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渡口四个地痞死后的第三天,渡口上突然又来了两拨浑身充满江水味游侠豪客,其中一波正是那卫叔带来的人马,有十数来人,要找那四地痞报仇,不过略做打听之后,得知富春县公子孙坚使得一把古淀刀,刀斩三地痞,惩恶扬善,乃江东六郡第一杰出少年。

    另外朱三一人独斗地痞的事情,也被听入耳中,但并没孙坚那般哄传响亮,仅仅一句渡口黑面郎,年少骁勇,助那孙公子拿下一地痞,短短而已。也难怪,一个刻意的宣传,加上铲除恶霸的行为,在各地各县都有事迹,一起烘托下,自然显得孙坚无比耀眼。

    只是那卫叔听到朱三有武艺在身,有些惊讶,那日他认真观察过,并没在朱三的双手上看到任何使剑的茧子或是使用其他武器的迹象,但他还记得与朱三的承诺,并没有再去探听他的住处与亲人。

    如今得知伏击他们的地痞都已毙命,幕后的线索已经断了。

    高达三丈的巨大楼船上,船舱的房间里,卫叔躬身对一中年男子,禀报自己查探所得。

    “你真的在秣陵县外渡口里遇到了那吴家老三?是偶遇还是……你怎么看?”那男子带着威严的声音反问着。

    “不像是偶遇,对方像是也在打听那四个地痞的行踪,后来知道结果后,好像匆匆而走。”卫叔据实说道。

    “唔……”那中年扶着下须,沉默着,你也辛苦了,下去吧,一会便挥退了卫叔。

    少会,站起来到船舱窗口,看着外面条条楼船、蒙冲交错,一道道人影来回走动,甚至有炊烟升起,还有那孩童的嬉笑声,男子叹息了一声,喃喃道:“罢了,罢了,老二我知你有怨,这次就算了,莫要有下次。”

    ==============

    春秋末,吴夫差凿邗沟,以通江淮,争霸中原,乃广陵之始也,东汉设广陵郡,以广陵县为治所,辖管江都、高邮、平安、凌、东阳、射阳、盐渎、舆、堂邑、海西十县。

    高邮县,位于广陵郡东部,长江三角流域北侧,帝尧故里,也是今番朱三要去的地方,据王叔公所述,他的好友之子,江夏八骏之一,张俭现隐居此处。

    七月十三,朱老大婚礼之后,朱三就告诉朱老实夫妇,他有意前往邻郡广陵求学。母亲陈氏一听,自然不允许,连忙劝说,更是唆使朱五妹大哭大闹,说你三哥要离家求学,以后没人再给你说故事了等等。

    朱三最疼妹妹,无奈下,只有将这话回转给王叔公听,说心里话,他并不情愿拜什么老儒门下,谁知那张俭先生有没王叔公那么好说话,那里他可没打渔务农的由头,来中和读书的烦闷,做到劳逸结合,依他智力,自学看书,比跟着先生一天二十四小时读经典来有成效多。

    只是王叔公这次铁了心,要让自己这名唯一学生出行,哪怕年纪幼小,路途危险,也改变不了他的心意,这让朱三有些不太明白。

    天地君亲师,除去双亲,老师最大,王叔公拖着疲惫的病躯,拜访朱老实一家,一进门就破开大骂,以他近九十岁高龄,石岗村辈分最高之人,威望最重之人,朱老实夫妇畏畏不敢反驳。

    话说,就是现今,那些乡村,宿老的分量,依旧不小,许多村民都会尊重他们的意见。

    “三娃天纵之资,出生有赤火相随,这乃圣人之造化,这八年以来,他的早慧,他的先而知之,还记得四年前那场瘟疫吗?尸体焚烧之策,就是三娃想出来的。”

    三年前,三分之一的村民死于瘟疫,包括朱三的二姐与四弟,瘟疫爆发的地方根本没有医师肯进村治疗,只有靠那王叔公蹩脚的医术,苟延残喘。《周礼》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人死土葬,因病而死的村民的尸体全部拖到后山掩埋,殊不知这些尸体已成了疫源的源头,使得疫病变的来回反复。

    朱三假借神明托梦之言,对王叔公说到,有一白头翁,号称扁鹊,传我治疫之方,以火焚之,将任何可能带有疫病的尸体,物品一一焚烧,可绝瘟疫。

    这是朱三第一次,将后世的知识带到汉代,虽然村民反对火葬亲人遗体,好在王叔公威望够高,他出面后,村民为了活命,只能忍泪听从。

    至于为何王叔公会相信朱三一个四岁童子的话,其实因为扁鹊乃上古神医,这他是知道的,但村民们不知道,他家中也没医书记载,那朱三是如何知道扁鹊之名?唯有生而知之,才能解释。

    “难道你们夫妇二人希望他一生都留在石岗村,埋没其才华于这秣陵小县。吾那好友之子,名闻天下,成为他的弟子,将来做那一郡太守,也未必不可能。”

    “郡守?”朱老实夫妇相互吃惊了下,他们从来不敢有过如此高的期待,郡守与皇帝的区别,他们都分别不出,而县令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了不得的高官了。

    他们对朱三的期望,不过是将来能够在县里做个文吏,或者亭长,县掾等等,这些就已经算他老朱家祖坟冒烟了。

    “有何不可?我那好友就是江夏太守,其子虽未能子承父业,但余荫尚在,加上士林名声,他日三娃弱冠之后,便可直接举为孝廉,而非秀才,略作疏通,就可得一县县令之位。”

    “届时,就可初展才华,保那一县三年风调雨顺,待上郡有空缺之际,再入曹事,郡丞不一……”

    王叔公抖着八法的胡子,口沫横溅,讲诉着东汉入仕的道途,第一步怎么做,如何外放为官,如何积累名望,在如何寻机入京,取势,累积官龄,数十年后,未尝不可做那三公九卿之位。

    这一切一切,王叔公熟悉不已,朱三听了也是大涨见识,这些官场经验是前世演义与电视剧中借鉴不来的。

    “前些日子你们不说了吗?三娃得异人传授武艺,除了那渡口的恶霸,足见他有自保手段。”

    在石岗村,孙坚一刀斩三地痞,可没朱三幼龄除恶霸来的哄传,毕竟同村之人,有着其中半份荣誉感。王叔公听说后,却立马训斥一顿,君子岂可与小人动手,但异人授武之事,更加让他认定朱三有大气运在身。

    人到晚年,神鬼怪谈,哪怕你饱读圣贤书,无数的阅历,却反而变得更加的深信,故人性使然耳。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话东汉时期虽还没出现,但在荀子《劝学》中同样有“学不可以已”的说法,人是不能停止学习的。

    “这事就这么定了,今晚好好收拾,明天就走。”

    王叔公舌颤莲花,不给他人反驳机会,几句话吐完,就直接拄着拐杖,在小曾孙的搀扶下,蹒跚的回去,朱三见状连忙跟父母苦笑道了声话,追了出去。

    隔日,在父母、大嫂、以及满面梨花的朱五妹千叮万嘱的不舍下,朱三与朱大一起离开家门,走向码头。

    去高邮县的路途已经定好,先由朱大驾着渔船送他去下游的江都县,接着朱三一人朝北再走两天的路程,就可到达。

    村码头,张家小妹早已等候在此,依旧是那套布衣麻裙,头顶盘发中插着正是朱三前番所买的银色发钗,秀眼有些红肿,明显哭过不久,手上抱着一双崭新的布鞋,见朱三他们到了,整了整心情,一副笑颜,迎了过去:“三郎。”

    “咦!小妹姐,你怎么在这里,是来给我送行的吗?”

    张小妹默默的注视着他,原本心中无数的话语,要说时候,又说不出口来,这场景让朱三有些纳闷,直到用手在她眼前晃了晃,这才回过神来,俏脸微红,将怀里的新鞋展现出来,说道:“三郎要外出进学,一路上路途崎岖,阿姐给你做了双新鞋,你路上穿着,赶路也舒服些。”

    “这怎好劳烦小妹姐,何况我的鞋也是新的,阿娘缝制没不久呢。”朱三有些感动的说着。

    石岗村民风淳朴,这种乡情,这种邻里的关心,都是他在前世未曾感受过的,突然间他感觉这一世已经有了留恋和眷恋,这种留恋与眷恋渐渐的开始取代那前世的记忆。

    “你送我银钗,阿姐都没东西回送与你,这双鞋,就当阿姐陪着你去进学吧。”张小妹蹲了下来,默默的伸手拿住朱三的脚底,轻轻的解开绳结,将那旧鞋一一脱下,再把手上的新鞋为他穿上,仔细绑好,最后将那旧鞋抱在胸口,站了起来。

    “好了,三郎,你快上船吧,大郎等你呢!”

    “多谢,朱三辞别小妹姐。”深深躬了个九十度大礼,朱三郑重的说道,接着转身跳上船,随着渔船悠悠的离开岸边,挥舞着手臂。

    张小妹站在岸边,双眼再次红了起来,直到那渔船消失在江水的尽头,依旧不曾离去。

    “三郎,你记得吗?你说过石猴降世,乾坤惊,是带着大使命降世,注定要成佛,成大正果的,而那五百年又五百年等候的紫霞仙子,终只能默默回忆那段一石一草相伴的日子,只因天意早已注定,若是可以阿姐也希望可以在你的心底留下一滴眼泪,如此就算是天意,也不再遗憾。”

章节目录

明扬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海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十二章 天意中-明扬三国,明扬三国,笔趣阁并收藏明扬三国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