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扭转一地发展,除了必要的规划部署以外,对底层的实际发展,也必须要落实到位。
自华夏科学院召开的科学大会结束,由此推动辽东地界,原始基础工业的产业链革新,为更好的掌控实际情况,赵宗武决定还是亲自到地方进行调研。
相比较于金州县的老牌核心地带,所有的发展部署都步入正轨,现如今要做的就是分流产业、精炼产业,只要能够做好这一点,金州县未来的工业基础,还会经历更大的突破。
但相比较于其他地方,情况就显得不那么乐观了。
“此来复州县,本侯不是来看你准备的这些的东西,复州县作为辽东现阶段的交通要冲,如果不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那么后续辽东侧重点发生改变,而复州县先期没有打好基础,那后续就会被其他县远远抛在后面!”
赵宗武神情严肃的看着阎应元,在复州县考察、调研了一圈,虽然说复州县在阎应元的治理下,能够拥有今日的成就,已然算是非常不错的事情了。
规划的交通要道已初具规模,筹备的造船业已实施多半,部署的钢铁产业链亦按部就班的建设中,并且尚有大宗产业链亦在发展之中。
该打的根底已经在努力夯实,该做的部署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但是作为跟随自己很久的老人,赵宗武对阎应元他们的要求,要远比后来那些到来的官员,要严苛的多的多。
阎应元郑重点了点头道:“侯爷您说的没错,现在的复州县,虽然说拥有了一些资本,但更多的就是基于战略位置,才确保了这些。”
“你能有这方面的认识,还算不错。”赵宗武指出关键点,接着道:“相比较于金州县的调研,复州县的发展模式,过于注重官营产业,这一点好,也不好。
好的一点,在于复州县先期发展,能够巩固基础,确保地方不会出现混乱,真正把工业基础打牢。
不好的一点,复州县若三五年内,皆按照此种模式单一发展,这势必会让复州县的民间市场僵化,要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治理地方,不能僵化,不能呆板,一定要懂得多元化发展,百姓不是东西,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思想,想要做好地方发展,理清楚百姓想要什么是关键,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为了带动更多人的发展!”
复州县所处的位置好也不好,虽说现阶段是交通要冲,但是后续一旦收复辽沈重镇后,那情况就会发生转移。
因为仅仅收复辽东都司原境,这并不是赵宗武想要的,积极拓展辽东都司的纵深,打压毗邻左右的诸方势力,也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
大东北经济圈,那是开玩笑的?
听赵宗武讲到这里,阎应元心中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侯爷的意思多简单啊,就是复州县境内的民营企业太少了,单一的凭借官营发展,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民间市场没有活泛起来,那么内需就会降低,内需降低,那么增长速度同样也就会降低,作为一个相辅相成的存在,一定要懂得综合去考虑问题。
为什么金州县能发展的那么好?
这一方面的确是占据了先期主导地位,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但另一方面人家也重视民间群体啊,尤其是以蓬莱商会为首的民间群体,那每年为金州县提供了多少赋税收入啊!
他金州县能做的事情,我复州县同样也能做到!
或许复州县没有优良的不冻港,但只有拥有码头,就代表着拥有对外输出的可能啊!
远洋不行,老子可以发展近海啊!
趁着辽西之地没有重视这一块,先把市场给占了,这总没有错吧!
赵宗武这一略微点拨,阎应元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这一直纠结在心中的难题解开了!
“多谢侯爷点拨!”阎应元面带兴奋的说道。
对于阎应元的表现,赵宗武并没有多问其他,只要大方向不出现差池,那么具体的路子,还是需要他们这些地方一把手,去实际的趟出来才行。
对于阎应元,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仅是复州县,包括后续前去的盖州县、广宁县、定武县、定辽县、平武县等地,根据自身最实际的地理位置,最实际的自身优势,在发展地方建设的同时,也多少摸到了自己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轨迹。
诸如盖州县、广宁县等地,除了发展自身必须的工业基础外,还可以把贸易中心点放到草原上去,作为游牧民族,那本身是不从事生产的,尤其是茶叶、丝绸等这些农耕民族掌握的技能,这搞到草原上去,那绝对是暴利行业啊!
诸如定武县、定辽县等地,你远洋贸易被人抢占了,那我们就主要发展中远距离的贸易,就对准半岛、倭岛这一块,虽然现阶段这一块也被金州县掌控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步将其进行转移啊!
地方治理没有说一次能成的,他涉及到的东西有很多,所以每一步都必须要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去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轨迹。
赵宗武搞这么一出,目的就是为了更进一步解放辽东生产力,壮大民间势力,在官府、军勋势力之外,在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活性的势力。
只有这样,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辽东融合成一块铁打的势力体系。
事实证明这样的模式,的确为辽东都司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潜力,军队上自始至终就是统一的,即便很多新加入进来的辽西军队,不管过程怎样,但最终都完成了整编,做到了军令畅通的目标部署。
在现如今的辽东,只要军队能够做到畅通无阻,那么地方发展只要相互间联系多了,就能够在利益的驱动下,再度回归成为一个完整的存在。
事实证明这样的发展模式是对的。
自华夏科学院召开的科学大会结束,由此推动辽东地界,原始基础工业的产业链革新,为更好的掌控实际情况,赵宗武决定还是亲自到地方进行调研。
相比较于金州县的老牌核心地带,所有的发展部署都步入正轨,现如今要做的就是分流产业、精炼产业,只要能够做好这一点,金州县未来的工业基础,还会经历更大的突破。
但相比较于其他地方,情况就显得不那么乐观了。
“此来复州县,本侯不是来看你准备的这些的东西,复州县作为辽东现阶段的交通要冲,如果不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那么后续辽东侧重点发生改变,而复州县先期没有打好基础,那后续就会被其他县远远抛在后面!”
赵宗武神情严肃的看着阎应元,在复州县考察、调研了一圈,虽然说复州县在阎应元的治理下,能够拥有今日的成就,已然算是非常不错的事情了。
规划的交通要道已初具规模,筹备的造船业已实施多半,部署的钢铁产业链亦按部就班的建设中,并且尚有大宗产业链亦在发展之中。
该打的根底已经在努力夯实,该做的部署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但是作为跟随自己很久的老人,赵宗武对阎应元他们的要求,要远比后来那些到来的官员,要严苛的多的多。
阎应元郑重点了点头道:“侯爷您说的没错,现在的复州县,虽然说拥有了一些资本,但更多的就是基于战略位置,才确保了这些。”
“你能有这方面的认识,还算不错。”赵宗武指出关键点,接着道:“相比较于金州县的调研,复州县的发展模式,过于注重官营产业,这一点好,也不好。
好的一点,在于复州县先期发展,能够巩固基础,确保地方不会出现混乱,真正把工业基础打牢。
不好的一点,复州县若三五年内,皆按照此种模式单一发展,这势必会让复州县的民间市场僵化,要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治理地方,不能僵化,不能呆板,一定要懂得多元化发展,百姓不是东西,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思想,想要做好地方发展,理清楚百姓想要什么是关键,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为了带动更多人的发展!”
复州县所处的位置好也不好,虽说现阶段是交通要冲,但是后续一旦收复辽沈重镇后,那情况就会发生转移。
因为仅仅收复辽东都司原境,这并不是赵宗武想要的,积极拓展辽东都司的纵深,打压毗邻左右的诸方势力,也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
大东北经济圈,那是开玩笑的?
听赵宗武讲到这里,阎应元心中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侯爷的意思多简单啊,就是复州县境内的民营企业太少了,单一的凭借官营发展,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民间市场没有活泛起来,那么内需就会降低,内需降低,那么增长速度同样也就会降低,作为一个相辅相成的存在,一定要懂得综合去考虑问题。
为什么金州县能发展的那么好?
这一方面的确是占据了先期主导地位,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但另一方面人家也重视民间群体啊,尤其是以蓬莱商会为首的民间群体,那每年为金州县提供了多少赋税收入啊!
他金州县能做的事情,我复州县同样也能做到!
或许复州县没有优良的不冻港,但只有拥有码头,就代表着拥有对外输出的可能啊!
远洋不行,老子可以发展近海啊!
趁着辽西之地没有重视这一块,先把市场给占了,这总没有错吧!
赵宗武这一略微点拨,阎应元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这一直纠结在心中的难题解开了!
“多谢侯爷点拨!”阎应元面带兴奋的说道。
对于阎应元的表现,赵宗武并没有多问其他,只要大方向不出现差池,那么具体的路子,还是需要他们这些地方一把手,去实际的趟出来才行。
对于阎应元,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仅是复州县,包括后续前去的盖州县、广宁县、定武县、定辽县、平武县等地,根据自身最实际的地理位置,最实际的自身优势,在发展地方建设的同时,也多少摸到了自己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轨迹。
诸如盖州县、广宁县等地,除了发展自身必须的工业基础外,还可以把贸易中心点放到草原上去,作为游牧民族,那本身是不从事生产的,尤其是茶叶、丝绸等这些农耕民族掌握的技能,这搞到草原上去,那绝对是暴利行业啊!
诸如定武县、定辽县等地,你远洋贸易被人抢占了,那我们就主要发展中远距离的贸易,就对准半岛、倭岛这一块,虽然现阶段这一块也被金州县掌控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步将其进行转移啊!
地方治理没有说一次能成的,他涉及到的东西有很多,所以每一步都必须要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去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轨迹。
赵宗武搞这么一出,目的就是为了更进一步解放辽东生产力,壮大民间势力,在官府、军勋势力之外,在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活性的势力。
只有这样,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辽东融合成一块铁打的势力体系。
事实证明这样的模式,的确为辽东都司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潜力,军队上自始至终就是统一的,即便很多新加入进来的辽西军队,不管过程怎样,但最终都完成了整编,做到了军令畅通的目标部署。
在现如今的辽东,只要军队能够做到畅通无阻,那么地方发展只要相互间联系多了,就能够在利益的驱动下,再度回归成为一个完整的存在。
事实证明这样的发展模式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