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将几个侍卫吓着,匆匆忙忙进去禀报,过了一会,来了两个小黄门,将牛车推了进去。
宋九随着诸官员一道进宫,带到广政殿,来了许多官员,规矩宋九也不懂,不过有太监指导。大殿正中坐着的是两府宰相、给事中、中书舍人,各节度使,两使留后,与各军厢指挥使。次之是大殿东西两侧,又叫朵殿,四品以上官员,言臣,禁军都虞候等,分文武坐在两侧。这与宋九无关的,就是他再升三级,还是没有他位置。然后是殿庑,也就是大殿走廊位置,其他中低级官员以及副都头以上者的武将,都安置于此,包括宋九。
正殿与朵殿都是大佬坐的,因此到了殿庑里,宋九位置并不低,居然有许多人排在他后面。太监引坐,宋九朝后看了看,问:“吕知县,你怎么还在我后面?”
吕端笑骂道:“小子,你是开国伯,我不坐在你后面怎么办?要么你往我后面排如何?”
宋九呵呵一笑,赵匡胤说得也对,自己升得太快,确实也不能升得太猛,会遭人嫉妒的。
诸位大臣渐渐聚齐,仪仗出来,列于殿外两侧,禁卫牵出赵匡胤,大家一起站起来请安,三呼万岁,手还要在空中摆几下,这叫舞蹈参拜。只是动作不整齐,场面有些搞笑。
宋九也跟着舞,一边舞一边咧着嘴乐。
边上两个文官他不认识,冲他翻白眼,这是何等场合。你居然还发笑。
赵匡胤在里面挥了挥手:“众卿平身,坐吧。”
先赐冷食。
吃完了。还有一系列的礼仪活动。冷食上来,大麦粥。子推燕。
大麦粥食材还可以,里面和着杏仁。子推燕又叫枣锢饼,用面粉与团枣蒸出来的,又叫子推饼。不过这是三天前就弄好的食物,粥早结成了粥饼,子推饼又冷又硬。
这是皇帝赏的食物,必须要吃的,恐怕里面赵匡胤自己在带头吃,宋九强忍着。几大口吃完它。但终是难吃,坐在他上首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文官皱着眉头,一小口一小口的咀嚼。
宋九低声说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名官员也不理他,继续小口的咀嚼,象是吃毒药一样。
宋九又说道:“若论果子小吃,我做的很美味。可这是皇上赏赐臣工的食物,必须要吃哦。”
那名官员继续咀嚼,宋九又说道:“你这样很不好的,当真难吃?我第一回在这个场合吃皇上赏赐臣工食物。如食甘饴,回味无穷啊。你这种表现,若是让陛下看到。如何作想?”
反正他也吃完了,又是在殿庑。没有人注意,于是有一句没一句撩拨这个文官。
此人气得放下筷子。用眼瞪着宋九。左右几个官员都低下头闷笑。
宋九一拱手道:“我是宋九宋易安,请教阁下尊姓大名。”
这个文官气得要死,但他不是赵匡义,能将宋九拖下去狠笞二十下,闷声说道:“兵部郎中知制诰卢多逊卢子让。”
宋九一哆嗦,心想,晕,我怎么与这个衰鬼坐在一起。他喊衰,卢多逊更喊衰,就是弹劾都没有用,那个不知道这小子惫懒?但宋九心中叫完了晕,又在说,看来做人还是要低调啊,差一点得罪了这个衰鬼,于是问:“卢郎中,你是知制诰,怎么也坐在庑下?”
“以职官坐,也非是以差官坐。”
宋九会意了,这很有讲究的,例如正殿那些老家伙,虽是节度使,坐得高高在上,实际手中没有多大权利。再如自己,是开国伯,七品宣德郎,而卢多逊职官是兵部郎中,只是从六品,恐怕爵位也不行,只能坐在自己上面。但两者实权不可比拟的,就象吕端还坐在自己后面一排,实权自己能与吕端相比吗?
但这个衰鬼千万也不要得罪,于是又拱手说道:“宋九很早就听闻卢制诰博涉经史,聪明强记,文辞敏捷,不承想今天得见。”
卢多逊也不理他了,继续咀嚼。
吃过了饭,接着是傩礼,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傩舞,后世的说法叫鬼戏,跳鬼脸。但在宋朝对它极其重视,特别是宋初,承接的是开元礼,也就是李隆基初期执政时所实行的礼仪,对傩礼特别讲究。从起傩的开箱、出洞、出案到演傩的跳傩跳魈跳鬼,再到驱傩的搜除扫堂行靖,最后圆傩的封箱封洞收案,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讲究。
几乎许多重大礼仪都离不开它,皇家举办的傩礼还要配以仪礼与各种专门的音乐。
折腾了好一会儿,终于结束。
正当大家准备起身参拜新火仪式时,赵匡胤忽然说道:“传宋九进来。”
卢多逊心中又暗骂了一句,这个鬼幸好刚才自己未得罪他。他不想得罪宋九,宋九更不想得罪他。
宋九莫明其妙,被太监带到正殿里,赵匡胤说道:“宋九,你未进宫之前,说献上来一台有史以来最强的劲弩?”
“禀陛下,正是。”
“有多强?”
“微臣昨天在河洲校试了一下,它的射程近六百多步,最大有效射程接近三百五十步,有效射程是在两百五十步。”射程就是能射多远,但到了一定距离就没有了杀伤力。因此有一个最大有效射程,也就是在这个距离里能产生杀伤力,不过力量还是很弱,有效射程就是在这个距离里能普遍产生杀伤。这时候宋朝另一利器床子弩还没有出来,有一些劲弩,有的劲弩射程同样能达到三百多步,但那不是有效射程,两者区别很大的。宋九将数据报出来。一些武将开始窃窃私语。
赵匡胤说道:“将它抬到院中。”
太监带着几名禁卫将那台器械抬到广政殿外院子里,赵匡胤带着大臣们离开正殿。来到它前面,韩重赟惊讶地说道:“好大的一张弓。”
不用想。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拉不开,只是这把巨弓有些古怪,弓臂各有一个耳,耳上有几个洞眼。弓弦更是赅人,用十几根粗牛筋绞在一起,正中还有一块小铁板,铁板上也有几个洞眼。
赵匡胤说道:“宋九,你来试一试。”
宋九开始用工具组装,先将一个铁架推出来。将巨弓拧在铁架的前臂上。弓弦的后面铁板也要拧,拧在铁架的铁板上,这块铁板后面还有一块铁板,两个铁板之间是十几股弹簧。后面还有,前面铁板上面左右各有一个活动套钩,钩上两根绳子,绳子又在后面连在一起,钩在后面绞盘上。但绞盘上的套钩还有一些小布置,以及其他的一些布置。包括各式螺丝。
宋九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将它组装好,然后扭头对赵匡胤说道:“陛下,请下诏将前面小殿里所有宫女与内侍清场,勿得在里面。以免误伤。”
赵匡胤挥了挥手,太监下去传话。
宋九又说道:“请赐臣几套铠甲。”
赵匡胤图省事,让几名侍卫将铠甲脱下。宋九将它们摆放在二百五十步开外处,又从箱子里抽出箭矢。也是在钢监特别抢造出来的,全是巨箭。半人长,箭头就象一根小黄瓜一般。
让两个侍卫抽出其中三根,放在弓弦上,宋九开始绞紧绞盘。粗绳子随着绞盘绞动,渐渐将前面铁板往后拉,铁板用螺丝与弓臂连在一起的,随着前面铁板压缩,巨弓的弓臂开始拉弯。弓臂与弹簧同时发出刺耳的咯吱吱响声。
宋张缓缓摇动把柄,调整弓臂的角度。这也要计算的,并且随着使用次数不同,制造质量不同,钢铁强度不同,角度皆不相同,这个想实行标准,在宋朝几乎不大可能,只能让兵士自己摸索。
渐渐这把弓拉满,不用试了,看着这把巨弓,也知道它的射程将是一个惊人的数据。
宋九又调整了一下距离,用手打开后面套钩上的机括,绳索迅速弹回去,弓弦也立即弹回去,不仅是弓弦的弹力,还有弹簧的弹力,两力合在一起,肉眼根本看不清楚,只听得嗖地一声,三支巨箭就象闪电一般飞射出去。离得远,距离有些不大好调儿,只有一支箭射中了铠甲,但不是射中,而是穿过。将铠甲穿了一个大窟窿后,它仍然向外飞,直到五六十步后才掉落下来。另外两支箭根本看不到了,赵匡胤匆匆忙忙地前去找它们。几个侍卫抽出朴刀,拦在宋九前面,它太凶残了,皇上在前面,得保护好,不能让宋九再射。
一群大臣也跟着跑过去,两支箭找到了,一支生生镶在三百多步外的一棵大树里面,一支穿过了四百多步,镶在四百多步外小殿的墙壁上,这么远的距离,它仍然深深地扎进墙壁中。
许多武将倒吸冷气。
大家重新走回来,围着它参观。
宋九说道:“陛下,它还有许多缺点,最少三人以上操作,此其一。第二它相当笨重,包括弩架,重达四百多斤。第三它要求质量严格,有许多部位必须用好钢,熟铁都不行,没有韧性与弹性。或是工匠偷工减料,或者贪墨克扣,反而因为其笨重,拖累了军队。不过它也有一些优点,其大小可以调节,若是守城,还能制作更强劲的巨弩。若是野战,也可以小型化。并且它是微臣初步试验出来的产品,其技术还能做进一步的改良。”
“足够了。”赵匡胤喃喃道。
他在想一件事,若是攻打寿春城时,南唐城头上不是原来的巨弩,而是换成这种巨弩,就是有张琼挡着也不行哪,那保证一穿俩。
甚至还想到更深远的意义。
宋军与契丹交战,弓箭还是主要的武器,不过有时候未必管用。第一个弓箭射程短,说是百步,实际普通兵士能达到七八十步就算好的了。契丹骑兵又快,真正张弓搭箭,只是一箭之力。
就是这一箭之力,有的兵士因为紧张,弓未拉满,产生不了杀伤力,又有兵士未瞒准,同样产生不了杀伤力。真正能产生杀伤力,十不足一,甚至二十不足一。
这种巨弩更慢,不过它射程远,若是兵士操作熟练,在三百步之内,能有两箭之时间。而且性质也不同,这是一发三支巨箭。有了它,将不亚于唐朝的陌刀。
可惜赵匡胤也忽视了宋九的一句话,那就是官吏!(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宋九随着诸官员一道进宫,带到广政殿,来了许多官员,规矩宋九也不懂,不过有太监指导。大殿正中坐着的是两府宰相、给事中、中书舍人,各节度使,两使留后,与各军厢指挥使。次之是大殿东西两侧,又叫朵殿,四品以上官员,言臣,禁军都虞候等,分文武坐在两侧。这与宋九无关的,就是他再升三级,还是没有他位置。然后是殿庑,也就是大殿走廊位置,其他中低级官员以及副都头以上者的武将,都安置于此,包括宋九。
正殿与朵殿都是大佬坐的,因此到了殿庑里,宋九位置并不低,居然有许多人排在他后面。太监引坐,宋九朝后看了看,问:“吕知县,你怎么还在我后面?”
吕端笑骂道:“小子,你是开国伯,我不坐在你后面怎么办?要么你往我后面排如何?”
宋九呵呵一笑,赵匡胤说得也对,自己升得太快,确实也不能升得太猛,会遭人嫉妒的。
诸位大臣渐渐聚齐,仪仗出来,列于殿外两侧,禁卫牵出赵匡胤,大家一起站起来请安,三呼万岁,手还要在空中摆几下,这叫舞蹈参拜。只是动作不整齐,场面有些搞笑。
宋九也跟着舞,一边舞一边咧着嘴乐。
边上两个文官他不认识,冲他翻白眼,这是何等场合。你居然还发笑。
赵匡胤在里面挥了挥手:“众卿平身,坐吧。”
先赐冷食。
吃完了。还有一系列的礼仪活动。冷食上来,大麦粥。子推燕。
大麦粥食材还可以,里面和着杏仁。子推燕又叫枣锢饼,用面粉与团枣蒸出来的,又叫子推饼。不过这是三天前就弄好的食物,粥早结成了粥饼,子推饼又冷又硬。
这是皇帝赏的食物,必须要吃的,恐怕里面赵匡胤自己在带头吃,宋九强忍着。几大口吃完它。但终是难吃,坐在他上首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文官皱着眉头,一小口一小口的咀嚼。
宋九低声说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名官员也不理他,继续小口的咀嚼,象是吃毒药一样。
宋九又说道:“若论果子小吃,我做的很美味。可这是皇上赏赐臣工的食物,必须要吃哦。”
那名官员继续咀嚼,宋九又说道:“你这样很不好的,当真难吃?我第一回在这个场合吃皇上赏赐臣工食物。如食甘饴,回味无穷啊。你这种表现,若是让陛下看到。如何作想?”
反正他也吃完了,又是在殿庑。没有人注意,于是有一句没一句撩拨这个文官。
此人气得放下筷子。用眼瞪着宋九。左右几个官员都低下头闷笑。
宋九一拱手道:“我是宋九宋易安,请教阁下尊姓大名。”
这个文官气得要死,但他不是赵匡义,能将宋九拖下去狠笞二十下,闷声说道:“兵部郎中知制诰卢多逊卢子让。”
宋九一哆嗦,心想,晕,我怎么与这个衰鬼坐在一起。他喊衰,卢多逊更喊衰,就是弹劾都没有用,那个不知道这小子惫懒?但宋九心中叫完了晕,又在说,看来做人还是要低调啊,差一点得罪了这个衰鬼,于是问:“卢郎中,你是知制诰,怎么也坐在庑下?”
“以职官坐,也非是以差官坐。”
宋九会意了,这很有讲究的,例如正殿那些老家伙,虽是节度使,坐得高高在上,实际手中没有多大权利。再如自己,是开国伯,七品宣德郎,而卢多逊职官是兵部郎中,只是从六品,恐怕爵位也不行,只能坐在自己上面。但两者实权不可比拟的,就象吕端还坐在自己后面一排,实权自己能与吕端相比吗?
但这个衰鬼千万也不要得罪,于是又拱手说道:“宋九很早就听闻卢制诰博涉经史,聪明强记,文辞敏捷,不承想今天得见。”
卢多逊也不理他了,继续咀嚼。
吃过了饭,接着是傩礼,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傩舞,后世的说法叫鬼戏,跳鬼脸。但在宋朝对它极其重视,特别是宋初,承接的是开元礼,也就是李隆基初期执政时所实行的礼仪,对傩礼特别讲究。从起傩的开箱、出洞、出案到演傩的跳傩跳魈跳鬼,再到驱傩的搜除扫堂行靖,最后圆傩的封箱封洞收案,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讲究。
几乎许多重大礼仪都离不开它,皇家举办的傩礼还要配以仪礼与各种专门的音乐。
折腾了好一会儿,终于结束。
正当大家准备起身参拜新火仪式时,赵匡胤忽然说道:“传宋九进来。”
卢多逊心中又暗骂了一句,这个鬼幸好刚才自己未得罪他。他不想得罪宋九,宋九更不想得罪他。
宋九莫明其妙,被太监带到正殿里,赵匡胤说道:“宋九,你未进宫之前,说献上来一台有史以来最强的劲弩?”
“禀陛下,正是。”
“有多强?”
“微臣昨天在河洲校试了一下,它的射程近六百多步,最大有效射程接近三百五十步,有效射程是在两百五十步。”射程就是能射多远,但到了一定距离就没有了杀伤力。因此有一个最大有效射程,也就是在这个距离里能产生杀伤力,不过力量还是很弱,有效射程就是在这个距离里能普遍产生杀伤。这时候宋朝另一利器床子弩还没有出来,有一些劲弩,有的劲弩射程同样能达到三百多步,但那不是有效射程,两者区别很大的。宋九将数据报出来。一些武将开始窃窃私语。
赵匡胤说道:“将它抬到院中。”
太监带着几名禁卫将那台器械抬到广政殿外院子里,赵匡胤带着大臣们离开正殿。来到它前面,韩重赟惊讶地说道:“好大的一张弓。”
不用想。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拉不开,只是这把巨弓有些古怪,弓臂各有一个耳,耳上有几个洞眼。弓弦更是赅人,用十几根粗牛筋绞在一起,正中还有一块小铁板,铁板上也有几个洞眼。
赵匡胤说道:“宋九,你来试一试。”
宋九开始用工具组装,先将一个铁架推出来。将巨弓拧在铁架的前臂上。弓弦的后面铁板也要拧,拧在铁架的铁板上,这块铁板后面还有一块铁板,两个铁板之间是十几股弹簧。后面还有,前面铁板上面左右各有一个活动套钩,钩上两根绳子,绳子又在后面连在一起,钩在后面绞盘上。但绞盘上的套钩还有一些小布置,以及其他的一些布置。包括各式螺丝。
宋九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将它组装好,然后扭头对赵匡胤说道:“陛下,请下诏将前面小殿里所有宫女与内侍清场,勿得在里面。以免误伤。”
赵匡胤挥了挥手,太监下去传话。
宋九又说道:“请赐臣几套铠甲。”
赵匡胤图省事,让几名侍卫将铠甲脱下。宋九将它们摆放在二百五十步开外处,又从箱子里抽出箭矢。也是在钢监特别抢造出来的,全是巨箭。半人长,箭头就象一根小黄瓜一般。
让两个侍卫抽出其中三根,放在弓弦上,宋九开始绞紧绞盘。粗绳子随着绞盘绞动,渐渐将前面铁板往后拉,铁板用螺丝与弓臂连在一起的,随着前面铁板压缩,巨弓的弓臂开始拉弯。弓臂与弹簧同时发出刺耳的咯吱吱响声。
宋张缓缓摇动把柄,调整弓臂的角度。这也要计算的,并且随着使用次数不同,制造质量不同,钢铁强度不同,角度皆不相同,这个想实行标准,在宋朝几乎不大可能,只能让兵士自己摸索。
渐渐这把弓拉满,不用试了,看着这把巨弓,也知道它的射程将是一个惊人的数据。
宋九又调整了一下距离,用手打开后面套钩上的机括,绳索迅速弹回去,弓弦也立即弹回去,不仅是弓弦的弹力,还有弹簧的弹力,两力合在一起,肉眼根本看不清楚,只听得嗖地一声,三支巨箭就象闪电一般飞射出去。离得远,距离有些不大好调儿,只有一支箭射中了铠甲,但不是射中,而是穿过。将铠甲穿了一个大窟窿后,它仍然向外飞,直到五六十步后才掉落下来。另外两支箭根本看不到了,赵匡胤匆匆忙忙地前去找它们。几个侍卫抽出朴刀,拦在宋九前面,它太凶残了,皇上在前面,得保护好,不能让宋九再射。
一群大臣也跟着跑过去,两支箭找到了,一支生生镶在三百多步外的一棵大树里面,一支穿过了四百多步,镶在四百多步外小殿的墙壁上,这么远的距离,它仍然深深地扎进墙壁中。
许多武将倒吸冷气。
大家重新走回来,围着它参观。
宋九说道:“陛下,它还有许多缺点,最少三人以上操作,此其一。第二它相当笨重,包括弩架,重达四百多斤。第三它要求质量严格,有许多部位必须用好钢,熟铁都不行,没有韧性与弹性。或是工匠偷工减料,或者贪墨克扣,反而因为其笨重,拖累了军队。不过它也有一些优点,其大小可以调节,若是守城,还能制作更强劲的巨弩。若是野战,也可以小型化。并且它是微臣初步试验出来的产品,其技术还能做进一步的改良。”
“足够了。”赵匡胤喃喃道。
他在想一件事,若是攻打寿春城时,南唐城头上不是原来的巨弩,而是换成这种巨弩,就是有张琼挡着也不行哪,那保证一穿俩。
甚至还想到更深远的意义。
宋军与契丹交战,弓箭还是主要的武器,不过有时候未必管用。第一个弓箭射程短,说是百步,实际普通兵士能达到七八十步就算好的了。契丹骑兵又快,真正张弓搭箭,只是一箭之力。
就是这一箭之力,有的兵士因为紧张,弓未拉满,产生不了杀伤力,又有兵士未瞒准,同样产生不了杀伤力。真正能产生杀伤力,十不足一,甚至二十不足一。
这种巨弩更慢,不过它射程远,若是兵士操作熟练,在三百步之内,能有两箭之时间。而且性质也不同,这是一发三支巨箭。有了它,将不亚于唐朝的陌刀。
可惜赵匡胤也忽视了宋九的一句话,那就是官吏!(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