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如又羞红了脸,不过还是走到杨沂中面前,道了一个万福,叫了一声:“爷爷。”
杨沂中脸容满面,心里同样也是十分欣喜,不仅是因为赵月如,而且还因为杨炎的事情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才使杨沂中终于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心情也欢畅了许多。
一家人又说笑了一会儿,这才都各自休息去了。
杨炎、和赵月如、赵倩如走到院子里,赵月如又道:“还有一件事情,我一定要向你们交侍清楚。不过还是到你们那边去说吧。”
三人又来到杨炎和赵倩如住的院子,在书房里坐下,赵月如从怀中掏出一个圆筒,道:“这是父皇留给我的遗诏,内容你们都知道了。不过我想以后它永远也不会再有用到的时候了,所以……”说着赵月如从圆筒中抽出密旨,放在蜡烛上点燃,烧成灰烬。
三个人六目相对,一时间都不说话了。
过了好一会,赵月如才道:“该说的我都说了,该做的我也都做了,现在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你们早些休息吧。”
赵倩如拉住她道:“姐姐,天以经晚了,今晚你就在这里休息吧。让炎郎今晚陪着你。”
赵月如的脸一下子又烧起来,道:“这怎么好呢,我……”
赵倩如笑道:“这有什么不好的,姐姐和炎郎在隆兴府的时候,不是就以经……”
她还没说完,就被赵月如捂住了嘴,脸红得像晚霞一样,道:“倩如,你不要再说了。”
赵倩如又笑了一笑,把赵月如推到杨炎怀里,道:“炎郎,你今晚好好陪陪姐姐。”其实她知道杨炎和赵月如之间刚刚合好,需要更多的时间在一起陪养感情,上一次赵月如误会杨炎,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和杨炎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对他并没有完全了解也缘故。但赵月如现在还是未嫁的公主,两人能相处的时候不多,只好尽可能多的给两人留出单独相处的时间,今晚当然是一个难得的时间。
杨炎多少也明白赵倩如的心思,一把搂住赵月如的纤腰,道:“今晚留下来好吗?”
其实赵月如心里何偿又不想留下来,只是自己和杨炎还是未婚的夫妻,而且赵倩如现在也在杨炎身边,就算自己心里再怎么想留下,也说不出口来。但现在见两人都尽力挽留自己,正好也半推半就,靠在杨炎怀里,也不说走,也不说留。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月如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赵倩如以经离开,现在书房里只剩下自己和杨炎两个人了。因为赵倩如不在场,赵月如明显放开了许多,把整个身体都倚在杨炎怀中,轻轻笑道:“便宜你了。”忽然又梦呓般道:“炎郎,抱紧我吧。”
杨炎一手操在她的腿弯里,将她横抱起来,走出书房。赵月如双于楼住杨炎的脖子,头枕在杨炎肩上,闭着眼睛,任由杨炎抱着自己。好在现在以经是深夜,除了守夜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以经休息了,除了打更的声音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动静。穿过几条走廊,杨炎推开一扇房门,走了进去,这才放下赵月如。之后,随手又把门房关好。
赵月如红着脸道:“这里是什么地方。”睁眼一看,只见屋中热气腾腾,水雾弥漫。竟是到了澡堂。在屋正中是一个很大的水池,早以经注满事热水,在水池的两头各有一个暗炉,炉上各放着一个装满热水的大铜煲,不仅可以随时添加热水,而且还可以保持池水的热度,设计得十分巧妙。
赵月如到有些意外,道:“这里不是澡堂吗?怎么带我到这里来……”忽然一眼看见杨炎不怀好意的笑容,忽然明白过来,顿时飞霞烧面,连耳根都热了起来。道:“你怎么能……我……”
杨炎转门关好屋门,走到她身边,双手接住她的纤腰,道:“不欢喜这样吗?”
赵月如顿了一顿,终于道:“只要是你喜欢,我就……我就……”声音越说越低,到了最后几乎细若蚊语,只觉得身子发软,几乎连站都站不住。
杨炎先轻轻吻了她一下,然后开始为她宽衣解带。在赵月如手足无惜,欲拒还迎的羞态中,不多时身上就只剩下贴身的小衣,粉臂玉股,酥胸纤腰、处处妙相毕露,曼妙动人。
杨炎将赵月如抱起,搂着她坐在池边,让双脚浸在温热的水里,然后从背后环拥着她,使她动人的**毫无保留地挨贴在自巳身上。抚上她具有惊人弹性的酥胸,在她耳边道:“让我先待候日如洗个热水澡好吗?”
赵月如扭头看了他一眼,一对秀眸中迸出热烈的情火,娇声道:“犯到你这个坏蛋手里,月如以经认命了,随你怎么侵犯人家都可以。”说着闭上眼睛,主动献上热情无比的香吻。
杨炎一面痛吻着香唇,一面为赵月如清除身上最后的障碍。赵月如那光滑粉嫩,脂白莹润的**终于完全暴露在蒸腾的水气中。赵月如秀眸半闭,一双丰盈坚挺的**,随着急促的呼吸上下起伏,一双手虽然发着抖,但却也坚定后帮杨炎解除着衣衫。直刭杨炎和他看齐之后,两人才一齐跃入池中,将全身浸泡在令人舒服透心的暖水里。
在水中,杨炎立刻对赵月如的身体展开了无所不至的侵犯,只觉得着手处犹如凝脂般的温润滑腻、丰若有余,柔若无骨,到了这时,赵月如那还支撑得住,白璧无瑕的**颤栗着,发出可令任何男人心动神摇的娇吟。那种不堪情挑的娇姿美态,对杨炎来说,都有着惊人的诱惑力。
言语变成了多余的事,只剩下最原始狂野的动作和**摩擦激起水花溅的声音。杨炎的动作由温柔转为狂猛,还带少许粗暴,开始对赵月如展开正式的进攻和真正的侵犯。在赵月如热烈多情的反应下,两人交缠在一起,终于钳合的天衣无缝,尽情享受男女之间毫无保留的爱恋缠绵。
******************************
这时离赵惇蹬基大典才一个半月的时间,在湘水边修建的受命台还没有拆,只需稍稍修饰一下可以就用了。当然也有两个大臣建议赵忱,重新修建新的受命台进行蹬基大典,但被赵忱以当前正值国家危难,一切理当从简而拒绝。不过这一来到是博得不少大臣的好评。
然后就是将赵惇架崩,赵忱登基的公文传发给目前大宋所有的各地方。当然对于赵惇架崩的真实原因和过程是不能完全按实际情况来写的,比如离开天临府,也只能含糊的说成是南巡。同时关于李道的真实身份,由于事关皇室体面,也不能揭露,李凤娘也以皇后的身份,将与赵惇合葬。
到了开年的正月初一,赵忱登坛受命,先拜祭天地,诏告宗庙,然后穿上龙袍,众大臣都跪倒在地,对着台上端坐的赵忱高呼万岁,行三叩九拜大礼,赵忱也就成为大宋的第十三位皇帝。
整个大典结束以后,赵忱在众大臣的拥簇下回到临时皇宫。开始正式升朝议事。在天临府的各级官员都云集在临时皇宫的大殿上,这里可比临安的正式宫殿要小得多,虽然官员人数比在临安时少了近一半,但也将整个大殿挤得满满当当。分为文武分列两厢,各按等级资历站列,等候着新皇帝出来。
这时只听值班的内侍扯着嗓子喊了一声:“皇上架到。”众大臣一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
只听赵忱道:“诸位爰卿,平身。”
众大臣站起身来之后,忽然一片哗然之声,只见赵忱竟未装龙袍,只穿着一身白衣,也不是在正中的龙椅上就坐,只是由内侍搬了一个圆凳,坐在龙椅边,而在正中的龙椅上,却放着一件龙袍。众大臣见了,不禁都有些愕然,不明白这位新皇帝登基的第一天这么做是什么意思。在场的数十对目光一齐盯着赵忱,显然是在等他解释。
赵忱等众人都安静下来之后,才道:“蒙各位爱卿拥立,朕才得以登基。朕年少轻,又无才无德,实在是愧居此位。然而如今金军南侵,二京俱失,孝宗皇帝殉国,大宋江山岌岌可危,朕虽年少,亦绝不愿苟且偷生,愿与众卿共勉,与金军决一死战,绝不在后退一步。”说着,赵忱站起身来,慨然道:“朕虽被众卿拥立为君,但不打退金军,收复两京,就绝不会位居正坐。”
说完之后,群臣又是一阵小声议论,没想到这小皇帝在登基的第一天就会有这样的举动。不过表示抗金的坚决态度还是使不少大臣称赞。一向主战的大臣如韩彦直、刘珙、胡铨等人都对赵忱行礼,高:“呼皇上英明。”陈俊卿偷眼看了看站在武臣行列的杨炎,心里暗想,皇上这一番做为莫不是他教的。不过这至少表明这新皇帝主张对金作战的决心,从这一点来说,到也未必不是好事。
一双悬日月4宋翔其实杨炎心里也感到十分意外,因为赵忱的举动到真的不是杨炎教的。看起来赵忱到是与赵惇不一样,想到赵忱年纪还小,如果多加教导,用心辅佐,他或许真的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人事调动安排,必竟朝廷是经过了一场动乱,龙大渊、曾觌、张说等人身死之后,留下来的空位也需安另行安排,赵忱当即传旨,洪适由枢密副使晋升为参加政事,接替龙大渊,张栻接替曾觌,为户部尚书,叶衡为签书枢密院事。
一般来说,新君登基之后,对群臣都会晋升一级,但因为离赵惇称帝才过了一个半月,因此不可能再给每个官员都晋升一级,不过赵惇再位时的官员基本都保持不动,即使是参与过陷害杨炎的史浩也仍为参知政事。并没有受到惩处。
因为这以经是新的一年开始,因此大宋的国号改为建兴。并尊母亲周氏为皇太后。赵惇的灵柩停在灵门中,四十九天之后暂时安葬在天临府,等打败了金兵,回到临安之后,再迁回临安。
散朝之后,曹安立刻来到杨炎府上,请杨炎、和赵倩如一起进宫,陪皇上和太后进晚膳。两人进宫以后,赵月如也在坐,五个人这才坐下,一起共进晚膳。
这时赵忱才告诉杨炎,原来朝会之后,枢密使韩彦直就上了一道折奏:认为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官员都是文职出身,韩彦直本人虽然掌过军,但也巳脱离军队多年,鉴于目前大宋的形式,仅由中书省和枢密院主持抗金大局远远不够,认为朝廷应该设立都督府,任用专职武将,全面付责管理对金的作战事宜,制订作战计划与方案,然后再呈交给中书省和枢密院审议。
杨炎看完这份折奏,点点头,对赵忱道:“官家,韩枢密说得不错,以文官节制武将虽是大宋祖制,但发展到由文官掌兵却是及为不妥,军旅之事,文官怎样也不及武将熟悉,像当年范文正公、韩忠献公那般文武双全者毕竟百年难得一遇。特别是现在,战事紧急万点大意不得,应该由专职武将来策划对金的战术计划,方才有望击退金军,收复两都。”
都督府到不一个新设的机构,早在绍兴七年,赵构就曾设置过这样一个机构,用来全面主管军事事务,当时是由时任尚书左朴射兼枢密使的张浚出任都督,后来因张浚受淮西兵变的牵连罢职,赵鼎拉替张浚为宰相之后,就取消了都督府这个机构。
不过按韩彦直的意思,新设的都督府并不是一个凌架于中书省和枢密院之上的机构,而还是在中书省和枢密院的治下,但全由武将来出任,来制定抗金的战术计划,和俱体安装实施。而中书省和枢密院不再付责俱体的军事事务,只是审查都督府制定的计划可不可行,并监督计划的进展情况。总体来看也并未违反大宋的祖制。但又能很大程度上发挥武将的参与制定战略作用。
赵忱也点点头道:“朕也认为韩枢密此议可行,不过韩枢密在表中并未推荐担任都督的人选,今天请姐夫过来,就是希望让姐夫出任都督一职。”
杨炎微微一怔,道:“我吗?”
这时赵倩如在一边摇摇头,道:“这样不行。”
赵忱有些愕然,道:“为什么?我觉得只有姐夫才够做这个都督。”
赵月如也有些不解,道:“我也能为现在大宋朝野,只有他最合适当这个都督。为什么不行呢?难到现在大宋还有比他更出色的将材吗?”
赵倩如微微一笑,对赵忱道:“这可不是能力行不行的问题,而且你姐夫还太年轻了,如果他的年纪再长一辈,到是没问题,只是现在还难了一些,怕只怕那些老将未必心甘情愿,听他调派。到时候反而误了大事。”
杨炎也点点头,他当然赞成韩彦直的这个主张,但也知道,都督这个位置的人选并不是完全由能力决定。从一定程度上说,资历甚至比能力甚至更重要一些,自己能够在江南西路这边令行禁止,也是因为现在江南西路的人马都是跟随自己平定南方的老兵,除此之外,新加入的毕再遇、孟宗政等人的年纪也都不大,才能甘心服自己的管束,如果把自己的职权扩大到京西路和荆湖路,像李显忠这样的宿将恐怕很难服自己。
而且从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自己还是更适合在前线指挥作战,必要的时候还要亲自上阵,以鼓励士气,而不是座镇后方发号施令。因此也道:“我也认为现在我并不适合当这个都督。”
赵忱到有些为难,道:“如果姐夫都不行,那么还有谁可以胜任?”
赵倩如笑道:“我觉是觉得让杨老郡王来出任都督任合适一些。”
赵忱一拍额头,道:“对呀,还有杨老郡王,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杨沂中是目前仅存的绍兴时期的名将,几乎绍兴年间的所有大战他都赶上过,真正算得上是身经百战,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对金做战的经验十分丰富。而且如果算上赵忱这一朝,他以经是四朝老臣,连韩彦直都是他的晚辈,李显忠也曾经是杨沂中的部将,这份资历在大宋军方无人可及,由他出任都督一职,任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更重要的是他和杨炎是祖孙,这样一来凡事也更好商量,也能更好的发挥杨炎的能力。
赵忱一拍桌子,兴奋的道:“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朕就下旨,开设都督府,任命杨老郡王为都督。”
赵倩如摇摇头,道:“官家,先不要忙着下旨,我看你明天还是先和中书省、枢密院的几位相公商议一下,等他们都同意之后再作决定。”
周太后也道:“小忱切记,为君者最忌独断专行,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做到事事正确。因此无论是什么事情,多和大臣们商议一下,再做决定总是没错的。至少还可以让大臣们知道,皇上是重视他们的意见,只有这样以后他们才会直言朝政,为朝廷除敝兴利。”
一双悬日月5宋翔赵忱听了,恭恭敬敬道:“太后教训的是,儿臣记下了。”然后又对杨炎和赵倩如道:“姐姐,姐夫,如果是在私下,我想你们还是像原来那样,就叫我‘小忱’好了,还有六娘,如果是在私下也是和以前一样叫我,好不好?”
赵倩如微微笑道:“那怎么成,原来是你年纪还小,但你也总有长大的时候,难不成到你老了还要叫你‘小忱’吗?”
周太后也笑了,道:“那就这样,你们就先这么叫着,等到小忱成亲,册立皇后那天,你们再改口吧。”
******************************
第二天赵忱立刻招集陈俊卿、梁克家、韩彦直、洪适、史浩、刘珙六位大臣,商议设立都督府的事情。陈俊卿看了之后,立刻就表示了赞同。因为他本身就是文职出身,不懂军事,深知如果让自己来主持抵抗金军的事宜只会误事,而且韩彦直也说得明白,都督府还是在中书省和枢密院的治下,只不过是由武将来制定俱体的作战计划,中书省和枢密院只用来审亥计划和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这样一来分工也明确了,自己的负担的轻了许多。
刘珙到是通晓军事,但也知道,无论如何自巳也不及武将更认解战争。由武将来制定作战计划,肯定以文官更完善,也更合理一些。因此他也同意韩彦直的意见。
而史浩自从回到天临府之后,就收敛了许多,轻易不发表意见,见陈俊卿、刘珙都同意了,也随声付合着表示了赞同。染克家和洪适见六位执政大臣中有四位都赞同了,而且设立都督府也没有侵害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也没有反对。
见六位执政大臣都同意了,赵忱不觉精神一振,立刻又问道:“那么众卿以为,何人可以出任都督一职呢?”
他刚一问完,史浩立刻道:“微臣以为,清远军节度使,现任江南西路、荆湖南路招抚使杨炎可以出任都督一职。”
赵忱微微一笑,道:“若是论才能,杨驸马到是足以胜任,不过朕到是觉得他还太年轻了一些,恐怕难以服众吧。”
史浩没想自己的马屁拍到马腿上了,皇上居然直接否定了杨炎,难到说自己又想错了,皇上是有意要压制杨炎一下,怕他功高震主,这到也并不足为怪,只怪自己没有想周道,也没有探探皇上的口风,就冒然推荐杨炎,只怕又惹恼这新皇上了,虽然是正月天气,史浩的额头上也不觉有些冒汗。
当史浩发言之后,陈俊卿也以为皇帝会立刻同意。听到皇帝的话,陈俊卿也不禁大感意外,还以为自已听错了。看来皇帝虽然年轻,到也不是一味任人为亲,拥立赵忱为君,或许还真是一件好事。
这时梁克家问道:“那么皇上以为,何人出任都督合适呢?”
赵忱顿了一下,道:“朕以为任用同安郡王出任都督更合适,诸位卿家以为呢?”
陈俊卿略为迟凝了一下,才道:“皇上明鉴,臣以为可以。”其实他也知道,目前大宋的诸将之中,只有杨沂中,无论是资历、经验、能力都适合出任都督,唯一有一点不合适的地方就是他是杨炎的爷爷。但这个理由却是无法摆在台面上来说。而且陈俊卿也认为如果是因为这个理由,而不启用杨沂中,也未免太荒唐了。
赵忱到沉得住气,并没有急于表态,又问道:“其他各位意见呢?”
这时史浩才放下心来,原来皇上还是看重杨炎的,让杨沂中出任都督,和杨炎出任有什么两样?因此也道:“臣也以为皇上之见可行,同安郡王出任都督确实更合适一些。”
梁克家道:“只是同安郡王的年纪稍大了一些,只怕未必能够胜任。”
韩彦直笑道:“同安郡王年纪虽大,但精力尚在,而且都督府还是在天临府坐镇指挥,又不是让同安郡王领军出征,臣以为到无不可。”
刘珙也道:“臣也以为由同安郡王出任都督可行。”
梁克家和洪适见了,知道反对也没有用,也就赞同了。
统一了众人的意见之后,赵忱立刻下旨,设立都督府,任命杨沂中为都督。并且立刻开始着手制订对金军的作战计划。
偏偏在这时,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隆兴府职方司派遣到临安的探子传回来一个确切的消息,金国皇帝完颜雍病了,因此现在金国的人马才一直按兵不动。而且不止是一条线,从好几条线都传来了同样的信息,再经过隆兴府职方司留守人员分析核对之后,主持职方司的周信终于可以确认,这条消息是准确无疑了。才上报给杨炎。
这个消息立刻使天临府朝廷上下为之一震,敌国的皇帝病了,对于大宋来说当然是好事。杨炎这才明白,金军攻克了信州之后,就为什么一直按兵不动的原因。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天数在帮助大宋。
一天以后,镇守襄阳府的李显忠也赶回到天临府,恭贺赵忱继位。
由于只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宋又进行了一次新君登基的大典,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江西、湖南、两广都是杨炎的势力范围,当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李显忠坐镇襄阳,京西路和湖北路都在他的管辖范围,麾下拥有大军八万之众,势力仅次于杨炎。他亲自回天临府朝贺,表示李显忠也认同赵忱的君位了。这对目前天临府的朝廷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好消息。
现在只等四川那边的消息了,如果四川那边也承认了赵忱,那么现在大宋剩余的地方基本也就算统一了。不过四川地处偏远,道路又难行,一去一回一般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因此还要等待结果。
不过李显忠回到天临府,正好赶上都督府成立,正好可以杨沂中和杨炎聚在一齐商议下一步的进军计划。几个人经过了两天商议之后,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呈交给中书省和枢密院。
杨沂中脸容满面,心里同样也是十分欣喜,不仅是因为赵月如,而且还因为杨炎的事情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才使杨沂中终于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心情也欢畅了许多。
一家人又说笑了一会儿,这才都各自休息去了。
杨炎、和赵月如、赵倩如走到院子里,赵月如又道:“还有一件事情,我一定要向你们交侍清楚。不过还是到你们那边去说吧。”
三人又来到杨炎和赵倩如住的院子,在书房里坐下,赵月如从怀中掏出一个圆筒,道:“这是父皇留给我的遗诏,内容你们都知道了。不过我想以后它永远也不会再有用到的时候了,所以……”说着赵月如从圆筒中抽出密旨,放在蜡烛上点燃,烧成灰烬。
三个人六目相对,一时间都不说话了。
过了好一会,赵月如才道:“该说的我都说了,该做的我也都做了,现在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你们早些休息吧。”
赵倩如拉住她道:“姐姐,天以经晚了,今晚你就在这里休息吧。让炎郎今晚陪着你。”
赵月如的脸一下子又烧起来,道:“这怎么好呢,我……”
赵倩如笑道:“这有什么不好的,姐姐和炎郎在隆兴府的时候,不是就以经……”
她还没说完,就被赵月如捂住了嘴,脸红得像晚霞一样,道:“倩如,你不要再说了。”
赵倩如又笑了一笑,把赵月如推到杨炎怀里,道:“炎郎,你今晚好好陪陪姐姐。”其实她知道杨炎和赵月如之间刚刚合好,需要更多的时间在一起陪养感情,上一次赵月如误会杨炎,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和杨炎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对他并没有完全了解也缘故。但赵月如现在还是未嫁的公主,两人能相处的时候不多,只好尽可能多的给两人留出单独相处的时间,今晚当然是一个难得的时间。
杨炎多少也明白赵倩如的心思,一把搂住赵月如的纤腰,道:“今晚留下来好吗?”
其实赵月如心里何偿又不想留下来,只是自己和杨炎还是未婚的夫妻,而且赵倩如现在也在杨炎身边,就算自己心里再怎么想留下,也说不出口来。但现在见两人都尽力挽留自己,正好也半推半就,靠在杨炎怀里,也不说走,也不说留。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月如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赵倩如以经离开,现在书房里只剩下自己和杨炎两个人了。因为赵倩如不在场,赵月如明显放开了许多,把整个身体都倚在杨炎怀中,轻轻笑道:“便宜你了。”忽然又梦呓般道:“炎郎,抱紧我吧。”
杨炎一手操在她的腿弯里,将她横抱起来,走出书房。赵月如双于楼住杨炎的脖子,头枕在杨炎肩上,闭着眼睛,任由杨炎抱着自己。好在现在以经是深夜,除了守夜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以经休息了,除了打更的声音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动静。穿过几条走廊,杨炎推开一扇房门,走了进去,这才放下赵月如。之后,随手又把门房关好。
赵月如红着脸道:“这里是什么地方。”睁眼一看,只见屋中热气腾腾,水雾弥漫。竟是到了澡堂。在屋正中是一个很大的水池,早以经注满事热水,在水池的两头各有一个暗炉,炉上各放着一个装满热水的大铜煲,不仅可以随时添加热水,而且还可以保持池水的热度,设计得十分巧妙。
赵月如到有些意外,道:“这里不是澡堂吗?怎么带我到这里来……”忽然一眼看见杨炎不怀好意的笑容,忽然明白过来,顿时飞霞烧面,连耳根都热了起来。道:“你怎么能……我……”
杨炎转门关好屋门,走到她身边,双手接住她的纤腰,道:“不欢喜这样吗?”
赵月如顿了一顿,终于道:“只要是你喜欢,我就……我就……”声音越说越低,到了最后几乎细若蚊语,只觉得身子发软,几乎连站都站不住。
杨炎先轻轻吻了她一下,然后开始为她宽衣解带。在赵月如手足无惜,欲拒还迎的羞态中,不多时身上就只剩下贴身的小衣,粉臂玉股,酥胸纤腰、处处妙相毕露,曼妙动人。
杨炎将赵月如抱起,搂着她坐在池边,让双脚浸在温热的水里,然后从背后环拥着她,使她动人的**毫无保留地挨贴在自巳身上。抚上她具有惊人弹性的酥胸,在她耳边道:“让我先待候日如洗个热水澡好吗?”
赵月如扭头看了他一眼,一对秀眸中迸出热烈的情火,娇声道:“犯到你这个坏蛋手里,月如以经认命了,随你怎么侵犯人家都可以。”说着闭上眼睛,主动献上热情无比的香吻。
杨炎一面痛吻着香唇,一面为赵月如清除身上最后的障碍。赵月如那光滑粉嫩,脂白莹润的**终于完全暴露在蒸腾的水气中。赵月如秀眸半闭,一双丰盈坚挺的**,随着急促的呼吸上下起伏,一双手虽然发着抖,但却也坚定后帮杨炎解除着衣衫。直刭杨炎和他看齐之后,两人才一齐跃入池中,将全身浸泡在令人舒服透心的暖水里。
在水中,杨炎立刻对赵月如的身体展开了无所不至的侵犯,只觉得着手处犹如凝脂般的温润滑腻、丰若有余,柔若无骨,到了这时,赵月如那还支撑得住,白璧无瑕的**颤栗着,发出可令任何男人心动神摇的娇吟。那种不堪情挑的娇姿美态,对杨炎来说,都有着惊人的诱惑力。
言语变成了多余的事,只剩下最原始狂野的动作和**摩擦激起水花溅的声音。杨炎的动作由温柔转为狂猛,还带少许粗暴,开始对赵月如展开正式的进攻和真正的侵犯。在赵月如热烈多情的反应下,两人交缠在一起,终于钳合的天衣无缝,尽情享受男女之间毫无保留的爱恋缠绵。
******************************
这时离赵惇蹬基大典才一个半月的时间,在湘水边修建的受命台还没有拆,只需稍稍修饰一下可以就用了。当然也有两个大臣建议赵忱,重新修建新的受命台进行蹬基大典,但被赵忱以当前正值国家危难,一切理当从简而拒绝。不过这一来到是博得不少大臣的好评。
然后就是将赵惇架崩,赵忱登基的公文传发给目前大宋所有的各地方。当然对于赵惇架崩的真实原因和过程是不能完全按实际情况来写的,比如离开天临府,也只能含糊的说成是南巡。同时关于李道的真实身份,由于事关皇室体面,也不能揭露,李凤娘也以皇后的身份,将与赵惇合葬。
到了开年的正月初一,赵忱登坛受命,先拜祭天地,诏告宗庙,然后穿上龙袍,众大臣都跪倒在地,对着台上端坐的赵忱高呼万岁,行三叩九拜大礼,赵忱也就成为大宋的第十三位皇帝。
整个大典结束以后,赵忱在众大臣的拥簇下回到临时皇宫。开始正式升朝议事。在天临府的各级官员都云集在临时皇宫的大殿上,这里可比临安的正式宫殿要小得多,虽然官员人数比在临安时少了近一半,但也将整个大殿挤得满满当当。分为文武分列两厢,各按等级资历站列,等候着新皇帝出来。
这时只听值班的内侍扯着嗓子喊了一声:“皇上架到。”众大臣一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
只听赵忱道:“诸位爰卿,平身。”
众大臣站起身来之后,忽然一片哗然之声,只见赵忱竟未装龙袍,只穿着一身白衣,也不是在正中的龙椅上就坐,只是由内侍搬了一个圆凳,坐在龙椅边,而在正中的龙椅上,却放着一件龙袍。众大臣见了,不禁都有些愕然,不明白这位新皇帝登基的第一天这么做是什么意思。在场的数十对目光一齐盯着赵忱,显然是在等他解释。
赵忱等众人都安静下来之后,才道:“蒙各位爱卿拥立,朕才得以登基。朕年少轻,又无才无德,实在是愧居此位。然而如今金军南侵,二京俱失,孝宗皇帝殉国,大宋江山岌岌可危,朕虽年少,亦绝不愿苟且偷生,愿与众卿共勉,与金军决一死战,绝不在后退一步。”说着,赵忱站起身来,慨然道:“朕虽被众卿拥立为君,但不打退金军,收复两京,就绝不会位居正坐。”
说完之后,群臣又是一阵小声议论,没想到这小皇帝在登基的第一天就会有这样的举动。不过表示抗金的坚决态度还是使不少大臣称赞。一向主战的大臣如韩彦直、刘珙、胡铨等人都对赵忱行礼,高:“呼皇上英明。”陈俊卿偷眼看了看站在武臣行列的杨炎,心里暗想,皇上这一番做为莫不是他教的。不过这至少表明这新皇帝主张对金作战的决心,从这一点来说,到也未必不是好事。
一双悬日月4宋翔其实杨炎心里也感到十分意外,因为赵忱的举动到真的不是杨炎教的。看起来赵忱到是与赵惇不一样,想到赵忱年纪还小,如果多加教导,用心辅佐,他或许真的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人事调动安排,必竟朝廷是经过了一场动乱,龙大渊、曾觌、张说等人身死之后,留下来的空位也需安另行安排,赵忱当即传旨,洪适由枢密副使晋升为参加政事,接替龙大渊,张栻接替曾觌,为户部尚书,叶衡为签书枢密院事。
一般来说,新君登基之后,对群臣都会晋升一级,但因为离赵惇称帝才过了一个半月,因此不可能再给每个官员都晋升一级,不过赵惇再位时的官员基本都保持不动,即使是参与过陷害杨炎的史浩也仍为参知政事。并没有受到惩处。
因为这以经是新的一年开始,因此大宋的国号改为建兴。并尊母亲周氏为皇太后。赵惇的灵柩停在灵门中,四十九天之后暂时安葬在天临府,等打败了金兵,回到临安之后,再迁回临安。
散朝之后,曹安立刻来到杨炎府上,请杨炎、和赵倩如一起进宫,陪皇上和太后进晚膳。两人进宫以后,赵月如也在坐,五个人这才坐下,一起共进晚膳。
这时赵忱才告诉杨炎,原来朝会之后,枢密使韩彦直就上了一道折奏:认为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官员都是文职出身,韩彦直本人虽然掌过军,但也巳脱离军队多年,鉴于目前大宋的形式,仅由中书省和枢密院主持抗金大局远远不够,认为朝廷应该设立都督府,任用专职武将,全面付责管理对金的作战事宜,制订作战计划与方案,然后再呈交给中书省和枢密院审议。
杨炎看完这份折奏,点点头,对赵忱道:“官家,韩枢密说得不错,以文官节制武将虽是大宋祖制,但发展到由文官掌兵却是及为不妥,军旅之事,文官怎样也不及武将熟悉,像当年范文正公、韩忠献公那般文武双全者毕竟百年难得一遇。特别是现在,战事紧急万点大意不得,应该由专职武将来策划对金的战术计划,方才有望击退金军,收复两都。”
都督府到不一个新设的机构,早在绍兴七年,赵构就曾设置过这样一个机构,用来全面主管军事事务,当时是由时任尚书左朴射兼枢密使的张浚出任都督,后来因张浚受淮西兵变的牵连罢职,赵鼎拉替张浚为宰相之后,就取消了都督府这个机构。
不过按韩彦直的意思,新设的都督府并不是一个凌架于中书省和枢密院之上的机构,而还是在中书省和枢密院的治下,但全由武将来出任,来制定抗金的战术计划,和俱体安装实施。而中书省和枢密院不再付责俱体的军事事务,只是审查都督府制定的计划可不可行,并监督计划的进展情况。总体来看也并未违反大宋的祖制。但又能很大程度上发挥武将的参与制定战略作用。
赵忱也点点头道:“朕也认为韩枢密此议可行,不过韩枢密在表中并未推荐担任都督的人选,今天请姐夫过来,就是希望让姐夫出任都督一职。”
杨炎微微一怔,道:“我吗?”
这时赵倩如在一边摇摇头,道:“这样不行。”
赵忱有些愕然,道:“为什么?我觉得只有姐夫才够做这个都督。”
赵月如也有些不解,道:“我也能为现在大宋朝野,只有他最合适当这个都督。为什么不行呢?难到现在大宋还有比他更出色的将材吗?”
赵倩如微微一笑,对赵忱道:“这可不是能力行不行的问题,而且你姐夫还太年轻了,如果他的年纪再长一辈,到是没问题,只是现在还难了一些,怕只怕那些老将未必心甘情愿,听他调派。到时候反而误了大事。”
杨炎也点点头,他当然赞成韩彦直的这个主张,但也知道,都督这个位置的人选并不是完全由能力决定。从一定程度上说,资历甚至比能力甚至更重要一些,自己能够在江南西路这边令行禁止,也是因为现在江南西路的人马都是跟随自己平定南方的老兵,除此之外,新加入的毕再遇、孟宗政等人的年纪也都不大,才能甘心服自己的管束,如果把自己的职权扩大到京西路和荆湖路,像李显忠这样的宿将恐怕很难服自己。
而且从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自己还是更适合在前线指挥作战,必要的时候还要亲自上阵,以鼓励士气,而不是座镇后方发号施令。因此也道:“我也认为现在我并不适合当这个都督。”
赵忱到有些为难,道:“如果姐夫都不行,那么还有谁可以胜任?”
赵倩如笑道:“我觉是觉得让杨老郡王来出任都督任合适一些。”
赵忱一拍额头,道:“对呀,还有杨老郡王,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杨沂中是目前仅存的绍兴时期的名将,几乎绍兴年间的所有大战他都赶上过,真正算得上是身经百战,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对金做战的经验十分丰富。而且如果算上赵忱这一朝,他以经是四朝老臣,连韩彦直都是他的晚辈,李显忠也曾经是杨沂中的部将,这份资历在大宋军方无人可及,由他出任都督一职,任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更重要的是他和杨炎是祖孙,这样一来凡事也更好商量,也能更好的发挥杨炎的能力。
赵忱一拍桌子,兴奋的道:“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朕就下旨,开设都督府,任命杨老郡王为都督。”
赵倩如摇摇头,道:“官家,先不要忙着下旨,我看你明天还是先和中书省、枢密院的几位相公商议一下,等他们都同意之后再作决定。”
周太后也道:“小忱切记,为君者最忌独断专行,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做到事事正确。因此无论是什么事情,多和大臣们商议一下,再做决定总是没错的。至少还可以让大臣们知道,皇上是重视他们的意见,只有这样以后他们才会直言朝政,为朝廷除敝兴利。”
一双悬日月5宋翔赵忱听了,恭恭敬敬道:“太后教训的是,儿臣记下了。”然后又对杨炎和赵倩如道:“姐姐,姐夫,如果是在私下,我想你们还是像原来那样,就叫我‘小忱’好了,还有六娘,如果是在私下也是和以前一样叫我,好不好?”
赵倩如微微笑道:“那怎么成,原来是你年纪还小,但你也总有长大的时候,难不成到你老了还要叫你‘小忱’吗?”
周太后也笑了,道:“那就这样,你们就先这么叫着,等到小忱成亲,册立皇后那天,你们再改口吧。”
******************************
第二天赵忱立刻招集陈俊卿、梁克家、韩彦直、洪适、史浩、刘珙六位大臣,商议设立都督府的事情。陈俊卿看了之后,立刻就表示了赞同。因为他本身就是文职出身,不懂军事,深知如果让自己来主持抵抗金军的事宜只会误事,而且韩彦直也说得明白,都督府还是在中书省和枢密院的治下,只不过是由武将来制定俱体的作战计划,中书省和枢密院只用来审亥计划和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这样一来分工也明确了,自己的负担的轻了许多。
刘珙到是通晓军事,但也知道,无论如何自巳也不及武将更认解战争。由武将来制定作战计划,肯定以文官更完善,也更合理一些。因此他也同意韩彦直的意见。
而史浩自从回到天临府之后,就收敛了许多,轻易不发表意见,见陈俊卿、刘珙都同意了,也随声付合着表示了赞同。染克家和洪适见六位执政大臣中有四位都赞同了,而且设立都督府也没有侵害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也没有反对。
见六位执政大臣都同意了,赵忱不觉精神一振,立刻又问道:“那么众卿以为,何人可以出任都督一职呢?”
他刚一问完,史浩立刻道:“微臣以为,清远军节度使,现任江南西路、荆湖南路招抚使杨炎可以出任都督一职。”
赵忱微微一笑,道:“若是论才能,杨驸马到是足以胜任,不过朕到是觉得他还太年轻了一些,恐怕难以服众吧。”
史浩没想自己的马屁拍到马腿上了,皇上居然直接否定了杨炎,难到说自己又想错了,皇上是有意要压制杨炎一下,怕他功高震主,这到也并不足为怪,只怪自己没有想周道,也没有探探皇上的口风,就冒然推荐杨炎,只怕又惹恼这新皇上了,虽然是正月天气,史浩的额头上也不觉有些冒汗。
当史浩发言之后,陈俊卿也以为皇帝会立刻同意。听到皇帝的话,陈俊卿也不禁大感意外,还以为自已听错了。看来皇帝虽然年轻,到也不是一味任人为亲,拥立赵忱为君,或许还真是一件好事。
这时梁克家问道:“那么皇上以为,何人出任都督合适呢?”
赵忱顿了一下,道:“朕以为任用同安郡王出任都督更合适,诸位卿家以为呢?”
陈俊卿略为迟凝了一下,才道:“皇上明鉴,臣以为可以。”其实他也知道,目前大宋的诸将之中,只有杨沂中,无论是资历、经验、能力都适合出任都督,唯一有一点不合适的地方就是他是杨炎的爷爷。但这个理由却是无法摆在台面上来说。而且陈俊卿也认为如果是因为这个理由,而不启用杨沂中,也未免太荒唐了。
赵忱到沉得住气,并没有急于表态,又问道:“其他各位意见呢?”
这时史浩才放下心来,原来皇上还是看重杨炎的,让杨沂中出任都督,和杨炎出任有什么两样?因此也道:“臣也以为皇上之见可行,同安郡王出任都督确实更合适一些。”
梁克家道:“只是同安郡王的年纪稍大了一些,只怕未必能够胜任。”
韩彦直笑道:“同安郡王年纪虽大,但精力尚在,而且都督府还是在天临府坐镇指挥,又不是让同安郡王领军出征,臣以为到无不可。”
刘珙也道:“臣也以为由同安郡王出任都督可行。”
梁克家和洪适见了,知道反对也没有用,也就赞同了。
统一了众人的意见之后,赵忱立刻下旨,设立都督府,任命杨沂中为都督。并且立刻开始着手制订对金军的作战计划。
偏偏在这时,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隆兴府职方司派遣到临安的探子传回来一个确切的消息,金国皇帝完颜雍病了,因此现在金国的人马才一直按兵不动。而且不止是一条线,从好几条线都传来了同样的信息,再经过隆兴府职方司留守人员分析核对之后,主持职方司的周信终于可以确认,这条消息是准确无疑了。才上报给杨炎。
这个消息立刻使天临府朝廷上下为之一震,敌国的皇帝病了,对于大宋来说当然是好事。杨炎这才明白,金军攻克了信州之后,就为什么一直按兵不动的原因。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天数在帮助大宋。
一天以后,镇守襄阳府的李显忠也赶回到天临府,恭贺赵忱继位。
由于只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宋又进行了一次新君登基的大典,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江西、湖南、两广都是杨炎的势力范围,当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李显忠坐镇襄阳,京西路和湖北路都在他的管辖范围,麾下拥有大军八万之众,势力仅次于杨炎。他亲自回天临府朝贺,表示李显忠也认同赵忱的君位了。这对目前天临府的朝廷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好消息。
现在只等四川那边的消息了,如果四川那边也承认了赵忱,那么现在大宋剩余的地方基本也就算统一了。不过四川地处偏远,道路又难行,一去一回一般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因此还要等待结果。
不过李显忠回到天临府,正好赶上都督府成立,正好可以杨沂中和杨炎聚在一齐商议下一步的进军计划。几个人经过了两天商议之后,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呈交给中书省和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