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玉见弟妹们围着新买的牲口车辆转,就和姑姑说了一声,急匆匆的去了老村长家。
明天她打算找几个人把荒地收拾一下,尽快把番薯秧插上。
随着天气转暖,培育番薯秧的小棚子已经拆除了。番薯秧现在长势良好,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李紫玉到的时候,屋子里就老两口,儿子儿媳都不在。
看见是李紫玉,正在炕上整理碎布的赵奶奶热情地招呼她坐到炕上:“小玉啊,你咋来了?是不是有啥事儿?快快,坐炕上!”
赵奶奶心里真心的感激李紫玉。虽说盖房时老头子在前头操持,可工钱之外又给了十两银子,这让她感激之余心里对李紫玉越发的亲近。
“爷爷,奶奶,”李紫玉也是亲热的打招呼,顺势就坐到了炕沿上。
赵清靠在东墙上正抽着旱烟袋,他吧嗒了几口,温和的看着李紫玉说:“是不是想收拾地呀?也是,你那什么秧子该栽了吧?”
“是,爷爷。我想找最少十个人,二十人也行,把荒地上的草拔了,然后还得打番薯垄,人少了不行。工钱就算五十文一天,不管饭,您看行吗?”
李紫玉不是供不起三顿饭,主要是太麻烦。她宁可多付工钱,也不愿一天三顿饭的伺候着。而她家给的工钱她相信在这附近算是头一份,就是不管饭也肯定都乐意来。
“咋不行?这么多的工钱还有啥不愿意的?就是不管饭也是太多了。你都不知道,咱们村的人们巴不得你家总有事儿做呢。这不就呆了几天。有的就不习惯了,叨咕着想去外头找工做,又舍不得离家。怕万一你家再有活做错过去了。想念你家的高工钱还有你家的好伙食呗。呵呵呵......”
赵奶奶不等老头子说话,就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堆,说完,自己先憋不住笑了起来。
李紫玉也陪着笑了笑,说:“奶奶,给我家干活的都是我的长辈,只要大家伙儿不在背地里嚼我家的舌根子。给我家好好干活儿,我多出点钱也没啥。”
“哼!可不是咋的,就怕有些人占着便宜。背地里还搅和你。平时看着人五人六的,其实就是......”
“行了,你少说两句。”赵清惬意的吐了口烟,打断了老伴的话。对李紫玉说。“现在大家还没出去找事儿做,都在家闲着呢,要不就找二十人。反正你家就那点活计,早早干完也省心。”
“行,我听爷爷的。”
李紫玉见事情定了下来,就告辞回家了。
到了家里,李紫玉就和姑姑、小欧姐商量着糊窗户纸。新宅子虽然主体工程完了工,各屋子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过。窗户纸和草苫子还都没铺呢。
关于屋子的分配问题,现在也定了下来。
本来屋子现在已经够住了。一人一间屋子都能住开。可是,因为弟妹们都还小,大家就还暂时住在一个院子里。也就是五间正房的那个小院。
五间正房中间这屋算是客厅,李紫玉买了一套酒红色的楠木桌椅放在了客厅。还买了一套茶具,白釉色的精美陶瓷,和酒红色桌面搭配在一起显得相得益彰,看着就有品味。
西屋和东屋各有两间相通的卧室,中间设置了一道门。
因为东屋有一个隐秘的暗门,所以,李紫玉带着小兰住在东屋的里屋。
姑姑带着小欧住在西屋的里屋,小山、小文带着小武、小虎住在东厢房的北屋里。
正房两边的耳房,东边的耳房是厕所兼洗漱间,厕所在里间,洗漱间在外面。厕所里有一口大水缸和一个木盆,用来冲洗厕所。
西边的耳房是大厨房兼锅炉房,里面安置着一个中号锅炉,负责整个院子的取暖。厨房里搭了四个锅灶,操作台、水缸、锅碗瓢盆、各种调料罐都是新添置的。耳房旁边还新搭了一个简易的柴火棚,用来盛放柴火,因为家里的柴火棚太远了,取柴很不方便。
因为这里偏北方气候寒冷,别看各屋子都安装了铁皮暖气,李紫玉还是都搭了火炕。
不过,李紫玉也考虑到夏季炎热,就在她们所住的五间正房里设置了两张床。
这两张床分别放在了东屋的外屋和西屋的外屋,这两间外屋不仅搭了火墙安装了暖气,床下面还搭了相对低矮的火炕。这样,冬季在床上睡觉也不显冷。
为了屋子干净,所有火炕灶口都留在了屋子外面。李紫玉在安装暖气时也曾经想不搭火炕了,可是想想自己在现代看到的农村房子,就是搭着火炕、安装着暖气屋里冬季还是很冷。所以,就又搭了火炕。
不过这暖气也不白安装,最起码在冬季不会在屋子里还得盖着棉被了。
李紫玉和姑姑、小欧姐拿着长长的窄木条、铁钉和明纸来到了新宅,开始钉窗户纸。
窗户纸因为刷了层油,不沾浆糊,只能用钉子钉上。
娘三个经过一通忙碌,天黑以前总算是把正房和东厢房的所有窗户给钉完了。其它屋子只能抓时间钉了,因为从明天开始家里又要忙碌了。
等把番薯秧栽完,她就得赶去自己买的那百亩小庄子,去种植玉米。
第二天,老村长带着二十人早早地来到了大门外。
步九远远地看到他们到来,提前给他们开了大门。二十人看着这厚重结实的木门,心里不由得起了敬畏。
这样的大门,这样的高墙,村长家都还没有呢,这李家还真是小看不得。
李紫玉也早早的迎在了山坡下,极其尊敬的跟他们一一打着招呼。
这二十人里,李紫玉基本上都认识。有赵振友、周大壮、周小壮、何大山、何大海、何大森、何大树、王春秋、、王春刚、傅云山、郑东旺也就是嘎子,还有卢明、卢喜父子俩、杜清江、杜旺财父子俩、邵立根等,令她没想到的是杨立新也来了。
李紫玉急忙走到杨立新身边,问道:“杨叔,身子好了吗?这些日子我实在是太忙了,也没去看您去。”
“好啦好啦!别的干不了,种地还是能干的。小玉你放心,我不会拖后腿的。再呆下去,我这人可就废了。活动活动胳膊腿,有了精神气儿,我还是好劳力!”
杨立新一反之前的死气沉沉,言谈之间开朗了许多,脸上带着浓浓的自信。
谢谢蓝幽若谷打赏的起点币!谢谢erhh打赏的月票!
谢谢各位亲们的打赏、推荐、收藏和订阅!谢谢各位亲们的不离不弃、一路相随!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明天她打算找几个人把荒地收拾一下,尽快把番薯秧插上。
随着天气转暖,培育番薯秧的小棚子已经拆除了。番薯秧现在长势良好,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李紫玉到的时候,屋子里就老两口,儿子儿媳都不在。
看见是李紫玉,正在炕上整理碎布的赵奶奶热情地招呼她坐到炕上:“小玉啊,你咋来了?是不是有啥事儿?快快,坐炕上!”
赵奶奶心里真心的感激李紫玉。虽说盖房时老头子在前头操持,可工钱之外又给了十两银子,这让她感激之余心里对李紫玉越发的亲近。
“爷爷,奶奶,”李紫玉也是亲热的打招呼,顺势就坐到了炕沿上。
赵清靠在东墙上正抽着旱烟袋,他吧嗒了几口,温和的看着李紫玉说:“是不是想收拾地呀?也是,你那什么秧子该栽了吧?”
“是,爷爷。我想找最少十个人,二十人也行,把荒地上的草拔了,然后还得打番薯垄,人少了不行。工钱就算五十文一天,不管饭,您看行吗?”
李紫玉不是供不起三顿饭,主要是太麻烦。她宁可多付工钱,也不愿一天三顿饭的伺候着。而她家给的工钱她相信在这附近算是头一份,就是不管饭也肯定都乐意来。
“咋不行?这么多的工钱还有啥不愿意的?就是不管饭也是太多了。你都不知道,咱们村的人们巴不得你家总有事儿做呢。这不就呆了几天。有的就不习惯了,叨咕着想去外头找工做,又舍不得离家。怕万一你家再有活做错过去了。想念你家的高工钱还有你家的好伙食呗。呵呵呵......”
赵奶奶不等老头子说话,就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堆,说完,自己先憋不住笑了起来。
李紫玉也陪着笑了笑,说:“奶奶,给我家干活的都是我的长辈,只要大家伙儿不在背地里嚼我家的舌根子。给我家好好干活儿,我多出点钱也没啥。”
“哼!可不是咋的,就怕有些人占着便宜。背地里还搅和你。平时看着人五人六的,其实就是......”
“行了,你少说两句。”赵清惬意的吐了口烟,打断了老伴的话。对李紫玉说。“现在大家还没出去找事儿做,都在家闲着呢,要不就找二十人。反正你家就那点活计,早早干完也省心。”
“行,我听爷爷的。”
李紫玉见事情定了下来,就告辞回家了。
到了家里,李紫玉就和姑姑、小欧姐商量着糊窗户纸。新宅子虽然主体工程完了工,各屋子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过。窗户纸和草苫子还都没铺呢。
关于屋子的分配问题,现在也定了下来。
本来屋子现在已经够住了。一人一间屋子都能住开。可是,因为弟妹们都还小,大家就还暂时住在一个院子里。也就是五间正房的那个小院。
五间正房中间这屋算是客厅,李紫玉买了一套酒红色的楠木桌椅放在了客厅。还买了一套茶具,白釉色的精美陶瓷,和酒红色桌面搭配在一起显得相得益彰,看着就有品味。
西屋和东屋各有两间相通的卧室,中间设置了一道门。
因为东屋有一个隐秘的暗门,所以,李紫玉带着小兰住在东屋的里屋。
姑姑带着小欧住在西屋的里屋,小山、小文带着小武、小虎住在东厢房的北屋里。
正房两边的耳房,东边的耳房是厕所兼洗漱间,厕所在里间,洗漱间在外面。厕所里有一口大水缸和一个木盆,用来冲洗厕所。
西边的耳房是大厨房兼锅炉房,里面安置着一个中号锅炉,负责整个院子的取暖。厨房里搭了四个锅灶,操作台、水缸、锅碗瓢盆、各种调料罐都是新添置的。耳房旁边还新搭了一个简易的柴火棚,用来盛放柴火,因为家里的柴火棚太远了,取柴很不方便。
因为这里偏北方气候寒冷,别看各屋子都安装了铁皮暖气,李紫玉还是都搭了火炕。
不过,李紫玉也考虑到夏季炎热,就在她们所住的五间正房里设置了两张床。
这两张床分别放在了东屋的外屋和西屋的外屋,这两间外屋不仅搭了火墙安装了暖气,床下面还搭了相对低矮的火炕。这样,冬季在床上睡觉也不显冷。
为了屋子干净,所有火炕灶口都留在了屋子外面。李紫玉在安装暖气时也曾经想不搭火炕了,可是想想自己在现代看到的农村房子,就是搭着火炕、安装着暖气屋里冬季还是很冷。所以,就又搭了火炕。
不过这暖气也不白安装,最起码在冬季不会在屋子里还得盖着棉被了。
李紫玉和姑姑、小欧姐拿着长长的窄木条、铁钉和明纸来到了新宅,开始钉窗户纸。
窗户纸因为刷了层油,不沾浆糊,只能用钉子钉上。
娘三个经过一通忙碌,天黑以前总算是把正房和东厢房的所有窗户给钉完了。其它屋子只能抓时间钉了,因为从明天开始家里又要忙碌了。
等把番薯秧栽完,她就得赶去自己买的那百亩小庄子,去种植玉米。
第二天,老村长带着二十人早早地来到了大门外。
步九远远地看到他们到来,提前给他们开了大门。二十人看着这厚重结实的木门,心里不由得起了敬畏。
这样的大门,这样的高墙,村长家都还没有呢,这李家还真是小看不得。
李紫玉也早早的迎在了山坡下,极其尊敬的跟他们一一打着招呼。
这二十人里,李紫玉基本上都认识。有赵振友、周大壮、周小壮、何大山、何大海、何大森、何大树、王春秋、、王春刚、傅云山、郑东旺也就是嘎子,还有卢明、卢喜父子俩、杜清江、杜旺财父子俩、邵立根等,令她没想到的是杨立新也来了。
李紫玉急忙走到杨立新身边,问道:“杨叔,身子好了吗?这些日子我实在是太忙了,也没去看您去。”
“好啦好啦!别的干不了,种地还是能干的。小玉你放心,我不会拖后腿的。再呆下去,我这人可就废了。活动活动胳膊腿,有了精神气儿,我还是好劳力!”
杨立新一反之前的死气沉沉,言谈之间开朗了许多,脸上带着浓浓的自信。
谢谢蓝幽若谷打赏的起点币!谢谢erhh打赏的月票!
谢谢各位亲们的打赏、推荐、收藏和订阅!谢谢各位亲们的不离不弃、一路相随!谢谢大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