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赞成张孝嵩的意见,以一路大军,成势如破竹之势,向安南首府宋平城施压。
谈话间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那就是李瑛的态度了,就像后世所谓的一票否决权一样,在这个人治的社会,高层领导的意见往往是最终的决定。
不光是杨思勖和张孝嵩二人,以及与立场有关的冯立、薛绣和无关的王维、竹溪六逸等人,大家都将注视的目光集中到了李瑛身上,等着他来做最后的决定。
李瑛看着众人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神情就像一个渴望得到大人评价的小孩子一样,心中不禁暗暗觉得好笑,只要牵涉到自己的事情,果然能够让人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李瑛仔细的看了一下地形,对众人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我等身负皇命,率十万儿郎前来征讨安南梅贼叛党,与之一战,只可胜不可败!”
众人齐声喊道:“殿下放心,末将竭尽所能,必与梅贼决一死战,不除梅贼誓不罢休!”
“好!各位有这样的豪情壮志,本王深感欣慰!”李瑛点头赞许道:“不过先贤有云:惟兵不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胜利本王不要也罢。本王希望你们这些带兵的,能够珍惜自己部下的生命,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本王希望你们班师回朝的人数,还是本王交到你们手上的那一样多,大家有信心做到吗?”
一番话,说得众人又是感动又是惭愧,不过却没有人敢应声,打仗不死人?人群中有人撇了撇嘴,你当是过家家呀,这太子殿下怎么能说出这等无见识的话呢?只不过这些都是他们心里的想法,慑于李瑛的地位,谁敢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语来?
李瑛说道:“本王也知道要求零伤亡是不可能的,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本王向你们提这点要求并不是因为怕死人,而是怕死的不值得。跟随本王一起出征的,除了在座的各位,其他大多是二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如果没有这场战事,也许他们正在乡村里快活的生活着,与父母妻子们一起,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可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乱了他们的生活,原本拿着锄头的手掌,现在却拿着兵器。原本幸福团圆的家庭,却因为战争而要变得支离破碎,母亲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女失去了父亲。”
李瑛说着说着,语气变得沉重起来,气氛有些压抑,众人想说点什么缓和一下气氛,却又不知道说点什么安慰的话好。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刚才大家都没有提到,本王在这里提醒一下,那就是民族问题。我朝太宗皇帝,因为视夷狄华夏为一家,被四海子民誉为天可汗。但是普通民族之间的对立,却时断时续的一直维持着。安南自古就是百越族聚居之地,自大秦时起,就归于中央华夏的管辖范围。大隋时期,文帝置安南都护府,其建制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不光是咱们自己的队伍,就是安南人也是我大唐的子民,他们现在包庇叛党也好,加入叛党也好,只要战场上相见,不管结局怎样,伤亡的都是我大唐的子民。”李瑛一边说着,一边像是回忆往事似的,吹嘘不已。
本起**点
众人听得也是沉默不语了,杨思勖迟疑了一会儿,不过看见张孝嵩似乎有话说时,他也赶紧上前急忙说道:“殿下,对付这些亡命之徒可不能心慈手软哪。乱世当用重典,在安南这样荒僻的山区,不使点厉害手段,那些‘山炮’是不会老老实实的听从我们大唐的号令的。”
杨思勖治军以严谨著称,不但对敌人狠,对自己人也狠,在唐军中素有“无须屠夫”之称,只不过人家屠夫杀的是猪,还是一次几头的数量,而他却杀的是人,并且是最少几百人的数量。
在李瑛年幼时,杨思勖曾领兵平定过一场叛乱,大获全胜之下,将投降的俘虏全部处死,并且将叛军尸首放置在广场上,堆码成小山一般威慑敌人,以起到震慑其他有不轨之心人的效果。当年消息传来,朝野中质疑声一片,杨思勖差点因此而获罪,不过好在当今皇帝还是比较信任杨思勖的忠心,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升他做了光禄大夫。
张孝嵩的经历可谓与杨思勖刚好相反,他是在西域都护府与突厥等部的作战中,大获全胜,缴获了大批的财富。为了犒劳这下跟随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部下,他将财富与将士们平分了,并且留下了一定的阵亡将士抚恤金。因为数额巨大,这笔抚恤金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因此得罪了西域都护府的数位大人物。过不了几天,就接到京中传来的圣旨,查张孝嵩贪赃枉法,将他关入了死牢,准备秋后问斩。
幸得部下忠诚,一力保荐,并且派人进京城游说,这才改成削职为民,直到李瑛创办蓝田军事学校,这才重新启用他为学校的副校长。虽然现在只是李瑛的助理,没有任何的品轶,但是有心人都知道,凭借对李瑛的影响力,张孝嵩在朝廷的崛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张孝嵩说道:“严以待已,宽以待人,乃是人之根本。对于这些民众,臣对太子殿下的意见也深表赞同。”
“哦?”李瑛眼前一亮:“说来听听!”
“我华夏位于中央,四夷臣于四方,自古来已有之。”当然,张孝嵩说的是他这个时候的世界观,理所当然的认为大唐是世界的中心,李瑛也不好在这方面反驳他,只好听他接着说下去。
“如今,我大唐东有高丽、渤海、倭国,西有吐蕃、大食,南有南诏,北有高昌、回纥,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大小部落不计其数,光是人口过万的,便有近百支。自古我华夏君王便为了领土和子民这些问题,一直与四夷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战争。然而,纵观古往今来的所有战例,真正对待平定叛乱老夫认为最成功的,还属诸葛丞相七擒七获孟获,让南蛮死心塌地的关心。所谓‘上兵伐谋’,不外如是!”
谈话间的气氛突然紧张起来,那就是李瑛的态度了,就像后世所谓的一票否决权一样,在这个人治的社会,高层领导的意见往往是最终的决定。
不光是杨思勖和张孝嵩二人,以及与立场有关的冯立、薛绣和无关的王维、竹溪六逸等人,大家都将注视的目光集中到了李瑛身上,等着他来做最后的决定。
李瑛看着众人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神情就像一个渴望得到大人评价的小孩子一样,心中不禁暗暗觉得好笑,只要牵涉到自己的事情,果然能够让人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李瑛仔细的看了一下地形,对众人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我等身负皇命,率十万儿郎前来征讨安南梅贼叛党,与之一战,只可胜不可败!”
众人齐声喊道:“殿下放心,末将竭尽所能,必与梅贼决一死战,不除梅贼誓不罢休!”
“好!各位有这样的豪情壮志,本王深感欣慰!”李瑛点头赞许道:“不过先贤有云:惟兵不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胜利本王不要也罢。本王希望你们这些带兵的,能够珍惜自己部下的生命,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本王希望你们班师回朝的人数,还是本王交到你们手上的那一样多,大家有信心做到吗?”
一番话,说得众人又是感动又是惭愧,不过却没有人敢应声,打仗不死人?人群中有人撇了撇嘴,你当是过家家呀,这太子殿下怎么能说出这等无见识的话呢?只不过这些都是他们心里的想法,慑于李瑛的地位,谁敢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语来?
李瑛说道:“本王也知道要求零伤亡是不可能的,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本王向你们提这点要求并不是因为怕死人,而是怕死的不值得。跟随本王一起出征的,除了在座的各位,其他大多是二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如果没有这场战事,也许他们正在乡村里快活的生活着,与父母妻子们一起,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可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乱了他们的生活,原本拿着锄头的手掌,现在却拿着兵器。原本幸福团圆的家庭,却因为战争而要变得支离破碎,母亲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女失去了父亲。”
李瑛说着说着,语气变得沉重起来,气氛有些压抑,众人想说点什么缓和一下气氛,却又不知道说点什么安慰的话好。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刚才大家都没有提到,本王在这里提醒一下,那就是民族问题。我朝太宗皇帝,因为视夷狄华夏为一家,被四海子民誉为天可汗。但是普通民族之间的对立,却时断时续的一直维持着。安南自古就是百越族聚居之地,自大秦时起,就归于中央华夏的管辖范围。大隋时期,文帝置安南都护府,其建制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不光是咱们自己的队伍,就是安南人也是我大唐的子民,他们现在包庇叛党也好,加入叛党也好,只要战场上相见,不管结局怎样,伤亡的都是我大唐的子民。”李瑛一边说着,一边像是回忆往事似的,吹嘘不已。
本起**点
众人听得也是沉默不语了,杨思勖迟疑了一会儿,不过看见张孝嵩似乎有话说时,他也赶紧上前急忙说道:“殿下,对付这些亡命之徒可不能心慈手软哪。乱世当用重典,在安南这样荒僻的山区,不使点厉害手段,那些‘山炮’是不会老老实实的听从我们大唐的号令的。”
杨思勖治军以严谨著称,不但对敌人狠,对自己人也狠,在唐军中素有“无须屠夫”之称,只不过人家屠夫杀的是猪,还是一次几头的数量,而他却杀的是人,并且是最少几百人的数量。
在李瑛年幼时,杨思勖曾领兵平定过一场叛乱,大获全胜之下,将投降的俘虏全部处死,并且将叛军尸首放置在广场上,堆码成小山一般威慑敌人,以起到震慑其他有不轨之心人的效果。当年消息传来,朝野中质疑声一片,杨思勖差点因此而获罪,不过好在当今皇帝还是比较信任杨思勖的忠心,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升他做了光禄大夫。
张孝嵩的经历可谓与杨思勖刚好相反,他是在西域都护府与突厥等部的作战中,大获全胜,缴获了大批的财富。为了犒劳这下跟随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部下,他将财富与将士们平分了,并且留下了一定的阵亡将士抚恤金。因为数额巨大,这笔抚恤金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因此得罪了西域都护府的数位大人物。过不了几天,就接到京中传来的圣旨,查张孝嵩贪赃枉法,将他关入了死牢,准备秋后问斩。
幸得部下忠诚,一力保荐,并且派人进京城游说,这才改成削职为民,直到李瑛创办蓝田军事学校,这才重新启用他为学校的副校长。虽然现在只是李瑛的助理,没有任何的品轶,但是有心人都知道,凭借对李瑛的影响力,张孝嵩在朝廷的崛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张孝嵩说道:“严以待已,宽以待人,乃是人之根本。对于这些民众,臣对太子殿下的意见也深表赞同。”
“哦?”李瑛眼前一亮:“说来听听!”
“我华夏位于中央,四夷臣于四方,自古来已有之。”当然,张孝嵩说的是他这个时候的世界观,理所当然的认为大唐是世界的中心,李瑛也不好在这方面反驳他,只好听他接着说下去。
“如今,我大唐东有高丽、渤海、倭国,西有吐蕃、大食,南有南诏,北有高昌、回纥,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大小部落不计其数,光是人口过万的,便有近百支。自古我华夏君王便为了领土和子民这些问题,一直与四夷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战争。然而,纵观古往今来的所有战例,真正对待平定叛乱老夫认为最成功的,还属诸葛丞相七擒七获孟获,让南蛮死心塌地的关心。所谓‘上兵伐谋’,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