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义很高兴,他一直认为自己皇位来得不正,所以搞七搞八,但搞来搞去,还不是为了让百姓认可,三军认可,让皇位安全,国家安宁吗?可大家不知道他的用意,反而苦苦阻拦。

    但宋九这样做,效果更好。

    于是在百姓欢呼声中来到河洲,看了一球蹴鞠赛,然后返回。

    宋九又邀请赵匡义去了西府,喊来二十个小吏,让他们下棋。

    赵匡义更好奇,一边观棋,一边看着宋九。

    棋下完了,宋九说道:“蹴鞠赛也有各种阵型,可高明者,会因为各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如力气大,如跑得快,如带球球感好,会安排一些适合的阵型,那么就会胜了。再者,如下棋,有的喜用炮,有的喜用车,有的喜用马,还有的居然能善小卒。这仅是一盘几十枚棋子的棋局,二十二人的球赛,居然就会产生这么多变化。若是放在数万数十万军队中,会有多少变化?”

    说正事了。

    赵匡义显然会意,缄默不语。

    宋九抽出他春天时刻意讨要来的,张洎王禹偁等人的奏呈,说道:“他们有的说得很对,可未说准确。如张洎等人说设两镇,以便河东河北统一指挥,不再是各自为战,一盆散沙,以让辽人各个击破,又能集中兵力打退敌人。然而他们有没有想过,若那样,一旦失控,安史之乱岂不是前车之鉴。”

    “卿中的也。”赵匡义道。

    这才是好同志嘛,说中了他的心坎里。

    “因此春天时陛下征诸臣说军务,实际说来说去,就是那么一点儿弊病,然而反过来它们也有优点。如执行我朝军制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更替,甚至追源到前古。西晋与南北朝诸王夺嫡,东汉外戚宦官专政等丑陋现象,会不再发生。因此臣没有想明白,直到这次徐河之战,才豁然开朗。有办法兼顾。”

    “说说。”赵匡义来了兴趣。

    他不是固执者,固执的是东府那个家伙。赵普,以及赵普与宋九都看好的一个小家伙。实际当初宋九提出给各团练使与防御使权利时赵匡义就想过了,未必是团练使与防御使,这是指一州都部署,以及数州首将,但非是一路。手中兵力不会有很多,因此不会敢产生安禄山的想法。于是恩准同意。

    然而它还不能解决宋朝军制的弊病,虽然一州都部署手中也有些兵力,可是兵力并不是太多,多少受知府节制,因此辽军南下,无人可挡。除非场场打出李继隆这两次奇迹之战。

    中间利害关系赵匡义也知道,但边境一时得失,能与国家重大安全相比?只能择其长弃其短。

    宋九能想出两者兼顾的办法,那是最好不过。

    “陛下,实际解决它的办法很简单,李继隆已经提起了。”

    “嗯。”

    “那就是临时授权制,大股敌寇来犯,可从河东河北两个防区择一名智勇双全的重将,临时授予他指挥一路所有将兵的权利,以便统一指挥。协调作战,集中兵力。敌寇去后,此权收回。同时明诏诸将,若无敌寇来犯,以虚假情报获得朝廷授权者。可以拒绝其指挥。再规订此将不得指挥诸将退后过深,以防将重兵率回京畿谋反作乱。那么唐朝藩镇之患便可迎刃而解。”

    “这倒是一个好策子,你再想细一点,写一个札子于朝会上呈给朕,让诸臣工一起讨论完善。”

    实际到了宋仁宗时,所有大臣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陕西出现安抚经略招讨使这个古怪的官职,兼任边防数州所有军政财大权,以便统一指挥。不过那时武将没有话语权了,是文臣在打,是宦官在打,缺陷虽然纠正,可这些文臣当真能打好仗吗?有人说韩琦是军事家,打成那样子还是军事家?那么李继隆岂不是比李靖还要牛气?

    但在这时改,还来得及!

    宋九又徐徐说出第二个改革方案:“陛下授阵图于前线将领,然前方战事变化莫测,如徐河之战,李继隆原本打算在唐河北岸用万名骑兵消耗辽寇,然后城中大军杀出,一举败敌。可是尹继伦孤军奋进,打乱了李继隆的布署,然而这一进局面却更有利。这时候李继隆若是坚持原计划会不会有这样的大捷?”

    赵匡义脸色又阴沉下来。

    宋九没有管他,继续说道:“这是李继隆,智勇双全,才打出来的战绩,换其他人呢?至少陛下把持着大方向,不会让前线将士出现严重失误。如在雄州,若是诸将听从陛下诏书,会不会有那样的惨败。”

    赵匡义脸色这才好转。

    寇准认为宋九少了风骨,但办不好事,要风骨干嘛?管它是黑猫白猫,只有能捉住才鼠才能算是好猫。

    宋九继续说道:“因此似乎同样难以两全,故张洎他们上书,虽看到弊端的一面,但没有看到弊端的另一面。臣想了许久,心中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有许多老将从前线退了下来,他们富有经验,全部呆在洛阳闲赋,朝廷虽然偶尔让他们来书院传授武学,但书院里能成为将才的人少之又少,将领是在战斗中磨练出来的,天才将领自古有几个?若是空读兵书战策,不知变通,没有磨练,可能只能成为第二个赵括害己害国。因此臣认为可以于西府置一参谋司,若是有重大军事行动,诸将一起于参谋司商议。一人想法会有失误之处,数人数十人,并且个个都是从前线下来的老将,那么想法便能完善。或有争议,陛下也足以拍案决定。那么不仅是陛下智慧,而是集数人数十位富有经验将领的智慧决定的草案。然后再将这份决议颁发前线,为防前线变动,只做大框架,就象陛下授李继隆诏书一样。让前线将领在这个大框架下自由发挥,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那么前线将领就有空间自由发挥,又能避免前线将领发生严重失误。”

    也就是参谋司一出来。那个所谓的阵图就不要再搞了。

    “这个,让朕再想一想。”

    宋九这一回不依赵匡义了,机会难得啊,若不借助这个势,说不定以后就没有机会改变了。赵匡义授阵图,以后宋真宗授阵图。或者未来的其他皇帝再授阵图。这还了得!

    因此又说道:“陛下,请三思哪,当今名将,李继隆算是最出色的了,他在满城矫诏,他在朔州矫诏。他在定州矫诏。为何,难道是陛下决策不好吗?非也。陛下决策乃是前度局面,到了他手中,局势又是两样,所以必须要变。若陛下坚持,那么能战者如李继隆,会继续矫诏。早晚会让陛下不满。这还是好的,甚至不能战者也学习李继隆矫诏,诏书威令不在,这些人又贻害国家。”

    实际他很想挑明了说。

    你想学李世民,有那本领么?李世民与尉迟敬德每次交战,都身先士卒,一人持闻槊,一人挽弓,如入无人之境。你也挽弓,可射的是什么。花蕊夫人!

    还是乖乖地学刘邦吧,用好了萧何,韩信与张良,从容得天下。

    但不能说,刘邦在开国诸君中能力真的很差。

    一说。赵匡义肯定恼羞成怒,俺这么有本事,仅是一个小刘邦。实际就是刘邦也不容易,那个驭人用人的本领,有几人能做到?

    因此又加重了一句:“先帝临阵画策,每发必中。是不错,臣亲眼所见,可那是看谁,若是巴蜀南汉之流,纵然陛下之天资亦能办到。然而面对河东,先帝都亲临前线指挥,可曾拿下太原,更不要说对手是比北汉强大百倍的契丹。陛下内治已胜过先帝,疆域更胜于先帝许多,太原,漳泉,吴越,定难,陆续收复。百姓之爱戴,刚才陛下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勿用证明什么了。”

    “你!”

    “臣是为大宋千秋万代计!陛下,恕臣不得不说!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临死不降,臣也深入绝域之地,为了就是大宋更加强盛,陛下成为伟大的明君,为的就是报答陛下的恩情。”

    这又让赵匡义软了下来。

    说得不错啊,为了这个国家,宋九吃了很多的苦。为的啥,以这小子的脾气,若是为说地位,换谁都不相信。他叹口气说道:“那你就拟一道奏呈吧。”

    “喏。臣再说第三件事,那就是前线堡砦。于要地筑堡砦防御自古就有了,我朝发扬光大。然后又经臣提议,变得更加密集。不能说它不起作用,多少阻止了敌寇推进的速度,不然辽寇上次入侵可能就兵临京城城下。西北堡砦作用更明显,由于西北山区密集,道路更崎岖,堡砦隔阻,各部不便联通,因此诸族豪酋难以壮大自己部族势力。由是渐渐进入安定治理状态,否则叛乱更甚。然如张洎所说,它的缺点同样很多,堡砦筑得多,兵力分散严重,易于被辽寇各个击破。臣这一段时间也在苦思这个难题。特别是河北,多平原地带,若不筑堡砦,形势更恶劣,若筑堡砦,无险可守,既分兵又易为敌所破。不过杨延昭在遂城上来一疏,倒是给臣一个灵感。”

    “何疏?”

    “陛下你看。”宋九拿出一份疏折。

    这是宋九在杨家父子回京叙职,顺便替杨延昭成亲时,翁婿谈话时,宋九提出来的,杨延昭回到遂城,也一直在思考。最终想出的办法。

    河北防御不是西山,哪里不难防御,主要是西山东边平原地带。

    然而这里同样有地形之利,河流密布,沼泽湖泊遍布各地,因此杨延昭出策,在边境处广挖池塘,再密植棘刺杂柳等灌木,用池塘湖泊沼泽当成第一道水城长,让厚实的灌木丛当成第二道木长城。

    “这个主意好啊。”

    “恩,臣再辅以一策,堡砦多缺点就是分兵严重,因此臣认为于各州军中选择几处关健的所在,建筑真正的大堡大砦,若是国家财政允许,甚至不惜用水泥砖墙代之。这样的堡砦出来后,辽军本不善攻城,那么就无法攻破了。周围小堡砦也不取消,毕竟平时会起联防作用。若是大部敌寇到来,这些环绕着各大堡砦的诸小堡砦士卒迅速撤向各大堡砦。那么联防作用有了,拖延敌寇推进速度好让后方有备也有了,分兵的缺陷同时也得到部分解决。甚至稍过两年,国家进一步恢复,兵力也恢复起来,那么就可以用这个方法,逐步将易州收回,甚至步步紧逼,自易州起,渐渐顺山区向辽国一步步侵逼。若战,在山区交战,利于我军,若不战,我军会渐渐占据整个燕云山区,居高临下,平原地带随时受到我军威胁。燕云就能渐渐回归我朝。”

    还是他的浅攻战术,不过是更理智的加强版。

    “侵袭辽境倒也罢了,不用这么小家子气。不过这个主意倒也不错,你再拟一个奏呈吧。”

    第三天大朝会上宋九提出这三个策子。

    引起许多大臣争议,有一些人反对,不过这些年大胜有之,大败也有之,已经引起很多人的反思,因此附和者也有之。

    暂时决定不下来,赵匡义宣布散朝。

    赵普忽然将宋九拦住,说道:“易安,你我可否去顺店一叙?”

    宋九冷冷地瞅了他一眼。

    宋朝军制出现许多古怪的怪胎,为什么宋朝相对而方军事上要软弱一点,难道是将士不勇敢吗?看看有多少将士临死不降的。难道是不能打吗,前线一批又一批能征善战的勇将陆续涌出。难道是武器不犀利吗?那更是一个笑话。固然是因为对手太强大,主要原因还是这些个古怪的军制。

    如取消节度使,将从中御,打压武将地位与名誉,取消真正的节度使是好的,汉朝唐初没有节度使,难道打不好仗?就应入则为臣,出则为将,反正是募兵制,轮戍制了,何必要这个节度使。

    但为什么要将从中御?

    压一压武将地位也能理解,防止武将专权篡国,可为什么要打压他们的荣誉?

    这一系列方案正是赵匡胤与赵普一手提出来的,赵普是主谋。然后在赵匡义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自己提出三条,强行矫正其中的弊端,可能取消所谓的阵图让赵匡义多下不了台,然而打的脸,还是打的赵普的脸,朝堂上反对声音的大臣多是支持赵普这一派系的。因此宋九冷声说道:“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勿为了自己,而害了国家,害了你的子孙万代!”

    如果在几个月前宋九提出这么大的军制改革,也许担心赵普会闹事。

    但现在不怕,有干旱在,几个大嘴巴在朝中乱喷一气,赵普你怕不怕。不怕行,还有哈雷彗星来对付你!▲百度搜索雲來閣小說網,百萬小說免費看,w w w . y u n l a i g e . c o m▲

章节目录

一品富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午后方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百四十一章 妖星(中)-一品富贵,一品富贵,笔趣阁并收藏一品富贵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