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刘锜因为眼前之事而信息,那边汴梁却又乱成一团杂麻!由于边疆事态一日三变,赵桓情绪起伏很大,对曹、刘联姻一事的热情早过去了,因此并不十分看重,故而曹广弼在汴梁成亲的场面并无预料中的隆重。但对于汉部“出兵不出将、管战不打旗”的提议,大宋朝廷倒是大感兴趣。
不过杨应麒书信中又提到的三个条件:第一,关于此事乃是宋廷与汉部的口头协议,汉部绝不留下书面印信,以免万一落入金人手中害了大将军的性命;第二,统兵武将必须由宋、汉双方共同肯,不能由任何一方单独决定;第三,汉部借出的这支兵马只能用于对付金人,而不能作其它用途。
这三条提议倒也合情合理,赵桓和他的宰相们觉得怎么算都有利,已经有心答应,只是在是否符合祖宗规矩上多有犹豫,而在将领人选上也是众议纷纷,一开始李邦彦提议就用曹广弼,但随即觉得不妥:曹广弼毕竟还没有正式向赵室效忠,若是由他来统领军队,那这支军队就完全变成汉部的了。双方使节来往,拖拖拉拉两个来回就浪费了几个月,但还是没把事情解决。
此时已经开到河东、河北的陕西兵已经在大宋枢密院的胡乱指挥中断送得差不多了,李纲虽为两河宣抚使,是河北、河东各路军队名义上的统帅,也是援救太原等被困城池的负责人,但一来他手上兵少粮缺,二来在两河活动着的各路兵马都直接听朝廷调动,李纲并无和他的名号相称的权力,三来李纲虽然忠义,但毕竟是书生用兵,才能亦颇不足称——有此三错,致令两河的战局越来越不利于大宋。
最后宋廷终于不耐烦了,罢免了李纲,重新起用种师道为两河宣抚使,但种师道面临的困境并不比李纲好,虽然他在军事上比李纲内行,但他又不是神仙,哪里就能迅扭转整个败局?
在回辽口之前的傍晚,杨开远对杨应麒道:“如今大宋的形势很不妙,金人若是再次得手,你是否还打算忍下去么?”
杨应麒道:“不忍下去又能如何?难道我们还能置大哥的生死于不顾么?”
“置大哥生死于不顾自然不可以。”杨开远道:“但是我们那‘一兵一卒不入宋境’的承诺,却值得重新考虑了。”
杨应麒心中一凛道:“三哥,你也心动了?”
“嗯,”杨开远道:“大宋病如羸牛,既扶助不得,不如取而代之!若非如此,老二派石康回来干什么?”
杨应麒道:“你是说二哥也有取宋之意了?”
杨开远道:“他没有明说,但照猜想应该是——问题只在于怎么取罢了。”
杨应麒道:“若是这样,那二哥还留在大宋干什么?他甚至还在那里成亲!难道他真想靠自己的力量救大哥出来?那怎么能够?”
“救大哥?”杨开远道:“他想救大哥?嗯,依靠宋人的力量救大哥,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是该怎么做却又难了。”
“救大哥,那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但在大哥一旦脱困,那就是金汉正式决裂之时!在那之前,我们必须得让局势继续朝着对汉部有利的方向展。”
杨开远道:“可现在形势对我们来说并不有利,大宋节节败退,连带着我们也进退失据。汴梁如能守住,那我们还可以继续坐观他们互相消磨。但时局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我对赵桓是否能继续守住都城已很怀疑。如果汴梁失守,那我们的情况可能会更糟!”
杨应麒道:“但是现在我们再要突然扭转策略侵宋也来不及了。如今才忽然侵宋会让我们之前布下的棋子都变成废棋——那样我们会变得更加被动!”
杨开远道:“我并没有说要现在侵宋,我只是觉得我们是不是该采取更进一步的策略来限制大金的南侵?毕竟不能让女真人的势力再这么顺利地拓展下去。”
杨应麒点了点头道:“这一点我其实倒是有准备的。”
杨开远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杨应麒道:“万一赵氏危殆,那我们就用撕裂了的天下来抵挡宗翰、宗望。”
杨开远道:“撕裂了的天下?”
杨应麒道:“汴梁如果失守,中原势必有分崩离析之危局,中央暂时失去权威,各地守臣以往被大宋中央过分压制的权力就会重新抬头。这些地方势力一旦抬头,面对金人便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降金,第二就是抗金。以当前的民气来看,我相信两河大部分地方势力都会选择抗金——一些地方就算一时降附了金人,归心也必定不坚,一旦有什么风吹草低,也必有所动摇。”
杨开远问:“你想联合这些大宋的地方势力来抵挡金人?”
杨应麒点了点头,杨开远道:“这一招,怕是在玩火!一个统一的大宋尚且不能抵挡女真的铁骑,何况是撕裂了的天下?那只会让金人各个击破!”
“那可未必!”杨应麒道:“三哥,比较一下汉唐,你觉得大宋的这种统一,是增强了各个地方的力量,还是让各个地方的力量变得更弱?”
“自然是变得更弱!”杨开远道:“如果放在汉朝,河北一路——不!只需要冀州一地就足以制得数万胡马难以前进。但大宋不是汉,也不是唐,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削权,各个地方——除了陕西之外全无一战之力!”
杨应麒道:“那地方上全无一战之力的现状,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杨开远沉吟道:“是宋廷把地方上的财权、兵力收得太过厉害的缘故。”
“不错。”杨应麒道:“大宋让地方——甚至边疆的将领都丧失了专断之权,所以地方上的守臣才没有力量来抵挡胡马的进击。本来,大宋如果能有效地把各地的力量组织起来统一行动原也有可能抵挡外患,但现在赵桓和他的宰执们显然却不具备这份能力。所以眼下大宋虽然统一,但这种统一却是一种弱化了的统一。”
杨开远看了杨应麒一眼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说如果汴梁失守,各地守臣重新获得被中央剥夺了的权力,反而有可能释放各个地方的潜力,对吧?可是应麒,一个地方的潜力变成实力需要时间。宗翰宗望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的。”
杨应麒道:“宗翰宗望自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但我们却可以让一部分势力成长的时间大大缩减——甚至大宋境内已经有这样的存在了,不是么?”
杨开远心中一凛道:“你是说暗中扶持,就像沧州、登州那样?”
“不错。以当前登州、莱州两地而言,人口已经过百万。经过这两年高产作物的普及以及农田水利的整顿,这个耕地并不算多的半岛产粮也已能自给自足,加上工商业的展,如果体制完全放开的话,这里养五到十万军马没问题。而这些兵马在本土作战的话,只怕就能拖住整支东路军!当然,让登州独抗金兵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中原出现三四股类似的势力,互不统属,却又彼此呼应,以‘抗金’为号召同时将矛头指向金国,那恐怕就算是宗望、宗翰也要忙得焦头烂额了。”
杨开远道:“我仍然觉得这不是万全之策。”
杨应麒道:“万全……军政大事,有时候也只能追求最有可能的成功。在救回大哥之前,我们除了扶植附属势力还有更好的办法么?”
杨开远沉吟良久,说道:“你的这个策略很冒险。因为我们这样一来我们不但需要防范已经崛起的女真,还要防范暗中潜伏的英雄!应麒,在混乱中杀出来的英雄是很厉害的啊!沿海的州县比如登州、沧州,我们可以直接控制,但在远离海岸的地方就不行了。而在我们鞭长莫及的地方,也许就藏有连我们也不是对手的猛虎!”
杨应麒道:“你是怕出现项羽、刘邦这样的草泽英雄?”
杨开远道:“不错。曹操崛起之前,天下谁不瞩目于董卓、袁绍?孙策横扫江东之前,天下谁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男人会割据一方?我们现在虽然做得还不错,可要是放任天下大乱,说不定一个不慎杀出一个横扫天下的人物,那时我们汉部在后人眼里也许就会变得像袁绍、刘璋一样可笑。”
“这确实是很可怕的问题,”杨应麒道:“所以对于我们无法直接控制的势力,在扶植他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另外一种东西来钳制他们。”
杨开远道:“什么东西?”
“忠。”杨应麒道:“对大宋的忠。”
杨开远问:“对宋室的忠诚——这东西到时还有钳制英雄的力量么?”
“有的。”杨应麒道:“忠是一种寻求归属的渴望,除了个别狂妄到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的人外,大部分人都需要它。所以它只能被代替,而不能被消灭。特别是对于我华族来说,几次大一统时代的辉煌已经让我们产生一种对大一统近乎本能的习性: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统一天下的政权来作为我们团结的对象!至于这个这个政权是谁家天下反而有些无所谓。正是有这个原因在,所以现在大宋虽然疲弱,朝廷又昏庸无能却仍然有很强的号召力!也正是因为宋室还有这等号召力,所以我才不敢轻易动它。”
杨开远道:“但万一赵氏继续疲弱下去,疲弱到无法维系天下人对它的期望呢?”
杨应麒道:“万一?我们不怕这个万一,我天天期盼着这个万一呢!”
杨开远道:“你是说,到时候你就会出兵大宋?”
“不错!”杨应麒斩钉截铁道:“到时我绝不会犹豫的!”
杨开远道:“但我还担心另外一个万一……”
杨应麒问道:“什么万一?”
杨开远道:“我担心大金早一步比我们得到宋人的这种忠诚……”
杨应麒叹道:“三哥你的担心也有道理,人心毕竟是厌死恶生的,如果没有选择,大概他们会逐渐麻木于胡马的铁蹄下而不知振作。可是……可是现在我们汉部可以给了他们一个选择,一个更好的选择!”
“只是可能更好而已。”杨开远道:“没错,我们汉部是和宋人更亲近些,但如今在大部分宋人眼中,女真还是比我们汉部来得强大!所以他们会选择亲者还是选择强者,这恐怕很难说吧?”
杨应麒听到这里有些黯然道:“不错。但两国兵力强弱对比的改变,并不是其中一方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因为那不但需要努力,而且需要机会!”
杨开远道:“你在等这个机会?”
“不是!”杨应麒道:“我想创造这个机会!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否成功,但是……”
“不用但是了。”不等杨应麒说完,杨开远便拍了拍杨应麒的肩膀,微笑道:“其实我从一开始就相信,你会成功的——不!是我们!我们会成功的!”
杨开远的这句话让杨应麒心中一阵安定,折彦冲失陷以后,能够给他这种支持的,或许就只有三哥了。
不过杨应麒书信中又提到的三个条件:第一,关于此事乃是宋廷与汉部的口头协议,汉部绝不留下书面印信,以免万一落入金人手中害了大将军的性命;第二,统兵武将必须由宋、汉双方共同肯,不能由任何一方单独决定;第三,汉部借出的这支兵马只能用于对付金人,而不能作其它用途。
这三条提议倒也合情合理,赵桓和他的宰相们觉得怎么算都有利,已经有心答应,只是在是否符合祖宗规矩上多有犹豫,而在将领人选上也是众议纷纷,一开始李邦彦提议就用曹广弼,但随即觉得不妥:曹广弼毕竟还没有正式向赵室效忠,若是由他来统领军队,那这支军队就完全变成汉部的了。双方使节来往,拖拖拉拉两个来回就浪费了几个月,但还是没把事情解决。
此时已经开到河东、河北的陕西兵已经在大宋枢密院的胡乱指挥中断送得差不多了,李纲虽为两河宣抚使,是河北、河东各路军队名义上的统帅,也是援救太原等被困城池的负责人,但一来他手上兵少粮缺,二来在两河活动着的各路兵马都直接听朝廷调动,李纲并无和他的名号相称的权力,三来李纲虽然忠义,但毕竟是书生用兵,才能亦颇不足称——有此三错,致令两河的战局越来越不利于大宋。
最后宋廷终于不耐烦了,罢免了李纲,重新起用种师道为两河宣抚使,但种师道面临的困境并不比李纲好,虽然他在军事上比李纲内行,但他又不是神仙,哪里就能迅扭转整个败局?
在回辽口之前的傍晚,杨开远对杨应麒道:“如今大宋的形势很不妙,金人若是再次得手,你是否还打算忍下去么?”
杨应麒道:“不忍下去又能如何?难道我们还能置大哥的生死于不顾么?”
“置大哥生死于不顾自然不可以。”杨开远道:“但是我们那‘一兵一卒不入宋境’的承诺,却值得重新考虑了。”
杨应麒心中一凛道:“三哥,你也心动了?”
“嗯,”杨开远道:“大宋病如羸牛,既扶助不得,不如取而代之!若非如此,老二派石康回来干什么?”
杨应麒道:“你是说二哥也有取宋之意了?”
杨开远道:“他没有明说,但照猜想应该是——问题只在于怎么取罢了。”
杨应麒道:“若是这样,那二哥还留在大宋干什么?他甚至还在那里成亲!难道他真想靠自己的力量救大哥出来?那怎么能够?”
“救大哥?”杨开远道:“他想救大哥?嗯,依靠宋人的力量救大哥,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是该怎么做却又难了。”
“救大哥,那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但在大哥一旦脱困,那就是金汉正式决裂之时!在那之前,我们必须得让局势继续朝着对汉部有利的方向展。”
杨开远道:“可现在形势对我们来说并不有利,大宋节节败退,连带着我们也进退失据。汴梁如能守住,那我们还可以继续坐观他们互相消磨。但时局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我对赵桓是否能继续守住都城已很怀疑。如果汴梁失守,那我们的情况可能会更糟!”
杨应麒道:“但是现在我们再要突然扭转策略侵宋也来不及了。如今才忽然侵宋会让我们之前布下的棋子都变成废棋——那样我们会变得更加被动!”
杨开远道:“我并没有说要现在侵宋,我只是觉得我们是不是该采取更进一步的策略来限制大金的南侵?毕竟不能让女真人的势力再这么顺利地拓展下去。”
杨应麒点了点头道:“这一点我其实倒是有准备的。”
杨开远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杨应麒道:“万一赵氏危殆,那我们就用撕裂了的天下来抵挡宗翰、宗望。”
杨开远道:“撕裂了的天下?”
杨应麒道:“汴梁如果失守,中原势必有分崩离析之危局,中央暂时失去权威,各地守臣以往被大宋中央过分压制的权力就会重新抬头。这些地方势力一旦抬头,面对金人便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降金,第二就是抗金。以当前的民气来看,我相信两河大部分地方势力都会选择抗金——一些地方就算一时降附了金人,归心也必定不坚,一旦有什么风吹草低,也必有所动摇。”
杨开远问:“你想联合这些大宋的地方势力来抵挡金人?”
杨应麒点了点头,杨开远道:“这一招,怕是在玩火!一个统一的大宋尚且不能抵挡女真的铁骑,何况是撕裂了的天下?那只会让金人各个击破!”
“那可未必!”杨应麒道:“三哥,比较一下汉唐,你觉得大宋的这种统一,是增强了各个地方的力量,还是让各个地方的力量变得更弱?”
“自然是变得更弱!”杨开远道:“如果放在汉朝,河北一路——不!只需要冀州一地就足以制得数万胡马难以前进。但大宋不是汉,也不是唐,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削权,各个地方——除了陕西之外全无一战之力!”
杨应麒道:“那地方上全无一战之力的现状,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杨开远沉吟道:“是宋廷把地方上的财权、兵力收得太过厉害的缘故。”
“不错。”杨应麒道:“大宋让地方——甚至边疆的将领都丧失了专断之权,所以地方上的守臣才没有力量来抵挡胡马的进击。本来,大宋如果能有效地把各地的力量组织起来统一行动原也有可能抵挡外患,但现在赵桓和他的宰执们显然却不具备这份能力。所以眼下大宋虽然统一,但这种统一却是一种弱化了的统一。”
杨开远看了杨应麒一眼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说如果汴梁失守,各地守臣重新获得被中央剥夺了的权力,反而有可能释放各个地方的潜力,对吧?可是应麒,一个地方的潜力变成实力需要时间。宗翰宗望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的。”
杨应麒道:“宗翰宗望自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但我们却可以让一部分势力成长的时间大大缩减——甚至大宋境内已经有这样的存在了,不是么?”
杨开远心中一凛道:“你是说暗中扶持,就像沧州、登州那样?”
“不错。以当前登州、莱州两地而言,人口已经过百万。经过这两年高产作物的普及以及农田水利的整顿,这个耕地并不算多的半岛产粮也已能自给自足,加上工商业的展,如果体制完全放开的话,这里养五到十万军马没问题。而这些兵马在本土作战的话,只怕就能拖住整支东路军!当然,让登州独抗金兵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中原出现三四股类似的势力,互不统属,却又彼此呼应,以‘抗金’为号召同时将矛头指向金国,那恐怕就算是宗望、宗翰也要忙得焦头烂额了。”
杨开远道:“我仍然觉得这不是万全之策。”
杨应麒道:“万全……军政大事,有时候也只能追求最有可能的成功。在救回大哥之前,我们除了扶植附属势力还有更好的办法么?”
杨开远沉吟良久,说道:“你的这个策略很冒险。因为我们这样一来我们不但需要防范已经崛起的女真,还要防范暗中潜伏的英雄!应麒,在混乱中杀出来的英雄是很厉害的啊!沿海的州县比如登州、沧州,我们可以直接控制,但在远离海岸的地方就不行了。而在我们鞭长莫及的地方,也许就藏有连我们也不是对手的猛虎!”
杨应麒道:“你是怕出现项羽、刘邦这样的草泽英雄?”
杨开远道:“不错。曹操崛起之前,天下谁不瞩目于董卓、袁绍?孙策横扫江东之前,天下谁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男人会割据一方?我们现在虽然做得还不错,可要是放任天下大乱,说不定一个不慎杀出一个横扫天下的人物,那时我们汉部在后人眼里也许就会变得像袁绍、刘璋一样可笑。”
“这确实是很可怕的问题,”杨应麒道:“所以对于我们无法直接控制的势力,在扶植他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另外一种东西来钳制他们。”
杨开远道:“什么东西?”
“忠。”杨应麒道:“对大宋的忠。”
杨开远问:“对宋室的忠诚——这东西到时还有钳制英雄的力量么?”
“有的。”杨应麒道:“忠是一种寻求归属的渴望,除了个别狂妄到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的人外,大部分人都需要它。所以它只能被代替,而不能被消灭。特别是对于我华族来说,几次大一统时代的辉煌已经让我们产生一种对大一统近乎本能的习性: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统一天下的政权来作为我们团结的对象!至于这个这个政权是谁家天下反而有些无所谓。正是有这个原因在,所以现在大宋虽然疲弱,朝廷又昏庸无能却仍然有很强的号召力!也正是因为宋室还有这等号召力,所以我才不敢轻易动它。”
杨开远道:“但万一赵氏继续疲弱下去,疲弱到无法维系天下人对它的期望呢?”
杨应麒道:“万一?我们不怕这个万一,我天天期盼着这个万一呢!”
杨开远道:“你是说,到时候你就会出兵大宋?”
“不错!”杨应麒斩钉截铁道:“到时我绝不会犹豫的!”
杨开远道:“但我还担心另外一个万一……”
杨应麒问道:“什么万一?”
杨开远道:“我担心大金早一步比我们得到宋人的这种忠诚……”
杨应麒叹道:“三哥你的担心也有道理,人心毕竟是厌死恶生的,如果没有选择,大概他们会逐渐麻木于胡马的铁蹄下而不知振作。可是……可是现在我们汉部可以给了他们一个选择,一个更好的选择!”
“只是可能更好而已。”杨开远道:“没错,我们汉部是和宋人更亲近些,但如今在大部分宋人眼中,女真还是比我们汉部来得强大!所以他们会选择亲者还是选择强者,这恐怕很难说吧?”
杨应麒听到这里有些黯然道:“不错。但两国兵力强弱对比的改变,并不是其中一方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因为那不但需要努力,而且需要机会!”
杨开远道:“你在等这个机会?”
“不是!”杨应麒道:“我想创造这个机会!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否成功,但是……”
“不用但是了。”不等杨应麒说完,杨开远便拍了拍杨应麒的肩膀,微笑道:“其实我从一开始就相信,你会成功的——不!是我们!我们会成功的!”
杨开远的这句话让杨应麒心中一阵安定,折彦冲失陷以后,能够给他这种支持的,或许就只有三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