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义半是恶作剧,半有他的深义。*文学网*宋朝问题不少,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结束五代替更频繁的乱象,二是统一中原,包括河东、四川、江浙、福建、江西与岭南。宋九说过一句话,让赵氏兄弟十分欣赏的,久乱思安,大一统是中原大势所趋,但落实到细节上很是麻烦。例如湖南那边的蛮徭,就大不好处理。
宋九给潘美信中写了数策,教耕织,通道路,兴教育,倡王化,重商业,清瘴地,倡王化是虚的了,清瘴地宋九未讲清楚,对这玩意人类天生的恐惧,也不会提,兴教育同样不大好办,教教熟徭问题不大,那些生徭掳掠汉户,朝廷都无法管,那个教书先生愿意到生徭部族里教书?并且吕馀庆就是从湖南来的,未到偏远的湘西与岭北,但对当地情况了解,做的也不错,因此将数策看完,只选了一条,教耕织,至于道路的什么,依然很难,那怕有了火药都不行,那些山太大了,想要村村寨寨通达大路,朝廷国库里有这个钱么?
实际就是一个教耕织也是了不起的进步,湘水以西百姓是如怎么耕种的?刀耕火种!用大刀将棘条与杂树砍掉,放一把火烧山,烧完后撒种子下去,也没有管理,靠天收。人安逸了,但那样能有什么收成?甚至往南去,许多地方男子不干活,在家里带小孩子,做饭,聊天,从耕到织全部是妇人来。妇人苦不提了,这种原始耕种情况下,得要力气的,妇人能有什么力气?
吕馀庆写了一封信,与宋九二信合一,寄向南方,湖南南方有三员虎将,第一位是丁德裕,不是丁德裕能力在潘美之上,而是他做过慕容延钊的副手,在平荆南与湖南过程中曾立下战功,又不象李处耘那样残暴,因此做为首号将领。实际丁德裕性格还有一些暴力因子,然而二把手潘美与三把手尹崇珂都算是良将,若将宋朝将领以品德来分十个等级,二人最少位于第二到第三流之间。
眼下三人在南方做得算是不错。
朝廷正式将二信合一,一个是宋九不成熟的想法,也是一个可喜的想法,毕竟以前只是一个平民百姓,从未出过远门的举子,能想出来就很不错了,是一个歪才!以及吕馀庆一些建议,但就是吕馀庆对南方蛮徭同样不大清楚,主要是让三个将军参考。
说得易,做得难,仅是一个教耕织,就产生矛盾,这是对生活方式的直接改变,何其易!
这是一点,其次大势肯定是中原百姓希望国家合一,不再战乱,然而统一过程里必须要打,一打就会死人,未死亲人的百姓是想的,死了亲人的百姓又有什么想法。死人最多的正是北汉百姓!
一个老妪带着两个孤儿,从北汉逃到宋朝京城,放到宋家,说不定能让这个歪才看到更多东西,也是做一个试验。赵匡义可不会为了胡闹而胡闹。
时间过得很快。
百姓虽闹,随着赵匡义种种手段使下去,大部分人迁了坟,少许人家见大势已去,渐渐不闹了。毕竟它只是一个河洲,一千来座坟,有主的坟不超过一千座,远不能与当初柴荣迁坟难度相比。官吏也挑好了,六名技术官员,九名小吏,五名工匠,工匠数量少是识字的人不多,怕他们掌握不了。一共二十人,不是宋九所说的十人。
赵匡义派衙役通知宋九,宋九对二十人与十人无所谓,不能低于十人,那样人太少,也不能多于四五十人,那样人也太多了。听到后立即答应,随时可以传授。只是说了传授地点必须在那个新房屋里,一是为了保密,二是里面有一些工具可以做示范。
对在哪里传授朝廷也不在意,定下日期,急啊,也不要什么黄道吉日,让宋九准备准备,第三天后就进行传授。
宋九无所谓,若是黄火药还能慎重慎重,或者火炮技术也能重视重视,象这样利于民生的技术,只要给他时间、人力、资金,不要能弄出来太多。但君臣不会这样想。不知道的,产生危机感,似乎这个城墙不大管用了,呆在城内能不急吗?知道的,也不能轻视,就象矿,有了它,一旦全面推广,不要一百万斤铁了,各项矿藏一年不知道能增产几百万斤,除金子外,包括铜、铁、锡、铅等等,都能大规模增产。宋朝什么都缺,人才、兵士、包括人本身,财富,以及矿产。矿产同样重要。
赵家兄弟,赵普、吕馀庆、薛居正、王仁赡、李崇矩等大佬一起又来到河洲,来到那栋古怪的房屋。原来若是看到这栋房屋,一个个会感到好笑,现在不认为是好笑,要这样布置。
门口站着二十一个学子,准备迎接朝廷派来学习的官吏工匠,看到这阵势,一个个不知如何是好。
赵匡胤安慰道:“你们不用惊慌,朕带着众卿只是来看看。”
“喏。”二十一个学子将众人引进去,未看到宋九,赵匡胤也不怪,以为宋九在里面准备。准备的教室就在前面房屋正厅,还放着二十张桌椅,这些大佬们来了,真正学习的人是不敢坐的,坐的人却不是学习的。当然,那个都不敢指出。
赵匡胤带着一些重臣坐下,不是全部坐下,还有许多穿紫披红的官员只能站着。
学生准备传授,然而看着这些穿黄穿紫披红的大人物,二十一个学子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王仁赡不耐烦地说:“快教吧。”
“是,”李柱小心翼翼,两腿战战兢兢地走上讲台。
“怎么你来教,宋九呢?”
“九先生说它的原理复杂,想要让听者全部理解,那是不可能的,只能传授一些大致的原理,保证能制造与使用就可以了,这个又不会太难,因此让小人们,小人们来教。”李柱哆哆嗦嗦地好不容易将宋九原话说完。
“简直是……”赵普激动地站起来。
赵匡胤将赵普拉下,也气恼不得,这个浑小子,不过想一想印象中的宋德,这对父子很相像,宋德也胆大,也发浑,高平那一战,战后柴荣没有高兴,而是愤怒,气樊爱能、何徵等人的懦弱,不然那会让他来冒险,为整军纪,将樊何等七十余将校全部斩首示众。随后叙功,非是现在朝廷所宣传的那样,自己功劳第一,真正功劳第一是柴荣自己,但他是皇帝,不用叙功,将张永能叙为第一,随后及时赶来的刘词叙为第二,赵匡胤只排在第五六位。宋德这浑小子不服气,不就是说了一句话吗,自己砍了三十多个人头,怎不及这小子,与赵匡胤评理。这一战虽胜,五十侍卫打得很苦,只有二十几侍卫活下来,人人负伤,就象一个血人一般,赵匡胤哪会与他计较。但让这老子小一激,攻打太原城时中了一箭还要拼命,让柴荣阻止,并赏识,将一些得力将士按插在他的殿前司诸班,例如罗彦环、郭延斌、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等。不知道这老小子是差点害了他,还是帮助了他。
老子如此,儿子又是。
他附在赵普耳边说了几句话。
宋九给潘美信中写了数策,教耕织,通道路,兴教育,倡王化,重商业,清瘴地,倡王化是虚的了,清瘴地宋九未讲清楚,对这玩意人类天生的恐惧,也不会提,兴教育同样不大好办,教教熟徭问题不大,那些生徭掳掠汉户,朝廷都无法管,那个教书先生愿意到生徭部族里教书?并且吕馀庆就是从湖南来的,未到偏远的湘西与岭北,但对当地情况了解,做的也不错,因此将数策看完,只选了一条,教耕织,至于道路的什么,依然很难,那怕有了火药都不行,那些山太大了,想要村村寨寨通达大路,朝廷国库里有这个钱么?
实际就是一个教耕织也是了不起的进步,湘水以西百姓是如怎么耕种的?刀耕火种!用大刀将棘条与杂树砍掉,放一把火烧山,烧完后撒种子下去,也没有管理,靠天收。人安逸了,但那样能有什么收成?甚至往南去,许多地方男子不干活,在家里带小孩子,做饭,聊天,从耕到织全部是妇人来。妇人苦不提了,这种原始耕种情况下,得要力气的,妇人能有什么力气?
吕馀庆写了一封信,与宋九二信合一,寄向南方,湖南南方有三员虎将,第一位是丁德裕,不是丁德裕能力在潘美之上,而是他做过慕容延钊的副手,在平荆南与湖南过程中曾立下战功,又不象李处耘那样残暴,因此做为首号将领。实际丁德裕性格还有一些暴力因子,然而二把手潘美与三把手尹崇珂都算是良将,若将宋朝将领以品德来分十个等级,二人最少位于第二到第三流之间。
眼下三人在南方做得算是不错。
朝廷正式将二信合一,一个是宋九不成熟的想法,也是一个可喜的想法,毕竟以前只是一个平民百姓,从未出过远门的举子,能想出来就很不错了,是一个歪才!以及吕馀庆一些建议,但就是吕馀庆对南方蛮徭同样不大清楚,主要是让三个将军参考。
说得易,做得难,仅是一个教耕织,就产生矛盾,这是对生活方式的直接改变,何其易!
这是一点,其次大势肯定是中原百姓希望国家合一,不再战乱,然而统一过程里必须要打,一打就会死人,未死亲人的百姓是想的,死了亲人的百姓又有什么想法。死人最多的正是北汉百姓!
一个老妪带着两个孤儿,从北汉逃到宋朝京城,放到宋家,说不定能让这个歪才看到更多东西,也是做一个试验。赵匡义可不会为了胡闹而胡闹。
时间过得很快。
百姓虽闹,随着赵匡义种种手段使下去,大部分人迁了坟,少许人家见大势已去,渐渐不闹了。毕竟它只是一个河洲,一千来座坟,有主的坟不超过一千座,远不能与当初柴荣迁坟难度相比。官吏也挑好了,六名技术官员,九名小吏,五名工匠,工匠数量少是识字的人不多,怕他们掌握不了。一共二十人,不是宋九所说的十人。
赵匡义派衙役通知宋九,宋九对二十人与十人无所谓,不能低于十人,那样人太少,也不能多于四五十人,那样人也太多了。听到后立即答应,随时可以传授。只是说了传授地点必须在那个新房屋里,一是为了保密,二是里面有一些工具可以做示范。
对在哪里传授朝廷也不在意,定下日期,急啊,也不要什么黄道吉日,让宋九准备准备,第三天后就进行传授。
宋九无所谓,若是黄火药还能慎重慎重,或者火炮技术也能重视重视,象这样利于民生的技术,只要给他时间、人力、资金,不要能弄出来太多。但君臣不会这样想。不知道的,产生危机感,似乎这个城墙不大管用了,呆在城内能不急吗?知道的,也不能轻视,就象矿,有了它,一旦全面推广,不要一百万斤铁了,各项矿藏一年不知道能增产几百万斤,除金子外,包括铜、铁、锡、铅等等,都能大规模增产。宋朝什么都缺,人才、兵士、包括人本身,财富,以及矿产。矿产同样重要。
赵家兄弟,赵普、吕馀庆、薛居正、王仁赡、李崇矩等大佬一起又来到河洲,来到那栋古怪的房屋。原来若是看到这栋房屋,一个个会感到好笑,现在不认为是好笑,要这样布置。
门口站着二十一个学子,准备迎接朝廷派来学习的官吏工匠,看到这阵势,一个个不知如何是好。
赵匡胤安慰道:“你们不用惊慌,朕带着众卿只是来看看。”
“喏。”二十一个学子将众人引进去,未看到宋九,赵匡胤也不怪,以为宋九在里面准备。准备的教室就在前面房屋正厅,还放着二十张桌椅,这些大佬们来了,真正学习的人是不敢坐的,坐的人却不是学习的。当然,那个都不敢指出。
赵匡胤带着一些重臣坐下,不是全部坐下,还有许多穿紫披红的官员只能站着。
学生准备传授,然而看着这些穿黄穿紫披红的大人物,二十一个学子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王仁赡不耐烦地说:“快教吧。”
“是,”李柱小心翼翼,两腿战战兢兢地走上讲台。
“怎么你来教,宋九呢?”
“九先生说它的原理复杂,想要让听者全部理解,那是不可能的,只能传授一些大致的原理,保证能制造与使用就可以了,这个又不会太难,因此让小人们,小人们来教。”李柱哆哆嗦嗦地好不容易将宋九原话说完。
“简直是……”赵普激动地站起来。
赵匡胤将赵普拉下,也气恼不得,这个浑小子,不过想一想印象中的宋德,这对父子很相像,宋德也胆大,也发浑,高平那一战,战后柴荣没有高兴,而是愤怒,气樊爱能、何徵等人的懦弱,不然那会让他来冒险,为整军纪,将樊何等七十余将校全部斩首示众。随后叙功,非是现在朝廷所宣传的那样,自己功劳第一,真正功劳第一是柴荣自己,但他是皇帝,不用叙功,将张永能叙为第一,随后及时赶来的刘词叙为第二,赵匡胤只排在第五六位。宋德这浑小子不服气,不就是说了一句话吗,自己砍了三十多个人头,怎不及这小子,与赵匡胤评理。这一战虽胜,五十侍卫打得很苦,只有二十几侍卫活下来,人人负伤,就象一个血人一般,赵匡胤哪会与他计较。但让这老子小一激,攻打太原城时中了一箭还要拼命,让柴荣阻止,并赏识,将一些得力将士按插在他的殿前司诸班,例如罗彦环、郭延斌、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等。不知道这老小子是差点害了他,还是帮助了他。
老子如此,儿子又是。
他附在赵普耳边说了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