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更有些晕,昨天上传时说是审核中,于是将章节名字从好机会改成良机,难道好机会也和谐?次序乱了,大家阅读时注意一下,虽不是俺的错,也向大家道个歉?
=======
宋朝开始的西北疆域禀程后周,包括灵州、庆州、环州与秦州中东部地区。后来在会州渭州等处,陆续驻兵,但在这里仅是羁縻,类似与西北上角的府州。
至于定难四州就象一个坑陷在宋朝西北境内,李继捧时才献了出来。有人夸大定难四州的富裕,这个真不能当真。但它的地理位置真的很重要,有这个坑存在,即便拓跋李家不叛乱,朝廷对西北始终无法进行有效管理,更不要说在它上方的南北河套地区。
朝廷几路大军平叛后,南河套差不多控制起来,还是没有向西进军或向北进军。西部是吐蕃人,包括秦州以西,兰州等地,甚至对渭州控制能力仍然很弱。
主要原因就是契丹人的牵制。
所以朝廷暂时对吐蕃人或者交趾都不感兴趣,无法分心!
因此自府州与丰州往北,包括北河套地区,连驻兵都没有。
然后再到契丹南方境内,准确地说,在后唐出卖幽云十六州之前,不仅是十六州属于中原势力,那怕是各个割据势力,甚至府州之北,辽国夹山之南,丰州以西,都属是中原管理或羁縻的地方。随着辽国壮大,古长城之外,也就是夹山各部投降辽国。包括丰州王家。然而两大势力对这一地区都不怎么看重。
尽管王家倒向宋朝,一度让辽国恼羞成怒。
宋人称定州以西的太行山为西山。辽人则称辽丰州以西的阴山为西山,但总体来说。辽国控制的地区只是在黑山(大青山)以东。但就象宋朝对北河套一样,是真正的羁縻。
无他顾,地形复杂,民族繁多,百姓凶悍,看一看宋朝得到定难四州的代价,尽管李继捧主动献地,若非宋九金手指,对仅有一些残部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李继迁出动了十几万大军。同时还邀请熟悉南河套的王家配合,宋朝都未必能得到定难四州!
再想一想史上宋朝是如何得到河湟的,那是被西夏打残的情况下,还用了很多年,很多将士的鲜血,最终才将河湟拿下,并且拿下不久,北宋就灭亡了。
羁縻可以,直接管理。代价太大!
不过雍熙北伐,王折两家带着诸多羌蕃军队入侵丰州,让辽国终于意识到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开始拉拢政策。如去年夹山干旱。一些部族缺少粮食,萧燕燕派人赈济。宋朝想要打通塞上夹山商路,辽国强行阻拦。只会让百姓反感,于是索性设关卡。学习宋人征税。折家与王家派出物资赈济,萧燕燕派人将毒药放在粮食中。以至毒死了几名百姓,一度让夹山各部十分反感折王两家。
虽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然而辽国对这两个党项豪门,内心深处却是极是愤恨。
……
宋朝为了治理广南与湖南西北,不得不设一支禁军驻扎。
特别是西北。
不过现在性质变了,西北不仅用以驻兵,还用来练兵。特别是多戈壁与沙漠的南河套,上有北河套顶着,东北有王家与丰家卡在正前面,宋九发起的训练骑兵计划,南河套几乎占了一半。
但这么多马得吃牧草,当然,两万来骑放在南河套上,实际真不算什么。
然而这个水土问题让黄河悲催了,宋九无法挽救,但不会有意让它再恶化下去。因此就着黄河,引来一些沟渠,又建了一些蓄水堰坝,比较粗糙的那种,也无妨,这仅是用来灌溉与改善水土的,不用来通航,又几乎九成是牧区,对水利要求不那么严格。
再就着这些灌溉沟渠与水堰,建了一些防沙林,种植了一些耐旱的牧草,马是圈养的,只是训练时才放出来,散于这广大的沙原之上。
然而迫于辽国威胁,这些轻骑稍稍能派上用场,几乎全部让宋九调到河北与河东,增加两大战区实力。
起初这些举措也让辽国风声鹤唳,接着斥候又禀报数则消息。
几万骑兵对于河东河北广大的边境,也不算什么负担,况且那么多地区成了闲田地带。但也得养活这些战马,不仅是马匹的选择,骑兵到了河北,几乎全部骑乘剿获的契丹战马,为了好养活它们。河套马虽好,在河北养活养好太难了。
只好于河北增种一些杂粮,以及广植芦苇,有的芦苇品种就是上佳青饲料,同时能增强边境防御强度。又运来水泥与火药,用火药炸开山石,再用水泥石头修彻更坚固的堡砦。这样修建,成本同样很高,因此修得不是很多,就是主要的二十几个堡砦与州军县城。
河北有水路,运费要便宜一点,河东却多是旱路,因此于并州设了一个水泥作坊,制作水泥。非是用来盈利的,主要就是军用。
依然以防御为主,并不象是进攻燕云的样子,否则这样干,成本太大。
有可能这样一来,辽军南下难度增加。
不过辽国那边同样在休生养息,加上两次大败,辽国心中没底儿,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堡砦在迅速增大加固。但从战略上来说,除了多山区的河东让人头痛外,宋朝就是加固了二十几个砦城,还是不能完全抵挡辽骑南下,广大的平川让空档太多。只能说兵力加强,堡砦加固,增加许多速度快的骑兵,尽管这种草草练出来的骑兵让辽国人轻视,但防御强度加大了。
而且它的缺陷很多,宋朝练骑兵,不象辽国。人家大多数就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宋朝骑兵得经常骑在马上跑。射,相互配合。因此需要更多的空间。
这是眼下,河北河东有很多闲田,若放在澶渊之盟后,边境人口增加,可能局限性更大,即便如此,这也掣肘着宋朝骑兵数量的增加。
还有养马的费用,即便前线广植牧草与杂粮,以资马粮。但马的胃口必然比人胃口大多了,甚至还要喂少量鸡子以壮马匹,随着骑兵数量增加,前线粮草显然开始严重不足,必须从后方向前线调运,导致军费渐渐在增加中。
还有马的缺乏,因此这一批调到西北的新兵,有意训练成骑兵的比例数量减少了,不足两成。也训练骑术,那仅是为了达到会骑的目标。然而南河套黄河畔开垦出大量牧场以耕地,不能将它们荒废,于是改放牛马羊。还有马,但只以为了获取战马的,与骑兵关系不大。同时又驻扎了一万余步兵。战斗力同样不是很乐观,一边屯田。一边操练。但如无其他意外,在这里练兵还行。
辽国那边。耶律休哥等辽国官员正在努力使燕云百姓恢复生机,做得还不错,不然没有那么多汉兵为辽国誓死而战。
同时还有一支军队在丰州,也就是辽国西南招讨司所在。
宋军在西北的弱点契丹肯定是看到了,不过折王两家顶在前面,让辽国也不敢动弹。
然而宋朝在西北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
辽国西南招讨使韩德威看着手边的奏报。
韩德让成了萧燕燕正牌皇后之后,韩家更加得宠。
韩德让女儿嫁给耿家的耿延毅死后,在她的墓志上写着一句话,曹公辅汉,运霸世之机筹,伊尹匡殷,树格天之勋阀,说他在辽国的地位相当于曹操与伊尹。因此韩德让的兄弟韩德威、韩德颙、韩德冲等人陆续走上舞台。甚至萧燕燕与韩德让死后,韩德让之子耶律遂正,耶律遂正之子耶律元佐韩德冲之子韩制心,仍然权倾朝野。
然而未必韩家所有人都服气,包括韩德威在内,他同样很想证明自己不弱于大哥。
看完后,韩德威说道:“将他带上来。”
手下将一个胡人带过来。
韩德威问道:“你就是胡克族少酋长胡克嗣明?”
“禀大王,小的正是。”
“你是吐谷浑人?”韩德威又问道。经过多年的迁徙,以及少量联姻,夹山各个种族不易区分了,甚至所谓的吐谷浑人,就包括党项人与鞑靼人。但若留心,还能从他们服饰上看到一些不同之处。
“大王,小的正是吐谷浑人,当初父亲被猪油蒙了心,不顾大辽天威,将整个部族两百来帐全部迁到屈野川。我劝他也不听,到了屈野川后,才知道他错了,哪里多是党项人与少量吐蕃人,我们吐谷浑在哪里饱受欺凌……”
“所以你才劝说诸部叛宋?”
“大王,不是叛宋,是叛折家。但大王有意,我们做内应,协助大王攻破府州,然后乘机宋朝不防备,小的愿意做乡导,带大王去河套上的宋军兵营。现在哪里的宋军皆是新兵,军纪散漫,战力羸弱……”
“好了,你先下去休息。”韩德威说道。
这确实是宋朝在西北的一个弱点。
某些方面,诸多部族迁徙而来,分散在南河套上,多少抵消了横山诸豪的力量。
但有利的一面,必然有不利的一面。
西北诸羌多结仇,夹山诸羌也未必会好到哪里,这些部族又没有打散,因此在南河套上多次发生冲突,好在宋朝开始在西北练军,兵力雄厚,加上轻徭薄敛的低税政策,各族勉强地听从了朝廷官兵的调解。
可这种税务政策肯定不能持久的,渐渐西北安定下来,朝廷尝试着征一些税,实际税很低,但分摊下去,就产生了一些不公平。
那支熟悉西北,战斗力还可以的军队多调走了,来了一群新兵蛋子,契丹那边在夹山实施的政策同样有各种优惠,终于有些部族开始蠢蠢欲动。
胡克嗣明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来丰州之前,甚至还联络了一些府州附近的部族,与他组成同盟,又悄悄地将府州等各地地形绘制成图,一道带到丰州来,以图邀功请赏。
韩德威派斥候潜入府州打探。
因为辽宋之间商贸阻断了,夹山商路越加繁荣,几名斥候顺利潜入府州以府州后方各处,不久就带来一个个好消息,甚至折御卿恼羞成怒之下,于府州城门前绞死了数名不轨的各族族民,以示惩戒。
并且这些斥候还验证了胡克嗣明探知的一条小道,一条以前大家都没有注意的道路,这条道路人烟稀少,并且一个堡砦也没有。只要做得好,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在几天内,将几万大军顺利驶达府州城下。
“好机会啊!”韩德威说道。
宋朝那个宰相让韩德威有些忌惮,他就赖在西府不走了,提起这件事,包括萧燕燕等人都感到头痛。
一旦让他察觉,只要调回一万训练成形的轻骑,这个机会就眨眼流失了。
于是迅速集结大军,又让胡克嗣明迅速返回去,与他的盟友们联系,想办法进入府州城,不求人多,但求保密措施做好。等辽军攻城那天,里应外合,一举将府州拿下,然后兵临后方的宋军营地!只要成功了,那将是奇功一件。(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百度搜索雲来阁,万本小说免费看★
=======
宋朝开始的西北疆域禀程后周,包括灵州、庆州、环州与秦州中东部地区。后来在会州渭州等处,陆续驻兵,但在这里仅是羁縻,类似与西北上角的府州。
至于定难四州就象一个坑陷在宋朝西北境内,李继捧时才献了出来。有人夸大定难四州的富裕,这个真不能当真。但它的地理位置真的很重要,有这个坑存在,即便拓跋李家不叛乱,朝廷对西北始终无法进行有效管理,更不要说在它上方的南北河套地区。
朝廷几路大军平叛后,南河套差不多控制起来,还是没有向西进军或向北进军。西部是吐蕃人,包括秦州以西,兰州等地,甚至对渭州控制能力仍然很弱。
主要原因就是契丹人的牵制。
所以朝廷暂时对吐蕃人或者交趾都不感兴趣,无法分心!
因此自府州与丰州往北,包括北河套地区,连驻兵都没有。
然后再到契丹南方境内,准确地说,在后唐出卖幽云十六州之前,不仅是十六州属于中原势力,那怕是各个割据势力,甚至府州之北,辽国夹山之南,丰州以西,都属是中原管理或羁縻的地方。随着辽国壮大,古长城之外,也就是夹山各部投降辽国。包括丰州王家。然而两大势力对这一地区都不怎么看重。
尽管王家倒向宋朝,一度让辽国恼羞成怒。
宋人称定州以西的太行山为西山。辽人则称辽丰州以西的阴山为西山,但总体来说。辽国控制的地区只是在黑山(大青山)以东。但就象宋朝对北河套一样,是真正的羁縻。
无他顾,地形复杂,民族繁多,百姓凶悍,看一看宋朝得到定难四州的代价,尽管李继捧主动献地,若非宋九金手指,对仅有一些残部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李继迁出动了十几万大军。同时还邀请熟悉南河套的王家配合,宋朝都未必能得到定难四州!
再想一想史上宋朝是如何得到河湟的,那是被西夏打残的情况下,还用了很多年,很多将士的鲜血,最终才将河湟拿下,并且拿下不久,北宋就灭亡了。
羁縻可以,直接管理。代价太大!
不过雍熙北伐,王折两家带着诸多羌蕃军队入侵丰州,让辽国终于意识到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开始拉拢政策。如去年夹山干旱。一些部族缺少粮食,萧燕燕派人赈济。宋朝想要打通塞上夹山商路,辽国强行阻拦。只会让百姓反感,于是索性设关卡。学习宋人征税。折家与王家派出物资赈济,萧燕燕派人将毒药放在粮食中。以至毒死了几名百姓,一度让夹山各部十分反感折王两家。
虽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然而辽国对这两个党项豪门,内心深处却是极是愤恨。
……
宋朝为了治理广南与湖南西北,不得不设一支禁军驻扎。
特别是西北。
不过现在性质变了,西北不仅用以驻兵,还用来练兵。特别是多戈壁与沙漠的南河套,上有北河套顶着,东北有王家与丰家卡在正前面,宋九发起的训练骑兵计划,南河套几乎占了一半。
但这么多马得吃牧草,当然,两万来骑放在南河套上,实际真不算什么。
然而这个水土问题让黄河悲催了,宋九无法挽救,但不会有意让它再恶化下去。因此就着黄河,引来一些沟渠,又建了一些蓄水堰坝,比较粗糙的那种,也无妨,这仅是用来灌溉与改善水土的,不用来通航,又几乎九成是牧区,对水利要求不那么严格。
再就着这些灌溉沟渠与水堰,建了一些防沙林,种植了一些耐旱的牧草,马是圈养的,只是训练时才放出来,散于这广大的沙原之上。
然而迫于辽国威胁,这些轻骑稍稍能派上用场,几乎全部让宋九调到河北与河东,增加两大战区实力。
起初这些举措也让辽国风声鹤唳,接着斥候又禀报数则消息。
几万骑兵对于河东河北广大的边境,也不算什么负担,况且那么多地区成了闲田地带。但也得养活这些战马,不仅是马匹的选择,骑兵到了河北,几乎全部骑乘剿获的契丹战马,为了好养活它们。河套马虽好,在河北养活养好太难了。
只好于河北增种一些杂粮,以及广植芦苇,有的芦苇品种就是上佳青饲料,同时能增强边境防御强度。又运来水泥与火药,用火药炸开山石,再用水泥石头修彻更坚固的堡砦。这样修建,成本同样很高,因此修得不是很多,就是主要的二十几个堡砦与州军县城。
河北有水路,运费要便宜一点,河东却多是旱路,因此于并州设了一个水泥作坊,制作水泥。非是用来盈利的,主要就是军用。
依然以防御为主,并不象是进攻燕云的样子,否则这样干,成本太大。
有可能这样一来,辽军南下难度增加。
不过辽国那边同样在休生养息,加上两次大败,辽国心中没底儿,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堡砦在迅速增大加固。但从战略上来说,除了多山区的河东让人头痛外,宋朝就是加固了二十几个砦城,还是不能完全抵挡辽骑南下,广大的平川让空档太多。只能说兵力加强,堡砦加固,增加许多速度快的骑兵,尽管这种草草练出来的骑兵让辽国人轻视,但防御强度加大了。
而且它的缺陷很多,宋朝练骑兵,不象辽国。人家大多数就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宋朝骑兵得经常骑在马上跑。射,相互配合。因此需要更多的空间。
这是眼下,河北河东有很多闲田,若放在澶渊之盟后,边境人口增加,可能局限性更大,即便如此,这也掣肘着宋朝骑兵数量的增加。
还有养马的费用,即便前线广植牧草与杂粮,以资马粮。但马的胃口必然比人胃口大多了,甚至还要喂少量鸡子以壮马匹,随着骑兵数量增加,前线粮草显然开始严重不足,必须从后方向前线调运,导致军费渐渐在增加中。
还有马的缺乏,因此这一批调到西北的新兵,有意训练成骑兵的比例数量减少了,不足两成。也训练骑术,那仅是为了达到会骑的目标。然而南河套黄河畔开垦出大量牧场以耕地,不能将它们荒废,于是改放牛马羊。还有马,但只以为了获取战马的,与骑兵关系不大。同时又驻扎了一万余步兵。战斗力同样不是很乐观,一边屯田。一边操练。但如无其他意外,在这里练兵还行。
辽国那边。耶律休哥等辽国官员正在努力使燕云百姓恢复生机,做得还不错,不然没有那么多汉兵为辽国誓死而战。
同时还有一支军队在丰州,也就是辽国西南招讨司所在。
宋军在西北的弱点契丹肯定是看到了,不过折王两家顶在前面,让辽国也不敢动弹。
然而宋朝在西北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
辽国西南招讨使韩德威看着手边的奏报。
韩德让成了萧燕燕正牌皇后之后,韩家更加得宠。
韩德让女儿嫁给耿家的耿延毅死后,在她的墓志上写着一句话,曹公辅汉,运霸世之机筹,伊尹匡殷,树格天之勋阀,说他在辽国的地位相当于曹操与伊尹。因此韩德让的兄弟韩德威、韩德颙、韩德冲等人陆续走上舞台。甚至萧燕燕与韩德让死后,韩德让之子耶律遂正,耶律遂正之子耶律元佐韩德冲之子韩制心,仍然权倾朝野。
然而未必韩家所有人都服气,包括韩德威在内,他同样很想证明自己不弱于大哥。
看完后,韩德威说道:“将他带上来。”
手下将一个胡人带过来。
韩德威问道:“你就是胡克族少酋长胡克嗣明?”
“禀大王,小的正是。”
“你是吐谷浑人?”韩德威又问道。经过多年的迁徙,以及少量联姻,夹山各个种族不易区分了,甚至所谓的吐谷浑人,就包括党项人与鞑靼人。但若留心,还能从他们服饰上看到一些不同之处。
“大王,小的正是吐谷浑人,当初父亲被猪油蒙了心,不顾大辽天威,将整个部族两百来帐全部迁到屈野川。我劝他也不听,到了屈野川后,才知道他错了,哪里多是党项人与少量吐蕃人,我们吐谷浑在哪里饱受欺凌……”
“所以你才劝说诸部叛宋?”
“大王,不是叛宋,是叛折家。但大王有意,我们做内应,协助大王攻破府州,然后乘机宋朝不防备,小的愿意做乡导,带大王去河套上的宋军兵营。现在哪里的宋军皆是新兵,军纪散漫,战力羸弱……”
“好了,你先下去休息。”韩德威说道。
这确实是宋朝在西北的一个弱点。
某些方面,诸多部族迁徙而来,分散在南河套上,多少抵消了横山诸豪的力量。
但有利的一面,必然有不利的一面。
西北诸羌多结仇,夹山诸羌也未必会好到哪里,这些部族又没有打散,因此在南河套上多次发生冲突,好在宋朝开始在西北练军,兵力雄厚,加上轻徭薄敛的低税政策,各族勉强地听从了朝廷官兵的调解。
可这种税务政策肯定不能持久的,渐渐西北安定下来,朝廷尝试着征一些税,实际税很低,但分摊下去,就产生了一些不公平。
那支熟悉西北,战斗力还可以的军队多调走了,来了一群新兵蛋子,契丹那边在夹山实施的政策同样有各种优惠,终于有些部族开始蠢蠢欲动。
胡克嗣明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来丰州之前,甚至还联络了一些府州附近的部族,与他组成同盟,又悄悄地将府州等各地地形绘制成图,一道带到丰州来,以图邀功请赏。
韩德威派斥候潜入府州打探。
因为辽宋之间商贸阻断了,夹山商路越加繁荣,几名斥候顺利潜入府州以府州后方各处,不久就带来一个个好消息,甚至折御卿恼羞成怒之下,于府州城门前绞死了数名不轨的各族族民,以示惩戒。
并且这些斥候还验证了胡克嗣明探知的一条小道,一条以前大家都没有注意的道路,这条道路人烟稀少,并且一个堡砦也没有。只要做得好,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在几天内,将几万大军顺利驶达府州城下。
“好机会啊!”韩德威说道。
宋朝那个宰相让韩德威有些忌惮,他就赖在西府不走了,提起这件事,包括萧燕燕等人都感到头痛。
一旦让他察觉,只要调回一万训练成形的轻骑,这个机会就眨眼流失了。
于是迅速集结大军,又让胡克嗣明迅速返回去,与他的盟友们联系,想办法进入府州城,不求人多,但求保密措施做好。等辽军攻城那天,里应外合,一举将府州拿下,然后兵临后方的宋军营地!只要成功了,那将是奇功一件。(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百度搜索雲来阁,万本小说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