描写,虽经时光阻隔,孙纲现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据史书记载地“传统说法”是,“戊戌变法”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898年6月11日)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要求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光绪皇帝在密沼中甚至有“朕位几不保”的话,康有为、梁启、林旭、谭嗣同、徐世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不得已铤而走险,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日由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世凯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大后则或囚或杀(就是著名的“围园杀后”计划,但不知为什么,康有为和梁启流亡海外后一直不承认有这码事)。而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一面假意和维新派周旋,骗得光绪帝封他为侍郎,另一面看到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决定投靠旧党。他用假话哄骗走了谭嗣同。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即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乘火车(那时候能开夜车吗?)赶回北京见慈禧告变。八月初六日早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完全失败。
这些历史,是后来的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耳熟能详地。
可现在,“戊戌变法”一下子延迟到了1899年,康有为居然真的把荣禄就这么给干掉了!
这个反差,对熟知历史的孙纲来说,未免太大了些。
那么,那个为后世很多“史学家”所不承认的“围园杀后”计划,现在看来,应该是确有其事了。
荣禄已死,现在,朝廷里新旧两派终于到了图穷匕见地时候了。
如果他猜的不错,康有为让袁世凯杀荣禄的同时,也会在京城里同时动手做那另一件大事“围园”了。
可康有为想没想过,光杀了慈禧太后和荣禄,“变法”就能成功了吗?
“直隶总督府戒备森严,他们的杀手是怎么混进去的?”孙纲突然向江穆齐问道,
“人都死了,大人还管那么多干吗?”江穆齐微微一笑,说道,“反正又不是我们干的。”
孙纲叹息了一声,没有再追问,答案他刚才已经知道了,就写在江穆齐的脸上。
但他得承认,江穆齐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他,为了他们那个“强国”的共同目标。
政治斗争,本来就是不择手段,你死我活地。
“袁氏现为直督,兼领北洋,大人觉得应该如何应对?”江穆齐又问道,
“朝廷又没有明谕旨部文,装不知道好了。”孙纲说道,“咱们该干什么干什么,等他们把京城里地事都办利索了,咱们再出头好了。”
“我们本来就什么也不知道的。”江穆齐冲孙纲顽皮地眨了眨眼,笑道,
“你还笑,未闻有以谋他人之国为乐者。”孙纲看着眼前“一脸阳光”地江穆齐,不由得苦笑道,
“大人所谋,为天下人之国,孝乌知道,天下人之福将至,大事将成,是以欢喜,”江穆齐回答道,“孝乌能得见中国从此睡狮猛醒,亦不枉此一生了。”
这些天,他通过北洋军情处在俄国的情报网,知道了俄军的具体布署情况,俄国人还真是敢作敢为,集中如此之多的兵力,孙纲知道,很可能不光是为了日本。
在“虾夷共和国”的日本人也掀起了暴动,但由于力量薄弱,又没有得到当地的阿伊努人的支持,很快就被俄军镇压了下去。
“孝乌对军事所知不多,不敢妄言。”江穆齐说道,“但以孝乌对日本的了解,俄人若想在日本本土彻底消灭日本人,非有五十万兵不可,否则,绝无可能。”
“哦?要这么多?”孙纲故意问道,以他在后世从史书中对日本的了解,他也知道,江穆齐说的没错,他只是奇怪,江穆齐是通过什么这么认为的。
二战时,美国就是因为日本人在本土抵抗过于激烈,造成美军伤亡太大,才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逼迫日本投降的。
“彼等岛民,为人形之兽也,其本土为其最后存身之地,诚所谓困兽犹斗,”江穆齐说道,“前番丁酉之役,日本人是为了让英人保全其国才故意没有做太大的抵抗。如果俄人一意逼迫,使彼等不惜以死相拼,俄人想灭此虎狼之邦,绝非易事。是以孝乌敢言,此十数万俄军即使都开到日本,恐怕也难以取胜。”
“可日本现在没有海军,俄国人若要从海上对日本进行封锁,6军再徐图进击,难道也不能取胜?”孙纲问道。
“凡事有一利皆有一弊,日本虽然已成瓜分之势,但现在也有对其有利地一面,”江穆齐说道,“如今日本为四国分占,俄人忌于其它三国,不可能对日本进行完全封锁,即对九州一岛进行全面封锁亦不可能。其它三国的占领区仍可接济九州岛,俄人无可奈何,目前当无善策。”
孙纲点了点头,江穆齐分析的很有道理,同时也提醒了他一点。
如果想让中国“变天”的时候不受“干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日本和俄国的这场战争打得久一些。
“想办法让这些回国地日本人带些重炮回去。”孙纲想了想。对江穆齐说道,“江南局有一些6军淘汰下来的旧式德制克虏伯后膛炮,我去弄一些来,加上弹药,你设法让那些日本人把这些炮运回国内,就算是北洋对他们忠诚服务的感谢了。”
“大人英明。”江穆齐笑道。“上次俄国人已经向德国和奥国提出了抗议,说他们违反中立,暗中资助日本人以军火,德奥两国拒不承认。现在已经提请海牙国际法**调查仲裁此事,咱们这回再给他们添些猛料进去。”
两个人正在商议着,一个情报人员走到了江穆齐身边,将一份情报送到了江穆齐手中,江穆齐看了看,冲他点了点头,来人退出后,江穆齐定定地看着孙纲,孙纲注意到他的手不知怎么有些微微抖。
“有什么事么?”孙纲看着他那有点“反常”的样子。问道。
“恭喜大人,螳螂动手了。”江穆齐迎上了他的目光。说道,神色又恢复到了平常的自信和镇定。
“怎么回事?”孙纲一听他这么说,虽然心里早已有所准备,但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
江穆齐没有说什么,而是把手中的情报递给了他,让他自己看。
孙纲接过情报,仔细地看了一边,鼻尖不由得渗出了汗珠。
这份情报上说,袁世凯把荣禄杀掉了。
情报上是这么写地:“袁(世凯)入京见上后,康(有为)传帝旨以荣禄大逆不道,欲借天津阅兵之机犯上作乱,令袁赴津传旨即行正法,所有直督一缺,即以袁补授,并带兵入京围颐和园。袁对以天津尚有芦台聂士成一军,曾经百战,兵数倍于我,围园之事,恐不可行。至传旨将直督正法,亦恐办不到。康曰:无妨,吾已遣死士数人入督署矣,汝见荣禄时,彼等即动手杀之,无须军来。袁即领旨回津,于督署见荣督后,跪曰:今日奉命而来,有一事万不敢办,惟有自请死耳。随即袖出一纸呈荣禄阅。荣督阅后大怒曰:大臣事君,雨露雷霆,无非恩泽,但承旨责在枢臣,行刑亦有菜市,我若有罪,情愿自入京,束身待死,岂能凭尔袖中片纸,便可钦此钦遵。袁于是大哭失声,长跪不起。督署卫士闻言欲起捉袁,飞刀数至,皆仆,荣督拔****欲击,亦为飞刀所中,怒目视袁,身犹不倒,数灰衣死士随即掩至,以利刃斩落荣,乃仆。
情报不长,但孙纲仍然反复读了好多遍,好象不敢相信上面写的是真的似的。
荣禄居然就这么被杀掉了!
历史进程再一次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后世的历史书上,关于这段历史的描写,虽经时光阻隔,孙纲现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据史书记载地“传统说法”是,“戊戌变法”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898年6月11日)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要求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光绪皇帝在密沼中甚至有“朕位几不保”的话,康有为、梁启、林旭、谭嗣同、徐世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不得已铤而走险,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日由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世凯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大后则或囚或杀(就是著名的“围园杀后”计划,但不知为什么,康有为和梁启流亡海外后一直不承认有这码事)。而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一面假意和维新派周旋,骗得光绪帝封他为侍郎,另一面看到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决定投靠旧党。他用假话哄骗走了谭嗣同。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即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乘火车(那时候能开夜车吗?)赶回北京见慈禧告变。八月初六日早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完全失败。
这些历史,是后来的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耳熟能详地。
可现在,“戊戌变法”一下子延迟到了1899年,康有为居然真的把荣禄就这么给干掉了!
这个反差,对熟知历史的孙纲来说,未免太大了些。
那么,那个为后世很多“史学家”所不承认的“围园杀后”计划,现在看来,应该是确有其事了。
荣禄已死,现在,朝廷里新旧两派终于到了图穷匕见地时候了。
如果他猜的不错,康有为让袁世凯杀荣禄的同时,也会在京城里同时动手做那另一件大事“围园”了。
可康有为想没想过,光杀了慈禧太后和荣禄,“变法”就能成功了吗?
“直隶总督府戒备森严,他们的杀手是怎么混进去的?”孙纲突然向江穆齐问道,
“人都死了,大人还管那么多干吗?”江穆齐微微一笑,说道,“反正又不是我们干的。”
孙纲叹息了一声,没有再追问,答案他刚才已经知道了,就写在江穆齐的脸上。
但他得承认,江穆齐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他,为了他们那个“强国”的共同目标。
政治斗争,本来就是不择手段,你死我活地。
“袁氏现为直督,兼领北洋,大人觉得应该如何应对?”江穆齐又问道,
“朝廷又没有明谕旨部文,装不知道好了。”孙纲说道,“咱们该干什么干什么,等他们把京城里地事都办利索了,咱们再出头好了。”
“我们本来就什么也不知道的。”江穆齐冲孙纲顽皮地眨了眨眼,笑道,
“你还笑,未闻有以谋他人之国为乐者。”孙纲看着眼前“一脸阳光”地江穆齐,不由得苦笑道,
“大人所谋,为天下人之国,孝乌知道,天下人之福将至,大事将成,是以欢喜,”江穆齐回答道,“孝乌能得见中国从此睡狮猛醒,亦不枉此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