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要的情报,”赵匡义将一大堆斥候打探来的情报送到宋九手中。(小说文学网)
宋九翻看。
本来在贝州有一支军队,但被赵廷溥带到莫州,俺们防御了莫州,瀛州。事实宋九说他好回来养老啦,不是冤枉他,让他去瀛州是进入战场,增援刘廷让的,若是防御,还不如呆在原地不动了。
因此情况越来越恶化。
辽国小皇帝与萧燕燕呆在君子馆一带,并没有离开,用此掣肘东西两路的宋军。萧继远带着大约一万五六千兵力长驱深入祁深二州,此时正在深州,正分兵进入冀州,贝州与德州,林牙谋姑鲁与萧继远一道下祁州,也率近万兵马横跨赵州,拿下邢州后,复北上赵州,南下洺州北部地区,大肆抄掠。太尉林八率近万铁骑,由瀛州向东,攻打束城与文安。也就是大名府与与博州北部,除真州外,全部遭到辽国的抄掠。
而且不是抄掠那么简单,当时宋九撤出来时,向民夫发放武器,不然也丢掉了,就是如此,事后辽国打扫战场,所得器甲如山。甚至反过来用宋朝制造的一些武器来攻城拨寨。因此有一些百姓自发反抗,导致辽军凶性发作,所过之处,金帛抢之一空,然后将丁壮全部杀死,老幼女子俘获,然后余下的民舍建筑,焚之一空。
宋九看得两眼喷血。
这与后来的那些倭人进中国有何区别?
但好消息就是如宋九所料,确实辽国大意了。将兵力分散了。
也不算大意,河北后方没兵了。这样分兵若无宋九那个玩意,还是没错的。
“朕之百姓啊。”
“陛下,让臣去吧,天气越冷越有利,马上就到了元旦节,天气回温,此计不可能执行了。”
“这里有一份奏折,宋卿。你看看。”
宋九打开一看,是刘廷让写的奏折,大败了,便要推卸责任了,于是往李继隆头上推。然而宋九制订的计划,主要便是与李继隆联手,先行向乐寿方向靠拢。然后再与李继隆商议。王沔却提出向刘知信方向靠拢,毕竟刘知信证明过自己(刘廷让即刘光义)。
最后赵匡义还是同意了宋九的提议。
然而接到刘廷让的奏折,赵匡义又有些犹豫不决。
“陛下,曹彬在巴蜀立下的功劳并不比刘将军少,然岐沟关一役如何?辽军非是后蜀军可比拟。臣以前在西府一直留意诸将表现,老将早就表现过了。臣在心中一一比较,能勉强与耶律斜轸持平的不过潘美与崔彦进二人,因此臣就在注意后进之秀。非是一役就能证明的,有时候一些战役有一些偶然性。因此想判断将领军事天赋,必须数役才能证明。故臣说李继隆、李继宣、荆嗣、杨延昭、王超、范廷召、石普等将,郭守文、田绍斌、刘知信、呼延赞虽随臣撤出来时表现不错。但想达到臣要的高度,还有待判断。实际自从满城一役,再到河东,再到西北,臣一直在观注着李继隆,与他外戚无关,甚至与他年龄无关,而是他的军事才华。胜要看到其缺点,败要看到其亮点。郭进将军白马山一役,耶律斜轸败了,但几人是其敌手?曹彬平江南胜了,但他是不是耶律休哥敌手?若无潘美相助,若无刘遇与王明皖江口大捷,又会是什么光景?”
宋九坚持重视李继隆,赵匡义无奈了。好歹还是他的小舅子呢。
因此问道:“有没有准备好?”
“训练得差不多了,而且保密也做得很好,崔将军这次是发了狠心,想将功恕罪。各监司也没有怠慢,所用的物事一起抢制出来。”
“要小心啊。”
“臣知道,若是李继隆这一役表现合格,河北有人了。臣毕竟是文臣,就是一些军事知识,也不过是小心加着威望,实际还不如大多数将领呢。再上前线,也不大合适。”
这个结果也不大是赵匡义想要的。
但李继隆是否能胜任,是未知数,就是胜任了,如宋九所说的,潘美也老了,河东那块怎么办?
“陛下,勿要担心,臣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要小心啊。”赵匡义再次叮咛。
“陛下,勿要担心,但臣想恳请陛下给臣一道诏书,不然河北不好收拾。”
……
“哈哈,这小子终于出洞啦。”林八大笑道。
他攻打束城与文安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引李继隆出洞。
这股宋军不多,然而呆在乐寿,正卡在几股掳掠兵马中间,让辽军很难受。若无这股宋军,那么抄掠得会更欢快。
看到辽军胡作非为,不但抢,还大肆屠杀,李继隆忍无可忍,终于率四千兵马走出乐寿城。不过他很小心,不敢对付束城这股辽军,而是顺着永济渠河岸向东,意欲歼抄文安这小股辽军。
林八十分开心。
早盯好的。
以为小心就可能了吗?
在这个冰天雪地里,一群步兵能有骑兵快吗?
留下一部兵马看押掳来的百姓与大量财物,来到宋朝腹地,辽兵疯了。河北本来就是宋朝丝绢最好产地之一,自从宋九推广圈养后,河北地势并不大好,低洼,多沼泽河流湖泊与盐碱地,然而这种环境却生长着一种优秀的饲养,芦苇,在春天里将嫩芦割下来晒干,做饲料不亚于紫苜蓿。而且棉花在渐渐推广。
因此河北百姓比史上宋朝河北百姓要更富裕。
这让辽国此行收获满满。
抢得连萧燕燕与辽国小皇帝都不想回去过春节了。
林八带着主力部队扑了过去。
李继隆害怕,立即借着冰封河面。想逃向永济渠南边的南皮。
然而他无论如何逃,哪里有辽国铁骑快。第二天下午便被林八追上。
李继隆只好扎下营寨防御。
林八发起进攻,一个时辰下来,双方死亡惨重。
“这小子,不简单,”林八说道。天也晚了,于是下令扎营,明天再打,不过就几千吓破胆的步兵罢了。前面因营地所逼,只能在永济渠边扎下大营。
这也没有关系,辽军在营里欢哥载舞,一会儿休息。
夜色越来越深,这是都是腊月二十二了,没有月色的夜晚,北风呼啸。外面漆黑一团。渐渐到了四更时分,守值的辽兵忽然听到远处有响声,一种很奇怪的响声。
他们不由往西南方向看去,似乎是从永济渠河面上传来的。然而一个个警惕起来。这时河面不是夏天河面,在这段河面,河水平缓。早结上厚厚的冰冻,不但人能跑,连马都能在上面跑。
然而声音快得出奇,迅速就接近了,然后看到大团大团的黑影从河面上疾驰而来。一眼望不到边际。
守卫冲响了号角。
可是来不及了,无数的宋军脚下穿着一种奇怪的鞋子。眨眼之间就到了他们身后,开始在河面上列阵。
林八也惊醒了,他都来不及穿衣服,匆匆从营帐走出来,而这时宋军开始大踏步排着方阵,举着盾牌,走向岸。可能因为脚下那种鞋子的缘故,走得不习惯,方阵略有些散乱。
林八大声喊道:“备战,备战。”
然后让侍卫替他披盔甲。
然而这时宋军已接近,举起盾牌,从背后拿出短矛,非是弓箭,可能它的距离不远,但不会受天气冷掣肘,杀伤力更胜于普通的弓箭。
一排排短矛象巨大的雨点抛射而来,接着辽军便传出无数惨叫声。
“上马,冲刺,”林八急切地吼道。
然而后面继续一批批宋军到达。
林八忽然想到他们在河面上前进的速度,又想到宋朝整个河北的河流密布,忽然毛骨悚然。
这便是宋九的计策。
弓箭不行了,可以用短矛代替,没有马匹的优势,但可以有另外一样东西,再配以优势兵力解决。然后就是溜冰鞋。跟后世比肯定有不小的差距,不过随着钢质量在提高,铸就工艺也在提高,以及游乐场的收益,它也在陆续改进。不过以前是为了玩乐的,根本就没有想到军事上。
第一个辽国境内适用的范围只是在幽州的东南地区,与河北一样,湖多河多,然而人烟比较稀少。其次它只能用于严冬之时,而冬天出兵显然对宋军不利。因此以前赵匡胤似乎对它产生了兴趣,立即被宋九否决。
限制性太大了。
但在这时,却正好派上用场,辽国所抄掠的地区多是河北平原地区,至于太行山边一穷二白,或者西山地区,易守难攻,辽国干嘛派军队过去?
于是抢制了一批鞋子,然后从京畿附近紧急挑选三万禁兵,封闭起来训练了数天。同时派人与李继隆联系,商议计策。
并且它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个时辰能跑七八十里,从京城带上干粮,几乎不到两天就滑行到这里。甚至在河面上滑行,都能借助河面冰块的反光,不需要白天的光线行军,都是夜晚神不知鬼不觉地滑到了。若不是有的兵士不熟悉,时不时滑倒,拖累了一些速度,速度还会更快。
在一批兵士伤亡后,辽军终于清醒过来,披挂整齐,准备利用战马冲刺。
宋军前面方阵后撤,继续抛投短矛,后面却闪出另外武装的宋兵,手中皆持着短斧,然后滚向地面,滚向辽军的马蹄下,抄起短斧向马腿砍去。虽有许多宋兵被战马践踏,然而更多的战马受惊,痛楚地嘶鸣着,将一个个辽兵从马背上掀翻下去。
李继隆军营同时也吹响了号角,敲起了战鼓。
“逃!”林八急了,都说漏了嘴。
然而往哪里逃?
这四周有无数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即便骑马都未必有宋兵在冰面上滑行得快。一队队宋军继续列成方阵狙击,无论逃向何方,宋军都象疯狗一样追上,然后撕咬。
有的辽兵看到不对,慌忙地趴在地上举手投降。
林八仓皇之下,都不知道逃到哪里。大约是向东逃吧,东边人少啊,只能向东边逃了,可没有人想过,往东逃逃向哪里,难道逃向沧州逃向大海?可林八不知道答案了。几股宋军顺着河面追过来,其中有几个力气大的,奋力抛起短矛,一根短矛正好插在林八的胸口处。
林八大叫一声,翻身落马。
这时候他的亲兵也不顾救他了,继续向东逃窜。
这时候林八还没有死,又看到两个宋兵用奇怪的步伐走过来,手起刀落,他的脑袋被削飞。
契丹人的恶梦自这一天起,开始拉开了帷幕……
宋九翻看。
本来在贝州有一支军队,但被赵廷溥带到莫州,俺们防御了莫州,瀛州。事实宋九说他好回来养老啦,不是冤枉他,让他去瀛州是进入战场,增援刘廷让的,若是防御,还不如呆在原地不动了。
因此情况越来越恶化。
辽国小皇帝与萧燕燕呆在君子馆一带,并没有离开,用此掣肘东西两路的宋军。萧继远带着大约一万五六千兵力长驱深入祁深二州,此时正在深州,正分兵进入冀州,贝州与德州,林牙谋姑鲁与萧继远一道下祁州,也率近万兵马横跨赵州,拿下邢州后,复北上赵州,南下洺州北部地区,大肆抄掠。太尉林八率近万铁骑,由瀛州向东,攻打束城与文安。也就是大名府与与博州北部,除真州外,全部遭到辽国的抄掠。
而且不是抄掠那么简单,当时宋九撤出来时,向民夫发放武器,不然也丢掉了,就是如此,事后辽国打扫战场,所得器甲如山。甚至反过来用宋朝制造的一些武器来攻城拨寨。因此有一些百姓自发反抗,导致辽军凶性发作,所过之处,金帛抢之一空,然后将丁壮全部杀死,老幼女子俘获,然后余下的民舍建筑,焚之一空。
宋九看得两眼喷血。
这与后来的那些倭人进中国有何区别?
但好消息就是如宋九所料,确实辽国大意了。将兵力分散了。
也不算大意,河北后方没兵了。这样分兵若无宋九那个玩意,还是没错的。
“朕之百姓啊。”
“陛下,让臣去吧,天气越冷越有利,马上就到了元旦节,天气回温,此计不可能执行了。”
“这里有一份奏折,宋卿。你看看。”
宋九打开一看,是刘廷让写的奏折,大败了,便要推卸责任了,于是往李继隆头上推。然而宋九制订的计划,主要便是与李继隆联手,先行向乐寿方向靠拢。然后再与李继隆商议。王沔却提出向刘知信方向靠拢,毕竟刘知信证明过自己(刘廷让即刘光义)。
最后赵匡义还是同意了宋九的提议。
然而接到刘廷让的奏折,赵匡义又有些犹豫不决。
“陛下,曹彬在巴蜀立下的功劳并不比刘将军少,然岐沟关一役如何?辽军非是后蜀军可比拟。臣以前在西府一直留意诸将表现,老将早就表现过了。臣在心中一一比较,能勉强与耶律斜轸持平的不过潘美与崔彦进二人,因此臣就在注意后进之秀。非是一役就能证明的,有时候一些战役有一些偶然性。因此想判断将领军事天赋,必须数役才能证明。故臣说李继隆、李继宣、荆嗣、杨延昭、王超、范廷召、石普等将,郭守文、田绍斌、刘知信、呼延赞虽随臣撤出来时表现不错。但想达到臣要的高度,还有待判断。实际自从满城一役,再到河东,再到西北,臣一直在观注着李继隆,与他外戚无关,甚至与他年龄无关,而是他的军事才华。胜要看到其缺点,败要看到其亮点。郭进将军白马山一役,耶律斜轸败了,但几人是其敌手?曹彬平江南胜了,但他是不是耶律休哥敌手?若无潘美相助,若无刘遇与王明皖江口大捷,又会是什么光景?”
宋九坚持重视李继隆,赵匡义无奈了。好歹还是他的小舅子呢。
因此问道:“有没有准备好?”
“训练得差不多了,而且保密也做得很好,崔将军这次是发了狠心,想将功恕罪。各监司也没有怠慢,所用的物事一起抢制出来。”
“要小心啊。”
“臣知道,若是李继隆这一役表现合格,河北有人了。臣毕竟是文臣,就是一些军事知识,也不过是小心加着威望,实际还不如大多数将领呢。再上前线,也不大合适。”
这个结果也不大是赵匡义想要的。
但李继隆是否能胜任,是未知数,就是胜任了,如宋九所说的,潘美也老了,河东那块怎么办?
“陛下,勿要担心,臣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要小心啊。”赵匡义再次叮咛。
“陛下,勿要担心,但臣想恳请陛下给臣一道诏书,不然河北不好收拾。”
……
“哈哈,这小子终于出洞啦。”林八大笑道。
他攻打束城与文安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引李继隆出洞。
这股宋军不多,然而呆在乐寿,正卡在几股掳掠兵马中间,让辽军很难受。若无这股宋军,那么抄掠得会更欢快。
看到辽军胡作非为,不但抢,还大肆屠杀,李继隆忍无可忍,终于率四千兵马走出乐寿城。不过他很小心,不敢对付束城这股辽军,而是顺着永济渠河岸向东,意欲歼抄文安这小股辽军。
林八十分开心。
早盯好的。
以为小心就可能了吗?
在这个冰天雪地里,一群步兵能有骑兵快吗?
留下一部兵马看押掳来的百姓与大量财物,来到宋朝腹地,辽兵疯了。河北本来就是宋朝丝绢最好产地之一,自从宋九推广圈养后,河北地势并不大好,低洼,多沼泽河流湖泊与盐碱地,然而这种环境却生长着一种优秀的饲养,芦苇,在春天里将嫩芦割下来晒干,做饲料不亚于紫苜蓿。而且棉花在渐渐推广。
因此河北百姓比史上宋朝河北百姓要更富裕。
这让辽国此行收获满满。
抢得连萧燕燕与辽国小皇帝都不想回去过春节了。
林八带着主力部队扑了过去。
李继隆害怕,立即借着冰封河面。想逃向永济渠南边的南皮。
然而他无论如何逃,哪里有辽国铁骑快。第二天下午便被林八追上。
李继隆只好扎下营寨防御。
林八发起进攻,一个时辰下来,双方死亡惨重。
“这小子,不简单,”林八说道。天也晚了,于是下令扎营,明天再打,不过就几千吓破胆的步兵罢了。前面因营地所逼,只能在永济渠边扎下大营。
这也没有关系,辽军在营里欢哥载舞,一会儿休息。
夜色越来越深,这是都是腊月二十二了,没有月色的夜晚,北风呼啸。外面漆黑一团。渐渐到了四更时分,守值的辽兵忽然听到远处有响声,一种很奇怪的响声。
他们不由往西南方向看去,似乎是从永济渠河面上传来的。然而一个个警惕起来。这时河面不是夏天河面,在这段河面,河水平缓。早结上厚厚的冰冻,不但人能跑,连马都能在上面跑。
然而声音快得出奇,迅速就接近了,然后看到大团大团的黑影从河面上疾驰而来。一眼望不到边际。
守卫冲响了号角。
可是来不及了,无数的宋军脚下穿着一种奇怪的鞋子。眨眼之间就到了他们身后,开始在河面上列阵。
林八也惊醒了,他都来不及穿衣服,匆匆从营帐走出来,而这时宋军开始大踏步排着方阵,举着盾牌,走向岸。可能因为脚下那种鞋子的缘故,走得不习惯,方阵略有些散乱。
林八大声喊道:“备战,备战。”
然后让侍卫替他披盔甲。
然而这时宋军已接近,举起盾牌,从背后拿出短矛,非是弓箭,可能它的距离不远,但不会受天气冷掣肘,杀伤力更胜于普通的弓箭。
一排排短矛象巨大的雨点抛射而来,接着辽军便传出无数惨叫声。
“上马,冲刺,”林八急切地吼道。
然而后面继续一批批宋军到达。
林八忽然想到他们在河面上前进的速度,又想到宋朝整个河北的河流密布,忽然毛骨悚然。
这便是宋九的计策。
弓箭不行了,可以用短矛代替,没有马匹的优势,但可以有另外一样东西,再配以优势兵力解决。然后就是溜冰鞋。跟后世比肯定有不小的差距,不过随着钢质量在提高,铸就工艺也在提高,以及游乐场的收益,它也在陆续改进。不过以前是为了玩乐的,根本就没有想到军事上。
第一个辽国境内适用的范围只是在幽州的东南地区,与河北一样,湖多河多,然而人烟比较稀少。其次它只能用于严冬之时,而冬天出兵显然对宋军不利。因此以前赵匡胤似乎对它产生了兴趣,立即被宋九否决。
限制性太大了。
但在这时,却正好派上用场,辽国所抄掠的地区多是河北平原地区,至于太行山边一穷二白,或者西山地区,易守难攻,辽国干嘛派军队过去?
于是抢制了一批鞋子,然后从京畿附近紧急挑选三万禁兵,封闭起来训练了数天。同时派人与李继隆联系,商议计策。
并且它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个时辰能跑七八十里,从京城带上干粮,几乎不到两天就滑行到这里。甚至在河面上滑行,都能借助河面冰块的反光,不需要白天的光线行军,都是夜晚神不知鬼不觉地滑到了。若不是有的兵士不熟悉,时不时滑倒,拖累了一些速度,速度还会更快。
在一批兵士伤亡后,辽军终于清醒过来,披挂整齐,准备利用战马冲刺。
宋军前面方阵后撤,继续抛投短矛,后面却闪出另外武装的宋兵,手中皆持着短斧,然后滚向地面,滚向辽军的马蹄下,抄起短斧向马腿砍去。虽有许多宋兵被战马践踏,然而更多的战马受惊,痛楚地嘶鸣着,将一个个辽兵从马背上掀翻下去。
李继隆军营同时也吹响了号角,敲起了战鼓。
“逃!”林八急了,都说漏了嘴。
然而往哪里逃?
这四周有无数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即便骑马都未必有宋兵在冰面上滑行得快。一队队宋军继续列成方阵狙击,无论逃向何方,宋军都象疯狗一样追上,然后撕咬。
有的辽兵看到不对,慌忙地趴在地上举手投降。
林八仓皇之下,都不知道逃到哪里。大约是向东逃吧,东边人少啊,只能向东边逃了,可没有人想过,往东逃逃向哪里,难道逃向沧州逃向大海?可林八不知道答案了。几股宋军顺着河面追过来,其中有几个力气大的,奋力抛起短矛,一根短矛正好插在林八的胸口处。
林八大叫一声,翻身落马。
这时候他的亲兵也不顾救他了,继续向东逃窜。
这时候林八还没有死,又看到两个宋兵用奇怪的步伐走过来,手起刀落,他的脑袋被削飞。
契丹人的恶梦自这一天起,开始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