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全境在短短的数天之内似乎遭遇了一次大地震一般,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东部邦郡,投向了位于吠陀中心咽喉的巴亚邦。从奢那教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到月护军战占据了加拉城、洛加城以及供应东、北部邦郡驻军所需粮草的拉各城,只是用了不到两个月的短短时间,这股力量的主导者月护王和月护圣主的势力展之快让所有人都为止惊叹。
眼下月护军对外公开的消息是已经组建了四支编制都在十五万左右的军队,其中已经闻名吠陀的摩耶罗、达毗茶和坚战三人,分别担任月护猛虎部、月护密宗部以及月护僧兵三部人马的统帅。不过摩耶罗因为擅自屠杀已经投降的巴亚邦总督梨俱,被月护圣主处罚,不但挨了一百记刑杖,并且贬低了两个品级的军职,而且还剥夺了刚刚封赏给他的帝刹贵族头衔,现在月护猛虎部人马暂时由其副官统领。
除了这三部人马以外,月护军在拿下了巴亚邦后,立刻聚集了巴亚邦境内的残兵和降军,并且将这些人加上一些由西部以及北部邦郡赶过来的吠陀下层百姓,组成了一支新的月护军,其名字被称为月护狡狼部。这一部人马的统领身份以及主要兵种都没有公开,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部人马是新组建的,还没有经历过任何实战,应该没有什么战力,最多只是负责守一下城,并且阻挡来自其他邦郡的婆门教信徒继续以圣战之名进入湿毗奴城。
自从月护军彻底的拿下婆门教以及吠陀王在巴亚邦的最后一座城市洛加城后,月护军便通过加拉城和洛加城彻底的控制了吠陀江和红河的整个上游及其中上游,彻底的断绝了婆门教和吠陀王对北部邦郡以及东部邦郡的控制。如今东部邦郡已经彻底的落入了月护军的控制,这里除了奢那教徒以外,其余的全都是密宗信徒,所有婆门教的庙宇全都改成了奢那教的庙宇,僧众和信徒也都改变了信仰,至于那些死硬的婆门教信徒们则全都变成了奴隶,大部分都赏赐给了月护军中的各个将领。
北部邦郡因为巴提雅事件以及段九灵控制下的乞丐密探制造的刺杀,而变得混乱不堪。在北部邦郡占据主导地位的吠陀王势力,开始对北部邦郡施行大清洗,而婆门教势力则在失去了湿毗奴城指示的情况下,本能的做出了反抗,在加上萨满教在旁边推波助澜,使得整个北部邦郡陷入了战火之中。各个城邦的总督、城主以及守军将领,为了各自的信仰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火从上层种姓逐步波及到了下层的难驮种姓,大量的吠陀平民不得不沿红河顺流而下,想要去往相对安全南部邦郡和西部邦郡避难,然而他们这些人全都在洛加城被拦截了下来。
段虎将这些逃避战火的难民就地划分成了两半,其中信仰奢那教、密宗或是萨满教的人全都被给予了平民身份,并且都分到了一些原本属于奢那教和月护王的田地,成为了月护圣主治理下的民众。另外一部分始终坚定自己婆门教信仰的难民则按照老规矩变成了奴隶,不过这些奴隶全都没有赏赐下去,而是被配到了巴亚邦北部以及东部邦郡的北部山区之中,负责开采杜坦绘制地图时无意中现的盐矿、金矿和铁矿。这一部分的难民足足有十三万左右,他们中间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坚定的婆门教信徒,认为成为奴隶是湿毗奴大神给予他们的磨难,直到死的那一刻都没有放弃过自身的信仰,再也没有走出过群山中的那几片矿区。
大规模的北部难民涌入,虽然进一步使得月护军对治下土地的统治得以巩固,但也使得月护军治下开始出现了些微的粮草紧缺现象,即便有拉各城的军粮从旁供给,也有点供不应求。不过幸好刚刚改投月护军麾下的难住键常年协助大德圣主处理婆门教政务,直到不少婆门教庙宇在东部邦郡私设的存粮点,并且按照婆门教的一些规矩令治下的帝刹家族捐献出不少私家的存粮,使得断粮危机得以解决。虽然月护军控制的地盘中,已没有了粮食危机,但是剩余的存粮也不足以再次维持月护军对外的扩张行动,于是月护军的密宗部和猛虎部分别驻扎在加拉城和洛加城两地,负责监视湿毗奴城的动静,必要时全力抵挡婆门教的反击。
月护军、奢那教以及月护圣主的地位得以稳固,这一切都不是大德圣主所愿意看到的事情,然而此刻他想要有所作为都腾不出手来。巴亚邦、洛加城和加拉城的沦陷对于他以及整个婆门教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心疼的不单单是地盘的损失,更让他感到痛彻心腑的是他精心组建的四十万骑军和战象兵团也就此覆灭,整个婆门教最具攻击力的两支军队彻底的消失了。这两支军队曾经在短短的数年里面立下了赫赫功绩,帮助
、帮助他,夺得了北部邦郡以及西部邦郡绝大部分的彻底的将吠陀王压制在神权下面。然而现在这样两支军队、四十万精锐,就在短短的数天里面全军覆没,连个渣都没有留下,这摊在谁的身上都不是一件容易让人接受的事情。
当大德圣主的亲信连滚带爬的跑过来向他回报那四十万离开驻地的军队全军覆没的消息时,他愣了很久,随后直接抽出腰刀将那名亲信刺死,并且派人再次确认消息的真实性。当最后消息得到确认,并且菲舍利流亡到孔雀王城的消息也传到了过来后,大德圣主的圣廷内再也没有一件完好的物品,他那充满愤怒的咆哮声几乎可以传遍整个湿毗奴城,就连下城外的那些普通信徒都听得到。
随后大德圣主最宠爱的圣妃以及其家族被下令满门抄斩,取消菲舍利继承权的圣令也盖上了徽章,就等着出去了。身处在湿毗奴城内以及周边邦郡的其他婆门教圣子们,不约而同的感觉到自己成为婆门教最高统治者的机会来了,于是纷纷涌向了湿毗奴城。为了讨好大德圣主,不少已经被外方成为一方总督的圣子们,以支援圣战为借口,抢夺治下城邦百姓家中的存粮,做为献礼送给大德圣主,以缓解湿毗奴城因为涌入信徒过多而引起的粮食短缺问题。另外几个身处在湿毗奴城的圣子们则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总是找借口晋见大德圣主,与手下的谋士们想对策来驱散湿毗奴城周围那已经过三千万的信徒大军。
在圣子们提出的众多意见中,有一人的建议深得大德圣主的认可,他提议应该将招收僧兵及身份的年龄限制取消,只要自己有兵器就能够加入僧兵军团。之后,在利用各种丰厚的奖赏驱使那些混杂的军队进攻月护军的领地,利用湿毗奴城周围的人海大军,来最大限度消耗月护军的精锐兵力,最后再派出湿毗奴城中的精锐僧兵剿灭月护军的残党。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湿毗奴城周围聚集的庞大信徒难题,收回月护军占据的土地,并且更进一步的婆门教的势力范围,彻底打击盘踞再东部邦郡的佛家密宗。
大德圣主在认可了这个计划之后,便准备加以施行,然而突然生的两件事情却使得这个看起来极具威胁的计划胎死腹中。第一件就是在孔雀王城避难的菲舍利公开跪拜吠陀王,并且承认在吠陀的土地上王权的力量在神权之上。虽然这样的举动不过是一个失去了大德圣主继承人身份的圣子的个人行为,但是他所造成的影响力绝对难以想象,更何况此刻大德圣主那份取消菲舍利继承人身份的圣令还没有出去,在众人眼里菲舍利的身份依然是大德圣主的继承人。这件事情使得吠陀王的声望随之高涨,加上这个时候罗什曼那在南部邦郡重创并大范围的歼灭了修罗色那反叛军的消息传到了孔雀王城,一向给人平庸感觉的吠陀王变得雄心勃勃起来。
吠陀王在大量征召、聚集孔雀王城周边邦郡的军队同时,还下令西部邦郡的治下军队,趁着西部邦郡的婆门教信徒听从大德圣主的圣战之令,赶往湿毗奴城,婆门教在西部邦郡的力量大减之时,大举攻占婆门教的城邦,扩大王权在西部邦郡的影响力。
对于吠陀王的军事挑衅,对于底子深厚的婆门教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应付的事情,然而当大德圣主准备将吠陀王连同月护军一起收拾的时候,第二件事情彻底的令到已经在火上烘烤的婆门教彻底分裂。在月护军攻下巴亚邦第五天的晚上,一行五十名高手组成的刺杀团体潜入了湿毗奴城最上层的城堡之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大德圣主击毙,并且还把与大德圣主同在圣廷之中的十三位上位圣僧一同杀死,最后在城中僧兵到来之前,安然撤退。
这件事情不单单只能用震动来形容,对于婆门教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身为婆门教精神领袖的大德圣主以这样的方式身子,本身就足以令到整个婆门教中心权力体系为之震动,而且十三上位圣僧的死更是令到婆门教的整个神权架构彻底崩溃。大德圣主虽然在婆门教中的地位尊贵至极,作用无比重要,但是他的生死还没有达到使婆门教分裂的地步,只要有十三上位圣僧在,婆门教的神权体系就还能够继续维持下多只是势力为之受损罢了。
这十三上位圣僧都是由大德圣主的亲信组成,他们在平时的时候,掌管婆门教自行划分的十三信徒教区内所有的神权事务,王权事务则由各个城邦的总督、城主来管理。然而当大德圣主意外身死,并且没有指明谁是继承人的情况下,十三上位圣僧则担当其选出继承人的任务,从有着大德圣主血脉的圣子中间选出一人担当大德圣主,将婆门教的神权体系延续下去。
在婆门教
么长的时间里,由十三上位圣僧选出大德圣主的情况过两次,每次都能令婆门教化险为夷。虽然婆门教因此势力大减,但每次都能够安然渡过危机,令婆门教得以延续下去。然而此刻十三上位圣僧随着大德圣主一同被刺杀,而大德圣主继承人又刚刚被取消资格,婆门教一时间陷入了无主境地,婆门教内部的权力斗争也随之展开,至于那些外来敌人则被他们暂且放到了一旁。那些云集在湿毗奴城的圣子们各施手段,竭力拉拢城内各方势力,同时他们还大肆瓜分湿毗奴城外的那三千万信徒,毫无节制的扩大治下军队,整个湿毗奴城变成了一个硕大的火药筒,随时都会爆。
大德圣主和十三上位圣僧的身死,对于所有的婆门教徒来说,绝对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且不说大德圣主本身就是吠陀境内数一数二的高手,其他十三名上位圣僧更可以说是婆门教内高手中的高手,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高手能够在不到一杯茶的时间,就将这十四人一起杀死。据事后存活下来的一个小侍从描述,杀死大德圣主的是两名手持怪异兵器的高手,其中一人将大德圣主缠住,另外一人突然偷袭,一击之下将大德圣主级砍下,其他的十三上位圣僧都同样是在两三个会合之下便被围攻致死。
在吠陀能够拥有这么多的高手刺客,而且所用得武功又千奇百怪,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转向了南边。随后查验十三上位圣僧尸体的高级僧侣,现一名上位圣僧尸体上的死血聚集在体表,呈现暗紫的莲花纹路,这样子很像是被吠陀王族独门绝学大宝华**法杀死后尸体身上出现的独特死斑。于是那些想要表现一番的圣子们则纷纷带领手下高手,前往吠陀王安设在湿毗奴城内的使节官邸查验。然而吠陀王使节官邸里的人全都失踪了,并且在官邸里面现了一条通往城外的通道,在通道的出口处有一具尸体,尸体的身份是吠陀王使节的侍卫,他是因为受伤过重而死的,从伤口来看,应该是被一种极为霸道的武功击中了要害,而这种武功则是一名上位圣僧的独创武功。
这样一来,刺杀大德圣主以及十三上位圣僧的凶手就被锁定在了吠陀王身上,加上吠陀王这个时候宣布只承认菲舍利的大德圣主继承权,并派遣大量军队向婆门教控制下的中部邦郡挺进,这就使得吠陀王的凶手身份被做实了。于是乎,为了获得信徒以及婆门教其他高层势力的支持,所有圣子联合宣布吠陀王为圣敌,圣战的对象由月护圣主,变成了吠陀王。不少头脑简单的人纷纷带兵南下,与吠陀王的军队展开激战,而那些头脑清醒的则另作打算,在不引起他人注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联合各方势力,壮大自己。
虽然大德圣主的死,对于吠陀王来说,可谓是一件让他期盼已久的事情,在得到消息的那天他破天荒的取消了所有事务,在大妃的宫中寻欢作乐,恣意的放纵自己。这届大德圣主比吠陀王年长十三岁,从吠陀王继承王位以来,就一直压着他,借用各种手段蚕食原本属于吠陀王族的土地。历代都在吠陀王治下的广大中部邦郡,也是在这个时期被一分为二,其中面积最大的几个邦郡被大德圣主抢去,吠陀王自己只能得到靠近孔雀王城的几个不太合适耕种的山地小邦郡,北部邦郡也是同样的情况。最让吠陀王为之气愤的是原本约定攻打西部土王后,攻占的土地按照彼此功劳多少来划分,然而明明是吠陀王麾下将军将土王擒获,最终结束战斗,迫使土王将大半个西部邦郡的土地吐出来,可是最终落到吠陀王手中的土地却只有婆门教的一半,只比土王保留的土地稍微大一点。
多年来大德圣主对吠陀王的精神以及权力上的压制,这一刻全部消失了,吠陀王自我感觉像是能够掌握整个世界似的,就连菲舍利对他的提醒,也置若罔闻,大肆的整顿军队,借用菲舍利的名义向婆门教控制下的邦郡开拔过去。
当以孔雀王城为中心的吠陀王权力量,都在为能够借着大德圣主之死,婆门教内部不齐心的机会,扩张自己势力之时,身在局内但心在局外的菲舍利却觉得很不对劲。他认为大德圣主死得时间、方式以及刺客留下的线索都太过蹊跷,已经身处孔雀王城的他很清楚以吠陀王现有的高手,绝对没有能力组成这样一个刺客团体,更加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他父亲大德圣主和十三位上位圣僧击毙。整个吠陀有能力并且有实力做到这一点的人,在他看来只有那个已经确认身份的月护王,也只有他才能从吠陀王和婆门教之间的争斗中赚取到最大利益。
眼下月护军对外公开的消息是已经组建了四支编制都在十五万左右的军队,其中已经闻名吠陀的摩耶罗、达毗茶和坚战三人,分别担任月护猛虎部、月护密宗部以及月护僧兵三部人马的统帅。不过摩耶罗因为擅自屠杀已经投降的巴亚邦总督梨俱,被月护圣主处罚,不但挨了一百记刑杖,并且贬低了两个品级的军职,而且还剥夺了刚刚封赏给他的帝刹贵族头衔,现在月护猛虎部人马暂时由其副官统领。
除了这三部人马以外,月护军在拿下了巴亚邦后,立刻聚集了巴亚邦境内的残兵和降军,并且将这些人加上一些由西部以及北部邦郡赶过来的吠陀下层百姓,组成了一支新的月护军,其名字被称为月护狡狼部。这一部人马的统领身份以及主要兵种都没有公开,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部人马是新组建的,还没有经历过任何实战,应该没有什么战力,最多只是负责守一下城,并且阻挡来自其他邦郡的婆门教信徒继续以圣战之名进入湿毗奴城。
自从月护军彻底的拿下婆门教以及吠陀王在巴亚邦的最后一座城市洛加城后,月护军便通过加拉城和洛加城彻底的控制了吠陀江和红河的整个上游及其中上游,彻底的断绝了婆门教和吠陀王对北部邦郡以及东部邦郡的控制。如今东部邦郡已经彻底的落入了月护军的控制,这里除了奢那教徒以外,其余的全都是密宗信徒,所有婆门教的庙宇全都改成了奢那教的庙宇,僧众和信徒也都改变了信仰,至于那些死硬的婆门教信徒们则全都变成了奴隶,大部分都赏赐给了月护军中的各个将领。
北部邦郡因为巴提雅事件以及段九灵控制下的乞丐密探制造的刺杀,而变得混乱不堪。在北部邦郡占据主导地位的吠陀王势力,开始对北部邦郡施行大清洗,而婆门教势力则在失去了湿毗奴城指示的情况下,本能的做出了反抗,在加上萨满教在旁边推波助澜,使得整个北部邦郡陷入了战火之中。各个城邦的总督、城主以及守军将领,为了各自的信仰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火从上层种姓逐步波及到了下层的难驮种姓,大量的吠陀平民不得不沿红河顺流而下,想要去往相对安全南部邦郡和西部邦郡避难,然而他们这些人全都在洛加城被拦截了下来。
段虎将这些逃避战火的难民就地划分成了两半,其中信仰奢那教、密宗或是萨满教的人全都被给予了平民身份,并且都分到了一些原本属于奢那教和月护王的田地,成为了月护圣主治理下的民众。另外一部分始终坚定自己婆门教信仰的难民则按照老规矩变成了奴隶,不过这些奴隶全都没有赏赐下去,而是被配到了巴亚邦北部以及东部邦郡的北部山区之中,负责开采杜坦绘制地图时无意中现的盐矿、金矿和铁矿。这一部分的难民足足有十三万左右,他们中间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坚定的婆门教信徒,认为成为奴隶是湿毗奴大神给予他们的磨难,直到死的那一刻都没有放弃过自身的信仰,再也没有走出过群山中的那几片矿区。
大规模的北部难民涌入,虽然进一步使得月护军对治下土地的统治得以巩固,但也使得月护军治下开始出现了些微的粮草紧缺现象,即便有拉各城的军粮从旁供给,也有点供不应求。不过幸好刚刚改投月护军麾下的难住键常年协助大德圣主处理婆门教政务,直到不少婆门教庙宇在东部邦郡私设的存粮点,并且按照婆门教的一些规矩令治下的帝刹家族捐献出不少私家的存粮,使得断粮危机得以解决。虽然月护军控制的地盘中,已没有了粮食危机,但是剩余的存粮也不足以再次维持月护军对外的扩张行动,于是月护军的密宗部和猛虎部分别驻扎在加拉城和洛加城两地,负责监视湿毗奴城的动静,必要时全力抵挡婆门教的反击。
月护军、奢那教以及月护圣主的地位得以稳固,这一切都不是大德圣主所愿意看到的事情,然而此刻他想要有所作为都腾不出手来。巴亚邦、洛加城和加拉城的沦陷对于他以及整个婆门教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心疼的不单单是地盘的损失,更让他感到痛彻心腑的是他精心组建的四十万骑军和战象兵团也就此覆灭,整个婆门教最具攻击力的两支军队彻底的消失了。这两支军队曾经在短短的数年里面立下了赫赫功绩,帮助
、帮助他,夺得了北部邦郡以及西部邦郡绝大部分的彻底的将吠陀王压制在神权下面。然而现在这样两支军队、四十万精锐,就在短短的数天里面全军覆没,连个渣都没有留下,这摊在谁的身上都不是一件容易让人接受的事情。
当大德圣主的亲信连滚带爬的跑过来向他回报那四十万离开驻地的军队全军覆没的消息时,他愣了很久,随后直接抽出腰刀将那名亲信刺死,并且派人再次确认消息的真实性。当最后消息得到确认,并且菲舍利流亡到孔雀王城的消息也传到了过来后,大德圣主的圣廷内再也没有一件完好的物品,他那充满愤怒的咆哮声几乎可以传遍整个湿毗奴城,就连下城外的那些普通信徒都听得到。
随后大德圣主最宠爱的圣妃以及其家族被下令满门抄斩,取消菲舍利继承权的圣令也盖上了徽章,就等着出去了。身处在湿毗奴城内以及周边邦郡的其他婆门教圣子们,不约而同的感觉到自己成为婆门教最高统治者的机会来了,于是纷纷涌向了湿毗奴城。为了讨好大德圣主,不少已经被外方成为一方总督的圣子们,以支援圣战为借口,抢夺治下城邦百姓家中的存粮,做为献礼送给大德圣主,以缓解湿毗奴城因为涌入信徒过多而引起的粮食短缺问题。另外几个身处在湿毗奴城的圣子们则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总是找借口晋见大德圣主,与手下的谋士们想对策来驱散湿毗奴城周围那已经过三千万的信徒大军。
在圣子们提出的众多意见中,有一人的建议深得大德圣主的认可,他提议应该将招收僧兵及身份的年龄限制取消,只要自己有兵器就能够加入僧兵军团。之后,在利用各种丰厚的奖赏驱使那些混杂的军队进攻月护军的领地,利用湿毗奴城周围的人海大军,来最大限度消耗月护军的精锐兵力,最后再派出湿毗奴城中的精锐僧兵剿灭月护军的残党。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湿毗奴城周围聚集的庞大信徒难题,收回月护军占据的土地,并且更进一步的婆门教的势力范围,彻底打击盘踞再东部邦郡的佛家密宗。
大德圣主在认可了这个计划之后,便准备加以施行,然而突然生的两件事情却使得这个看起来极具威胁的计划胎死腹中。第一件就是在孔雀王城避难的菲舍利公开跪拜吠陀王,并且承认在吠陀的土地上王权的力量在神权之上。虽然这样的举动不过是一个失去了大德圣主继承人身份的圣子的个人行为,但是他所造成的影响力绝对难以想象,更何况此刻大德圣主那份取消菲舍利继承人身份的圣令还没有出去,在众人眼里菲舍利的身份依然是大德圣主的继承人。这件事情使得吠陀王的声望随之高涨,加上这个时候罗什曼那在南部邦郡重创并大范围的歼灭了修罗色那反叛军的消息传到了孔雀王城,一向给人平庸感觉的吠陀王变得雄心勃勃起来。
吠陀王在大量征召、聚集孔雀王城周边邦郡的军队同时,还下令西部邦郡的治下军队,趁着西部邦郡的婆门教信徒听从大德圣主的圣战之令,赶往湿毗奴城,婆门教在西部邦郡的力量大减之时,大举攻占婆门教的城邦,扩大王权在西部邦郡的影响力。
对于吠陀王的军事挑衅,对于底子深厚的婆门教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应付的事情,然而当大德圣主准备将吠陀王连同月护军一起收拾的时候,第二件事情彻底的令到已经在火上烘烤的婆门教彻底分裂。在月护军攻下巴亚邦第五天的晚上,一行五十名高手组成的刺杀团体潜入了湿毗奴城最上层的城堡之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大德圣主击毙,并且还把与大德圣主同在圣廷之中的十三位上位圣僧一同杀死,最后在城中僧兵到来之前,安然撤退。
这件事情不单单只能用震动来形容,对于婆门教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身为婆门教精神领袖的大德圣主以这样的方式身子,本身就足以令到整个婆门教中心权力体系为之震动,而且十三上位圣僧的死更是令到婆门教的整个神权架构彻底崩溃。大德圣主虽然在婆门教中的地位尊贵至极,作用无比重要,但是他的生死还没有达到使婆门教分裂的地步,只要有十三上位圣僧在,婆门教的神权体系就还能够继续维持下多只是势力为之受损罢了。
这十三上位圣僧都是由大德圣主的亲信组成,他们在平时的时候,掌管婆门教自行划分的十三信徒教区内所有的神权事务,王权事务则由各个城邦的总督、城主来管理。然而当大德圣主意外身死,并且没有指明谁是继承人的情况下,十三上位圣僧则担当其选出继承人的任务,从有着大德圣主血脉的圣子中间选出一人担当大德圣主,将婆门教的神权体系延续下去。
在婆门教
么长的时间里,由十三上位圣僧选出大德圣主的情况过两次,每次都能令婆门教化险为夷。虽然婆门教因此势力大减,但每次都能够安然渡过危机,令婆门教得以延续下去。然而此刻十三上位圣僧随着大德圣主一同被刺杀,而大德圣主继承人又刚刚被取消资格,婆门教一时间陷入了无主境地,婆门教内部的权力斗争也随之展开,至于那些外来敌人则被他们暂且放到了一旁。那些云集在湿毗奴城的圣子们各施手段,竭力拉拢城内各方势力,同时他们还大肆瓜分湿毗奴城外的那三千万信徒,毫无节制的扩大治下军队,整个湿毗奴城变成了一个硕大的火药筒,随时都会爆。
大德圣主和十三上位圣僧的身死,对于所有的婆门教徒来说,绝对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且不说大德圣主本身就是吠陀境内数一数二的高手,其他十三名上位圣僧更可以说是婆门教内高手中的高手,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高手能够在不到一杯茶的时间,就将这十四人一起杀死。据事后存活下来的一个小侍从描述,杀死大德圣主的是两名手持怪异兵器的高手,其中一人将大德圣主缠住,另外一人突然偷袭,一击之下将大德圣主级砍下,其他的十三上位圣僧都同样是在两三个会合之下便被围攻致死。
在吠陀能够拥有这么多的高手刺客,而且所用得武功又千奇百怪,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转向了南边。随后查验十三上位圣僧尸体的高级僧侣,现一名上位圣僧尸体上的死血聚集在体表,呈现暗紫的莲花纹路,这样子很像是被吠陀王族独门绝学大宝华**法杀死后尸体身上出现的独特死斑。于是那些想要表现一番的圣子们则纷纷带领手下高手,前往吠陀王安设在湿毗奴城内的使节官邸查验。然而吠陀王使节官邸里的人全都失踪了,并且在官邸里面现了一条通往城外的通道,在通道的出口处有一具尸体,尸体的身份是吠陀王使节的侍卫,他是因为受伤过重而死的,从伤口来看,应该是被一种极为霸道的武功击中了要害,而这种武功则是一名上位圣僧的独创武功。
这样一来,刺杀大德圣主以及十三上位圣僧的凶手就被锁定在了吠陀王身上,加上吠陀王这个时候宣布只承认菲舍利的大德圣主继承权,并派遣大量军队向婆门教控制下的中部邦郡挺进,这就使得吠陀王的凶手身份被做实了。于是乎,为了获得信徒以及婆门教其他高层势力的支持,所有圣子联合宣布吠陀王为圣敌,圣战的对象由月护圣主,变成了吠陀王。不少头脑简单的人纷纷带兵南下,与吠陀王的军队展开激战,而那些头脑清醒的则另作打算,在不引起他人注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联合各方势力,壮大自己。
虽然大德圣主的死,对于吠陀王来说,可谓是一件让他期盼已久的事情,在得到消息的那天他破天荒的取消了所有事务,在大妃的宫中寻欢作乐,恣意的放纵自己。这届大德圣主比吠陀王年长十三岁,从吠陀王继承王位以来,就一直压着他,借用各种手段蚕食原本属于吠陀王族的土地。历代都在吠陀王治下的广大中部邦郡,也是在这个时期被一分为二,其中面积最大的几个邦郡被大德圣主抢去,吠陀王自己只能得到靠近孔雀王城的几个不太合适耕种的山地小邦郡,北部邦郡也是同样的情况。最让吠陀王为之气愤的是原本约定攻打西部土王后,攻占的土地按照彼此功劳多少来划分,然而明明是吠陀王麾下将军将土王擒获,最终结束战斗,迫使土王将大半个西部邦郡的土地吐出来,可是最终落到吠陀王手中的土地却只有婆门教的一半,只比土王保留的土地稍微大一点。
多年来大德圣主对吠陀王的精神以及权力上的压制,这一刻全部消失了,吠陀王自我感觉像是能够掌握整个世界似的,就连菲舍利对他的提醒,也置若罔闻,大肆的整顿军队,借用菲舍利的名义向婆门教控制下的邦郡开拔过去。
当以孔雀王城为中心的吠陀王权力量,都在为能够借着大德圣主之死,婆门教内部不齐心的机会,扩张自己势力之时,身在局内但心在局外的菲舍利却觉得很不对劲。他认为大德圣主死得时间、方式以及刺客留下的线索都太过蹊跷,已经身处孔雀王城的他很清楚以吠陀王现有的高手,绝对没有能力组成这样一个刺客团体,更加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他父亲大德圣主和十三位上位圣僧击毙。整个吠陀有能力并且有实力做到这一点的人,在他看来只有那个已经确认身份的月护王,也只有他才能从吠陀王和婆门教之间的争斗中赚取到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