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从来没有什么国家民族的概念,从来都是有便宜就占,打不过就跑,遵从强者。本来刘玦是大汉朝并州刺史,在他们的眼里就是标准的强者。大汉朝打败了强大的匈奴,把匈奴这个民族几乎彻底从地球上抹去。这让所有的游牧民族都非常敬仰。大汉朝无疑是这个年代最强大的存在。
而现在大汉朝衰弱了,各个诸侯混战,这些游牧民族自然也就有了一些别样的心思。听说大汉朝的繁华是不可想象的,这些人谁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南下,抢夺大汉朝的财富。
而这次刘玦为了不被刘峰所灭,向羌族借兵。护羌郎将孙琦却表示不同意,说是不能引外族进原,但是刘玦绕过了孙琦直接和羌族部落联系,这些部落在刘玦许下的巨大好处诱惑下,终于决定出兵。
然而现在刘玦许下的好处还没兑现,却遇到了游牧部落从来没有遇到的强大到不可想象的刘峰军。刘玦没有敢让那些游牧部落的士兵直接冲击刘峰的正面,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天雷的他们,肯定会崩溃的。他用自己的军队正面冲击,却让在羌族有着“飞将军”之称的吕布和张辽带领羌族的骑兵攻击刘峰的侧翼。
吕布在羌族拥有着巨大的名声,羌族闻吕布之名而遁。而游牧民族一向有遵从强者的传统,所以只有吕布才能率领羌族的骑兵攻击刘峰侧翼,不能不说刘玦的布置是合理的,但是他没想到吕布会遇到钢铁拒马,攻击后阵由遇到了刘峰的重骑兵。
由于刘峰的重骑兵是用重金打造的,是刘峰的宝贝,所以刘峰也从来没有用重骑兵与其他势力的骑兵对冲过。刘峰自己也不知道重骑兵有多大攻击力。今天情势危急,刘峰是没有办法,才命令王狗子率领五千重骑兵和五千轻骑兵冲击,为后阵布置狙击阵地争取时间。
然而没想到的是重骑兵的冲击力居然如此之大,以五千重骑兵与五万骑兵对冲,居然取得如此战果。
吕布后面的骑兵看到前面纷纷落马,都慢慢放慢了马,在最后的几个部落领开始带领自己的部落骑兵悄悄向两侧撤开,他们已经不打算与刘峰的重骑兵对冲了。这些部落骑兵之所以会被排在后面,是因为吕布和那些大部落的领认为此战必胜,排在前面的部落能够抢到好东西,在后面的只能捡到一些人家不要的,甚至什么也得不到。
这些弱小部落本来就一直受大部落的欺负,来打仗本就是被逼的,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更是不肯卖力了。纷纷拉着本部人马向两侧奔跑。
这些部落单个自然人数不多,但是加在一起人数就多了,他们一撤就拉走了足有一两万人。
王狗子在砍倒了几十名敌军之后,突然眼前一亮,前面居然没有敌军了。
王狗子大惊,自己居然冲穿了敌军的骑兵队伍?不可能啊?他得到的情报是吕布和张辽率领的骑兵至少有五万人。怎么这么快冲穿了敌骑兵?
王狗子远远地看到有很多敌骑兵居然在逃跑。王狗子感到一阵眩晕,难道自己居然这样强大,敌军已经被吓跑了?
不过王狗子已经来不及去想,为什么敌军会逃跑了。跟着他冲过来的重骑兵大约有一千多,人人身上都是黑红黑红的,甚至很多人马身上的鲜血不断向下滴。
王狗子吐出从头盔上流进面罩里又流到嘴里的鲜血,用嘶哑的声音大喝一声:“掉头,冲回去,杀!”
王狗子始终记得自己的任务,是要阻止敌人骑兵军团对后阵的冲击,现在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重骑兵杀了多少敌人,但是他后面的轻骑兵显然数量与敌军比起来太少了,他们不可能阻挡住吕布的冲击。所以他要杀回去。
一千多重骑兵,调转马头,对那些已经逃开的敌骑兵,不管不顾,又向敌军骑兵冲杀过去。
吕布现在也冲穿了刘峰的骑兵队伍,在冲过了那些刀枪不入的重骑兵后,跟在后面的轻骑兵,虽然也穿着头盔和胸甲,但是没有马甲,身子的其他部位没有披甲,这样的骑兵应付起来要轻松多了。刘峰骑兵的伤亡大增,而刘玦骑兵的伤亡大减。
然而真正跟着吕布冲杀过来的骑兵居然只有几千。而刘峰的后阵那一排排闪亮的枪林已经排好了。带着几千骑兵去冲击几万步兵列好的枪阵,这种事情是吕布绝对不会做的。而且他的身后还有那一只刀枪不入的重骑兵,他们随时会返身过来冲击自己的后阵,那这仗就被动了。
所以吕布也吼道:“掉头,杀回去,先把敌军骑兵剿灭!”
王狗子和吕布,两人都是优秀的骑兵指挥,双方不约而同地调转马头,再一次向敌人的骑兵冲杀过去。
这下双方的骑兵全部绞杀在一起,出现了互相混战的局面。
这一次骑兵大战,一直杀了一个多时辰,到最后王狗子居然累得挥不动手的弯刀了。浑身上下全部是鲜血和汗水。胯下的战马也快支撑不住了。重骑兵全身都是盔甲,加上马甲的重量,比轻骑兵重多了,所以战马并不能坚持太长时间。
这一场大战已经打了一个多时辰,所有重骑兵的战马都跑不动了,有一些战马已经开始口吐白沫,瘫倒在地,把重骑兵摔下马来。而摔下马的重骑兵,由于全身盔甲的重量,很是沉重,行动非常笨重。很快就被双方的战马撞倒在地,再被马匹踩踏,很快就死于非命。
王狗子咬着牙坚持,右臂钻心的疼痛。看来和吕布交了一手,一下可能就震断了骨头。左臂由于长时间挥舞弯刀,现在也酸胀不以,只能拖着刀,借着马力划过敌人的身体。
现在连吕布也浑身是汗,脸上身上全部是敌人的鲜血。他也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死缠烂打的骑兵决战。在草原上,那些骑兵对战,往往是冲击一两个来回就决出了胜负。败的一方最多也只是减员了一两成而已,就崩溃了。这样双方缠在一起绞杀,甚至不死不休的战斗,他从来没有遇到过。
而现在大汉朝衰弱了,各个诸侯混战,这些游牧民族自然也就有了一些别样的心思。听说大汉朝的繁华是不可想象的,这些人谁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南下,抢夺大汉朝的财富。
而这次刘玦为了不被刘峰所灭,向羌族借兵。护羌郎将孙琦却表示不同意,说是不能引外族进原,但是刘玦绕过了孙琦直接和羌族部落联系,这些部落在刘玦许下的巨大好处诱惑下,终于决定出兵。
然而现在刘玦许下的好处还没兑现,却遇到了游牧部落从来没有遇到的强大到不可想象的刘峰军。刘玦没有敢让那些游牧部落的士兵直接冲击刘峰的正面,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天雷的他们,肯定会崩溃的。他用自己的军队正面冲击,却让在羌族有着“飞将军”之称的吕布和张辽带领羌族的骑兵攻击刘峰的侧翼。
吕布在羌族拥有着巨大的名声,羌族闻吕布之名而遁。而游牧民族一向有遵从强者的传统,所以只有吕布才能率领羌族的骑兵攻击刘峰侧翼,不能不说刘玦的布置是合理的,但是他没想到吕布会遇到钢铁拒马,攻击后阵由遇到了刘峰的重骑兵。
由于刘峰的重骑兵是用重金打造的,是刘峰的宝贝,所以刘峰也从来没有用重骑兵与其他势力的骑兵对冲过。刘峰自己也不知道重骑兵有多大攻击力。今天情势危急,刘峰是没有办法,才命令王狗子率领五千重骑兵和五千轻骑兵冲击,为后阵布置狙击阵地争取时间。
然而没想到的是重骑兵的冲击力居然如此之大,以五千重骑兵与五万骑兵对冲,居然取得如此战果。
吕布后面的骑兵看到前面纷纷落马,都慢慢放慢了马,在最后的几个部落领开始带领自己的部落骑兵悄悄向两侧撤开,他们已经不打算与刘峰的重骑兵对冲了。这些部落骑兵之所以会被排在后面,是因为吕布和那些大部落的领认为此战必胜,排在前面的部落能够抢到好东西,在后面的只能捡到一些人家不要的,甚至什么也得不到。
这些弱小部落本来就一直受大部落的欺负,来打仗本就是被逼的,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更是不肯卖力了。纷纷拉着本部人马向两侧奔跑。
这些部落单个自然人数不多,但是加在一起人数就多了,他们一撤就拉走了足有一两万人。
王狗子在砍倒了几十名敌军之后,突然眼前一亮,前面居然没有敌军了。
王狗子大惊,自己居然冲穿了敌军的骑兵队伍?不可能啊?他得到的情报是吕布和张辽率领的骑兵至少有五万人。怎么这么快冲穿了敌骑兵?
王狗子远远地看到有很多敌骑兵居然在逃跑。王狗子感到一阵眩晕,难道自己居然这样强大,敌军已经被吓跑了?
不过王狗子已经来不及去想,为什么敌军会逃跑了。跟着他冲过来的重骑兵大约有一千多,人人身上都是黑红黑红的,甚至很多人马身上的鲜血不断向下滴。
王狗子吐出从头盔上流进面罩里又流到嘴里的鲜血,用嘶哑的声音大喝一声:“掉头,冲回去,杀!”
王狗子始终记得自己的任务,是要阻止敌人骑兵军团对后阵的冲击,现在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重骑兵杀了多少敌人,但是他后面的轻骑兵显然数量与敌军比起来太少了,他们不可能阻挡住吕布的冲击。所以他要杀回去。
一千多重骑兵,调转马头,对那些已经逃开的敌骑兵,不管不顾,又向敌军骑兵冲杀过去。
吕布现在也冲穿了刘峰的骑兵队伍,在冲过了那些刀枪不入的重骑兵后,跟在后面的轻骑兵,虽然也穿着头盔和胸甲,但是没有马甲,身子的其他部位没有披甲,这样的骑兵应付起来要轻松多了。刘峰骑兵的伤亡大增,而刘玦骑兵的伤亡大减。
然而真正跟着吕布冲杀过来的骑兵居然只有几千。而刘峰的后阵那一排排闪亮的枪林已经排好了。带着几千骑兵去冲击几万步兵列好的枪阵,这种事情是吕布绝对不会做的。而且他的身后还有那一只刀枪不入的重骑兵,他们随时会返身过来冲击自己的后阵,那这仗就被动了。
所以吕布也吼道:“掉头,杀回去,先把敌军骑兵剿灭!”
王狗子和吕布,两人都是优秀的骑兵指挥,双方不约而同地调转马头,再一次向敌人的骑兵冲杀过去。
这下双方的骑兵全部绞杀在一起,出现了互相混战的局面。
这一次骑兵大战,一直杀了一个多时辰,到最后王狗子居然累得挥不动手的弯刀了。浑身上下全部是鲜血和汗水。胯下的战马也快支撑不住了。重骑兵全身都是盔甲,加上马甲的重量,比轻骑兵重多了,所以战马并不能坚持太长时间。
这一场大战已经打了一个多时辰,所有重骑兵的战马都跑不动了,有一些战马已经开始口吐白沫,瘫倒在地,把重骑兵摔下马来。而摔下马的重骑兵,由于全身盔甲的重量,很是沉重,行动非常笨重。很快就被双方的战马撞倒在地,再被马匹踩踏,很快就死于非命。
王狗子咬着牙坚持,右臂钻心的疼痛。看来和吕布交了一手,一下可能就震断了骨头。左臂由于长时间挥舞弯刀,现在也酸胀不以,只能拖着刀,借着马力划过敌人的身体。
现在连吕布也浑身是汗,脸上身上全部是敌人的鲜血。他也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死缠烂打的骑兵决战。在草原上,那些骑兵对战,往往是冲击一两个来回就决出了胜负。败的一方最多也只是减员了一两成而已,就崩溃了。这样双方缠在一起绞杀,甚至不死不休的战斗,他从来没有遇到过。