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年三月初九,众学子盼望已久的会试如期而至。一大早,应考的各省举子和国子监监生就来到到贡院。人数之众多远非乡试可比,却少了乡试的喧哗。来参加考试的举子多数都是老考生,所以一些规矩和规章都明白。
人的三六九等在这里也一目了然,穷富可见。其实多数举子都会得到当地富商的捐助,所以像代旭这样的穷书生有很多,但无钱参见会试的还是少数。那些富商的捐助也类似押宝,若是举子中榜他们自然会的到丰厚的利益回报,若是所受捐的学子屡试不中,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
会试的第一天多数时间都浪费在进贡院,会试的搜查要比乡试搜查的更详细更彻底。看着络绎不绝的考生,傅寒竹心里一阵感慨,这就是封建制度。虽然自己不曾想推翻这万恶的封建知道,但自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可恶的科举制度。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清末的**,重要的不在军事力量的悬殊,重要在扎根在人们骨子里德腐朽和无知。科技兴国,教育兴国,全民的文化才是强国之根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这是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言论,也切中要害的说出了国之落后和强大的根本,所以傅寒竹不急,总有一天他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势,他将推翻这千百年来危害学子的八股制度,若是形式可以,他将提前推行后世的义务教育。
让这个世界也实现,人人有书读,人人能当官,人人可报国。至于什么反清复明,构建民主共产。这些都需要历史的齿轮转动来改变,好的不一定是适合的,适合的才是最好。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自己只要洒下希望的种子,自然有前仆后续的开拓者继承自己的意志。
“公子,我看咱们还是下午来吧,估计一上午也进不完,我们何必再这里傻傻的等着。”一旁的邱赤道。
自从邱赫留在提督府,邱赤要比以前忙多了,因为以前一些琐事都是邱赫张喽的。对于傅寒竹把自己安排到提督府邱赫还是有一点不情愿的,傅寒竹当然少不了一番口舌。黄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几天的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把这个一根筋的木头说开窍了。
相对于邱赫,邱赤显得要明事理。他知道公子的用意,也知道不管是对邱赫还是对整个邱家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当然不会让邱赫错过这次机会,邱赤虽然平时话不多,但他的话在邱赫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不用了,会试对每个举子都很重要,我也不例外,所以还是好好排着吧。”傅寒竹道。旋即对李明山和代旭道:“咱们都是第一次参加会试,不知道二位有何感想?”
“哈哈!‘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我现在就是这样的心情。说轻松是假的,谁面对这样的情况都有些紧张。”李明山自嘲的笑道。
“哈哈,想不到你也有紧张的时候,难道李兄不知道还有另一首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傅寒竹玩笑道。
“那越女指的是你不是我,以寒竹老弟的才华肯定是榜上有名的,至于我,五分靠才气五分靠运气。”李明山玩笑道,他虽然有点紧张,但与其他的考生相比他已经出奇的淡定了。
“哈哈!运气好也是实力的一种,希望如你所愿。”傅寒竹道。
“听说这次四位主考官,辅政大臣就占了两位。正黄旗的索尼和正白旗的苏克沙哈。可见太皇太后对这次会试的重视程度,说来也是,这可是皇上登基的第一次考试能不重视吗?”代旭在一旁道。
索尼和苏克沙哈当主考官这事傅寒竹早就知道。对于康熙初年的四大辅政大臣,傅寒竹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其中他最佩服的不是鳌拜,而是索尼。索尼也确实配当这个首辅大臣。在辅政大臣里他资格最老,同时他要比苏克沙哈更懂得抓准时机。
他是一个将争强与示弱拿捏的非常完美的一个人,他知道什么时候刚争强,什么时候该示弱。老奸巨猾,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但他又不是单纯的滑头,在康熙初年他确实做出了其他人无法比拟的贡献。
当年顺治本意四个辅臣可以互相牵制,不至于出现权臣专权。可他没想到,鳌拜会一枝独秀,权倾朝野。仔细想来,这种大臣辅政形式本身就存在问题。如果几个辅臣中一头独大,势必造成专权。如果几个辅臣势力相当,则势必造成党争。无论哪种结果,都会造成政局的动荡,威胁皇权。
历史上只有一个辅臣造成专权的实例很多,对顺治而言,多尔衮便是至深至大的痛。但有多个辅政大臣,最终仍然造成专权的实例也不少。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辅佐少主。最终,金日磾死后,霍光与上官桀、桑弘羊之间矛盾激化。上官桀策划诛杀霍光,反被霍光先发制人,一举挫败上官桀的政变图谋。此后,便形成了霍光的专权。
在权力面前,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制约,就不会出现制衡状态(如果有,也只是权力各方暂时的相互妥协)。人们都想独享权力,不想分羹与他人。没有相应的制约,必然会导致掌权者之间的激烈甚至是惨烈的争斗,最终胜者为王,败者被诛。朝堂之上,皇位之侧,一人独尊。
所以说鳌拜即使到最后也不是真的想造反,也许他想当曹操想做多尔衮。但他却忽略了,皇帝已将不再是那个皇帝,何况身后还有一个和多尔衮争斗了一辈子的孝庄太后。生不逢时,用在鳌拜身上也不为过。
让傅寒竹放心的是,至少现在四位辅政大臣还没有开始党政。
“重视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咱们可以获得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考试氛围。”李明山道。
“说的也对,若是侥幸高中,也不枉傅公子救在下一条贱命。”代旭说道。
“东升兄这话可说远了,你我一见如故。以后莫要再提救你之时,就是换做旁人,我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傅寒竹对代旭道。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终于轮到傅寒竹三人,经过一番繁琐的检查,三人顺利的进入贡院。看着三人平安的进入贡院邱赤也转身离开。
人的三六九等在这里也一目了然,穷富可见。其实多数举子都会得到当地富商的捐助,所以像代旭这样的穷书生有很多,但无钱参见会试的还是少数。那些富商的捐助也类似押宝,若是举子中榜他们自然会的到丰厚的利益回报,若是所受捐的学子屡试不中,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
会试的第一天多数时间都浪费在进贡院,会试的搜查要比乡试搜查的更详细更彻底。看着络绎不绝的考生,傅寒竹心里一阵感慨,这就是封建制度。虽然自己不曾想推翻这万恶的封建知道,但自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可恶的科举制度。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清末的**,重要的不在军事力量的悬殊,重要在扎根在人们骨子里德腐朽和无知。科技兴国,教育兴国,全民的文化才是强国之根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这是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言论,也切中要害的说出了国之落后和强大的根本,所以傅寒竹不急,总有一天他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势,他将推翻这千百年来危害学子的八股制度,若是形式可以,他将提前推行后世的义务教育。
让这个世界也实现,人人有书读,人人能当官,人人可报国。至于什么反清复明,构建民主共产。这些都需要历史的齿轮转动来改变,好的不一定是适合的,适合的才是最好。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自己只要洒下希望的种子,自然有前仆后续的开拓者继承自己的意志。
“公子,我看咱们还是下午来吧,估计一上午也进不完,我们何必再这里傻傻的等着。”一旁的邱赤道。
自从邱赫留在提督府,邱赤要比以前忙多了,因为以前一些琐事都是邱赫张喽的。对于傅寒竹把自己安排到提督府邱赫还是有一点不情愿的,傅寒竹当然少不了一番口舌。黄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几天的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把这个一根筋的木头说开窍了。
相对于邱赫,邱赤显得要明事理。他知道公子的用意,也知道不管是对邱赫还是对整个邱家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当然不会让邱赫错过这次机会,邱赤虽然平时话不多,但他的话在邱赫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不用了,会试对每个举子都很重要,我也不例外,所以还是好好排着吧。”傅寒竹道。旋即对李明山和代旭道:“咱们都是第一次参加会试,不知道二位有何感想?”
“哈哈!‘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我现在就是这样的心情。说轻松是假的,谁面对这样的情况都有些紧张。”李明山自嘲的笑道。
“哈哈,想不到你也有紧张的时候,难道李兄不知道还有另一首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傅寒竹玩笑道。
“那越女指的是你不是我,以寒竹老弟的才华肯定是榜上有名的,至于我,五分靠才气五分靠运气。”李明山玩笑道,他虽然有点紧张,但与其他的考生相比他已经出奇的淡定了。
“哈哈!运气好也是实力的一种,希望如你所愿。”傅寒竹道。
“听说这次四位主考官,辅政大臣就占了两位。正黄旗的索尼和正白旗的苏克沙哈。可见太皇太后对这次会试的重视程度,说来也是,这可是皇上登基的第一次考试能不重视吗?”代旭在一旁道。
索尼和苏克沙哈当主考官这事傅寒竹早就知道。对于康熙初年的四大辅政大臣,傅寒竹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其中他最佩服的不是鳌拜,而是索尼。索尼也确实配当这个首辅大臣。在辅政大臣里他资格最老,同时他要比苏克沙哈更懂得抓准时机。
他是一个将争强与示弱拿捏的非常完美的一个人,他知道什么时候刚争强,什么时候该示弱。老奸巨猾,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但他又不是单纯的滑头,在康熙初年他确实做出了其他人无法比拟的贡献。
当年顺治本意四个辅臣可以互相牵制,不至于出现权臣专权。可他没想到,鳌拜会一枝独秀,权倾朝野。仔细想来,这种大臣辅政形式本身就存在问题。如果几个辅臣中一头独大,势必造成专权。如果几个辅臣势力相当,则势必造成党争。无论哪种结果,都会造成政局的动荡,威胁皇权。
历史上只有一个辅臣造成专权的实例很多,对顺治而言,多尔衮便是至深至大的痛。但有多个辅政大臣,最终仍然造成专权的实例也不少。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辅佐少主。最终,金日磾死后,霍光与上官桀、桑弘羊之间矛盾激化。上官桀策划诛杀霍光,反被霍光先发制人,一举挫败上官桀的政变图谋。此后,便形成了霍光的专权。
在权力面前,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制约,就不会出现制衡状态(如果有,也只是权力各方暂时的相互妥协)。人们都想独享权力,不想分羹与他人。没有相应的制约,必然会导致掌权者之间的激烈甚至是惨烈的争斗,最终胜者为王,败者被诛。朝堂之上,皇位之侧,一人独尊。
所以说鳌拜即使到最后也不是真的想造反,也许他想当曹操想做多尔衮。但他却忽略了,皇帝已将不再是那个皇帝,何况身后还有一个和多尔衮争斗了一辈子的孝庄太后。生不逢时,用在鳌拜身上也不为过。
让傅寒竹放心的是,至少现在四位辅政大臣还没有开始党政。
“重视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咱们可以获得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考试氛围。”李明山道。
“说的也对,若是侥幸高中,也不枉傅公子救在下一条贱命。”代旭说道。
“东升兄这话可说远了,你我一见如故。以后莫要再提救你之时,就是换做旁人,我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傅寒竹对代旭道。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终于轮到傅寒竹三人,经过一番繁琐的检查,三人顺利的进入贡院。看着三人平安的进入贡院邱赤也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